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的绽放

晓天

<h3> 青春和理想应该在事业上绽放,在追求远大抱负中绽放,在脚踏实地的工作中绽放。我的青春芳华是在黑龙江电视新闻摄影事业上绽放的,感谢黑土地给了我绽放的土壤,给了我绽放的机会和条件。</h3><h3> 1976年末,在中国电视还并不普及时,我从大学毕业分到黑龙江电视台,踏上了电视摄影之路。面对自己喜爱的事业,我将以充沛的精力,扎实的知识,自信的风采,全力投入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h3><h3> 这时的我就像地平线上刚刚升起的太阳朝气蓬勃,全力以赴准备迎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新的生活。青春开始起步,芳华充满希望,绽放在心中闪耀。</h3><div> 照片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在北戴河一次采访中在鸽子窝拍的日出。我喜欢太阳在海面上蓬勃而出的一刹那,它象征着新的一天开始,象征着崭新的事业,非常美丽,非常美好。我的剪影留下了青春的记忆,远处一大一小的两个剪影也均衡了画面,让人感到生活就是这样,从小到大,不断进步,不断变化。</div> <h3>  我的人生“大事记”中第一页记载着自己的座右铭:“终身努力便是天才”、“人的天职是勇于探索”、“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这些名言一直在鼓舞和激励着我,使我不敢停下前进的步伐。</h3><div> 我喜欢搜集照片,有许多影集,每本都有给它的“命名”和“小诗”,所以准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我的故事,这也是摄影人的一大特质,叫做:靠视觉形象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兴奋点,达到生动活泼、有直观感受、真实亲切的效果。</div><div> 因为我要专门做一篇《我爱摄影机》,所以本文就不涉及工作采访拍摄的画面了,但是所有内容又都与我的记者工作有直接的关联,所用的照片儿都是采访后的合影,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丰富多彩的经历,所讲的也都是采访背后的故事,同事友情,初入记者行自己青春年华的感受等等。本文讲述的是我到电视台之后,24岁至34岁十年之间的青春故事。</div><div> 照片是我在松花江边日落的景象,我的记者生涯就是在松花江边度过的,所以对它有着特殊的情感,江中逆光的帆船剪影,正像我对自己青春年华回忆轮廓的点点滴滴……</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记者赞 </p><p class="ql-block">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新闻与摄影,初炼似蓓蕾。</p><p class="ql-block">党育此幼苗,盼汝能生辉,师傅耐心带,促汝劲加倍。</p><p class="ql-block">决心报答党,直起奋力追,娇女必奋斗,事业有作为。</p><p class="ql-block"> ——写于1979年第一本《摄影记者影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照片儿是我在新闻部办公室写稿子,被同事抓拍。我身后右侧方的黑布帘是我们在屋里放自己拍摄的新闻片时,需要遮挡光线用的。那时我们都用16mm的摄影机拍摄新闻,每条新闻回来剪接后,需要组长和编辑审片,所有在屋里的人也都跟着一起看,每当这时那叫一个热闹,主拍人介绍新闻事件,看热闹的人开始讲评,哪个镜头好,哪个镜头差,毫不留情面地议论,如果有一个露怯镜头,那大家要嘲笑你好几天,直到下一个可以顶替的遭糕镜头出现为止。可能大家对女士手下留情吧,我拍摄的新闻片还真没遇到过这样尴尬的时刻,感谢新闻组老师傅们对我的宽容和肯定,可以说我是在一大帮男记者的呵护和关照下工作并成长的,很开心,很快乐。</p><p class="ql-block"><br></p> <h3>  1977年5月,我接到一个采访任务,与省国防工业局合作拍摄纪录片《五七之花》。</h3><div> 我们跑遍了黑龙江最大的、最有代表性的军工企业,哈尔滨伟建厂、东安机械厂、庆华工具厂、齐齐哈尔建华机械厂、五常县向阳林业厂等,所到之处一路绿灯。无论是采访、交通、住宿非常顺利,我一点也不用操心。这些军工厂平时都是非常保密的,保安制度很严格,有些车间本厂职工都没去过,需要好多道手续才可以进去。因为我们的特殊任务,因为省国防办张主任的带队和所有齐全的手续,让我们可以拍到每个角落,让我大开眼界。</div><div> 因为军工厂根本不让拍照,所以没留照片,这是我在齐齐哈尔公园留下的纪念。专业摄影人给我拍照的,构图讲究,人物的角度和情绪自然舒服,留下了我青春清纯的纪念</div><div><br></div> <h3>  黑龙江是国家军工大企业的集中地,军工厂我是第一次进去,大型企业我也是第一次接触,那次我参观了飞机、大炮、手枪、步枪、各种子弹的制造过程和组装过程,有些允许拍摄的车间和部位,我都认真、谨慎的进行了拍摄。开阔的厂房、高大的设备、完整的流水作业,工人们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都让我感到震撼,我为我们伟大祖国工业的强盛而骄傲,我为黑龙江的大工业气魄而自豪。参观时也是我最活跃、最兴奋,看到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飞机,我要上去坐坐;大炮,我要到指挥台上亲自操作一下;手枪、步枪更是爱不释手,左翻右看,琢磨其中的奥妙。工厂还专门安排了让我们到打靶场打枪,我一点也不害怕,步枪、手枪都打了几发,还有一定的命中率(上大学军训时打过枪,我11发子弹,9次机会打了76环,成绩优秀),不过上大学时,我只打了步枪,这是第一次摸手枪,还是很兴奋,我再次过了一把打枪瘾,好爽呀!张主任和工厂陪同人员说,你胆子不小,很多女同志不敢打枪。</h3><h3> 我们一行四人在齐齐哈尔一大厂前留影,右一是我,右二余运掌,负责提供和整理文字资料,左一张荣先是某厂专业摄影师,负责给整个采访拍摄照片儿资料,左二是国防办张信主任总带队。</h3><h3><br></h3> <h3>  纪录片拍的很顺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拍摄和编辑全部完成,据说在全国现场交流时,我们的片子很受欢迎,国防工办的领导非常满意。</h3><h3> 摄影记者的确有很多机会,老百姓不能去的许多地方,我们由于工作需要,都必须到第一现场,这满足了我的好奇心,这也许是记者工作对我有吸引力的一个方面。其实作为记者,如果没有这样的好奇心,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他也没有深入事件、了解事件、评价事件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也不会是一个好记者。</h3><h3> 照片是摄制小组在齐齐哈尔龙沙公园,有我的手势,画面显得活泼多啦,整个摄制组我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人,也是拍摄编辑纪录片的主创人。</h3> <h3>  1977年末,北京电视台(现央视)在山西太原召开“东北、华北地区新闻研讨会”,当时电视新闻还是每晚八点播出,叫全国各地新闻联播,为了改版,而分别在几个地区召开了座谈会。大约在1978年,改为中央电视台并将新闻改在七点播出,叫新闻联播。台领导决定让老记者房志才带我这个小同志前去听会。老房是我们新闻组的骨干,他实践和理论都很好,和各台交流的也比较多,轻车熟路。那时他和广院老师关系也不错,经常全国各地讲课,广院老师讲理论课,他讲实践课,很受欢迎。我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小记者,能有这样的学习机会太难得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样的公费学习带旅游、交友,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个美差。</h3><h3> 黑龙江省去了三名记者,我们在杏花村酒厂参观时合影。其他两位都是老记者,中间是省台资深记者房志才,他在全国电视界有一定的名望。右边是双鸭山电视台记者老郑</h3><h3><br></h3> <h3>  我在广院学习了两年多的理论,又在省级电视台实践了一年,而这样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会议还是第一次参加,对于我这个愿意学习,喜欢探索的人来说,很珍惜这样的机会,记了整整一本的会议记录,我觉得对于指导和提高我的业务能力有很大帮助。</h3><h3> 会议主要是查找当时新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提出了例如:新闻不新、解说词空对空、新闻太长、导演摆布等等问题,与会代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对我启发和帮助很大。</h3><h3> 在太原期间,我们参观了文水县刘胡兰展览馆;途径华国锋家乡交城,参观杏花村酒厂;参观大寨、虎头山、陈永贵和郭凤莲家等。</h3><h3> 会议各地记者在刘胡兰墓前合影留念,我在前排右一,那时搞电视新闻的女性很少,参加会议的30来人,只有三个女士,而且另两位很可能是做编辑,不是搞摄影的,因为全国女性拍电视新闻的人廖廖无几。</h3><h3><br></h3> <p class="ql-block">  上图:1978年,我在基层采访,我们当年做记者,都是自己采访,自己拍摄,不像现在编辑和摄像是分开的。所以每到一地,首先要了解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过程,然后根据采访的情况选择画面拍摄,后期也是自己编辑文字和剪接画面。</p><p class="ql-block"> 下图:1980年,我和郭秀君(左)播音员杨帆(右)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郭秀君(左三)是上海知青,也是我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学校友,</span>毕业分到黑龙江台,她年龄比我大,但比我晚来两年,我还带过她,我们两个有共同的知青和大学校友经历,所以心灵是相通的。之后她调到南京市电视台,几年后升为副台长, 进步很快。照片中还有我们当年的魏台长(前排中间),很多我敬重的老领导、老同志,大家一起为欢送郭秀君拍摄的很难得的一张合影照。</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我永远在拍摄电视新闻的路上:</p><p class="ql-block">每当工作时,心中无限美,</p><p class="ql-block">蓝天任我摄,大笔任我挥,</p><p class="ql-block">工厂农村跑,从来不觉累,</p><p class="ql-block">人民夸奖我,喜而又难寐,</p><p class="ql-block">同志鼓励我,激流勇不退。</p><p class="ql-block">1980年,由于我工作的努力被组织推荐为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与新闻同行们学习和交流。我的事业也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着。</p><p class="ql-block"><br></p> <h3>  马恒昌小组是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的一个小组,这个厂1949年建厂之初就有马恒昌小组,后工厂从丹东迁往齐市。马恒昌1950年出席全国劳模会,向毛主席敬了酒;1954年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之后历任二、三、四届人大代表。他所在的小组保持了光荣称号,年年超额完成任务,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坚守岗位,产品质量合格率保持在99.4%以上,1976年被一机部任命为“产品信得过小组”。</h3><div> 当时,马恒昌小组13人,马江林为车间主任兼小组长,他们向全国企业提出质量挑战,上万个小组应了战。他们提出“有一分荣誉,找十分差距”和“提前进入1979年”的口号。在开展质量月活动中,进行传统教育,一帮一,老带新,手把手教的一系列措施,保证主要零件达到百分之百合格。</div><div> 《马恒昌小组在质量月中》几天后在中央台播出了,这也是我上央视的第一条报道,那时,能上央视是衡量一个记者的水平、能力的标准之一,所以大家都在暗暗叫劲,争取多拍好片,多上央视。虽然并没有什么奖金和报酬,但是大家还是很看重这一项。</div><div> 照片:马恒昌小组30周年庆典活动合影,前排右四为马恒昌,第一排都是市、厂领导,后排是各路记者,右三是我。</div><div><br></div> 作为女性记者,对于劳模的报道,我很关注女劳模的事迹。因为我觉得,女劳模要比男劳模更不容易,压力更大、付出更多。1979年3月我采访了星光机械厂劳模苑淑琴。 <div>  苑淑琴,38岁,进工厂后始终在车床上,学徒时,年年评为优秀。1972年成为市劳模,7年干了15年的活。车工,女同志结婚后在第一线的很少,另外不打晚班。而苑淑琴却都打破了常规,都做到了,他爱人也很支持她。他们有两个孩子,她照顾的很少。 </div><div> 苑淑琴一直在车床上搞革新,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消耗体力大,不好拆刀,容易出废品等严重问题,设计制作了车床的自动跟刀装置,为国家节约资金上千元。她还先后革新了15种刀具,制作出400多把新刀具,大大减少了加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div><div> 照片是我在采访苑淑琴(右)之后,去报道全省劳模会时又碰到了她,老朋友啦合个影吧。拍摄电视新闻采访时,我从来不带照相机,所以都没有留下照片。像这种全省大会,各陆记者都有,碰到热心的照相记者,就留下了永远的纪念</div> <p class="ql-block">  苑淑琴当了领导后,仍然不脱产,白天开会,晚上加班;平时开会,星期天加班,把耽误的时间补回来。工人们说,苑淑琴是地球走一圈,她要过两年的人。</p><p class="ql-block"> 我和苑淑琴私下聊天时,她告诉我,机床的活一般都是大小伙子干,很少有女工,她因为下过乡,吃过苦,所以搬大铁块的活也能干,也吃得消,感觉不比农活累。其实这是我们知青共同的感受,苑淑琴算是我们知青的典范了。</p><p class="ql-block"> 在工厂采访,我看到了工人阶级的集体协作精神,看到了他们任劳任怨,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感受到工人阶级日复一日重复着同样枯燥、繁重的劳动,为社会奉献出巨大的物质财富努力。这是一个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群体,这是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群体。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让老百姓了解他们的付出,他们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贡献,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崇高的荣誉。 </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我和另一个采访过的劳模,全省三八红旗手、公交售票员宋凤焕(左)合影</p> <h3>  郭玉翠,一位女建筑设计师,她设计的哈尔滨机场候机楼被评为1980年设计一等奖,当时任省设计院设计组组长、工程师。为采访那个现代化的候机楼,我荣幸的和她相识了。第一印象就是她平静、利索、会打扮,给人以艺术美的感觉。我原来对女人搽脂抹粉比较反感,更喜欢内在美的女人。通过接触郭玉翠,让我彻底改变观念了,原来女人也可以外在和内在同样的美。郭玉翠知识的美、高雅的美、享受的美征服了我,也改变了我对女人追求美会堕落的错误观念。</h3><h3> 听说她是文革前建工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和大学时期的同学结婚了。但是婚后生活并不愉快,最终导致了离婚。她一个人很坚强,带着女儿过日子。在设计和建设候机楼时,她作为主要设计人,每天吃住在工地上,孩子当时还很小,只好寄养在邻居家里。这样分居两年的时间,可想而知,为了事业为了工作,她要克服多少困难呀。</h3><div> 我和郭玉翠在她设计的哈尔滨飞机场候机楼前合影留念</div><div><br></div> <h3>  杨洁荻,省外办女翻译,在一次接待外宾的活动中,我们相识了。由于我妈妈原来在外办工作,算是杨洁荻的老领导和大姐。所以在共同工作中,她毫不顾及地向我袒露了她人生道路上的艰辛和秘密。</h3><div> 杨洁荻是1960年代初国际关系学院毕业的大学生,从上海到北京读大学,又满腔热忱的到哈尔滨工作。她的人生道路有点儿曲折,婚姻,爱情,家庭都不顺利,但是她都勇敢的面对了,我挺替她惋惜。我很喜欢她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气质,祝福她晚年能幸福。</div> <h3>  郭玉翠和杨洁荻在文革中婚姻都因为各种原因破裂了,感情上的痛苦,心灵上的责备,我佩服她们的坚强意志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她们都是强者,终于在事业上成功了。生活的曲折和痛苦并没有使她们沉沦倒退,反而使她们坚强奋进。强者的路哇,她们已经走过,我正在奋力追赶。</h3><h3> 马秀坤,省报记者,据说她是一位老革命、老干部的子女,原来是省报十分活跃的一个女记者。1957年因报道了省委的问题而被打成“右派”。夫妻俩本来感情很好,为了考虑儿子的前途,无奈离了婚,两个儿子各随一方。老马坚信自己没有错,生活对她是不公平的。所以她孤身一人带着孩子艰苦度日。当年她已经平反了,回到省报工作,但是她在工作和生活中失去的东西太多了,无法追回了。<br></h3><h3> 照片是我和马秀坤在北京九龙壁前,生活的沧桑都已经写在她的脸上,但她仍然笑对人生。</h3><div><br></div> <h3>  我们共同采访了一个选题,从省会到北京,一路上,老马和我同屋,对我很关照,她的性格有点沉闷,可能和曾经的伤害有关。她喜欢抽烟,我很反感,但是面对老马,我理解了她。她的经历、她的思索、她的苦闷,让我看到历史的欠账、人为的不公以及一个人的灾难、一个民族的悲哀。但是当时我还年轻、单纯,面对老马的人生和选择,我深深感到,自己肯定对她有许多读不懂的东西,她也无法向我释怀,因为我还不够资格,不够成熟,不够深刻……</h3><div> 马秀坤,你是敢讲真话的勇者,不愧为记者的称号,我敬佩你。</div><div> 郭玉翠、杨洁荻、马秀坤这三位中年知识分子是我1981年采访中认识的、有闪光点、有显明的个性,热爱事业,生活道路曲折的女性,她们有成功有遗憾,像一面镜子,给我启迪、给我力量,又使我深思。她们是生活和事业的强者,是我效仿的榜样。</div><div> 这是那次我们一路采访同行的几位,可是我只记住了老马,其他人都没有什么印象了。</div><div><br></div> <h3>  1981年3月,台领导给我的任务是接待美国ABC广播公司摄影队。这是一个由五人组成的摄制小组,制作人罗礼、导演耶林、摄影师汤格、录音师马利特,还有一个翻译徐南泽。他们已经是用摄像机和录像机了。那时,我们还在用胶片摄影机,像我们新闻采访外出都是一个人,拍回来的效果当然差远了。他们这样一个摄制组,和我们现在最讲究的摄制组一个档次,可以说和美国相比,我们落后多了。</h3><div> 我在大庆钻井队留念,后面是美国五人摄制小组在参观</div> <h3>  上图美国摄影组在大庆现场拍片儿,那时他们已经采用摄录设备,中国还是用摄影机阶段,所以感觉他们的设备很先进。</h3><h3> 下图:我在大庆野外钻井机前留念,几次去大庆采访,这是唯一一次拍了照片。</h3> <h3><font color="#010101">  美国ABC广播公司摄影队来黑龙江是拍纪录片,主要拍摄我们的经济、历史和文化。在哈尔滨拍摄了铅笔厂、电机厂、电影机厂、地下商店、64中俄语教员、秋林商店的大面包、中央大街的苏俄建筑、教堂、哈尔滨工业大学等。然后又到大庆拍摄了化肥厂、炼油厂、钻井、第一口井、工人家庭等。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自从毛主席提出:“工业学大庆”的口号后,大庆成为全国工业战线的一面红旗,几十年来,无论什么政治运动,天灾人祸,大庆人始终坚持科学采油,大干苦干,建设城市,教育职工,所以至今,这面红旗仍然高高飘扬。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距哈尔滨159公里。1960年以前是草原与沼泽。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打出石油,正值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故定名大庆油田。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美国摄影队和接待人员在大庆东风招待所门前标语牌合影,第一排右二是我,右三杨洁荻,左二美国摄影队女翻译,后排右二美国摄影队录相员,右三摄影人,右五领队,左三导演,右四省台新闻部主任刘勇</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  如今大庆已经成为一种政治符号。学校的孩子们也学习“大庆精神”,王进喜为了搅动水泥而勇敢地跳进一个还结着冰的水泥池之后,他也成为中国树立的第一个石油工人的典型——“铁人”。 大庆的地理位置在黑龙江,行政直属国家石油局管理,由于近水楼台的原因,我多次去大庆采访,每一次都会被大庆的变化和大庆人的精神所感动。1984年末,我又来到这座闻名的城市采访,以下是当年采访的新闻片解说词,传到中央台就被新闻联播头条播出了:</h3><div> 1984年大庆石油管理局提前27天完成全年产能建设计划,并且新增油田生产能力435吨,是十年来增加产量最多的一年,这对大庆油田的持续高产将起到重要作用。截止12月16日统计,大庆油田今年新建大型联合站三座,中转站30座,计量站128座,油井867口,水井346口。铺设管线1635公里,架设电力线299公里。</div> <h3>  我到王铁人当年的钻井队拍摄,新任队长仍然带领工人们发扬铁人精神,仍然是全局生产的排头兵,铁人钻井队多少年来一直是全国一面不倒的红旗。在起钻的那一刻,全体人员聚精会神,全力以赴,起钻人俨然像个指挥官,高声喊着我们不大懂的术语,指挥着每一个辅助配合他的人。我觉得那时他就像一个将军,领引着这场战役,当石油滚滚流出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都会欢呼、兴奋的。特别是我,这么精彩的镜头决不放过,从喷出来的石油到每一张开心快乐的脸都要近景、全景的拍个够。</h3> <h3>  我来到青年钻井工的中间,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理想和情操。工作,他们仍然是骨干,仍然能吃苦,但是他们更希望生活能丰富多彩。是的,在他们的野外宿舍,我看到搭起的简易房屋,还很简陋,十几个人的大通铺,和我们下乡时差不多。屋里没有上下水,没有电气化,条件还是比较差的。特别是精神生活比较单一。城里的青年晚上看电视、看电影、逛商店、去舞厅,他们——一线的石油工人们都享受不到。面对朴素、乐观的他们,我被感动了,为他们的付出,为他们的辛勤努力,为他们的无怨无悔而感动。</h3><div> 正像伟人总结的:工人阶级之所以能成为领导阶级,是因为他们的严密的组织纪律性,他们高度的统一感和责任感,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吃苦耐劳精神。在深深的煤矿井下,我曾被感动了;这次在荒无人烟的野外,我再次被石油工人付出感动了,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高尚、勤奋、坚毅,所以我觉得面对工人阶级,我永远是个小学生,永远赶不上他们的精神境界。所以我要用手中的摄影机,真诚地为他们呐喊和高歌,为他们记录历史。 </div><div> 我的青春时期曾多次到大庆采访,记录这面全国工业战线红旗的先进事迹,所拍新闻,分别在省台和中央台播出,可惜只有随美国摄影队那次有照片资料</div><div><br></div> <h3>  随着电视的普及,电视在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突出,这时电视报道的任务也日益繁重,电视记者在新闻同行中地位也在提升。我们的分工也越来越细,我被分到政教组,省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各条战线各个系统的会议经常邀请记者参加,我每年都要拍摄各类会议几十条。下图:这是一次会议后省委领导接见代表合影(截图),上图:放大版,我在前二排中间</h3> <h3>  也许是知名度的原因吧,1980年9月黑龙江省第二届新闻工作者协会把我推荐为理事(我成为当时年龄最小的理事),让我有机会和那些新闻老前辈们坐在一起开会,向他们学习和请教。这时我才是刚刚毕业三四年的小记者,在思想、在工作实践中都还很幼稚的阶段,感谢组织的培养和给我的学习机会。能参与全省新闻界大事件的研讨和见证是我的荣耀和责任。</h3><div> 下图:省四届新闻工作者理事会代表合影,上图:放大版,我在二排左二,我右边是黑龙江电视台台长吴东海,谢谢他曾经给予我政治上的帮助和提携</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儿是我三十岁时的一次采访,省图片社记者王坚为我拍摄的,他的专业素质及专业相机给我留下了青春难忘的瞬间。我手里拿的摄影机是在广院就心慕已久的瑞士宝莱克斯,终于在我工作五六年后归属于我专用了,拥有它让我感到兴奋和激动,感到骄傲和自豪!<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我青春芳华最亮点的一个侧面,也是我的专业电视摄影记者的工作。 </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83年11月在黑龙江省第六届青年联合会代表会上,我又被选为常委,结识了各界有为青年,这使我感到十分意外和荣幸。据说青联是全省青年中的小政协,这里既有劳模和先进青年,又有各界知名青年,那次会上,我和著名作家张抗抗同住一屋,在闲谈中,我了解到一些她创作的作品,对一些作品的看法及本人经历,很有启发。我很喜欢和专家、学者、作家、画家、科学家交朋友,从他们身上,能弥补许多自己欠缺的东西,丰富我的人生阅历和知识。</p><p class="ql-block"> 在以后的几年里,我也确实没有辜负青联组织的信任和重用,在电视报道这个领域里,用真情为青年人呐喊,为青联组织树碑立传的新闻和专题搞了不少采访,青联组织也给了我多次的奖励和回报。我打心眼儿里感谢单位和社会各界组织给我青春前进路上洒满的阳光雨露,让我把追求和梦想变为事实,让我全身心的为社会服务,为青年服务,为电视观众服务。</p><p class="ql-block"> 我(中)和张抗抗(右)还有图片社记者尹淑雲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h3>  会议结束后,省委领导接见出席黑龙江省青年联合会第六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全体委员合影,照片儿太长,截取中间一段儿。上图全景,下图放大版,我在前排左三。</h3> <h3>  由于经常参加社会各团体的活动,我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扩大,进一步的奠定了自己的社会地位,青春的花朵开始绽放。 这是两次省青联常委会后的合影,上图我在后排右四,下图我在后排右二。</h3> <h3>  上图是:1982年,黑龙江省各新闻界记者在北戴河采访科学家,海边合影留念,我在右二。下图:参加某次会议后合影留念,我在前排中间</h3> <h3>  80年代初,我还被选为省妇联委员,面向全国发表的《妇女之友》杂志1985年第二期在封二用整版篇幅照片和文字介绍了我,文中是这样描述的:</h3> <h3>  本期的“新闻人物”栏目向读者介绍一位名副其实的“新闻人物”---黑龙江电视台新闻部摄影记者黄晓天。</h3><div> 照片1:综合介绍:小黄1976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扛起摄影机就没放下。从“八百米深处”的矿井到高耸入云的铁塔,从安静的实验室到热烈的会场,无数火热沸腾的生活场景都摄入了她的镜头。去年她摄制的新闻专题报道超定额一倍。</div><h3>  左上角照片:她所以坚持这项工作,一是由于热爱,热爱是最好的老师;二是由于她具有一副1米75的高大身躯和争强好胜的性格;三是立志要给妇女争口气。摄录机重四十多斤,她干这行是心有余,力也足;</h3><div> 右上角、她爱女儿申申,却难得抱抱,孩子是亲友帮助带大的。她似乎更爱摄影机,整天扛着、抱着;</div><div> 右上角第二张照片:在矿井里摄影并不比采煤轻松,几千瓦的碘钨灯随时可以引起瓦斯爆炸,可她却认为这样深入生活才够“深度”;</div><div> 左下角上:在女同乡中,小黄最崇拜的是萧红。在采访萧红诞辰70周年活动中,她把最佳角度,最美的构图、献给了这位女作家;</div><div> 我抱着女儿的照片</div> <h3>  左下角下:小黄的爱人小许和她是同行,两人经常一起谈论人生、工作,一起娱乐。去年她们组成夫妻队参加了哈市“致富家庭杯乒乓赛”。由于她工作的努力和突出,还被评为厅劳模,先进党员等荣誉称号。</h3><div> 这是我们一家三口原版的彩色照片,杂志登载时全改为黑白的了。</div> <h3><font color="#010101">  1984年之前,电视记者还是只出声(新闻都是本台记者xxx报道)记者的名字也经常出现在屏幕上,但是不见其人。许多人当时都是看了《妇女之友》杂志的介绍才了解我,知道我是女性的,也是这篇报道,让我成了真正的新闻人物。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照片是我在冰灯游园会的留影</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 <h3>  1980年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我省对外开放也在发展和深入,省级外事活动开始增加,而且大部分可以公开报道,甚至有些需要大力宣扬。</h3><h3> 照片上图是我接待本北海道代表团参观哈尔滨市场,我在右边,下图我(右)和市长夫人的合影。</h3> <p class="ql-block">  那时,我接触外事采访比较多,让我能在时代的前沿学习、工作和提高,这对我充满了吸引力和激情。</p><p class="ql-block"> 上图是我(左)和日本新舄代表团翻译合影。下图是我(右4)和日本新闻界代表采访完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在一次接待外宾的采访中。我台总编室赵沈平为了给台里留资料,拍摄我的工作镜头,我进行了剪裁,去掉了其他人。我很喜欢他拍摄的这个角度和瞬间,把我摄影工作的气质和风采完全展示出来。非常感谢赵沈平摄影人为我留下的青春芳华纪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1984年10月24日到11月13日,省青联组织了由青联委员和青年干部组成的十三人的首次考察团到广州、广西、云南、四川、陕西学习考察。省青联秘书长高晓峰为团长,省青联常委王世华和我任副团长。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上图是省青联考察团成员在广州孙中山纪念堂前合影。下图: 左为副团长王世华,中间是我,右是省医院大夫,成了我们随团保健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3>  我们这次外出考察,除了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专职人员外,都是各界青年中的佼佼者,有文艺界的,有绘画界的,有新闻界的,我们每到一处都和各地青年联络、联欢,离不开这些活跃人物。</h3><h3> 上图是广州烈士陵园,下图是广州商品交易博览会。1984年国内刚刚有彩色胶卷,我挎着照相机拍照还是挺神气的,考察团的活动,让我留下了青春的影像。</h3> <h3>  考察团只有我和刘晓青两个女士,她是省民航的团委书记,我们一路乘飞机都由她出面联系,又方便又快捷。作为记者,一路上电视采访拍摄都由我包了。(省青联真是会利用人才呀!)我和刘晓青半个月都住在一起,成为好朋友,到哪儿都有伴儿,一路上很开心,一点儿也没觉得孤独。</h3><h3> 上图:我和刘晓青在深圳沙头角,刚刚改革开放的深圳,这里是通往香港的唯一通道,每个来深圳的人都要到这里参观留念。下图我们两个在桂林合影</h3> <h3>  上图:我在小山上,俯瞰桂林市区,微风吹着我的头发很有动感。下图:考察团十三人在广州烈士陵园留念,这是最全的一张合影了。</h3> <h3>  深圳是我国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我早就盼望去开开眼界,因为我觉得,实地考察和潜移默化的启迪是书本上学不到的,报纸上看不到的,实践中难以总结的。</h3><h3> 一路上,我带着相机给自己和考察团的成员们拍了不少照片。</h3><h3> 照片是深圳工业区,当时我们感觉规划的很漂亮,房子建造得像别墅,小区里的花坛喷水现在已经很普遍了,那时感觉很新鲜</h3> <h3>  深圳团市委宣传部长刘学强为我们介绍了年轻的特区年轻的人。他的讲话有许多新观点,新精神,让人感到振奋和鼓舞!比如:信息就是生命,已经超过了效益就是生命;干而优则仕;无功就是过;追求健全、充实的生活;既会创造,又会生活;拼命的干,痛快的玩等等,都让我们感觉耳目一新,特区就是比内地观念新,步子大,速度快,真是一个改革开放的窗口。</h3><h3> 桂林的山水是构成美景的主要元素,山傍着水,水映着山,极其美妙。上图: 桂林漓江河畔,下图:我坐在桂林山顶,远望漓江美景。</h3> <h3>  上图:省画院画家侯俊珠在漓江上即兴绘画,我和晓青在旁边欣赏。下图:远眺漓江山水,的确美如画</h3> <h3>  在桂林,我们集体游览了闻名中外的桂林山水,真是大饱眼福哇!桂林的山平地拔起,巍然矗立,形态万千;漓江的水清澈透底,秀丽迷人;芦笛洞像一个雄奇瑰丽的迷宫,各种石柱石花琳琅满目;高峻的山峰,无尽的林海,令人想往,她被人们称为“大自然艺术之宫”。</h3><h3> 我在桂林山水间拍了不少照片,实践着深圳团委的口号:玩命的工作,拼命的玩。</h3> <h3>  桂林山水美天下名不虚传,一路考察,我们在桂林玩儿的最嗨,拍照片也最多。上图:芦笛洞口。下图:象鼻山选景。</h3> <p class="ql-block">  我和香港记者谢志峰,四个月前,他刚去黑龙江采访过,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两个交流的比较多,建立了友谊。当时还有联系(三五年后就中断联系了),当他得知我到深圳考察时,专程从香港过来看我,令考察团人员们惊愕,你的朋友真多呀!(因为一路上不管走到哪儿都有我的同学帮忙借摄影机拍摄电视新闻)。</p><p class="ql-block"> 我和小谢的友谊跨性别(那时我已婚,他是未婚,他很欣赏我的职业,说:香港没有女摄影记者,所以很主动的和我交流)、跨制度(在香港回归前13年,连记者都觉得香港与内地之间很陌生,很神秘,更别说老百姓了),这样的友谊和交流真是很难得。</p><p class="ql-block"> 左图:我们在深圳最繁华的地带,高楼拔地而起,那时内地还没有这么高层的建筑。右图:我们住的大院儿还破烂不堪,都是小平房,深圳正在建设之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考察一路和各地青联组织进行交流取经,收获不小。至于怎么改革,应该是他们专职委员的事儿,我作为兼职常委,经常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并且主动搞报道,宣传青联的作用和贡献就足矣啦!由于电视观众不断扩大,所以宣传效果也很好,他们非常满意我的工作,使我和青联组织联系的更密切,与各行业的青联委员们成了朋友。</p><p class="ql-block"> 南行考察那年我31岁,有生以来第一次坐飞机,心情很激动,也会不停的顺窗口往外张望,观赏美景,并记录下来。</p><p class="ql-block"> 照片还是我在桂林山水之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省青联那次组织的考察,行程万里,历时20天,横跨五省,学习交流,收获颇多,不仅加强了我和青联组织以及委员之间的联系,而且对我的新闻采访有前瞻性的启发和帮助。也让我相信,青年人永远朝气蓬勃,走在时代的前沿。</p><p class="ql-block"> 考察回来后,我们好多人都成为了朋友,每次青联开会和活动重逢时都很兴奋和开心,交流彼此的信息和工作,彼此的感受和收获。</p><p class="ql-block"> 观云海有感</p><p class="ql-block">瞧,白云似山没有坳,雄姿骄,天宫胜人造。</p><p class="ql-block">眺,白云像海堆浪潮,涌波涛,一片烟波浩。瞭,白云如雪显缥缈,风景俏,高洁又妖娆。</p><p class="ql-block">妙,俯瞰山河觅全貌,天地阔,风景这边好。</p><p class="ql-block">笑,云海不及我心高,逞英豪,今朝多荣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1985年5月亚太地区青年友好代表团第三路来到哈尔滨,我自始至终跟踪采访,始终沉浸在友谊、欢快、激动的情绪之中。第三路10个代表团80位外宾由8个国家和2个国际组织组成,尼泊尔、北也门、民主柬埔寨、阿曼、马耳他、坦桑尼亚、南洋大学和拥护联合国学生运动组织。在哈尔滨活动期间,省政府的领导接见并举行欢迎宴会,三天活动,他们参观了美丽富饶的黑龙江展览,蔬菜研究所、电影机厂、电机厂、船舶工程学院;他们还分别到16个中国青年家庭做客,有工人、教师、科技人员、政府职员、画家、经理等,都是哈市青联委员。代表团成员还乘坐了哈尔滨儿童小火车,游览了松花江,在青年宫和中国青年联欢等等,所到之处气氛十分友好、欢快,我在省台发新闻四条,中央台一条,还编辑了一条专题片----《友谊像松花江水一样长》<div> 照片是中外青年在友谊宫联欢,音乐一起大家欢快地跳起了集体舞,不分种族,不分国籍,青年人在一起陶醉在欢快的友谊和音乐气氛中,我在跳舞队伍中左数第四人,那天的快乐场面至今都在记忆中。这样的大型活动,省城记者也倾城出动,既是友谊的交流,又是比谁报导的角度新颖,主题鲜明,受观众欢迎,大家都在暗暗使劲,都想独树一枝,彰显才华</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日本新潟电视台和黑龙江电视台是友好台,1985年新潟台长带领一行人到我台访问,是我负责跟团采访的,在欢送宴会上,新潟台技术部主任(右二)专程来到我跟前,举杯表示谢意。左边是时任省广播电视局长戚贵元,右边儿去是时任省政府秘书长杜显忠。下图:杜显忠,(左一)向我们电视台刘副台长(右一)敬酒。</p> <h3>  上图:日本教育团在省委第二幼儿园访问,左二是我,在采访。下图:全国电视新闻会议部分代表合影,右一是我,左一山西电视台新闻部主任,中间是广院曾经教过我的吴老师。</h3> <h3>  1986年8月13日,赵紫阳总理在北戴河接见外国金融界人士(主要是在大庆的外国专家),所以黑龙江省省长侯捷陪同前往。那一阶段中央领导经常在北戴河接见外宾,都是中央台派记者前往采访。这次我们新闻部接到通知,由省台负责拍摄,给央视供稿。我当时任新闻部副主任,这么重要的报道,肯定部里安排很慎重。主任最后决定让我带一个记者去采访。</h3><h3> 作为电视记者经常有机会接触省里的领导,拍摄他们的各种活动,反映政府的中心任务和决策,这是我和时任省长侯捷的合影,上图我在右二,下图单独和省长合影</h3> <h3> 当天完成任务后,那位记者就先行回台编辑消息,我留下带着机器和省长一同返回。侯捷省长对我很关照,因为只剩下我一个女记者,又带着繁重的摄录机,所以省长的五六个随行人员,成了我最好的帮手。女记者在一大帮男性人士面前,是很受宠的,我深有感触。省长因为认识我父亲,和我说话也很随意,非常和蔼,拍照时,省长有时叫我过去,有时随行人员主动安排我站到省长身旁,所以不知是沾了老爸的光还是沾了女记者的光,总之我很风光,很抢镜头,不是我主动的,是被动的,但是确实很开心。</h3><h3> 上图,我在左一,省长在左二。下图,我在右四,省长在左四,总之,总把我安排在省长旁边,其他人都是省里去的领导和工作人员。</h3> <p class="ql-block">  我的大学同学王梅毕业后分到中央电视台,她篮球打的不错,曾经是央视女篮主力。我们两个毕业实习在一起,又都是黑龙江老乡,算是比较投缘,所以毕业后联系最多,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我女儿在北京上大学和工作期间经常去她王阿姨家改善伙食。王梅来哈采访或探亲,我也会给她提供方便。我们俩由同学变为生活中的好友和闺蜜。</p><p class="ql-block"> 照片是我到北京,王梅陪我到毛主席纪念堂和天安门留影。</p> <p class="ql-block">北京天安门是我心目中的圣地,所以我在那里留了不少纪念和影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的青春时期曾经参加过两次整党,第一次是在兵团15连,那时我还不是党员,通过整党对我的思想提高和对党的认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次是在1986年,我参加了省委组织的整党半年时间,每次在整顿党纪党风的过程中,也都是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约束的过程。感谢组织给我这样的机会,让我政治上更成熟,更能认准前进的方向。照片儿是整党小组成员在省委门口合影,右一是我,只有我一个女同志</p> <h3>  一些人认为:电视记者、摄影记者常常吃喝玩乐、被车接车送,是既风光又体面的职业,其实不然。1987年5月的大兴安岭发生了森林火灾,火势越来越大,引起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我是在不允许记者去一线的情况下,违令冲上去的,这种状态下搞新闻难度都很大,更何况我们是为搞深度报道而去的,困难就更可想而知了。可以说这是一次对摄影记者思想、耐力、体力、抗艰苦压力的综合锻练和考验。</h3><h3> 照片上图:我们在灾区拍摄时间最长的地方是西林吉,看我们像不像二等灾民,左二是我,下图:我在灾区采访看资料。</h3> <h3>  在灾区采访正赶上过端午节了,大家都纷纷出主意,怎样才能过得有意义,终生难忘。最后还是采纳了崔崇昆的建议:我们通宵不睡,明早拍日出,以出色的工作和干劲在灾区迎接端午节的黎明。天蒙蒙亮了,两点钟,我们就来到了大林河边,架起篝火,煮鸡蛋,吃面包,糖拌西红柿,所有的糖果、罐头都拿出来了,一边会餐,一边抒发了一顿情感就去拍日出了。日出拍的很顺利,还有刚刚出芽的小嫩苗的大特写,我们准备全部用在专题片中。灾区的端午节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端午节前一天的晚上,我们在大林河边搭起篝火。年轻人在一起,多艰苦的环境也会制造点小浪漫,这照片儿能看出是在灾区搞报道吗?我到觉得有点儿闲情逸致的感觉,有点儿诗情画意的画面,有点儿朝鲜妇女的装束风格,这是省报记者给我拍的,我很喜欢这张照片的侧面角度,把人物线条的美都体现出来了。</h3><h3><br></h3> <h3>  大兴安岭火灾引起的全国新闻单位的关注,中央电台电视台的记者也都前来采访。上图我在左一,中央台记者赵春林在中间,中央电台驻龙江记者站记者毕国昌在右一。下图:我和两位央视记者</h3> <h3>  火灾过后,国务院专家组的结论是:1、这次特大森林火灾,对生态环境虽然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产生重大问题。2、不会产生沙漠和泥石流。3、气候不会发生异常变化。有了这三点专家的结论,从领导到老百姓都松了口气。为此,我们又第二次、第三次重返灾区,报道全国甚至世界都关注的灾区重建的消息,每次都是20天左右的时间,十几条新闻报道都被中视台采用了。</h3><h3> 我和省报记者合作最多,当初我们违令闯灾区时就是和省报记者合作五人之行的,二等灾民的生活,有惊无险的采访,发现每一个新闻线索的惊喜都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也都让我们记忆犹新。这是第三次重返灾区报道重建消息回哈后,我与省报另一个记者的合影。</h3><div><br></div> <h3>  我和央视记者赵春林合影,他是我的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留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部,多次随中央领导出国访问,拍摄新闻。赵春林家曾在哈尔滨,作为央视驻黑龙江记者站记者工作了好几年,因为央视的特殊地位,加之自己的努力,他对黑龙江省从上到下各级领导非常熟悉,与他合作,到哪儿都轻车熟路,他负责联络,我负责采访和拍摄,各尽其能,合作非常愉快!</h3> <p class="ql-block">  省新闻界的同行们每次遇到全省大事件的采访都会辛勤的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而一旦忙活完工作,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也有浪漫、交流合影的时光。这是我和省报,省电台记者在松花江边的合影,下图我在中间,上图我在左三。</p><p class="ql-block"><br></p> <h3>  1987年,我参加了在辽宁举行的全国新闻研讨会,我的论文:”电视宏观报道浅探”是对我自己拍摄的电视报告:《凡人启示录》的剖析和感受。在研讨会上,不但得到北京广播学院教授的好评,还推荐到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88年第四期,同时被收入中国广播年鉴1991年版。</h3><h3> 这两张照片儿是我和参加会议的代表在一起,上图:我在左二,下图:我在中间。</h3> <h3>  《凡人启示录》是我拍摄的第一部电视报告,片长一个小时。那时我正在探索电视如何搞深度报道,电视如何反映青年和平民百姓的思想情操,因为80年代的电视报道还是以劳模和领导为中心的宣传理念。如今把20分钟以上的电视片统筹为纪录片,当初都叫专题片,而且都是20分钟以内的。我的长篇电视片是受报告文学的启发,自己起名叫《电视报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生自灭,被历史淘汰了。但是我对自己的探索一点儿都不后悔,因为我是较早的进入了纪录片的领域,探索电视的深度报道。</h3><h3> 下图:会议期间,我在辽宁笔架山留影。上图:我和黑龙江台记者崔崇昆合影</h3> <p class="ql-block">  参加研讨会的广院校友们留影,上图:我们七四级摄影专业六个人合影,左一王纪言,当时任广院摄影系副主任,后任广院副院长,最后是香港凤凰台台长,左二是我,左三马伯山、左四石宪法,两个人都曾是广院教师,后来到中央台做记者。右一姜丽彬当时是辽宁台新闻部副主任,后任辽宁电台台长,右二张长明当时是中央台新闻部副主任,后任中央台副台长。下图广院摄影专业七四级和七五级两个班同学参加会议的代表合影,我在中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毕业后前几年,经过自己的努力奋斗,得到了组织和社会的认可,推荐我为省记者协会的理事,省妇女联合会的委员,省青联常委,社会活动越来越多,社会地位也越来越高,交接了许多朋友,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p><p class="ql-block"> 1988年12月,哈尔滨知青联谊会搞活动会后合影留念,这时我已经离开兵团14年了,知青的友谊在不断延续,至今,我们连队、乒乓球友、50团的知青都有微信群联系,北京,上海,天津的知青们虽然相隔千万里,但是大家的心是在一起的,后知青的友谊,让我们感到温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眸自己做记者的经历,我感觉刚毕业时做个年轻的记者是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光。没有压力,没有包袱,没有竞争,完全是工作着,享受着,快乐着,幸福了好几年。那几年我全省各地奔跑着,接触着工农商学兵最基础的群众,吸允着黑土地的滋养,成功的反映了民意和他们的心声,这是我最欣慰的付出和收获。 </p><p class="ql-block"> 照片是我在杨子荣墓前的留影,从小我就崇拜英雄,是他们为祖国、为人民打江山,我们应该永远祭拜他们。</p> <p class="ql-block">  那时由于我的努力和勤奋,多次受到省广播电视厅的表彰,优秀党员、劳模、记大功等,加上摄影女记者的特殊职业,让我的青春开始绽放,我的事业开始腾飞。 </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和理想,成功者需要真才实学、努力加实干,也离不开客观的机遇。上世纪80年代初,我知名度的打开更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一样也没少才达到的。社会的关爱,自己威信的提高,人们给了我莫大的荣誉,给了我快乐的时光,那是一段美妙的日子,让我享受、让我陶醉,让我决心用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来回报社会。</p><p class="ql-block"> 我爱北京天安门,在我人生的每个重要阶段都会在这里留下纪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中央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在给我的书《穿越记忆河》写序的时候说:我和晓天既是北京广播学院的校友,又是黑龙江广播电视的同事。我刚大学毕业到黑龙江台工作时就听大家议论,电视台有一个高高个子的扛着摄影机采访的女记者,人们对他的一些欣赏赞扬的话语也不绝于耳。</p><p class="ql-block"> 我到中央台后有一次与晓天合作的机会,才感受到:她的确不愧为中国电视界最高学府——北京广播学院培养出来的优秀新闻摄影记者,不仅有专业理论基础,还有新闻记者的敏感,摄影记者的实践,对工作的敬业吃苦,遵守职业道德的严谨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敬一丹对我的评价让我感到很欣慰,的确,我的青春没虚度,我的芳华在追求事业中绽放着。</p><p class="ql-block"> 照片是我在哈尔滨兆麟公园留影,哈尔滨的寒冷给了我锻炼意志的机会,记者职业让我我的青春芳华绽放,永远难忘。</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80年代的电视新闻,还是以介绍社会动态、领导活动、大事件为主,让和各级领导接触的机会比较多。那时拍摄人物的比较少,但是每一次人物采访都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和被采访对象成为朋友,出席各种活动见面时都感到很亲切,也会多一些交流和热情,这也为我之后的专题片和纪录片的深入采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p><p class="ql-block">我在日记里记录了自己的心声:</p><p class="ql-block"> 余暇作回忆,每每入心醉,</p><p class="ql-block"> 张张有意义,激我热血沸</p><p class="ql-block"> 青春愿常在,出类更拔萃,</p><p class="ql-block"> 历史做记录,功绩永相随。</p><p class="ql-block"> 黑龙江天气的寒冷,从来没阻止过我采访的脚步,战胜困难,勇往直前,是我从事新闻工作始终的信念。</p><p class="ql-block">注:本书仅仅是我记者青春生涯的一个侧面,我的另一本儿书《我爱摄影机》将详细介绍我和摄影机的故事;还有一本儿书《全能记者之路》将回顾我中年以后对电视釆、摄、编、播全能记者的追求与实践。</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回帖摘:</p><p class="ql-block">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p><p class="ql-block">你所拍的照片画面构图新颖别致,各照片人物形象,都是那么真情流露,张张笑脸,角度,瞬间抓拍的都很到位。</p><p class="ql-block">我喜欢拍照,要拜你为师,好好向你学习! 舒敏</p><p class="ql-block">黄晓天,当年闻名全省的女摄影记者,我们只能仰慕,拜读此文走近了她,走近了在龙江新闻界风风火火的她。她喜交工业战线的女劳模为友,喜交各界优秀女士为伴。进工厂去油田深入一线,拍出了众多、质量上乘的电视新闻。得到了领导、央视同行和百姓的好评!她的成长,是和中国电视新闻事业一起成长的! 祁广杰</p><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赞美,当年和至今确实女电视摄影记者很少,我是荣幸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实现了我的这个梦想和追求,而且一直在努力前行,如今,只剩下回忆了。 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