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睦风亦暖 家和人自康老邻居聚会(2018•5•6)编辑制作:云盘山人

云盘山人

<h3>5月6日,原义大五大组八小组家属区部份老邻居聚会,老朋友发小欢聚一堂,久别重逄的喜悦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当年韶华春佛面,今日微霜秋染头。此时留下的瞬间,且是留在心中的永远。</h3><h3><br></h3> <h3>家乡是永远的根,老家是养育的摇篮。看见这些老房子,曾经住过的家,心中仿佛泛起层层涟漪,这里有我儿时成长的足迹,有我上学的影子,有我少年时代的操场,有我青春叛逆期的倔强,有我中年责任和担当……</h3> <h3>看见这张照片,老邻居洪师傅,洪师母精神矍铄。情不自禁想起一首歌曲的歌词“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h3> <h3>老邻居苏孃孃近九十高龄,仍然鹤发童颜,腰板硬朗。有孝顺的儿女陪在身边,是老人们之大幸事也。祝福老人们,永远健康长寿。</h3> <h3>原五大组八小组老房子拆除后,新修建的家属楼。</h3> <h3>常言“远亲不如近邻”这是对我们中华民族互相帮助传统美德的精辟总结。在日常生活中邻里之间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事例有很多很多。回忆起三百户邻居之间的友情,关爱和互助,有甜蜜,有感动,有幸福,有依恋,更有忘不掉的情感和怀念。</h3> <h3>当大家听说这次老邻居聚会,都积极报名响应,安排好时间,放弃其它事情,除本县还有从成都,重庆等外地不辞辛苦赶回来参加聚会的朋友们,我们深深的感受到邻里情,家乡情,朋友情在每个人心中的所占份量。</h3> <h3>悠悠岁月,流年似水,在义大我们有太多的记忆;我们这一辈人,大都生于50,60年代,有父母老小,有兄弟姐妹,经历了文化大革命,上山下乡,改革开放下海,企业改制下岗,自谋职业,经历了工,农,商,学,兵角色的转换,尝到太多的酸,甜,苦,辣;真正尝到了做人的滋味……</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也经历了6 ,70年代的生活困难时期,物资短缺,生活日用品,凭票供应,每个家庭住房面积不足20平方米的土墙瓦房,要住上7一8人,有的甚至更多,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家庭经济更是困难,每月总是捉襟见肘,省吃俭用,才能养活一家人,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font></h3> <h3>哪个年代,我们每个家庭都不富裕,但邻居之间关系和睦,友善是不能忘记的,谁家遇到生活困难迈不过的坎,邻里都会倾力相助,这就是“远亲不如近邻”的最好诠释。</h3> <h3>如今,我们每个家庭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经济收入增加,居住条件改善。但是我们现在是同住一幢楼,抬头不见低头见,却行同陌路,互不交往,姓甚名谁,都不得知,这也许就是当今环境,思想意识的改变所致,人情淡化。我们还是更注重和怀念过去年代相互走动,和谐的邻居之间随和情感交流的邻里友情。</h3> <h3><font color="#010101">随着义大资源枯竭,矿井关闭,曾经的老邻居,都各奔西东,有的已经几十年末曾见面,甚至在路上碰到可能都不认识了。但,我们彼此都在挂念,打听曾经的老邻居,现在生活怎么样?家住哪里?身体是否健康?这就是留在我们心中的乡情,邻里情,朋友情,是永运无法忘记的,随着时间的流逝,更显珍贵。</font></h3> <h3>几十年弹指一挥间,“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我们大部份人员已经退休,已步入中老年的行列,我们应有自己的生活安排。丰富好自已的退休生活,跳广场舞,练瑜伽,休闲娱乐,健步旅游,总之,找准适合自已的健康退休生活,幸福,健康,快乐每一天。</h3> <h3>邻居朋友们;缘份让我们成为了邻居,邻居之情让我们的缘分更深。通过此次邻居聚会,更加增进我们的邻里友情,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一难得的友情,地久天长。祝全体老邻居朋友,全家幸福,健康长寿,天天快乐,笑口常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