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冠噪鹛(黄喉噪鹛)—-摄于江西婺源

高国兴

<h3>  靛冠噪鹛(黄喉噪鹛)是最珍稀的鸟种之一,为全球性濒危珍稀物种,因鲜艳而显眼的黄色喉部而得名。羽毛非常细腻,顶冠为蓝灰色,黑色眼罩,肩臂上体为褐色,尾端黑色。</h3><h3> 1923年,黄喉噪鹛在江西婺源被发现,但仅有的一只标本被发现者带到了美国。以后70年,婺源再也没有了黄喉噪鹛的消息。</h3><h3> 1956年,中苏联合科考队在云南思茅发现了黄喉噪鹛,3只标本中的两只远走俄罗斯,另一只留在我国。当人们再去思茅寻找黄喉噪鹛时,却一无所获。</h3><h3> 1992年,有个绰号"小板鸭"的婺源青年,无意中打下一只黄喉噪鹛,送给了一位老师做成标本。标本辗转送人后不知去向,所幸留下了照片。</h3><h3> 1993年,英国鸟类保护协会一位会员在香港鸟市意外发现一只黄喉噪鹛,它混在来自我国内地的出口画眉中,经过专家的认定,确认这只为黄喉噪鹛。为了寻找它尚在世间的同伴,1993年3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何芬奇、张荫荪两位鸟类专家亲自赶赴婺源考察,一项由国际资助的调查也于1997年开始,直至2000年5月在婺源再次发现了黄喉噪鹛。</h3><h3> 每年4月下旬,黄喉噪鹛便成群结队出现在繁殖地,产卵、哺育幼鸟,然后"举家"迁移。但飞往何处,在哪过冬,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难解的悬念。经多年的调查发现,黄喉噪鹛的数量未见增多,种群总体规模保持原样。由于黄喉噪鹛对所需的生态环境要求非常苛刻,它们现在活动的位置处在高速公路的附近,过往车辆的噪音、附近的开发建设和旅游带来的污染,以及少数人对鸟生存环境的破坏等等这些人为的因素,人们如果再不加以重视和保护,估计三年之内,黄喉噪鹛可能不再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了。到那时,这种漂亮、可爱、神奇的精灵将再次成为婺源的一种痛苦记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