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手足口”的战役

如若初见

<h3>一想到手足口病</h3><h3>就想到口腔疱疹、疼痛难忍、身上皮疹</h3><h3>我马上就开始焦虑</h3><h3>有没有</h3><h3>……</h3><h3>更恐怖的是</h3><h3>一问度娘</h3><h3>提供的都是重症手足口病</h3><h3>发展成脑炎、肺水肿、肺出血</h3><h3>甚至死翘翘!</h3><h3>……</h3><h3><br /></h3> <h3>  4月29日,当全国人民都沉浸在"五一假期"各种朋友圈刷屏时,作为有为青年的我奋斗在值班的岗位上,坚守着"我值班我光荣"的自我奋斗中。</h3><h3> 下午两点多一点,母上大人的一个电话,使我激昂的工作情绪瞬间低落——孙公子发烧了。并且给我送到了单位。</h3><h3> 我以为是普通的感冒,看了看他的嗓子红的厉害,于是吃了点"头孢克刳"冲剂。</h3> <h3>  4月30号一大早,给熟悉的医生打了电话,他让先化验个血看看情况再说。直至那时,我还没有往手足口上想。</h3><h3> 化验结果一出来,医生一看,二话不说,住院吧。我蒙圈了,孙公子长到3岁7个月连针都没有打过,这是什么情况啊?医生说:"输液,一天五瓶"我说,能不能不输液?医生白了我一眼,不能!掷地有声啊。</h3><h3> 我们的医生天使们,什么病都需要输液,以后他们长大了怎么办?</h3><h3> 晚上因为疹子痒的缘故,孙公子一整夜都没有怎么睡,我一夜都充当了挠痒耙的角色,困的简直站着就能睡着。问度娘&quot;手足口&quot;的治疗,一查,并发症那么严重,吓得自己更加不敢睡觉。今天念念与我的精神都很差。</h3> <h3>  5月1日,医生不让吃饭,抽了两大管血,孙公子哭的像是一头小豹,我心疼的,恨死了不在家的孙同学。然后继续输液,孙公子看到医生、护士就条件反射的先哭,让张嘴,坚决不,还好,手心、脚心,屁屁上的疹子都出的差不多了,他还好,口腔没有出,但是食欲不是特别好。</h3><h3> 晚上为了安慰他给他买了他喜欢吃的意大利面🍝,可是,他也没有吃几口。</h3><h3> 孙公子屁眼周围的疹子最严重,在这里我强烈推荐澳洲进口的木瓜膏,太神奇了,涂了两天,就结痂、开始脱落。</h3> <h3>  5月2日,我要上班了,一大早起床,像打仗一样,终于说服了不想再去医院的孙公子,先送他们去医院输液,然后急急忙忙赶去单位处理了紧急的工作任务,一看表十一点半了,要去替换爸妈……妈妈是超人,这是这几天以来我脑海里浮现出最多的话。</h3><h3> 至于孙同学,就当他是空气吧,这就是两地分居需要面对的。</h3><h3> 病房里的小朋友出院了一个,又住进来了一个。</h3> <h3>  5月3日,已经输了四天液体了,孙公子埋的针不太下液体了,又换了新的针,从左手换到了右手。身上的疹子都已经开始变硬,颜色也开始变淡了……依然要输液</h3><h3>一直到5月5日,孙公子手上、脚上的疹子变得硬硬的,病房里又来了新的病号,我一看,害怕交叉感染,就坚持出了院。</h3><h3> 六天里,对我们大鹤壁的医疗环境不敢持什么态度,只想&quot;呵呵&quot;不过护士小姐姐们都蛮可爱的。</h3><h3> 最后,家里的角角落落,孙公子的所有衣物,玩具,床单、被套、牙刷牙膏、毛巾……只要能想到的,该消毒的消毒,该换新的就换新的。</h3><h3> 六天液体,花了我2000多大洋……怎么就这么贵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