业余画作——绘画入门经历的回忆

年轻的设计师

<h3>“师承”这个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后汉书·儒林传序》:“若师资所承,宜标名为证者,乃著之云。”最近还重温了王家卫的电影《一代宗师》,因此对“师承”有更深刻的体会。今天我想分享自己在绘画入门的一些经历。</h3><h3><br></h3><h3>我从小就开始喜欢乱涂乱画,上课偷偷在课本缝隙里画,回家边做作业边拿本子出来画,喜欢画古代将军,画二战的枪支、坦克、战舰,还画机器人,甚至后来连乒乓球拍我都能画出几十种。后来高考后被设计专业录取,以为入学要加试美术,于是开始入门正式学画画。当然这个“入门”的时间是指从18岁至今,没错,我至今还算入门。我要感谢的第一位老师是古竞生(古佬),毕业于广州美院的职业画家,也是我入门的启蒙老师。</h3> <h3>这是他的画室,也就是我的练功房,墙壁贴满了他学生的佳作。古佬一开始教我的是素描,他说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基础打扎实了,后面才能灵活变通。</h3> <h3>一个月的时间,凭借我小时候的“天聪”,在古佬的调教指导下,应付入学的美术加试应该没问题的。</h3> <h3>这张用木炭条画的静物素描是今年的作品,是我后期学人物素描的时候,跟古佬学来的一门技法,关键在“快”。</h3><h3><br></h3><h3>后来就开始跟古佬学“色彩”。他教我的是水粉画,画了几张水果,就结合我“风景园林”专业的需求,画风景。</h3> <h3>当然,古佬提点我要“举一反三”,不能光会临摹,脱离了老师就不会画了。当时我就大胆用马克笔的形式画了两张水果色彩,效果一般,只能用来自娱自乐。</h3> <h3>转眼过去了三年,我再次踏进古佬的画室,向他请教“人物素描”。去之前我也不是没做准备的,自觉先找点书自学,画了一些眼珠鼻子嘴。但古老这次就不让我拿铅笔画了,用木炭。我一直很好奇他那张挂在门口的巨幅人像素描如何在45分钟画完?窍门正是木炭的“快”。</h3> <h3>这假期又是学了一个月,我什么画都是学了一个月,所以不精,因此题目才写成“业余画作”。但我平时也没闲下手,毕竟从小那股爱画画的劲从未消退过,不一样的是现在可以用更专业的技法来表达而已。以下为大家展示我几个系列的“业余画作”。</h3><h3><br></h3> <h3>动漫——擎天柱(素描)</h3> <h3>动漫——擎天柱(马克笔)</h3> <h3>动漫——大黄蜂(素描)</h3> <h3>动漫——美队斯巴达(素描)</h3> 动漫——铁血战士(钢笔画) <h3>动漫——异形大战铁血战士(钢笔画)</h3> <h3>动漫——魔兽(钢笔画)</h3> <h3>动漫——小黄人(素描)</h3> <h3>食物——生菜(彩铅画)</h3> <h3>食物——火龙果(彩铅画)</h3> <h3>食物——萝卜(彩铅画)</h3> <h3>食物——冰淇淋(彩铅画)</h3> <h3>动物——小鹿(彩铅画)</h3> <h3>人物——模特(彩铅画)</h3> <h3>人物——小丑(素描)</h3> <h3>前段时间看了一位前辈分享的关于“知青”下乡的回忆录,感慨万分。90后的我们,没有经历过那段蹉跎岁月,不知何谓风雨兼程何谓披荆斩棘。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位前辈收集整理了60年代属于她下乡的独家回忆,有日记、有老照片、有文书资料等等,虽然艰辛,但她却把这段回忆概括为“纯真年代”。我想我这篇美篇也算是记录着我的纯真年代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