郕国故都成阳故城

荷塘月色

<h3>山东菏泽古称曹州,远古雷泽,尧舜在这里烙下脚印,古文明在这里传承。它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黄河下游,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享有”牡丹之都,书画之乡,武术之乡,戏曲之乡”之誉。</h3><h3><b><font color="#ed2308">2013年11月习近平主席视察菏泽时的讲话</font></b></h3><h3><b>菏泽,传说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吴起、范蠡、曹植、黄巢、宋江等历史人物都同这里有密切关联,有深厚的历文化积淀。</b></h3><h3><b><font color="#ed2308">在这个古老城市,一批考古专家,训古教授,对龙山文化,岳石文化进行探讨。此</font></b><b><font color="#ed2308">间对成阳故城,历经十年(2007——2017)堪探,探讨,考证,最终专家组达成共识。</font></b></h3><h3><b>成阳故城位于菏泽市东北约25公里的牡丹区胡集镇,地处《禹贡》中雷夏泽东南岸。西周文王第七子叔武封此为成国(前1043年),称成阳。春秋成国亡(前615年)复称平阳。</b></h3><h3> 牡丹区胡集镇地下故城,经文物部门认定为先秦古城。历秦、汉、魏、晋、唐、宋,金代毁于战乱水患。结合《史记》、《汉书》及唐宋地理志书,<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ed2308">该城是西周成国故都成阳,</font></b><span style="font-size: 20px;">秦汉魏晋之济阴郡成阳县城,北齐废。唐于此城复置雷泽县,属濮州。历唐、五代、宋。金贞祐二年废县为镇。雷泽镇历金元二百年,于洪武元年圮于黄泛,淹淤地下。明于此废城置平阳屯。后完全淤埋地下。</span></h3> <h1><b>山东菏泽成氏宗祠</b></h1> <h3>打开视频后,点击右下角可全屏观看。</h3> <h3>菏泽日报/2007 年/4 月/11 日/第 B03 版</h3><div>文化生活 </div><div>&nbsp;</div><div>牡丹区探测成阳故城获重大突破</div><div>郜效珠</div><div>时海涛</div><div>本报讯 &nbsp;牡丹区拨专项资金,责成区文物管理所组成 11 人的考古队,从 3 月 29 日开始,在胡集乡全面探测成阳故城墙遗址,已取得显著成绩。 </div><div>现已探明成阳东城墙南北长 200 米,北城墙东西长 400 米。据探测专家介绍。埋在地下的成阳城墙,虽然时代久远,但夯层明显,保存完好,属国内罕见。并探测出土了秦砖汉瓦、陶片等史前遗物及人类生存遗址。</div><h3>据史料记载,<b style="font-size: 20px;"><font color="#ed2308">成阳城最早建于西周时期(约公元前 11 世纪至公元前 771 年),当时菏泽分属曹国和郕伯国。(汉书,地理志)注释:郕伯国“初建于成,后乃迁于成之阳。故曰成阳。”是周初分封的伯爵小国。《续山东考古录》载:成阳故城在濮州“东南九十里,与菏泽(县)接界处”。秦昭王十七年(公元前 290 年)成阳君入朝,置成阳县,属东郡。清代顾祖禹在《续史方舆纪要}中说:“成阳城在曹州东北六十里。”以上所指均在今牡丹区胡集乡胡集村一带。成阳城和帝尧陵的关系史书有许多记载,都是以成阳城为不变坐标,来说明帝尧陵及尧母庆都陵方位的,找出成阳城,帝尧陵就好找了。</font></b></h3><h3>牡丹区委、区政府对探测工作十分重视。考古队组成人员除本区文管所业务人员外,还特聘了多次参加考古工作的山东大学考古系考古队的邓文山,张联杰二位先生。菏泽市文物管理处也派专家参加探测。探测工作沿着志书记载的方位进行。因开挖河道,建房等地貌变化,寻找成阳南城墙和西城墙已进入攻坚阶段。</h3><h3>&nbsp;</h3> <h3>古成阳城勘探取得突破进展</h3><div>按照区委、政府领导的安排,牡丹区文体局组织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及有关专家组成的18人勘探队,于3月29日开始对成阳古城墙址进行勘探。</div><div>截止到5月16日,古城阳城勘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阳城东、北、南城墙勘探完毕。经专家分析确认,成阳城座落的位置在牡丹区胡集镇东南1公里处,整个成阳城形状为椭圆形,与史料记载相符,城墙出土的包含物与当时的年代吻合。从已完成的勘探部分来看,成阳城墙址保存完好,土质清晰,夯层明显,文化遗存丰富,属国内罕见。假以时日,沉寂了几千多年的成阳古城将会清晰地展观在世人的面前。</div><div>据参与本次考古发掘的专家讲,成阳古城与中华始祖帝尧陵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郦道元《水经注》记载: 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尧母庆都陵,陵西五十步中山夫人祠……由此可见,确定了成阳古城的位置,也就找到了尧陵之所在。</div><h3>一个时&nbsp;期以来,一些地方为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意把一些历史人物拿为我用,“尧王墓葬八百墓”,便为始祖圣迹带来许多人为的纷争。今天成阳城的成功勘探,从科学考古的角度证明了成阳城本身的文化包容,同时也从侧面道出了尧陵之所在。当然,我们的考古发掘还属初步,要完整无误地确定尧陵确切位置,尚需对成阳城进行进一步的深度发掘,搞清成阳城断面情况和成阳城内部文化遗存。目前,成阳城考古工作正在按计划紧张有序的进行。</h3> <h3><b>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历经十年,资料查证,实地钻探,专家论证,最后达成共识。</b></h3> <h1><b>参加成阳故城考古论证的专家名单</b></h1> <h3><b>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高明奎(时任发掘领队)关于成阳故城与尧陵遗址考古工作简报</b></h3> <h1><b>成阳故城遗址</b></h1><h3>东垣长700米,顶部残宽17——25米,底部宽40——45米,墙体残高6.2——9.2来。</h3><h3>南垣长1457米,顶部残宽20——25米,底部宽30——44米,墙体残高4.8——6.1米。</h3><h3>西垣长690米,顶部残宽20——25米,底部宽5.8——6.1米,墙体残高4.8——8.8米。</h3><h3>北垣长1480米,顶部残宽13——25米,底底宽40——43米,墙体残高4.6——6.2米。</h3><h3>周长4327米,面积1036000平米,方向359度。</h3> <h1><b>成阳故城北垣东端探沟</b></h1> <h1><b>成阳故城北垣夯窝</b></h1> <h1><b>成阳故城出土北辛文化石磨棒</b></h1> <h1><b>成阳故城出土北辛文化陶片</b></h1> <h1><b>成阳故城出土战国陶器(瓮棺葬器)</b></h1> <h1><b>成阳故城南垣西段堪探标本</b></h1> <h3>2017年11月4日至5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菏泽学院、牡丹区政协联合主办,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牡丹区胡集镇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成阳故城与帝尧陵研讨会”在牡丹区胡集镇举行。 中国先秦史学会顾问、河北师范大学教授沈长云,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泳超,首都师范大学考古系教授袁广阔,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教授张翠莲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高明奎, 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会长潘建荣等专家、学者共计200人参会。 专家组一行先后参观了位于牡丹区胡集镇的尧母庆都陵、尧庙、尧陵遗址、成阳故城城墙遗址、雷泽寺、伏羲庙等历史文化遗迹,现场查看了发掘出土的历史文物,并对部分遗址土层进行实地钻探研究。 研讨会上,专家们从考古发现、文献记载、地理标志、文物遗存等方面,对成阳故城与帝尧陵进行了详细论述和探讨,并分别作主题报告,就有关问题形成共识: 一、牡丹区胡集镇地下故城,经文物部门认定为先秦古城。历秦、汉、魏、晋、唐、宋,金代毁于战乱水患。结合《史记》、《汉书》及唐宋地理志书,该城是西周成国故都成阳,秦汉魏晋之济阴郡成阳县城,北齐废。唐于此城复置雷泽县,属濮州。历唐、五代、宋。金贞祐二年废县为镇。雷泽镇历金元二百年,于洪武元年圮于黄泛,淹淤地下。明于此废城置平阳屯。后完全淤埋地下。 二、成阳故城西二里尧王寺村面积达七万平方米的龙山至汉文化遗址,系文献中的尧陵遗址。《吕氏春秋》曰:“尧葬榖林,通树之。”《尚书大传》曰:“尧葬成阳。”刘向曰:“尧葬济阴。”《汉书·地理志》济阴郡成阳县下载:“有尧冢、灵台。《禹贡》雷泽在西北。”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曰:“成阳即榖林。”北魏《水经注》曰:“今成阳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城西五十步有中山夫人祠,祠前有碑。”胡集故城西距尧王寺遗址不足1000米,遗址南600米毛庄村下有厚达数米的夯土层。遗址又出土中山夫人残碑,完全符合《水经注》对尧陵、尧母陵和有关中山夫人的记载。此陵是《汉书》中的尧陵,是可以确定的。按《后汉书》和《隶释》所录尧陵五碑记载,汉皇和济阴、成阳地方官员按时祭祀该陵。成阳尧陵毁于宋金之交战乱和黄泛,祭祀渐绝,后被佛道寺观占有。但明清各种方志对此陵的方位即在曹州(菏泽)东北五十里的记载一直不绝于书,反映出《汉书》中的尧陵始终存在于历史文献的记载之中。 三、建议地方政府继续做好对成阳尧陵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尧舜禹是华夏民族的圣祖,功被千秋。尧陵、尧母庆都陵在此,反映出古人对帝尧活动区域的大体定位。联想尧居陶,舜生姚墟、渔雷泽、耕历山、陶河滨等记载,将对深入研究尧舜禹起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当地政府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建设好尧陵、尧庙,恢复好尧母庆都陵,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中华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发展旅游经济服务。 </h3><h3><font color="#010101">据悉,牡丹区胡集镇位于城区东北部,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近年来,该镇以220国道经济带、帝尧陵遗址为骨干框架,以濮水、沙河南北两条河流为依托,充分利用胡集镇历史文化遗址等资源,恢复帝尧陵、尧母庆都陵、中山甫墓、伍员祠、中山夫人祠、雷泽古寺、关王庙、徐茂公祠墓等古迹,力争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目前,胡集中华祖源文化产业园又进一步进行了规划调整,新规划了三纵四横8平方公里的旅游园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font></h3> <h1><font color="#ed2308">专家组达成共识:该城是西周成国故都成阳。</font></h1> <h1><b>郕国公元前1066年始,公元前408年被齐灭,历代君主共18世。在位最短的郕出伯1年,最长的郕毅恒伯在位75年。郕国管辖48城,较齐国72城鲁国66城都少。疆域与鲁、齐、卫相邻。</b></h1><h1><b>关于古郕都一说在山东汶上东北,一说在山东濮县(洲)东南,两者并不矛盾,山东菏泽,汶上,宁阳均属郕国之疆土,皆为48城之一。国都先为</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濮洲(山东鄄城县旧城镇)东南九十里成阳城</b><b>,因战乱(先与卫,后与齐),后迁都与</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汶上(汶上县郭楼镇的成国城</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b>再迁</b><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宁阳</b><b>,郕国在宁阳消失。(最早应为陕西岐山)</b></h1><p class="ql-block"><br></p> <h3>濮州位置考</h3><h3>鄄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追溯至五帝时期。</h3><h3>《太平寰宇记》载:“濮州,今治鄄城县。古昆吾旧壤,颛顼遗墟。”</h3><h3>《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谷林、历山、雷泽均在县境。</h3><h3>《左传》载: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夏商时天下分为九州。鄄城属古兖州之域。</h3><h3>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为卫国鄄邑。</h3><h3>战国时期(前475年-前221年),属齐国甄邑[甄,读juàn,鄄的异体字]</h3><h3>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改甄邑为鄄城。</h3><h3>西楚(前206年-前202年),县域、隶属关系不变。</h3><h3>西汉(前202年-8年),初始置鄄城县,因境内鄄邑而得名。</h3><h3>三国(220年-265年),属魏兖州东郡鄄城县,济阴郡城阳县地。其间鄄城曾两次改为县王国。</h3><h3>西晋(265年-316年),属兖州濮阳国、济阴郡城阳县地。</h3><h3>东晋十六国(317年-420年),先后属后赵兖州济阴郡、前燕兖州东郡、前秦兖州、后燕兖州东郡,兖州、东郡均治鄄城。</h3><h3>南北朝(420年-581年),先后为北魏、东魏济州濮阳郡鄄城县、城阳县地。</h3><h3>隋朝(581年-619年),先属濮阳郡,后属郓州(治郓城)。文帝开皇十六年(596年),于鄄城置濮州(濮州之名从此始)。</h3><h3>唐朝(618年-907年),初属鄄城县,雷泽县地。唐高祖五德四年(621年),复置濮州及临濮县,并在鄄城县置永定县,在雷泽县置长城、安邱2县。武德八年(625年),废永定县入鄄城县。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鄄城临濮雷泽3县属河南道。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废濮州设濮阳郡,治鄄城。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改濮阳郡为濮州。</h3><h3>五代十国(907年-960年),先后为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濮州属地。</h3><h3>宋朝(960年-1127年),属京东路濮州鄄城县、临濮、雷泽县地。</h3><h3>金朝(1115年-1234年),属山东西路濮州鄄城县、临濮、雷泽县地。</h3><h3>元朝(1206年-1368年),先后属东平路濮州、中书省济宁路濮州。</h3><h3>明朝(1368年-1644年),初属中枢省濮州。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废鄄城县入濮州,于鄄城置千户,属东昌府。1376年(洪武九年),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东昌府濮州属地。明代宗景泰二年(1451年),因黄河之患,濮州治由鄄城迁至黄河西之王村集(今河南范县濮城)鄄城古城遂称旧城,一直沿用至今。</h3><h3>清朝(1644年-1911年),初属山东省东昌府濮州地。雍正八年(1730年),升濮州为直隶。</h3><h3>濮州</h3><h3>濮州(pu zhou):治今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隋开皇16年(596年)置濮州,领鄄城、范县、观城、朝城、临濮、雷泽等县。元代鄄城仍为濮州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废鄄城县,濮州降为县。景泰三年(1452年)因黄河水患,濮州徙治濮阳王村(今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属山东东昌府。清雍正七年(1729年)濮州升为直隶州,十三年(1735年)降为散州,改属山东曹州府。1913年1月,濮州改为濮县,直属山东都督府东临道。1949年8月,平原省成立,属濮阳专区。1952年12月,平原省撤销,属山东省聊城专区。1956年3月,山东省濮县撤销,辖区划归山东省范县 ,1964年随范县由山东省聊城地区划归河南省安阳地区,1983年。随范县由河南省安阳地区划归河南省濮阳市,同年设镇,即今天的河南省濮阳市范县濮城镇。</h3><h3>纵观历史长河中的濮州,周初濮州应在旧城(鄄城旧址,在今鄄城北25里,黄河岸南,今为鄄城县旧城镇)。</h3><h3>古郕阳在濮州东南90里,即现在牡丹区胡集镇一带。</h3> <h3><br></h3><h3>成阳地理位置的考证</h3><h3>1.文献考证。成阳很古老,东汉经学家郑玄在其《诗·曹风集说》中就说:“昔尧尝游成阳,舜渔雷泽,民俗始化”。《竹书纪年》云:“夏师败绩,桀出奔三臌,商师征三黻。占于脚5(脚5,即成阳),获桀于焦门(焦门,县城门楼上的隙望台),放之于南巢(即安徽巢县)。”《史记·管蔡世家》载西周时武王“封叔武于成”)。到秦朝时实施郡县制,成阳属东郡的一个县。到汉朝时,因之为县,属济阴郡。北齐废,成阳县约存续840年。到隋朝初年,又于成阳置雷泽县,因县北雷夏泽而名,属濮州,至金降为镇,雷泽县约存续550年。在《中国历史地图集》上,从战国到两汉、到三国、到西晋、到北朝魏,都有成阳县;从隋到唐、到北宋,同一位置,有雷泽县。</h3><h3>为了确定成阳的地理位置,请看其中的一幅地图(图二)①。从图二上我们看到在鄄城东南、菏泽东北、巨野之西,有个雷夏泽,这就是雷泽湖。《山海经·海内东径》注云:“雷泽有雷神,龙身人颊,鼓其腹则雷”故名雷夏泽。在雷夏泽的东南端,就有成阳。为了考</h3><h3>究成阳,先要考究雷夏泽。</h3><h3>远古时代雷泽之地本是一片洼地,洪水横流,经常泛滥。夏禹治水时,把黄河下游的九条支流疏通了,雍水(黄河的支流)和沮水({雍河的支流)会合后,也就使此低洼处的水潴而形成雷夏泽了。《尚书·禹贡》载“济、河惟兖州:九河既道,雷夏既泽,j雍沮会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之不过“济、河惟兖州'这句话把雷泽划在济水、黄河之间的兖州域内了。这又怎么理解呢?原来,兖州是古九州之一,是个很古老又沿用时间很长的地名。所谓“济、河惟兖州”,是说兖之境西南跨济水而过,西北至黄河,覆盖现今鲁西南和河南东部。《汉书·地理志》载:兖州统东郡、陈留郡、山阳郡、济阴郡、泰山郡、城阳国、淮阳国、东平国,共辖一百一十五县。其中济阴郡领定陶、冤句、吕都、葭密、成阳、鄄城、句阳、稳县、乘氏九县。这样看来,现今的菏泽市境,除今曹县境内之古己氏县以外,全部都包括在兖州之域了。所以,若说雷泽属兖州,一定是处在兖州西南端,这就界定了雷泽湖就在今之鲁西南的菏泽市范围内。</h3><h3>再据《水经注·瓠子河》“瓠河又左迳雷泽北,其泽薮在大成阳县故城(此云大成阳,即成阳也)西北十余里,昔华胥履大跻处也。,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五里,即舜所渔也'和《曹州府志》“雷泽在菏泽县东北六十里'的记载,合起来推算,以现今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北境和鄄城县闫什口及历山庙村北侧为南沿,往北到鄄城县引马集乡及红船镇的南半部,西起鄄城县郑营乡的郑营,东到鄄城县闫什口镇的沈口,为雷泽湖的地理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以上范围内打井、钻探,多次在地面以下12至l 6米深处挖出腐殖质层,细找,其中有莲子、田螺壳、蚌壳等物,表明了湖相沉积的特征,可见上述范围就是雷泽湖之遗址。</h3><h3>西晋时,《中国历史地图集》上仍见雷泽,唐以后就不见了。这说明雷泽逐渐被黄河淤积而干涸了。</h3><h3>确定了雷泽湖的现今地理位置,成阳的地理位置就很明确了,但尚须换个角度认定。清朝叶圭绶在《续山东考古录》中说:“成阳城当在今(濮)州东南九十里许,与菏泽交界处。'清朝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成阳城在(曹)州东北六十里'。以上所指均为今菏泽市牡丹区的胡集乡一带。</h3><h3>2.发现考证。在胡集镇东南1000米处的徐河上有座水闸,l 958年在修闸挖基槽时,发现地表2米以下有夯土层,宽lO米,深3米,夯层分明,层厚约10厘米,中无遗物。土层整体坚实,虽经多年流水冲刷,仍能保持原状不变,确认为是用夯筑技术构筑的城垣遗迹。由此向北120米,临濮沙河南北两岸,亦暴露相同的夯土层;再向西100米,也有相同发现;再往北70米,还有相同发现。将这四处发现连接,其平面图为“、'形。根据这形状的城垣走向,笔者初步断定其为成阳古城的东城垣。成阳古城方位大约以今之老官店(传说老官店在成阳城北关,有官府开设的客店,故名老官店)为北界,往南延达五华里许;西盖集乡和陈楼村,东至孙庄西侧的徐河水闸,方圆约5平方华里。对照夯筑技术萌芽于仰韶文化时代的记载,可以推知成阳古城的构筑时间最晚也.得距今4000多年,这与尧的活动年代是相合的.</h3><h3>公元1992年,胡集乡孙庄村民孙自起、孙振同2人,在徐河水闸北的沙河内,由于急流冲刷而形成的8 lO平方丈、深2丈许的潭坑中,发现了用细沙粘土做成的长方块砖形物圈成的两眼古井,大井口径约2尺半,小井的b径也有2尺。这可能是尧舜时代的古井.</h3><h3>公元l 981年。2002年间,在成阳古城遗址范围内先后有3处突然地表自然塌陷:第一处在陈楼西南,赵王河东岸,塌陷坑呈圆型,坑底东西直径9米,上口较小,深5米,原地塌陷后,顿时有黑水涌出,证明人陈学来。第二处在胡集乡东北,乡医院东200米处,塌陷面积如2间房子大小,深6米,亦有黑水涌出,证明人胡金德。第三处在老官店东150米,220国道西120米处,塌陷坑东西宽13米,南北长6米,陷坑深7米,亦有黑水涌出,见证人吴善海。这三处塌陷,推测都是在黄土淤积层下的原始古建筑坍塌所致。据相关史料推测,第三处塌陷可能是尧建游宫处。另外在徐河水闸西北窑厂挖淤土时,距地表6米多深的地下,挖出三座石碑和直径为80公分的大铁钟一口,还有豆绿色陶碗碎块、大青砖若干。这些出土文物均在,正待专家鉴定。</h3><h3>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以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为中心的方圆约5华里的范围,是成阳古城遗址。</h3> <h3>京相璠曰:“东郡廪丘县南三十里有廪都故城。”《山东通志》:“成都故城在成阳北三十里”。又:“成都城在濮州南六十里”。《曹州府志》:“廪丘在郓城县西南境”。《大清一统志》:‘廪丘故城在今曹州府范县东南、县志云:在县东南七十里义东保”。《方舆纪要》:“成阳城在曹州东北六十里”。</h3> <h3></h3><h1><font color="#010101"> 郕国历史初探 (</font>郭克煜)</h1><div><h3><font color="#010101">编者按:《郕国历史初探》,是一篇了解成国历史的好著述!成国,或曰郕国,是成氏得姓始祖叔武公的封国。身为叔武公之苗裔,很长时间以来,就想了解叔武公的事迹和成国的历史,一直不得其门而入。偶然的机会,得知郭克煜先生著有《郕国历史初探》一文,经多方搜寻、查找,终得拜读大作。激动之余,推荐给各位成氏宗亲共享。</font></h3><font color="#010101">&nbsp;至今未能与郭克煜先生取得联系,更未得到郭先生同意,甚是遗憾。从网上资料得知,郭先生是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郕国历史初探》一文,发表于《齐鲁学刊》1981年第4期。 &nbsp;在《郕国历史初探》一文中,郭教授依据传世文献和考古成果,大致勾勒出了成国的轮廓:郭教授确定叔武公的受封时间,在武王克殷之前。受封时的成国,是在畿内,即陕西周原一带。平王东迁后,才迁封于今山东境内。具体地址,在今山东省郓城县与鄄城县交界处。《山东通志》载:“成都故城在成阳北三十里”。山东省荷泽市牡丹区在其辖区胡集乡探测到成阳故城遗址(见《菏泽日报》2007年4 月11 日第B03 版《牡丹区探测成阳故城获重大突破》),进一步旁证了郭先生的观点。 &nbsp;&nbsp;&nbsp;郭教授推测,成国在鲁文公十二年之后不久,为齐国所灭。 &nbsp;&nbsp;&nbsp;郭教授的《郕国历史初探》一文,对了解叔武公的事迹和成国的历史大有裨益。虽然在个别资料的认定和使用上,尚有值得商榷之处,如:把“《左传》桓公三年‘公会杞侯于郕,杞求成也’。”认定为关于成邑的资料而不是成(郕)国的资料,等等。但瑕不掩瑜,值得一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成加民) &nbsp;&nbsp;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在我们国土上,曾存在过一个名为郕的小国。关于郕国的来历,《左传》僖公十四年载,“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邦、郇、文之昭也”。杜预注:“十六国皆文王子也”。 《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武王已克殷纣,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武于成。……”&nbsp;&nbsp; 根据以上两项资料,可以这样肯定:郕乃文王子武王弟叔武的封国。问题在于叔武受封的时间,到底是在武王克殷之后?还是在此以前?叔武初受封的郕国,其地理位置到底在那里?春秋时期的座落于今山东境内的郕国,是否就是叔武始封之地?位于今山东境内的郕国,其具体的地理位置,到底座落在今天何处?还有郕国的最后结局又是怎样?凡此种种,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nbsp;&nbsp;&nbsp;一、关于叔武受封的时间问题 &nbsp;&nbsp;&nbsp;根招前引《史记》所载资料,叔武的受封,是在武王克殷之后。对于这个问题,过去是无人怀疑的。因为郕国既座落于今山东境内,因之在武王克殷之前叔武是不可能封到这里来的。但是从一九七五年,陕西岐山县发现了早周时期刻有文字的甲骨文后,《史记》中的说法,便成为问题了。在这批甲骨中,有一片(37号卜甲)刻有“宬叔用”三字。据《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名浅释》一文的意见,“宬即郕字,也可书为成,宬郕通用。周初有郕国。《春秋会要》《世记》载:“郕,姬姓,伯爵,文王子叔武所封。宬叔当是宬之叔武”。(《古文字研究》第一辑)这个意见是正确的,因为在古代文献中,只载有一个由叔武受封的郕国,不曾有第二个郕国出现过。 &nbsp;&nbsp;&nbsp;根据这一资料,叔武的受封,当在武王克殷之前,不会在此以后。《史记·周本记》载:文王伐崇之后,便作邑于丰,自岐下而徙都之。明年,西伯崩,武王即位。此后,又经过若干年,始有武王伐殷之举。上述刻有‘宬叔用”三字的卜甲,既出土于周原,其制作时间,当在文王迁丰之前。这时的叔武,已称为宬叔,可以肯定,在武王克殷之前,叔武已经受封为郕国的统治者了。《论语》载,“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也矣。”在文王时,西周既占有大片土地,为了控制这些地区,把叔武封之于郕,乃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只是那时的郕国,是位于“三分之二’的范围之内,不在今天的山东境内而已。 &nbsp;&nbsp;&nbsp;二、关于成叔武受封时郕国的地望问题 &nbsp;&nbsp;&nbsp;过去共同的看法是,最初的郕国,即封在今山东境内。例如《山东通志》载:“郕都城在濮州南六十里,郕伯初封之国”。《中国地名大辞典》释:“郕,周国名,姬姓,伯爵,武王封弟叔武于此。在今山东宁阳县北。”后人所以肯定叔武初封之郕,即在今山东境内,是与叔武受封的时间,联系在一起的。叔武既于武王克殷之后,受封为郕国国君,那么,肯定郕国的地望,就在山东境内,是没有什么矛盾的。但是,地下发掘的资料已经证明,叔武始受封的郕国,其地望不在山东,而是在陕西周原一带。1975年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发现了一座铜器窖藏,其中有“成伯孙父鬲”一件,上面有如下一段铭文,“成伯孙父作浸赢尊鬲,子子孙孙永宝用。”简报作者认为:“此鬲乃是成伯孙父为亡妻所作的祭器’。“成,经传作郕,周武王弟叔武的封国。”“成伯孙父鬲出土于歧山,说明成国最初应在畿内。平王东迁后,才迁封于山东。”&nbsp;(1976年《文物》第五期) &nbsp;&nbsp;&nbsp;这个分析是正确的。平王东迁,是为戎族所迫,乃是一种逃难性质的迁移。周王朝既然被迫东迁,与之同命运的一些小国,势必也要随之迁到东方来。考古资料已经证明,这时由西方迁到东方来的,至少有两个小国,一个是座落于今山东省梁山县境内的微国,一个便是郕国。正如周之东迁,把周这一称号由宗周带到成周一样,东迁的微国与郕国,也把他们封国的称号,带到东方来了。因之,座落于山东的郕国原来就是居于周原一带的郕国。 &nbsp;&nbsp;&nbsp;三、关于郕国东迁后的地望问题 &nbsp;&nbsp;&nbsp;关于郕国东迁后的地理位置,历来就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说法: &nbsp;&nbsp;&nbsp;一是杜预的意见。《左传》隐公五年载:“卫之乱也,郕人侵卫,故卫师入郕。”杜注:郕,国也。东平刚父县西南有郕乡。’这里的刚父县,应为刚平县。据《方舆纪要》,“刚城,在宁阳城东北三十五里,战国时齐之刚邑。秦昭王三十六年,取齐刚寿,即此刚邑也。汉置刚县,属泰山郡,后汉属济北国。晋曰刚平县,属东平国。后省。”在杜预看来,由于刚平县西南有一个名叫郕乡的地名,因而便肯定古郕国的都城,就在此地。 &nbsp;&nbsp;&nbsp;二是《水经注》作者郦道元的意见。他说:“郕之北,有郕都故城,《春秋》隐公五年,郕侵卫。京相璠曰:东郡廪丘县南三十里有郕都故城。”关于郕都的地望,各家注释都不够详细,时至今日,实难确指其处。但从各家所注城都与其他各地的距离来考察,其大体位置,还是可以确定的。例如:京相璠曰:“东郡廪丘县南三十里有廪都故城。”《山东通志》:“成都故城在成阳北三十里”。又:“成都城在濮州南六十里”。《曹州府志》:“廪丘在郓城县西南境”。《大清一统志》:‘廪丘故城在今曹州府范县东南、县志云:在县东南七十里义东保”。《方舆纪要》:“成阳城在曹州东北六十里”。分析以上资料,郕都故城当在今郓城县西境与鄄城交界处,其准确地点,则有待考古资料加以证明。 &nbsp;&nbsp;&nbsp;三是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的意见。“郕城在汶上县西北二十里,故郕国,周武王封弟叔武于此。”并云:“杜预云郕在刚父县西南似误。” &nbsp;&nbsp;&nbsp;对于以上三种意见,说法不一,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例如:清人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则同意顾祖禹的意见。最近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把郕国置于今宁阳县之北。十分明显,该地图的作者,是同意杜预的意见的。清代出版的《山东通志》则又同意郦道元的意见。究竟谁是谁非,妥善的办法,应当把各种意见,与有关郕国的历史资料,互相印证,看一看那一种意见最符合实际。 &nbsp;&nbsp;&nbsp;必须指出,在春秋时期,称为成的地名,在相当于今天的山东境内,就有两个,一个是孟孙氏的成邑,再一个就是本文所讨论的郕国。因之,在考察郕国资料之前,首先应当先把郕国与成邑的资料,加以区别。 &nbsp;&nbsp;&nbsp;据清人臧寿恭的意见,“左氏及谷梁,国名作郕,邑名作成。公羊国名作盛,邑名作成”。其实,也不尽然。例如:《左传》桓公三年六月,“公会杞侯于郕”,公羊作“公会纪侯于盛”。谷梁与左传同。但是注解《谷梁传》的范宁却注曰:郕,鲁地”。范宁的意见,与左、公、谷三家不同,他是把郕视为鲁国的成邑的。又如:桓公六年夏四月,“公会纪侯于成”。公羊与左氏同。而《谷梁传》则作:“公会纪侯于郕”,由此说明,三传作者对成与郕的区别,是不够分明的。三传尚且如此,其他著作,就更不用说了。例如:《列子.天瑞》载:“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释文》云:“郕音成,鲁之邑名。”这个解释,是正确的。但是杨伯峻先生却予以纠正说,“郕亦作成,本国名,周武王封其弟叔武于此。春秋时属鲁,为孟氏邑,在今山东泰安地区宁阳县东北九十里。”(见《列子集释》)在这里,杨先生不惟不曾把郕国与成邑加以区分,反把郕成视为一地。这样的意见,距离实际未免太远了。由此可以证明,把郕国与成邑区分清楚,是多么重要。现将《左》、《公》、《谷》及其他古籍所载有关郕与成的资料,分别摘录如下: &nbsp;&nbsp;&nbsp;关于郕国的资料: &nbsp;&nbsp;《左传》隐公五年,“卫之乱也,郕入侵卫,故卫师入郕。” &nbsp;&nbsp;《左传》隐公十年,“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 &nbsp;&nbsp;《春秋》桓公十一年九月,“公会宋公于夫钟。”杜注:“夫钟,郕地”。 &nbsp;&nbsp;《春秋》庄公八年,“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秋,师还。” &nbsp;&nbsp;《左传》文公十一年,“郕大子朱儒自安于夫钟,国人弗徇”。 &nbsp;&nbsp;《左传》文公“十二年春,郕伯卒,郕人立君,大子以夫钟与郕邽来奔”。杜注:郕邽亦邑”。 &nbsp;&nbsp;&nbsp;关于成邑的资料: &nbsp;&nbsp;《左传》桓公三年“公会杞侯于郕,杞求成也”。《谷梁》与《左传》同。《公羊》作“公会纪侯于盛”。范宁注:“郕,鲁地。” &nbsp;&nbsp;《左传》桓公六年,“夏,会于成,纪来咨谋也”。《公羊》与《左传》同。《谷梁》成作郕”。此事与郕国无关,作“成”为是。 &nbsp;&nbsp;《春秋》庄公“三十年春,王正月,夏,次于成”。《谷梁》“次,止也。有畏也。欲救鄣而不能也。 &nbsp;&nbsp;《春秋》襄公十五年,“夏齐侯伐我北鄙,围成。公救成,至遇。”“季孙宿、叔孙豹帅师城成郛”。《左传》:“夏,齐侯围成,贰于晋故也,于是乎城成郛”。 &nbsp;&nbsp;《春秋》襄公十六年秋,“齐侯伐我北鄙,围成”。 &nbsp;&nbsp;《左传》昭公七年,“晋人来治杞田,季孙将以成与之”。杜注:“成,孟氏邑,本杞田。” </font><h3><font color="#010101">&nbsp;&nbsp;</font></h3></div> <h3> &nbsp;&nbsp;&nbsp;其一,《左传》隐公五年,“卫之乱也,郕人侵卫,故卫师入郕。”从这一资料来看,郕国与卫国的距离,一定是较近的.不然。郕国就不能乘卫之乱而侵卫了,当时卫国都帝丘,今濮阳之南。因之郕国都城当距帝丘不会太远。 &nbsp;&nbsp;&nbsp;其二,《左传》庄公八年,鲁师与齐师共同围城,郕降于齐师。又《左传》文公十二年,城太子以夫钟及邽奔鲁。这两项资料说明,郕国与齐鲁两国相距,也不太远。 &nbsp;&nbsp;&nbsp;其三,《左传》隐公十年:“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又“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据《孟子》载:“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日附庸”(《万章》)。郕为伯爵,能直达于天子,因而郕因不参加伐宋之役,才遭到齐郑的讨伐。郕非附庸小国,能直达于天子,是可以肯定的。在春秋时期,位于大国邦域之中的附庸小国是有的,鲁国的颛臾,就是证明。而一个能达于天子的国家,位于他国邦域之中的情况,则很少见到。郕国既非附庸,当然不会位于别国邦域之中。 &nbsp;&nbsp;&nbsp;根据以上三个条件,我们可以把上面所谈到的三种意见,一一加以检验。 &nbsp;&nbsp;&nbsp;首先,杜预的意见,是不符合这些条件的。因为当时鲁国的疆土,在北境曾达到汶水北岸。这就是所谓的汶阳之田。而把郕国定在今宁阳城北,汶水之南,正处于鲁国邦域之中,这是不可能的。而且,这里距齐国虽较近,而距离卫国则较远,“郕人侵卫”,“卫师入郕”,都有困难。&nbsp;&nbsp; &nbsp;&nbsp;&nbsp;其次,顾祖禹的意见,也很难成立。据《方舆纪要》:鲁国的中都城,在今汶上城西北三十九里处,而郕城则在汶上西北二十里处,十分明显,这个地方,仍是居于鲁国邦域之中,郕人侵卫,卫师入郕,均无此可能。 &nbsp;&nbsp;&nbsp;最后,就剩下郦道元一家的意见了。我们认为他的这一意见,还是较为可信的。据京相璠的意见,郕都故城在东郡廪丘县南三十里。晋时的廪丘,当然与春秋时廪丘位置不同,这一点杜预已有说明。但总相距不远,因它便不再加以区别,姑且当作一个赢丘来看待。按在春秋时,廪丘属齐,距郕都仅三十华里。这一情况说明郕与齐是靠近的。据《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载,齐乌余以廪丘奔晋,即袭卫羊角。卫之羊角与廪丘靠近,当然也与郕都相距不远。齐乌余袭卫羊角之后,接着便袭鲁高鱼。杜预说:高鱼在廪丘东北。可知郕都距鲁之高鱼也不太远。据此,肯定西汉所置城都县址,就是当年郕国的都城遗址,即今郓城与鄄县交界之处,是完全符合实际的。它既不位于任何一国的邦城之中,也与资料中所反映的各国的关系相符合。 &nbsp;&nbsp;&nbsp;当然,也会有人不同意郦道元的这—看法,认为《汉书·地理志》不是作郕都,而是作城都,从而否定城都就是郕都的结论。其实,这是站不住脚的。郕国的郕,既可以写为宬,又可以写为盛或成,为什么不可以写为城呢?而且如果把郕都定在此地,对于它南边的相距三十里的成阳,也好解释了。成阳这个地名,来源较早。《史记·秦本记》昭襄王十七年,成阳君入朝。同书,《高帝纪》沛公西略地道砀至成阳。这说明了,成阳的取名,决不是由于西汉置城都县而来,而是由于在它的北面早就存在过一个郕国的都城,因而便取名为成阳。 &nbsp;&nbsp;&nbsp;在此,拟谈一下其他两家意见所以致误的原因。杜预所以把郕都定在今宁阳之北,其主要根据,就是看到在当时该地有一个名叫郕乡的村庄。其实,村名叫作郕乡,固然有可能就是当年的郕都遗址,但也有不是的可能。如果要肯定郕乡便是当年的郕都,还必须拿出其他证掘来。因为出现郕乡这个地名.一个可能是由郕国而来,也有可能是从成邑而来。因为在郕乡之东的几十华里的地方,便是孟孙氏成邑的所在地。更何况郕乡的命名也有可能与郕都或成邑,都无关系。 &nbsp;&nbsp;&nbsp;至于顾祖禹的意见,可能并不是他的创见,或者早有此说,由于没见过,有关的论证材料,不敢妄说。 &nbsp;&nbsp;&nbsp;四、郕国的结局 &nbsp;&nbsp;《左传》所载郕国的资料,到鲁文公十二年之后,便不见了。郕国的结局如何,虽然难以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但由当时的各大国的斗争形势及郕国事迹不再见于记载来分析,大概为时不久,郕国便为齐国所灭。 </h3><h1><font color="#010101">&nbsp;&nbsp;&nbsp;据京相璠曰:“东郡廪丘县南三十里有廪都故城。”《山东通志》:“成都故城在成阳北三十里”。又:“成都城在濮州南六十里”。《曹州府志》:“廪丘在郓城县西南境”。《大清一统志》:‘廪丘故城在今曹州府范县东南、县志云:在县东南七十里义东保”。《方舆纪要》:“成阳城在曹州东北六十里”。得到齐国的保护。因为在这一地区势力最大的是齐国,而且在此以前,还有一段郕降于齐师的历史。这说明了齐国是有条件掌握郕国的命运的。而且,当时已进入大国争霸的时代,在这一带,齐国争霸的对手是晋国。齐国为了与晋国争霸,齐国以其西境作根据地,设法吞并邻其西境的一些小国,不仅有此可能,也完全有此必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齐国于郕人立君之际,排挤掉已死的郕伯的合法继承人即太子朱儒,而另立投降齐国的人为君。就这样郕太子朱儒所带走的夫钟与邽,便成为鲁国的领土;而郕国的主要部分,则成为齐国的领土。《史记·田齐世家》载:齐威王数阿大夫之罪曰:“昔日赵攻鄄,子弗能救。”上面已经改定,郕国的位置,当在今郓城与鄄城交界之处,古代的鄄城,当在郕国之西北,当时鄄已为齐国的领土,郕国当不例外。</font></h1> <h3>春秋成国地望考析*</h3><h3>———兼论杜注“东平刚父县西南有郕乡”说</h3><h3>朱继平</h3><h3>成为姬姓国,本文王子叔武所封① 。成之国名,《春 秋》经 传作 “郕”,《公 羊传》作“盛”,《史记》作“成”,三者实相通,其中“成” 为本字,“郕”乃后起,“盛”从“成”得声故能通 假② 。成国初封于宗周畿内③ ,后改封至今山东境内④ 。春秋成国地望,《左传》隐公五年杜预注曰:“东平刚父县西南有郕乡”⑤ 。</h3><h3>《续汉书·郡国三》济北国“成县”条下,司马彪注:“本国”,刘昭即引杜预说为补注。可见,司马 氏以后汉济北国“成”县 为成国故地,刘昭则以其地即杜注 “东 平刚父县西南”之“郕 乡”。然《括 地志》云:“濮 州雷泽县,本汉城 阳[县],在 州东[南]九 十一里。《地理志》云城阳属济阴郡,古郕伯国,姬姓之国…… 其后迁于城之阳,故曰城阳。”⑥ 此说影响颇广,《元 和郡县图志》、《太 平寰宇记》、《路史》、《诗地理考》等皆从其说⑦ 。又,《明一统志》载汶上西北二十里有“郕国城”为古郕子国①,顾祖禹称此城为“郕城”,并以该说否定杜预注②。这些记载表明,春秋成国地望存在“成县”(郕乡)、“城阳”与“郕城” 三说,因而引发诸多混乱。清人高士奇以成县说为是,否认其他二说③。《大清一统志》亦同意成县说,以汶上说为否,对成阳说却未予以明确置评④。顾栋高⑤、陈槃⑥ 等则皆从郕城说。今人何浩则主城阳说,而否定其他二说⑦。</h3><h3>成国史事,最早见于《春秋》隐公五年: “卫师入郕”。此事缘起乃是前一年卫乱,成欲渔利而入卫,卫平乱后又发兵入成以为报复⑧。春秋初年卫都于今河南淇县⑨,成既能侵卫,卫亦能入成,说明两国都城相距不远。据《清一统志》,济北国“成县”故地在今宁阳北之 “成县旧城”10。汉 城阳县在济阴郡,故地在清濮州东南,与曹州接界11,今菏泽东北胡集乡胡集村东南500 米之“成阳故城”遗址两人均以《清一统志》之说为是。今 按,前 汉刚县属泰山郡,本战国齐之刚邑,后汉改属济北国,晋曰刚平,属东平国,故 地 在 今 宁 阳 北堽城镇堽城里之刚邑故城①。若杜注“刚父”乃“刚平”之误,则晋刚平县正为汉刚县,故上述“郕乡”亦即“盛乡城”,当在刚邑故城西南,位于今宁阳堽城里之西南。</h3><h3>又,《春 秋》哀 公 八 年 载:“齐 人 取 讙 及阐”,杜预注:“阐在东平刚县北”。结 合 前 述《左传》隐公五年杜注与《春秋释例·土地名》相关记 载 可 知②,在 杜 注 中,东 平 国 下 辖 有“刚 父 县”,有“刚 县”,又 有“刚 平 县”。设 若“父”为衍 文,或“刚 父”为“刚 平”之 讹,由 于“刚”乃两汉时之县名,“刚平”则为晋时县名,故知《春秋》哀公八年杜注所据为汉制,而《左传》隐公五年杜注所据则为晋制。同 是 杜 预一人之注,一用汉制,一用晋 制,此 现 象 殊 为怪异。另一方面,由《春秋》隐公五年 经 传 所载卫师入成之事可知,成、卫 两 国 相 距 较 近。东郡廪丘南三十里之故郕都城与刚县西南之郕乡相较,前者距卫都更近。何 以 在 释 成 之地望时,京相璠取故郕都城说,同为晋人的杜预却舍 近 求 远 而 取 郕 乡 说?此 亦 是 怪 异 之处。由此可见,将“父”视为衍文,或视“刚父”为“刚平”之讹这两种解释,会产生上述两点怪异之处。那么,应如何理解杜预“东平刚父县西南有郕乡”一注呢?</h3><h3>前引《水经·瓠子河注》文 中,郦 道 元 曾提及廪丘、阳晋、亢父之险等一系列地名。由其行文顺序可知,阳晋城在廪丘东南一十余里,瓠河以北的故郕都城在廪丘县南三十里。以方位与道里计算,阳晋城当在故郕都城东北十余里。同时,亢父之险在阳晋城东,则其地应在故郕都城东北。由此,上述廪丘、故郕都城、亢父之险与瓠河之间的相互位 置 大 致如下图所示:</h3><h3>由上图可知,故郕都城东北有亢父之险。换言之,亢父之险西南有故郕都城。今按,“亢父之险”最早见于《战国策》苏秦之语:“今秦 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至闱[卫]阳晋之 道,径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百人守险,千 人不能过也。”③ 宋人姚宏注曰: “亢父,今任城县也”,鲍彪亦云:“属东平”。据《晋书·地理志》,任城国有亢父县④,本属前汉东平国⑤,则姚、鲍二人以战国“亢父之险”即 汉晋之亢父县⑥。《通 鉴地理通释》、</h3><h3>《读史方舆纪要》、《清一统志》等均主此说⑦。汉晋亢父县本秦置,《史记· 高祖本纪》所载秦二世二年“沛公还军亢父”之“亢父”,即此县。司马贞《索隐》云:“旧音刚。刘伯庄、包恺并同音苦浪反。”张守节《正义》亦曰:“音刚,又苦浪反。”元人吴师道补《战国策》鲍注时亦曰:“亢,音刚,又苦浪反”,并引东汉高诱 注亢父在“任城县南”。据此,则“亢父”可读作“刚父”。换言之,汉东平“亢父”县可读若东平“刚父”县。若准此,则杜注“东平刚父县”又可读作“东平亢父县”,后者即指前汉东平国亢父县,亦即后汉、两晋任城国亢父县。如此,“东平刚父县”一注所据当为汉制,与《春秋》哀公八年杜注据汉制情形一致,故可解决杜注用例不一之怪异。位于汉“东平亢父县”西南的“郕乡”,在地望上应即京相璠所谓“东郡廪丘南三十里”之“故郕都城”,可证杜、京两人所指两地实为一地,此亦可解决杜预舍近求远之怪异。由此不难发现,以“东平刚父”即前汉“东平亢父”之假设,比前述高士奇、熊会贞两说更符合相关史事。不仅如此,《玉篇· 邑部》云:“郕,东平亢父县有郕乡”,宋人张洽所著《春秋集传》亦有以成国故地在单州任城县之说①,正与我们所论“刚父”为 “亢父”一致。高士奇以“刚父”之“父”为衍文,其说臆测之嫌明显。陈槃先生未及认真审订而同意高氏之说,亦不可取。熊会贞所引《春秋释例· 土地名》确为“刚平”两字,我们虽不能随意否定古书,然其文在传抄过程中被掺入传抄者注解的情况每每皆是②,故 “刚平”不排除有被后人篡改之嫌。</h3><h3>汉晋亢父县地望,据张守节引《括地志》, 在兖州任城县南五十一里③,故地在今山东济宁任城区喻屯乡城南张村北100 米的“亢父故城”遗址④。结合上述分析可知,亢父故 城遗址西南当有一“故郕都城”,或名“郕都 城”,又名“郕乡”,方是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卫师入成时成国都邑之所在。前文所述位于今巨野县大谢镇前后昌邑村一带的 “昌邑故城”遗址恰位于“亢父故城”遗址西南,与此正合。何浩先生在分析春秋初年成国地望时,未注意应劭成后迁于成之阳而名成阳之语,径言城阳为其都邑⑤。此说显然忽略了“故郕都城”的存在,不确。清人叶圭绶虽正确指出“郕都城”为春秋初年成国之都邑,却以其位于成阳之北⑥,与故郕都城在汉晋亢父县西南的史事相悖,亦与相关考古发现不符,不可从。那么,《续汉志》刘昭补注、《清一统志》以济北国成县为成国故地之说又作何解? 其实,《续汉志》济北国下一“成”字,乃“肥成”之误,沈钦韩早已有论⑦,何浩先生亦有进一步论证⑧ 。可见刘昭补注之说乃随意附会,不足为据。《清一统志》从其说,亦不确⑨。然《水经·洙水注》所引京相璠指出刚县西南有“盛乡城”,《明一统志》亦明载汶上西北有“郕城”。从这两城名称分析,它们当与古成国相关。而何浩先生认为今宁阳、汶 上 一 带 于 春秋之世属鲁地,故否认盛乡城、郕城与古成国之间的联系①。今按,盛乡城既在刚县西南,应在今宁阳北堽城镇堽城里之西南。考古工作者在今汶上县西北郭楼镇古城村北发现明嘉靖年间所立“郕城方位碑”,碑文指示其地为古 成 国 封 地②,则其地当为明汶上西北二十里之郕城。“郕城方位碑”的发现 亦 表 明,时人确有以古成国在其地的认识。同时,“郕城”一说虽遭《清一统志》否定,却与早期文献可多有对应。</h3><h3>《春秋》桓 公 十 年 载:“公 会 宋 公 于 夫钟”,杜预注:“夫钟,郕地”,说明成国 有 邑 为“夫钟”。夫钟邑又见于《左传》文公十二年“郕 伯 卒,郕 人 立 君,大 子 以 夫 钟 与 郕 邽 来奔。”造成此次事件的原因,乃 是 太 子 长 期 居于外邑夫钟,国人不顺,在旧君死后遂舍其而另立他人③。夫 钟 故 地,明 清 时 人 以 为 在 今汶上县 北④。成 太 子 所 携 另 一“郕 邽”,服 虔曰:“亦邑名,一曰郕邦之宝圭,大子以父在而以其国宝与地夫钟来奔也”⑤,则后汉时人对郕邽已有 两 种 认 识:一 作 成 邑,二 作 成 国 宝器。对此,历 代 史 家 多 有 争 论⑥。我 们 认 为当以城邑说为是,其地当近夫钟⑦。又据《左传》文公十一年可知,成太子在奔鲁之前曾长期居于外邑,则奔鲁时所携夫钟、郕邽两邑应属其人所有。既名“外邑”,两邑当距 成 国 都城有一定距离,或属成之飞地,至少应与都城联系不畅,方能导致国人不满太子长 居 于 此而另立新君。若成国都城与夫钟、郕邽邻近那么成太子即使长居于此,亦能方便 往 来 于都邑与外 邑 之 间,而 不 至 于 引 发 国 人 不 满且在这种往来便利的情形下,即使国 内 出 现动荡,成太子亦可迅速返回都城,采取措施以避免另立新君的情况发生,不至于出 现 被 迫携邑逃奔的情形。由此可见,当 时 的 成 国 都邑当距今汶上北境夫钟、郕 邽 两 邑 较 远。据此又可进一步推知,同在今汶上北境一带的盛乡城、郕城等亦不当为成国故都⑧。另 一方面,夫钟、郕邽、郕城、盛乡城等虽不是当时之成国都邑,但如此多与成国相关的城邑或地名分布在今汶上、宁阳北境,说明这里与早期成人活动地应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不仅如此,夫钟既能为郕太子久居之所,表明此邑在成国城邑中当占有重要地位,规模 亦 应 较大,否则难与一国太子身份匹配。由 此 不 难确知,今汶上、宁阳北境一带当时应存在一处等级较高、规模较大的城邑 群。陈 槃 曾 推 测成国可能最初立国于今汶上、宁 阳 北 境 一带① ,由上 述 分 析,其 说 可 从。何 浩 仅 以 汶上、宁阳地属春秋鲁地便否认其地与 古 成 国之间的联系,疏忽了早期诸国之间疆 界 多 呈犬牙交错之势,其说失之审慎。</h3><h1>综上所述,通过对 相 关 文 献 与 考 古 发 现的细致分析,我们不仅明确了春秋成<b><font color="#ed2308">都邑、外邑</font></b>之所在,更对文献所载成国地望 各 种 异说及其产生原因有了较清晰的认识。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卫师入成之时,成 国 都邑故地在晋之“<b><font color="#ed2308">故郕都城”,即今巨野县西南“昌邑故城”遗址。</font></b>《左传》隐公五年杜预所注,“东平刚父县”实指前汉东平国亢父县,即后汉、两晋任城国亢父县。因 此,杜 注“东 平 刚父县西南”之“郕 乡”与 京 相 璠 所 谓“东 郡 廪丘县南三十里”之“故 郕 都 城”应 指 同 一 地。<b><font color="#ed2308">其后成 国 西 北 迁 至 城 阳,故 地 在 今 菏 泽 东北“成阳 故 城”遗 址。</font></b>与 此 同 时,春 秋 之 世成国在今汶 上、宁 阳 北 境 一 带 仍 领 有 夫 钟、郕邽 等 <b><font color="#ed2308">外 邑</font></b>,汉 晋 及 后 世 文 献 所 见 “盛 乡城”、“郕城”等 则 是 早 期 成 人 在 此 活 动 所 留下的印记。</h1> <h3>古郕都</h3><h3>&nbsp; &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姓氏】:姬姓成氏。</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路史·后纪十·疏花纪·高辛纪下》载:“成伯,子爵。后附于齐,还奔鲁,而灭于楚。有成氏、郕氏、上成氏、邦氏。”</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历史】</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成之国名,《春秋》经传作"郕",《公羊传》作"盛",《史记》和传世器作"成",三者实相通,其中"成"为本字,"郕"乃后起,"盛"从"成"得声故能通假。</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郕国始封君为周文王之子叔武。史不载其世系与国君谥《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武王已克殷纣,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武于成。……”&nbsp;号。</h3><h3>&nbsp;&nbsp;&nbsp;&nbsp;&nbsp;《春秋左传注·隐公五年注》云:“郕,国名……据〈管蔡世家〉,初受封者成叔武为文王之子,武王与周公之弟。孔《疏》云:‘后世无所见,既无世家,不知其君号谥溢。’</h3><h3>&nbsp;&nbsp;&nbsp;&nbsp;&nbsp;1、陕西时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75年陕西岐山县董家村发现成伯孙父鬲,属西周晚期。铭文:成伯孙父作浸赢尊鬲,子子孙孙永宝用。简报作者认为:“此鬲乃是成伯孙父为亡妻所作的祭器’。“成,经传作郕,周武王弟叔武的封国。”“成伯孙父鬲出土于歧山,说明成国最初应在畿内。</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975年,陕西岐山县发现了早周时期刻有文字的甲骨文,在这批甲骨中,有一片(37号卜甲)刻有“宬叔用”三字。据《周原出土的甲骨文所见人名官名方国名浅释》一文的意见,“宬即郕字,也可书为成,宬郕通用。周初有郕国。《春秋会要》《世记》载:“郕,姬姓,伯爵,文王子叔武所封。宬叔当是宬之叔武”。(《古文字研究》第一辑)这个意见是正确的,因为在古代文献中,只载有一个由叔武受封的郕国,不曾有第二个郕国出现过。</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根据以上资料,叔武的受封,当在武王克殷之前,不会在此以后。《史记·周本记》载:文王伐崇之后,便作邑于丰,自岐下而徙都之。明年,西伯崩,武王即位。此后,又经过若干年,始有武王伐殷之举。上述刻有‘宬叔用”三字的卜甲,既出土于周原,其制作时间,当在文王迁丰之前。这时的叔武,已称为宬叔,可以肯定,在武王克殷之前,叔武已经受封为郕国的统治者了。《论语》载,“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也矣。”在文王时,西周既占有大片土地,为了控制这些地区,把叔武封之于郕,乃是十分自然的事情。只是那时的郕国,是位于“三分之二’的范围之内,不在今天的山东境内而已。</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成国始封畿内是可能的,因为文王年龄较大的儿子在灭商前都已经有了封国,比如周公,毕公他们。</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河南时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郕国在周成王东征之后被封在太行山以东的中原一带,位置大致在今河南范县、山东宁阳县东北一带,位伯爵。</h3><h3>&nbsp;&nbsp;&nbsp;&nbsp;《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载。……武王已克殷纣,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武于成。……”</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今天的历史研究中,大家已经知道周武王时候封的封国基本在殷商王畿一带,也就是大概河南一带,那时候的齐国,鲁国等也在河南,迁封到山东那是周公东征后,所以这里的封叔武于成,绝对也在河南一带。</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得知姬姓成氏还有一支起源于河南范县西濮城北古郕邑。几乎在与叔武封地的同时,周武王又将另一个王族季戴,也分封在另一个郕邑(今河南范县濮城)。季戴也在自己的郕邑建立了郕国。季戴郕国没有叔武的郕国命运好,早在叔武的郕国灭亡三十二年前的周桓王姬林二年(前718年),这个郕国即被卫国所灭。</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但古代文献中,只载有一个由叔武受封的郕国,不曾有第二个郕国出现过。我们是不是可以大胆推测,这个季戴或是成叔的儿子,又或者就是他本人。毕竟周初元子就封,次子留相王室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这个郕国又位于卫国和山东郕国的路线上。如果推论正确,那就是武王所封的郕国在今河南范县濮城,因为卫国的原因于前718年国都郕城被攻占,郕国才迁移到今山东境内。</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左传》隐公五年(前718年),“卫之乱也,郕入侵卫,故卫师入郕。”《公羊传》“入盛”。这里可以看出成卫是有仇的,卫国一内乱,成国就打过去,估计以前被卫国占领了不少地盘,是想恢复故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郕氏,亦作成,伯爵,文王第五子郕叔武之所封,或言武王封季载于此,其地在今濮州雷泽北三十里,郕国故城是也。其后以国为氏,或去邑为成氏。”《路史··国名纪五》:“成,郕是也。伯爵。濮之雷泽北三十故城是。汉属济北,晋属东平。后迁其阳曰成阳。”注:成阳,“汉隶济阳。”《方舆纪要》及顾栋高〈大事表〉并谓古郕国当在今山东省汶上县西北二十里,然恐离卫太远。〈元和郡县志〉十二、〈太平寰宇记〉十四、《路史·国名纪五》、王应麟〈诗地理考〉并云东汉郕阳县为古郕伯国,则郕故城当在今山东濮县废县(濮县今已并入范县,移治英桃园)东南,可信。</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 <h3><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3、山东时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郕国夹在中原赵、魏、齐、鲁几个大国之间,逐渐沦为附庸。公元前8世纪前后,在鲁国控制之下。鲁庄公八年(前686年)夏,鲁国和齐国围攻郕国,郕国降于齐国。鲁文公十二年(前615年),郕国国君去世,太子奔鲁,在鲁国的帮助之下得以即位,于是郕国再度成为鲁国附庸。春秋后期,郕君沦为鲁大夫,之后郕成为孟孙氏采邑,郕君受制于孟孙氏。</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左》、《公》、《谷》及其他古籍所载有关郕与成的资料:</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左传》隐公五年(前718年),“卫之乱也,郕入侵卫,故卫师入郕。”</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左传》隐公十年(前713年),“蔡人、卫人、郕人不会王命。”“冬,齐人、郑人入郕,讨违王命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春秋》桓公十一年九月,“公会宋公于夫钟。”杜注:“夫钟,郕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春秋》庄公八年(前686年),“夏,师及齐师围郕,郕降于齐师。秋,师还。”《公羊》疏云:“郕者,盛也,盛则曷谓之成,讳灭同族也。曷为不降吾师,辟之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左传》文公十一年,“郕大子朱儒自安于夫钟,国人弗徇”。</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左传》文公十二年(前613年),“十二年春,郕伯卒,郕人立君。大子以夫钟与郕邽来奔。公以诸侯逆之,非礼也。故书曰:“郕伯来奔。”不书地,尊诸侯也。”杜注:郕邽亦邑”。</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公羊传》文公十二年,“十有二年春,王正月,盛伯来奔。盛伯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辞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通义》据《左传》曰“时先盛伯卒,嗣子立逾年而被篡,以其邑夫钟、郕圭来奔,故曰失地之君。”</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左传》所载郕国的资料,到鲁文公十二年之后,便不见了。郕国的结局如何,虽然难以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但由当时的各大国的斗争形势及郕国事迹不再见于记载来分析,大概为时不久,郕国便为齐国所灭。</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左传》文公十二年记载:“郕伯卒,郕人立君。大子所夫钟及郕邽来奔。”由传文得知郕大子朱儒,得到鲁国的支持,而郕人与其所立之君,无疑是得到齐国的保护。因为在这一地区势力最大的是齐国,而且在此以前,还有一段郕降于齐师的历史。这说明了齐国是有条件掌握郕国的命运的。而且,当时已进入大国争霸的时代,在这一带,齐国争霸的对手是晋国。齐国为了与晋国争霸,齐国以其西境作根据地,设法吞并邻其西境的一些小国,不仅有此可能,也完全有此必要。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齐国于郕人立君之际,排挤掉已死的郕伯的合法继承人即太子朱儒,而另立投降齐国的人为君。就这样郕太子朱儒所带走的夫钟与邽,便成为鲁国的领土;而郕国的主要部分,则成为齐国的领土。《史记·田齐世家》载:齐威王数阿大夫之罪曰:“昔日赵攻鄄,子弗能救。”上面已经改定,郕国的位置,当在今郓城与鄄城交界之处,古代的鄄城,当在郕国之西北,当时鄄已为齐国的领土,郕国当不例外。</h3><h3>&nbsp;&nbsp;&nbsp;&nbsp;《左传·成公十三年》(前578年)有:“公及诸侯朝王,遂従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伐秦。成子受脤于社,不敬。······成肃公卒于瑕。”</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578年,鲁成公及诸侯到王城洛邑朝见天子周简王,遂跟随刘康公、成肃公会晋侯晋厉公伐秦,当时秦国的国君是秦桓公。这次战争即麻隧之战。成子在社坛受脤,不敬王室。刘康公批评了他,"吾闻之,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能者养以之福,不能者败以取祸。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勤礼莫如致敬,尽力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这段话,反映了早期的中庸思想,说成肃公不能平安回国。不久,成肃公在瑕地(今山东省兖州市)去世。估计此公当为郕国之君,为鲁附庸跟着鲁君朝周,因病回国卒于途中。瑕地当时应为鲁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左传·昭公七年》(前535年)有:“秋八月,卫襄公卒。卫齐恶告丧于周,且请命。王使成简公如卫吊。”</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535年卫襄公恶去世。周景王派成简公到卫国吊丧</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左传·定公八年》(前502年)有:“夏,齐国夏、高张伐我西鄙。晋士鞅、赵鞅、荀寅救我。公会晋师于瓦。秋,晋士鞅会成桓公,侵郑,围虫牢,报伊阙也。遂侵卫。九月,师侵卫,晋故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前502年郕桓公跟随鲁君与晋师伐郑侵卫。</h3><h3>&nbsp;&nbsp;&nbsp;《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宣公四十八年,取鲁之郕。”《正义》:郕,音城。《括地志》云:故郕城在兖州泗水县西北五十里。《说文》云:郕,鲁孟氏邑是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周威烈王十八年(前408年),齐国再度攻陷郕国,郕君成伯鱼失国。</h3><h3>&nbsp;&nbsp;&nbsp;&nbsp;【都城】</h3><h3>&nbsp;&nbsp;&nbsp;&nbsp;&nbsp;郕国东迁后的地理位置,历来就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说法:</h3><h3>&nbsp;&nbsp;&nbsp;&nbsp;&nbsp;一是杜预的意见。《左传》隐公五年载:“卫之乱也,郕人侵卫,故卫师入郕。”杜注:郕,国也。东平刚父县西南有郕乡。’这里的刚父县,应为刚平县。据《方舆纪要》,“刚城,在宁阳城东北三十五里,战国时齐之刚邑。秦昭王三十六年,取齐刚寿,即此刚邑也。汉置刚县,属泰山郡,后汉属济北国。晋曰刚平县,属东平国。后省。”在杜预看来,由于刚平县西南有一个名叫郕乡的地名,因而便肯定古郕国的都城,就在此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二是《水经注》作者郦道元的意见。他说:“郕之北,有郕都故城,《春秋》隐公五年,郕侵卫。京相璠曰:东郡廪丘县南三十里有郕都故城。”关于郕都的地望,各家注释都不够详细,时至今日,实难确指其处。但从各家所注城都与其他各地的距离来考察,其大体位置,还是可以确定的。例如:京相璠曰:“东郡廪丘县南三十里有廪都故城。”《山东通志》:“成都故城在成阳北三十里”。又:“成都城在濮州南六十里”。《曹州府志》:“廪丘在郓城县西南境”。《大清一统志》:‘廪丘故城在今曹州府范县东南、县志云:在县东南七十里义东保”。《方舆纪要》:“成阳城在曹州东北六十里”。分析以上资料,郕都故城当在今郓城县西境与鄄城交界处,其准确地点,则有待考古资料加以证明。</h3> <h3>鄄城县彭楼雷泽湖</h3> 雷泽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她孕育了华胥部落,当时有华胥国,《史记》载:“帝游华胥国,此神仙国也。”一说华胥时代雷泽湖畔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二说明古人对雷泽湖畔古老文明的认承。雷泽湖孕育了中华的人文始祖,是“龙的传人”起跑的地方,当然也是“龙的传人”的发源地。各代史书、典籍,对此认识一致,正史均认为伏羲生于雷泽,有古典为证。<div>  宋《太平御览·诗含神雾》曰:“大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宓牺”。《孝经钩命诀》曰:“华胥履迹,怪生皇羲。”</div><div>  宋《太平寰宇记·濮州·雷泽县》下引西汉《河图》曰:“大迹在雷泽,华胥履&nbsp;之而生伏羲”。</div><div>  东汉王符作《潜夫论》,其于《五德志》曰:“大人迹发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其相曰角,世号太白皋,都于陈”。</div><div>  《山海经·海内东经》引用《河图》曰:“大迹在雷泽,华胥履&nbsp;之而生伏羲”。</div><div>  《水经注》载:“雷泽在成阳故城西北,昔华胥履大迹处。”</div><div>  古籍中提到的宓牺、皇羲、伏羲皆为伏羲,对伏羲生于雷泽湖畔的认识是一致的。 &nbsp;&nbsp; &nbsp; 既然伏羲生于雷泽已成定论,那么确定雷泽的具体方位、今属和地望对论证伏羲的出生地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雷泽到底在何处,其泽薮面积几何,古籍中亦有明确记载。在古籍记载中,雷泽的位置与成阳故城与瓠子河相近,也就是说以成阳和瓠河为座标,便可确定雷泽湖的位置。</div><div>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瓠子河》篇下载:“瓠河又左经雷泽北。其泽在大成阳县西北一十余里,其陂东西二十里,南北一十五里,即舜所渔也,泽之东南即成阳县。”文中“左经”二字用得十分准确,说明雷泽在瓠河的左边,瓠河此段走向东北西南向,由西南向东北流淌,河之左则为西,即瓠河在东雷泽在西。瓠子河在雷泽湖东面和北面缠绕而过。《濮州志·山川·瓠河》:“瓠子河自菏泽县陈家庄北入州境,折而西北,经刘家楼又东北经纸坊、韩家桥又西北经连家楼至陈家庄与小流河会,两河合流又西北至张家桥与洪河会,又会流至沈家桥,境内行七十里入范县。”以上提到的各村庄都还在,值得特别提出的是彭楼镇向阳村原名瓠河集。顺着这条线,我们可以看到当年瓠子河的流向与走势,从雷泽湖的东岸和北岸流过,如一条弧线。</div><div>  文中提到的“舜所渔也”,指明雷泽在历山脚下,“舜耕于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濮州志》曰:“历山在州东南七十里,即舜躬耕之处”。经考证历山古遗址在今鄄城县闫什镇政府西二里之历山庙村。</div><div>  从以上史料中分析,可以肯定雷泽湖在刘家楼、纸坊、韩桥、连楼、张家桥一线的西南方向,即鄄城县的彭楼西部、什集东北部、富春南部、郑营大部、引马西部。这一带与“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相符,并且经考证,这一带的外围均有古文化遗址,如东有历山遗址、黑岗店遗址、成都遗址,南有舜王城遗址,西有谷林尧陵,北有都关城遗址、箕山遗址,而这一地带正是古遗址的空白区。</div><div>  雷泽淤积于宋代,这里根本没有宋以前的文化遗存,可以肯定地说,这一地带在宋代前是无人区,应该正是古雷泽波光鳞鳞的水面。这与《山东通志》记载:“雷泽在富春以南,东为瓠河集”正相吻合。因此我们可以断定古雷泽就在此处。整个雷泽遗址均在鄄城县境内。</div><div>  可以断定雷泽湖地望的参照物还有古成阳。</div><div>  《水经注》曰:“雷泽在成阳故城西北,昔华胥履大迹处。”</div><div>  《濮州志·古迹》载:“郕都城在州南六十里,郕伯初封之国,汉置县属山阳郡。《水经注》‘瓠河之北有郕都城’是也”。</div><div>  《续山东考古录》载:“汉成阳隋改置雷泽县”。</div><div>  唐《元和郡县图志·濮州》:“雷泽县,本汉成阳县,古郕伯国,周武王封弟季戴于郕阳,汉以后为县,属济阳郡。隋开皇十六年于此置雷泽县。</div><div>  从以上资料可以判断:郕都城就是古成阳,史书中又称之“成阳故城”。需要说明的郕都城的南迁之地,在成之阳,故名成阳,也就是说郕都城即古成阳城与成阳县并非一地,据记载二地有三十里之遥,后置县至隋改成阳县为雷泽县。《太平寰宇记·濮州·雷泽县》载:“雷泽县本汉成阳县也,古伯姬姓之国,史曰:周武王封弟季戴于成,今县北三十里成阳故城是也”。《太平寰宇记》:“雷泽县因武王封弟季戴于郕,今县北三十里成阳故城是也。”成阳县与雷泽县同为一地,而郕都城即古“郕”地或曰成阳故城,则在其北三十里处。</div><div>  那么,成阳故城的地望到处在何处,《曹州府志·舆地志·濮州》载:“州东南六十里,本汉成阳故城,古之郕伯国也”。精确地指出古成阳的位置在今鄄城县境内。自濮州即今之范县濮城镇东南方向六十里,当在鄄城县富春乡北部一带,今人已证在富春乡北部的赵仟庄附近,是有根据的。</div><div>  成阳县城即汉成阳县的位置又在哪里?《濮州志》载:汉兖州济阴郡有鄄城县、成阳县、句阳县。对成阳县的注释是这样的:“成阳在今州东南九十里。”这与“郕,今县北三十里成阳故城是也”是一致的。 &nbsp; &nbsp; 鄄城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黄河南岸。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有先民集居。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区域之一,素有“古鄄”之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五帝时期。《太平环宇记》载:“濮州,今治鄄城县。古昆吾旧壤,颛顼遗墟。”《吕氏春秋》载:“尧葬谷林,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谷林、历山雷泽均在县境。史载“尧葬谷林”、“舜耕历山”即在县境。&nbsp; &nbsp; 鄄城名人和古迹众多。志书重点记载了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著名廉吏吴隐之,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王仙芝,宋代名相李迪,明代兵部尚书苏?和父子尚书李瓒、李廷相,清末抗捐领袖王宗朋,清末民初社会活动家王鸿一、彭占元等人的事迹。介绍了谷林尧王墓、舜耕历山遗址、庄子钓鱼台、春秋会盟台、曹植读书台、荆轲墓、羊左合葬墓等文物古迹。 </div> <h3>  雷泽古寺</h3><div>雷泽古寺始建山东菏泽----龙凤之源,尧舜故里。据《重修雷泽寺碑记》考证于隋唐至明清时期一直奉为当地政府唯一官寺,最后一次在乾隆五十九年岁次甲“仙僧”之徒法贤和尚率四众佛子“敬承先志”恢复祖刹!碑中所载犹如昨日重现------晨钟暮鼓,金装石碑,佛像煌煌,僧众云集,开宗演法。沧桑百年,值遇文革浩劫,但即将2010年华夏盛世之际,雷泽古道场依旧荒凉,只遗一钟一残碑矣!2008年时有比丘释道续由居士相请因缘菏泽,在山东佛教协会会长上明下哲老和尚嘱咐下安心办道,法师四方行脚奔走,发愿“破邪显正,高树法幢”,在当地政府领导支持下率领四众弟子步入复修雷泽古寺,重振古刹如来家风道业!</div><div>雷泽古寺复修所在地: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胡集  </div> <h3>雷泽古寺正在施工中,不接待游客,故大门关闭。</h3> <h3>  祭帝尧帝舜文</h3><div>维公元二零一六年四月二十二日,岁次丙申三月十六,春风和煦,牡丹盛开,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牡丹区政协文史委聚社会各界贤达及海内外尧舜后裔,与尧舜故里隆重举行祭祀中华文明圣哲帝尧帝舜。</div><div>魏魏唐尧 出于炎帝 远祖伏羲 三皇之首</div><div>尧母庆都 氏曰陈丰 颛顼之族 源本太昊</div><div>尧生常羊 母家长成 蜀鹿受命 作都成阳</div><div>励民稼穑 敬授民时 百姓赖之 万民安康</div><div>富而不骄 贵而不淫 文明浚哲 温恭克让</div><div>置谏言鼓 立诽谤木 九族和睦 协和万邦</div><div>其人如天 其知如神 年暮禅让 颐养陶丘</div><div>回游成阳 崩葬姚墟 城西二里 名曰穀林</div><div>赫赫虞舜 延续颛顼 远祖太昊 名列三皇</div><div>太祖名慕 肇造虞邦 七世生舜 降于姚墟</div><div>初耕历山 渔于雷泽 作器陶丘 贩诸顿丘</div><div>三徙负夏 是为成都 父顽母器 孝亲恭悌</div><div>尧知舜孝 禅授帝位 举才任贤 世得其利</div><div>举禹治水 造福众民 皋陶理刑 惟明克允</div><div>伯益生礼 上下咸让 德被四万 内外平成</div><div>天下明德 始自虞舜 文明国家 肇端尧舜</div><div>尧天舜日 世代所宗 历朝恭祭 万民尊崇</div><div>今逢盛世 帝尧诞辰 吾辈有幸 汇聚成阳</div><div>奉礼太牢 五谷三牲 尧舜圣地 尧冢姚墟</div><div>告慰先灵 万民欣欣 承志尧圣 再创辉煌</div><div> 伏惟 尚飨 主祭 于法杰</div> <h3>尧王寺遗址位于胡集古城西北部约1公里处的尧王寺村.当地相传为尧王陵所在。经勘探为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堌堆遗址,完全埋于地下。为了解遗址的文化内涵,开探沟试掘。掘出土的遗物分析,最早当属龙山文化(尚未发现文化层).延续至商周、汉、金、明、清。重要发现有商代晚期的房基、灰坑及小型台基等遗迹,其中1座房基保存较好,墙体尚存1米多,室内面积不足10平方米。汉、金时期遗迹有灰坑及垫土,所包含的遗物主要为建筑残瓦,其中1座金代灰坑中发现大型建筑的饰釉鸱吻,但没有发现基址。所获遗物主要为陶器残片,其中商代的最丰富,出土石镰、刀、斧、凿,镞,戈及骨镞、椎、笄、卜骨等文物10余件。该遗址主要,为龙山及商代晚期的小型聚落。金代灰坑中发现的饰釉鸱吻,表明当时可能有寺庙建筑。另外.当地百姓巳掘出明代的“修尧庙碑”。这说明最迟从宋金时期开始,此处演变为重要的寺庙场所。 菏泽地处黄河下游平原,淤积较深,地下水位较高,考古工作开展的不够充分。这次调查勘探,发现并确认了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战国汉代古城,填补了该地区相应时代城址考古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h3><div>城墙底部早期遗存的发现,为这次工作的重要收获。据资料显示,鲁西地区最早的古文化属大汶口文化的晚期阶段。这次发现改变了对该地区考古学文化的固有认识,使鲁西地区古人类的历史上溯了2000多年,在完善区域性考占学文化谱系及了解古文化面貌方面具打重要价值。同时,该区域地处史前中原文化圈与东夷文化圈的交接缓冲地带,文化面貌复杂,是了解二者如何影响及相互关系的关健地域,6000多年遗存的发现,则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线索。</div> <h3>在尧王寺还有如下发现:</h3><div>1.现年83岁的高觉福老人,是尧王寺庙的末代主事2002年冬,在他指引下,尧王寺村委派刘登仿、王克春、刘忠贤、高伯训、李传启、毛桂珍、毛殿来、李永仁等人,在原尧王寺所占的28亩遗址上进行探测,发现一片深4丈、广20余丈的人为疏松土层,确认为尧陵遗址。1958年大队挖地瓜窖时,在陵址北侧地表下一米处,发现了一个墓洞,搬开盖洞口的方砖,有雾状气体喷出,洞口直径1尺3寸,深4丈余。百姓认为这就是原始尧王墓的天孔(尧王墓洞现在尧王寺小学的水泥地面之下,无法拍照)。在陵址前火池西侧,地表以下l米深处掘出明代天顺元年曹州太守范希正立的尧王寺碑。在火池东侧地表以下l米半处掘出汉代顾履碑趺(见图三)。高觉福说:“原有四座汉碑,碑身于1950年由政府拉到安兴魏楼修桥用了。”还说:“我的师傅郭本宁(1 856年生)说,据师傅口口相传‘汉碑的碑文已载入明修《濮州志》’。'</div><div>2.1960年秋,村民在尧陵遗址南500米远的地方挖地瓜窑时,从地表下深4米处,掘出了明柱墩、陶制青色香炉及大长方砖等文物(被村民收藏,不让拍照),还有大量石块、石板、石供桌仍在地下。后来发现包含上述文物的范围约300平方米,从这个范围往北又发现了通向尧陵遗址的砖铺路和路碑,据《水经注》所载方位推算,此处似为汉建成阳灵台遗址。</div><div>3.1 998年,村民高尚九在尧陵遗址北2里处挖坑取淤土时,在地表以下深4米处,发现一座宽3米、长4米、高6米的大青砖圆顶长方型墓。凿孑L探之,墓内全是水。在这座墓的周围,还探到了一些墓址。,推测长方型墓为仲山甫墓。</div><div>.4.村民陈令芝在尧陵遗址东南2里的地方,于地表以下深3米处发现大型古建筑群,在此往东南100多米处又发现青砖砌的大墓。推测大型建筑群为伍员祠,大墓为仲山甫后裔之墓。</div><div>这四处发现,从布局上看,与《水经注》所记的基本相符,这就以实物证明了尧的确葬在牡丹区胡集乡的尧王寺行政村。</div> <h3><br></h3><div><br></div><div>人类姓氏的起源,年代久远,追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源头,当从黄帝开始,正如《国语˙晋语四》所说:“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姑、儇、依是也。”祁姓和姬姓是较突出的两个姓。祁姓陶唐氏部落首领唐尧是华夏部落联盟的首领,名放勋,尧是他的谥号。</div><div><br></div><div>史书称放勋为黄帝的后代。黄帝生二十五个儿子,其中一子名玄嚣,玄嚣生虾极,虾极生帝喾高辛氏。帝喾担任了黄帝族的联盟首领,有妃子四人,名姜嫄、简狄、庆都、常仪,分别生四子。放勋之母为庆都,是陈锋氏女。放勋即是帝尧,是黄帝的曾孙子。《帝王世纪》:“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庆都,孕十四月生尧。”说明放勋姓祁,因其12岁受封于陶,15岁受封于唐,即分别为陶唐部落的首领,后代称其为陶唐氏,帝尧位列上古五帝之一。其父帝喾去世后,由尧的同父异母兄挚即位,挚执政九年因荒淫无度被废除,各部族推举尧为王。史称:“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一》)也就是说,尧是在其兄挚之后被华夏各部落拥戴为首领的。在位期间,他采取了一系列英明措施治理国家,如命羲和掌管历法,观察日月星辰,钦定历法创立了尧历;让后稷教国民种植五谷,鼓励人们从事农业生产,勤劳为本;倡导凿井定居,发展市并文化;修路便利交通,先后用鲧和禹治理洪水灾害,他还派后羿率兵东征西战,平定了附近的敌对部落,广泛联络友好部落,安邦抚疆。后又设立专职官吏,各司其责,选贤任能,广纳群言,设立诽谤木,听取群众意见。他提倡以德治国,倡导互助友爱的道德风尚,教育人民讲道德,男女有别,讲诚信,以诚待人,讲礼貌,互相尊重,形成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互敬互爱、助人为乐的淳朴民风,史称“陶唐遗风”,千古流传。帝尧时代社会和平而安定,因而深受老百姓爱戴,帝尧因此被后人称为圣人。古代史学家曾这样描述他的政绩:“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礼,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和合万国。”尧王、舜王都是中华民族的明帝圣君,也是世界文明的先祖,所以毛泽东主席写诗赞扬说:“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div> <h3>虞舜出生於姚墟,故姚姓。這是有歷史古籍記載的:“姚,虞舜居姚墟,因以爲姓。”東漢許慎《說文解字》曰:晉皇甫謐《帝王世紀》亦載:“生舜于姚墟。”《竹書紀秊》亦曰:“生舜于姚墟。”以上三文獻均言舜生姚墟,看來是可信的。</h3><div><br></div><div>東漢《地理誌》應邵注:“姚墟與雷澤近,後世稱爲姚城。”上文中我們已經證明“雷澤”即“雷夏澤”就是現在東平湖,也就是宋代的古梁山泊。《水經注》載,雷澤歷山“山北有小阜,南屬迤澤之東北,有陶墟。”而“陶”中古之前亦同“姚”音。(前文已證不再贅述,參見前文“陶”音同“堯”。)定陶,本曹國,古陶丘。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人類就在這裡漁獵耕種,繁衍生息。公元前12世紀,周武王封其六弟振鐸為曹伯,建曹國,都陶丘。《漢書?地理志》:“禹貢陶丘在縣西南,有陶邱亭。”原文:</div><div><br></div><div>導沇水,東流為濟,入于河,溢為滎;東出于陶丘北,又東至于菏,又東北,會于汶,又北,東入于海。</div><div><br></div><div>——《夏書?禹貢》</div><div><br></div><div>“陶丘”也就是“陶墟”但是,顯然也不是“姚墟”。因為,陶丘在菏澤西,而“姚墟”根據《姚氏宗譜》載有唐宰相姚崇《姚墟記》,文曰:“奉旨巡查東至雷澤平陽,拜詢里人,姚墟何方?皆曰:‘西二裡姚邨是也。’”故此,姚墟應該在古雷澤。</div> <h3>墓碑所道出的历史真实</h3><div>陈泳超博士的学术专著《尧舜传说研究》中考证说:“帝尧庙,在菏泽县东北六十里故雷泽城西,下即尧陵一旧有汉时四碑,一为永康元年济阴太守孟郁修尧庙碑,一为建宁五年成阳灵台碑,……。”⑩《山东通志》、《濮州志》,均记载了碑文。</div><div>1.《修尧庙碑》这是济阴太守孟郁于东汉桓帝(刘志)延熹十年(公元1 67年)仲春二月,奉宣诏书到成阳祭祀尧陵时所建。从碑文‘‘南通灵台,东注城域”句看,可知尧陵位处灵台(尧母庆都陵)之北&gt;成阳城之西。同年,也就是东汉桓帝永康元年,孟郁在尧陵前始修尧庙,并立修尧庙碑。尧庙建成后,桓帝又下诏书“九月三往太祠'。《修尧庙碑》中提到仲山</div><div>甫,大意是说仲山甫因辅佐周宣王中兴有功,受封于齐。以后,“周道衰微,失爵亡邦,后嗣乖散',其中一支来到成阳,认为“帝尧萌兆生长,葬陵在于成阳,圣化常存',于是“慕巍巍之盛,乐风俗之美遂安处基业”。孟郁修尧庙时,“善饬殿墙,立百石舍,仲氏宗家共作大殿前石磊、阶陛、栏槽',尧庙修成后,“仲氏宗家,并受福赐。复刊碑勒诔,照示来世。”</div><div>2.《成阳灵台碑》。此碑立于汉朝建宁五年(公元172年),碑文大意是:伊氏庆都,感赤龙交而生尧。“厥后尧求祖统,庆都告以河龙。’’尧为帝时“躬行圣政”,庆都仙殁后,“盖葬于兹(指成阳),欲人莫知,名日灵台。上立黄屋,尧所奉祀;下营以水,神龙所黑。灵龟隐形,汾涌波流,比目鱿鱼,濯鳞通泉。玄砾菟芦,生筵台涯。贯长历久,崇如口口”。</div><div>3.《尧王寺碑》。明朝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4月22日,曹州太守范希正拨官银,由尧王寺村民刘三老率48个村的会首,在尧陵遗址上建尧王大帝寺院l处,占地28亩,大殿前立尧王寺碑l座。《碑记》,明文写道:‘‘此乃尧陵故地,今陵夷平,陵上建寺,以颂尧德。”此寺和碑于1938年夏历8月1 3日被日本侵略军付之一炬,破坏殆尽。2002年,尧王寺村民在尧陵遗址前地表以下一米处;掘出了残碑,经对接,始见原貌。碑高2.8米,宽1.2米,碑石青而泛红,质地坚硬,故亦名朱砂碑,现复立于牡丹区胡集乡尧王寺村尧王寺旧址。</div><div>以上几碑是尧葬成阳的铁证。</div> <h3>成阳既是尧的兴起之地,又是尧陵所在地。总括以上六节,可知尧兴起于成阳,尧母庆都殁后,尧把她葬在了成阳,陵墓叫灵台,原貌是“土立黄屋,下营以水'。尧殁后亦被葬于成阳。历经夏、商、周三代,灵台和尧陵“荒废不修',到东汉桓帝时“追远复旧',才“复治黄屋”,并修建了尧庙。明朝时范希正又在成阳尧陵遗址上建尧王寺并立“尧王寺碑”,再加上现代在尧王寺村的发现,历史承传的脉胳展现得如此清晰连贯,可见尧葬在现今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的尧王寺村是千真万确的。</h3><div>还要探讨始葬尧的具体情况,这要据当时的社会实况而论。</div><div>最新公布的《夏商周年表》表明夏代始年约为公元前2070年。据此推算,尧距今约为4200年。</div><div>4000多年前,我国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其社会结构是若干氏族组成部落,若干部落组成部落联盟。与这种社会结构相应,就有了原始社会的村落、聚落和城邑。距今5000至7000年间相当完整的村落已发掘出来好几处了,如宝鸡北首领村落、临潼的姜寨村落等。这些村落的布局井井有条,分住宅、广场、陶窑、窖穴,公共墓地等不同区域。在村落外围还有起防御作用的高高的夯土墙。</div><div>所说的公共墓地,是整个村落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集密于一处,既不与住宅、广场等区域相杂,又排列有序。墓内,最初只随葬日常生活必须品和贴身之物,如陶器、骨雕用品等;随着私有和阶级的产生,随葬品出现了财富的标志和权力的象征,如玉石斧等,甚至还有被殉杀的妻妾奴仆。例如武威皇娘娘台发掘的一座4000多年前的古墓,中央仰卧着一个男子,身上有83件石璧、一件玉璜,脚下有陶器十件,小石子300多颗,左右两侧还各有一个侧身屈肢的女性殉葬劬。</div><div>根据上述情况,与原始村落相比,成阳应是一个远远大于它的城邑;与原始村落的公共墓地相比,成阳的墓地一定要更具规模,排列也会更加有序。这样看来,成阳城西2里外的一个区域,就是成阳城的公共墓地,葬在这里的有重要人物也有一般平民。平民不见经传,流传下来的自然是些重要人物,像庆都、尧等都葬在这里,仲山甫墓也在这里,而且排列有序,也就不足为怪了。至于晋朝时这里又建了伍员祠,这就显示晋时的此地已从公共墓地进展为文明圣地了。</div><div>关于葬尧的具体规格,《墨子·节葬下》的注疏者认为,据礼仪规定,天子之葬要用上等的梓木作棺,束棺的缄绳要用皮的,但葬尧时用的却是很次的救木之棺,束棺的缄绳用的是葛。我们认为俭葬故然与尧的品德相符,但也不一定就是完全如此。第一,尧在百姓心中德望很高,尧崩时“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百姓能同意那样俭葬尧吗?第二,史记载“尧崩,三年之丧……”,可见有3年丧期,舜也不会那样俭葬禅让天下给自己的前辈。第三,据前述《成阳灵台碑》所载,尧能“立黄屋'奉祀其母,舜一代人在尧殁后也不会那样俭葬尧。第四,对照上文所举武威皇娘娘台发掘的那座古墓的墓葬情况,也会对俭葬尧产生怀疑。</div><div>发掘考证,复建尧陵。葬尧的具体规格到底怎样,需要深埋在地下的实物说话。史前先民总会把自己的遗骸及创造的文化遗留在他们生活过的土地上,由于4000多年的沧桑巨变,所以埋藏它的大地就是一部史书,我们这一代有责任也有条件一页页地翻开它、解读它,以追溯我们民族文明的渊源,把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初曙的英雄时代的光华,鲜活而又具体地展示给世界及我们的后代。这就要求我们这一代人在尧王寺尧陵遗址上作科学的考古发掘。企盼政府派考古专家来菏泽指导发掘并鉴定哪是舜时初建的尧陵,哪是汉、明复建的尧陵。</div><div>发掘核实之后,就要兴灭继绝,重建灵台、尧陵。为了阐述这样做的必要性,需要简介我国历史传说中著名帝王陵墓的现状。在河南省淮阴县城北3里的蔡河之滨,那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的古建筑群,就是八卦创制者太睬伏羲氏的陵墓在湖南省的茶陵县,炎帝陵已修复重建,展示着为民尝百草的神农氏的风范;经国务院批准,茶陵县已改称炎陵县。在陕西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郁郁参天的古柏林之中,黄帝陵高高耸立,碑亭巍峨壮观,早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在湖南省的九嶷山上,舜帝陵以惊人的宏伟典丽,使文明温恭的美德充满于天地之间。在浙江省绍兴市南的会稽山上,更有雄浑博大、气势磅礴的禹陵禹庙,焕发着大禹治水精神的万丈光芒。以上这些帝王陵墓外形具有建筑的崇高美,内涵具有民族凝聚力,是中国悠久历史的教科书,是华夏灿烂古文化的选段,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永世长存的珍贵财富。与上述陵墓相对照,尧陵至今却仍被深埋在菏泽市牡丹区胡集乡的黄土层下。</div><div>我们深切企盼“上立黄屋,下营以水'的灵台能够“如尧为之'。,我们深切企盼复建的尧陵、尧庙能够悉如旧制。我们深切企盼《水经注》所描述的水清、鱼欢、竹青、林茂的庆都陵、尧陵的景观能够焕然呈现。我们深切企盼藉此来展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iv> <h3><br></h3><div>舜帝</div><div>虞舜</div><div>  舜姓姚,有虞氏,名重华,史称虞舜。相传因四岳推举,尧命他摄政。他巡行四方,除去鲧、共工、饯兜和三苗等四人。舜,历来与尧并称,为传说中的圣王。《史记》说舜名重华,晋代皇甫谧又说他字都君。舜又称虞舜,据说是国号有虞,按先秦时代以国为氏的习惯,故称有虞氏。还传说舜出生于姚墟,故姓姚氏,名曰“重华”,字都君。但《史记》说舜是“冀州之人”,唐代张守节特别指出:“蒲州河东县本属冀州。”似认为舜是河东县人。唐代蒲州河东县即今山西省永济市,治所在今蒲州镇。孟子认为舜是东夷人。《孟子》:"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div><div><br></div><div>舜帝贤德</div><div><br></div><div>虞舜</div><div><br></div><div>  相传舜的家世甚为寒微,虽然是帝颛项的后裔,但五世为庶人,处于社会下层。舜的遭遇更为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去世。瞽叟续娶,继母生弟名叫象。舜生活在“父顽、母嚣、象傲”的家庭环境里,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舜在家里人要加害于他的时候,及时逃避;稍有好转,马上回到他们身边,尽可能给予帮助,所以是“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常)在侧”身世如此不幸,环境如此恶劣,舜却能表现出非凡的品德,处理好家庭关系,这是他在传说故事中独具特色的一个方面。</div><div><br></div><div>  舜得到了这些赏赐,瞽叟和象很是眼热,他们又想杀掉舜,霸占这些财物。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把井堵上,将舜活埋在里面。幸亏舜事先有所警觉,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瞽叟和象以为阴谋得逞,象说这主意是他想出来的,分东西时要琴,还要尧的两个女儿给他做妻子,把牛羊和仓房分给父母。象住进了舜的房子,弹奏舜的琴,舜去见他,象大吃一惊,老大不高兴,嘴里却说:“我思舜正郁陶!”舜也不放在心上,一如既往,孝顺父母,友于兄弟;而且比以前更加诚恳谨慎。</div><div><br></div><div>禅让为帝</div><div><br></div><div>九嶷山舜陵</div><div><br></div><div>  后来尧让舜参预政事,管理百官,接待宾客,经受各种磨炼。舜不但将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用人方面有所改进。尧未能起用的“八元”、“八恺”,早有贤名,舜使“八元”管土地,使“八恺”管教化;还有“四凶族”,即帝鸿氏的不才子浑敦、少皞氏的不才子穷奇,颛顼氏的不才子梼杌、缙云氏的不才子饕餮,虽然恶名昭彰,但尧未能处置,舜将“四凶族”流放到边远荒蛮之地。这些措施的落实,显示出舜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才干。</div><div><br></div><div>  经过多方考验,舜终于得到尧的认可。选择吉日,举行大典,尧禅位于舜,《尚书》中称为舜“受终于文祖”。又传说是舜代替尧摄行天子之政,虽有天子之权,而无天子之号。与此二说差异甚大的一个传说是,舜将尧囚禁起来,还不让其子丹朱与他见而,舜自己做了天子,类似于后代的宫廷政变,篡权夺位。</div><div><br></div><div>  舜执政以后,传说有一系列的重大政治行动,一派励精图治的气象。他重新修订历法,又举行祭祀上帝、祭祀天地四时,祭祀山川群神的大典;还把诸侯的信圭收集起来,再择定吉日,召见各地诸侯君长,举行隆重的典礼,重新颁发信圭。他即位的当年,就到各地巡守,祭祀名山,召见诸侯,考察民情;还规定以后五年巡守一次,考察诸侯的改绩,明定赏罚,可见舜注意与地方的联系,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div><div><br></div><div>  传说中舜的治国方略还有一项是“象以典刑,流宥五刑”,在器物上画出五种刑罚的形状,起警戒作用;用流放的办法代替肉刑,以示宽大。但又设鞭刑、扑刑、赎刑,特别是对不肯悔改的罪犯要严加惩治,舜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欢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危,把治水无功的鲧流放到羽山,坏人受到惩处,天下人心悦诚服。</div><div><br></div><div>二次为帝</div><div><br></div><div>  按照《史记》所载传说,舜摄政28年,尧才去世。舜于三年的丧事完毕之后,便让位给尧的儿子丹朱,自己退避到南河之南。但是,天下诸侯都去朝见舜,却不理会丹朱;打官司的人也都告状到舜那里,民间编了许多歌谣颂扬舜,都不把丹朱放在眼里。舜觉得人心所向,天意所归,无法推卸,遂回到都城登上天子之位。不过,传说中舜的都城与尧的都城不在一个地方。据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引皇甫谧所说;“舜所营都,或云蒲坂。”蒲坂在唐代是河东县,即今山西永济县。</div><div><br></div><div>整顿建制</div><div><br></div><div>  尧死以后,舜在政治上又有一番大的兴革。原已举用的禹、皋陶、契、弃、伯夷、夔、龙、垂、益等人,职责都不明确,此时舜命禹担任司空,治理水土;命弃担任后稷,掌管农业;命契担任司徒,推行教化;命皋陶担任“士”,执掌刑法;命垂担任“共工”,掌管百工;命益担任“虞”,掌管山林;命伯夷担任“秩宗”,主持礼仪;命夔为乐官,掌管音乐和教育;命龙但任“纳言”,负责发布命令,收集意见。还规定三年考察一次政绩,由考察三次的结果决定提升或罢免。通过这样的整顿,“庶绩咸熙”,各项工作都出现了新面貌。上述这些人都建树了辉煌的业绩,而其中禹的成就最大,他尽心治理水患,身为表率,凿山通泽,疏导河流,终于治服了洪水,使天下人民安居乐业。当比之时,“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清平局面。</div><div><br></div><div>禅让天下</div><div><br></div><div>  舜在年老的时候,认为自己的儿子商均不肖,就确定了威望最高的禹为继任者,并由禹来摄行政事。故舜与尧一样,都是禅位让贤的圣王。</div><div><br></div><div>  据说舜在尧死之后,在位39年,到南方巡守时,死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称为“零陵”。</div><div><br></div><div>儒家影响</div><div><br></div><div>  舜与尧一样,同是先秦时期儒墨两家推崇的古昔圣王。而舜对于儒家,又有特别的意义。儒家的学说重视孝道,舜的传说也是以孝著称,所以他的人格形象正好作为儒家伦理学说的典范。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设想,舜为天子,而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div> <h3><br></h3><div><br></div><div>历山庙遗址文化层较厚,遗迹遗物丰富,时代延续长,包含有龙山文化、商周文化、汉文化的遗存。在菏泽地区北部,由于黄河冲积较厚,其它遗址多湮没在地面以下,而该遗址仍暴露于地面,说明历山庙遗址要远比其它遗址高得多,这与此地是历山故址有关。</div><div><br></div><div>历山庙遗址,因位于历山庙村而得名。此地原是历山旧址,山上建有舜庙。遗址上原有舜庙已于解放初期拆除,现存有清顺治三年“重修虞帝庙”残碑一块。历山为鄄城县历史上“四山”之首,群众传说此山非它山可比,每逢黄水泛滥,总是水高山长,始终不得淹没,周围百姓因避水于历山之上,才得以保全。历山是上古舜帝躬耕之地,《濮州志》载:“历山在州东南七十里,即虞舜躬耕之处,有舜庙。”《水经·瓠子河注》云:“雷泽西南十里有山,孤立峻上,亭亭杰峙,谓之历山……有陶墟,为舜耕于陶墟所在。”《濮州志》又载:“雷泽在州之东南,舜常渔其间。”今历山庙遗址所处的位置恰恰与史籍记载的古山相符。《史记·五帝本纪》中还有“舜耕历山,渔于雷泽,陶于河滨”,及“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人皆让居,陶于河滨,河滨器皆不窳”的记载。   自元明以来,因屡遭河患,历山终被淤为平地,但历史上不少名人雅士,多来此凭今吊古,追思先贤,留下了很多吟咏历山旧迹的诗章。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郡人刘忠在《舜碑诗》中写道:“历山高庙暝烟昏,碣石犹存古篆痕。飞动龙蛇映今古,重华草木自乾坤。托耕古迹知何在,让畔遗风伊若存。仿佛五弦琴一曲,南薰时奏古松根。”元延祐五年,历山公千努在此创建历山书院,招贤纳士,以教育乡里子弟,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div><div><br></div><div>发掘</div><div><br></div><div>1980年9月文物普查中,经铲探知庙址范围为南北长77米,宽45米,总面积为3465平方米。文化层积厚3.7米。地表向下1米至2米灰褐土,为汉至商周文化层;2米至4.7米灰黑土,为龙山文化层;从铲探获得的312件文化遗物,可推断遗址内涵为龙山--商、周--汉文化堆积。该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山乃舜耕之处。《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元罗泌《历山考》:"历山有四,唯濮州有雷泽。耕渔必不相远,即此为是。"历山之上旧有舜庙,庙前古碑记载多次重修,元时历山公千努曾在此建历山书院教育乡里子弟。</div> <h3><br></h3><div>舜耕历山遗址</div><div><br></div><div>  舜家境清贫,故从事各种体力劳动,经历坎坷。他在历山(今地不详,一说即今永济县境内的中条山l另说济南千佛山)耕耘种植,在雷泽(旧说即山东济阴境内的古雷夏泽)打鱼,在黄河之滨制作陶器,在寿丘(今地不详)制作家用器物,还到负夏(今地不详)做过小本生意,总之生计艰难,颠沛流离,为养家糊口而到处奔波。</div><div><br></div><div>  相传舜在20岁的时候,名气就很大了,他是以孝行而闻名的。因为能对虐待、迫害他的父母坚守孝道,故在青年时代即为人称扬。过了10年,尧向四岳(四方诸侯之长)征询继任人选,四岳就推荐了舜。尧将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察他的品行和能力。舜不但使二女与全家和睦相处,而且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高尚的人格力量,“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只要是他劳作的地方,便兴起礼让的风尚;“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制作陶器,也能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精益求精,杜绝粗制滥造的现象。他到了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因而“一年而所居成聚(聚即村落),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四县为都)”。尧得知这些情况很高兴,赐予舜絺衣(细葛布衣)和琴,赐予牛羊,还为他修筑了仓房。</div> <h3><br></h3><div><br></div><div>舜耕历山,历史性的传说,始见于《墨子·尚贤中》:“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其后在诸子百家著述中,舜耕历山的传说多有转述。到西汉,通过太史公《史记·五帝本纪》的整理与转述,“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在更大范围受到人们的注意。 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都让他在河畔耕种,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让他居住,在河滨制陶,在那里的陶器没有不好的。一年后他所居住的地方就聚集起来,两年后成了一个小镇,三年后就成了一个都市。</div> <h3>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历山文化的评价</h3> <h3><br></h3><div><br></div><div>历山古遗址</div><div><br></div><div>该景点位于闫什镇历山庙村西历山庙古遗址,闫什、彭楼两镇交界处,在舜耕历山遗址上恢复元代建筑,整个项目以舜王殿为中心,以戏楼、山门、舜王殿、祭台、重华宫、古历山虞帝庙为中轴线、马棚、东西朝房、舜井亭、舜渔亭、历山书院、甄氏家祠、苦奶奶庙、真武庙、天皇阁等设施分列两旁。还有东西舜河苑、甄氏家祠、甄王殿(供奉甄藩)、甄庙(供奉甄氏族人历代贤臣名人)、历山书院、千努殿、藏书阁、尊师堂、授徒堂等建筑。在历山虞帝庙南面建虞舜姓氏文化广场,广场中央建天坛式建筑,三层石砌月台上面烘托虞舜石雕像,四周刻虞舜后裔姓氏,广场周围展示舜裔历代名人事迹及雕像,作为国内外甄氏族人观光、游览、祭祖的活动场所。</div><div><br></div><div>历史资料</div><div><br></div><div>舜,有虞氏,姓姚,名重华,字成都,虞君之后,历代传为贤名圣君,司马迁列为五帝之一。舜是一位仁爱、诚信、谦恭、勤政、爱民的君主。后人思其功德,向往他的遗风。因而他的踪迹随地皆有,传说到处可闻。然而,最为集中最为普遍的莫过于山东省鄄城县。</div><div><br></div><div>《史记》记载:“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鄄城不但有《四书》、《五经》、《诸子百家》等文献上所记载的姚墟、历山、雷泽、河滨,而且还有据传说系舜的外祖父家及姨母家这些血缘亲属家乡的地址。历山虞帝庙始建于东汉之初,终泯于一九六七年,历时一千九百多年,影响深远,圣迹恢宏,民众怀焉。据古庙碑记载,东汉光武年间开始修庙立碑,南北朝、北魏、唐朝、元朝、明朝、清朝皆有修复。现存建筑有舜王殿、寝宫殿、三黄殿、苦奶奶庙、龙泉舜井亭、周边院墙、山门及筹建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 <h1><b>  菏泽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b></h1><h3>&nbsp; 说起历史,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感到自豪,我们不仅创造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且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被中断过的文明,同样,作为一名菏泽人,我们也应当感到自豪,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越来越倾向于一个事实,那就是作为中华人文始祖的伏羲和开启中国文明史的尧舜禹都出现在菏泽,菏泽的历史不仅和我们整个国家的历史一样悠久,还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不过历史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任何结论都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近年来菏泽的一项重要考古发现说起。</h3><h3>这里是牡丹区胡集镇胡集村,早在十几年前,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潘建荣就对这块土地萦绕于心,不止一次来到这里</h3><h3>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潘建荣:因为在2003年的时候,我给中国历史大家李学勤先生在山大见面。他就跟我说,尧舜禹在鲁西南。文献上没什么问题。但是考古上缺乏证据。你什么时候能在鲁西南找到一座4000年前的城,全世界的尧舜禹起源研究大会。我到菏泽开。我去组织到菏泽开。在李先生这句话的鼓励之下十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寻找4000年前的古城。</h3><h3>&nbsp;&nbsp;尧舜禹是生活在四千年前的部落联盟的首领,相传他们采取禅让的方式,把权力传递给有才德的人。在我国古代文化中,尧舜一直是德行的化身,是仁人君子心中的圣人和典范。不过对于尧舜禹生活的区域究竟在今天的什么地方,一直存在争论。</h3><h3>帝舜文化研究会会长 陈永行:(尧舜禹起源)主要有这样几种(说法)。你像山东的诸城市。山西的运城说。河南的濮阳说。还有咱菏泽,当然在浙江上虞,也有这样的说法。</h3><h3>&nbsp;史书记载:尧生于常羊、作于成阳、居陶丘、葬成阳,舜生姚墟、渔雷泽、耕历山。常羊、陶丘、成阳、姚墟、雷泽、历山据考证均为菏泽古地名。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明确记载:今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于城为西南,称曰灵台。也就是说,尧陵和尧母陵就在成阳城附近。如果找到尧陵,就能从考古发掘上与史书记载相互印证。而找到尧陵的关键是首先确定成阳的位置,那么文献中的成阳到底在哪儿呢?</h3><h3>&nbsp;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潘建荣:成阳究竟在哪里?这个《水经注.汉书》就说明了成阳县,有尧冢灵台。(《尚书.禹共》记载)雷泽在(成阳)西北。那么在雷泽的东南角,就有一个成阳城,再反过来就是这样理解的。</h3><h3>胡集镇清代称为胡集,在清代以前的三千年期间先后有成,成国,成阳、平阳、雷泽和平阳屯的称谓。时间的了1958年,牡丹区胡集镇兴修水利的时候挖出了大面积的夯土层,不过并没有引起当时人们的注意。一晃又过去了50年,2007年的一天,这块土地下面的秘密终于露出了端倪。</h3><h3>&nbsp; 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潘建荣:发现这个麦子,麦苗离收麦还有大概20多天。别的麦子都还泛青色的这一片枯萎不长。有十来米宽。有七八十米长。用洛阳铲一打。底下40公分就是夯土。</h3><h3>&nbsp; &nbsp;2008年,在山东省文物管理局的统一部署下,省市区考古和文物部门联合对成阳故城进行了考古发掘,一段深埋于地下十多米、始建于春秋时期的古代城墙出现在人们面前。</h3><h3>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潘建荣:就发掘了它确定是个先秦的城。而且找到北城墙,东城墙和南城墙。一直工作了三年,到了2017年,才在胡集邮电所底下和陈楼集街里。发现了西城墙。</h3><h3>&nbsp; &nbsp;按照水经注成阳城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的说法,2008年,考古人员在成阳故城遗址西面一千米的尧王村寺村和南面五百米的毛庄村进行勘探发掘,勘探结果准确还原了古籍上关于尧陵和尧母庆都陵的说法。</h3><h3>2017年十一月,在中国先秦史学会、菏泽学院等主办的古城与尧陵研讨会上,几十名与会学者专家一致认为,胡集发掘出土的夯土城墙为三千年前的成阳故城。成阳故城及尧陵的一系列考古发掘,进一步印证了专家学者对于尧舜生活在菏泽的推断。</h3><h3>&nbsp; &nbsp;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据《水经注》记载的,或者汉代以来所认为的尧陵就在这里。是非常强有力的证明。</h3><h3>中国先秦史学会原会长沈长云:我们现场通过考古的发掘。我们当时把城墙一层一层地看得很清楚,这个地方确实是尧的遗址。这个是没有问题的。长期以来我相信尧舜禹应该都在这一块。</h3><h3>&nbsp; &nbsp;虽然四千年沧海桑田,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考古发现倾向于尧舜,包括大禹治水的禹,都生活在咱们菏泽一带,可以说作为曾经的天下之中,菏泽曾是华夏文明的一个发祥地。此外,成阳遗址的发掘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成果,发掘出了七千年前的北辛文化遗址,这一发现对有力支持了史书对于伏羲的出生地的记载,那么伏羲的出生地在哪里呢,和菏泽有什么关系呢?</h3><h3>&nbsp; &nbsp;史书记载:华胥履迹雷泽而生伏羲。传说中,七千年前,一位名叫华胥的女子去野外游玩,在雷泽岸边看见了一个大脚印,很好奇,便踩了上去。这一踩,华胥心有所动,便怀孕了,生下了伏羲。菏泽古有四泽,分别为菏泽、雷泽、大野泽和孟诸泽,据考证雷泽就在鄄城东南一带。</h3><h3>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潘建荣:这样呢,太昊氏的姑娘,华胥她到了东北80里,雷泽岸边去劳作。或者去游玩到了,遇到了雷神这个氏族的一个男子。当时还属于没有婚姻家庭状态。野合诞生了伏羲。</h3><h3>&nbsp; &nbsp;相传伏羲创立八卦,教民渔猎,改革婚俗,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在成阳遗址发现的北辛文化遗址正是传说中伏羲生活的年代,这至少证明在哪个年代,菏泽的土地上已有先民繁衍生息。结合文献记载,菏泽极有可能是伏羲的出生地。</h3><h3>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潘建荣:这个伏羲。是中国华夏民族的第一个被记载姓名的男性氏族。他之前是中国,是母系氏族时代社会。从此以后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社会。</h3><h3>依据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记载,牡丹区胡集镇重修了伏羲庙和帝尧陵。菏泽作为伏羲桑梓和尧舜故里得到了越来越多海内外华人的认可。从2016年开始,每年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祭奠尧舜的仪式。</h3><h3>帝舜文化研究会会长 陈永行:最近几年也有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包括咱的台湾,香港,咱们尧舜的后裔,都陆续前来寻亲祭祖。</h3><h3>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菏泽视察时的讲话中说:菏泽,传说是伏羲之桑梓、尧舜之故里,先为商汤之京畿,继属曹国之疆土,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随着文化和考古工作者近年来的不懈努力,一个有着七千年历史的菏泽正逐渐拨开迷雾出现在我们面前,对家乡越多了解就越多热爱。</h3> <h3>&nbsp;&nbsp;历史文献记载和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越来越倾向于一个事实,那就是作为中华人文始祖的伏羲和开启中国文明史的尧舜禹都出现在菏泽,早在7000多年前,菏泽大地就已经有了文明的踪影,并一直延续到今天。不过从两汉时期开始,延续了5000年的辉煌却渐渐走向衰落,这是为什么呢?</h3><h3>&nbsp; &nbsp;2017年夏天,在巨野县举行的一场有关海昏侯刘贺的学术研讨会上,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潘建荣提出一个观点:江西海昏侯墓葬出土文物大部分是从当时的昌邑国、现在的巨野运走的。</h3><h3>&nbsp; &nbsp;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nbsp;潘建荣:当时很多学者不相信,父子俩在菏泽经营33年,专家都说,即使你说都对,他怎么运到江西南昌去,我说他走水路,昌邑城的北门外就是菏水,菏水往东就通泗水,泗水就通淮河,淮河一通东海,二通长江,然后进入鄱阳湖,这就到啦。</h3><h3>&nbsp; &nbsp;虽然是一种猜测,却反应了当时西汉发达的水运交通。截至汉朝时期,河道通畅带来的交通便利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之久。其实早在很久之前,菏泽大地完全就已经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所有条件,水运尤为发达。古济水由今河南荥阳出黄河东流,过菏泽全景,使境内逐步形成雷夏、大野、孟诸、菏泽四大湖泊,济水又分出十三条河流。先民依水而居,菏泽境内考古发现上古先民生活遗址,皆布列于湖泽和河流两岸。</h3><h3>&nbsp; &nbsp;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nbsp;潘建荣:所以在这些河流、湖泊的旁边,住满了村庄聚落,就是聚落,所以说我们菏泽境内的近300处古遗址、古村庄都在这些河流两岸,所以十分发达。</h3><h3>&nbsp; &nbsp;菏泽历史悠久,古时水运通达,先民依水而居。2008年,牡丹区胡集境内成阳遗址发现,更是把菏泽的历史上溯到了7000年前。可是长期以来,根据现有的发现,从7000年到4000年之间,菏泽区域内却处于人类发展的空白期,这是为什么呢?</h3><h3>&nbsp; &nbsp;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nbsp;潘建荣:我们历史,原来最多最多说到龙山4000来年。</h3><h3>&nbsp; &nbsp;菏泽的历史真的就到4000年前吗?成阳遗址发现的7000年前的北辛文化遗存又怎么解释?3000年的历史空白又是怎么回事?难道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了吗?</h3><h3>&nbsp; &nbsp;2013年11月26日傍晚,潘建荣路过定砀公路,看见有人在路边挖出一大片黑土。</h3><h3>&nbsp; &nbsp;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nbsp;潘建荣:我就停车一看,里边有龙山陶片,有大汶口陶片,马上想到,从仿山到这里3华里,全部是龙山文化遗址。</h3><h3>&nbsp; &nbsp;潘建荣看到的,就是位于位于定陶区西北仿山镇的十里铺北遗址,是鲁西南地区及菏泽市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堌堆遗址中保存最好、发掘面积最大、获取信息量最多的一处古聚落遗址,出土各类文物140多件。在遗址上发现了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夏起源文化以及反映东西融合的仰韶文化。</h3><h3>&nbsp; &nbsp;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 潘建荣:这个遗址,它重要的涵盖了4000年,就是从距今3000年再往上推到7000年,这中间4000年的文化,都在这一个小遗址上面出现啦,非常了不起。</h3><h3>&nbsp; &nbsp;尧舜禹时期,菏泽及周边人口达到16万,占中原人口的一半以上,夏商两代成为水上交通要道,周朝,菏泽成为天下经济中心,到了西汉,菏泽境内有人口200万人,是全国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h3><h3>&nbsp; &nbsp;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nbsp;潘建荣:整个西汉及以前,菏泽被称为天下之中,所以,也是历代的会盟、征伐之地,这样一个富庶的地方一直上推到尧舜禹时期。</h3><h3>&nbsp; &nbsp;2011年,定陶大型汉墓的发现,反映了菏泽在汉朝时期的辉煌。</h3><h3>&nbsp; &nbsp;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nbsp;潘建荣:我一看很震惊,确实是个汉墓,我马上想到了黄肠题凑,因为《汉书》、《史记》多次记载。</h3><h3>&nbsp; &nbsp;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nbsp;潘建荣:10年吧就正式开始发掘啦,证明它是世界唯一、中国第一的黄肠题凑大墓,而且是王侯级的一个大墓。</h3><h3>&nbsp; &nbsp;&nbsp;从7000年前,到东汉时期,菏泽持续了5000年的辉煌。三国以后,菏泽经济渐渐衰弱,至南北朝时已经衰退,金元时期更是衰落严重。那么,失落的原因又是什么呢?</h3><h3>&nbsp; &nbsp;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nbsp;潘建荣:两汉之交,黄河决口把黄河的最大支流济水给淹没啦,失去了交通(优势),所以慢慢的,这个地方就逐步走向了衰落。</h3><h3>&nbsp; &nbsp;两汉以来,菏泽黄河多次决口,再加上疏于治理,菏泽天下之中的交通优势逐渐萎缩,到了金代,菏泽彻底成为黄泛区;黄泛再加上战争破坏,菏泽农业、商业特别是历史文化受到极大摧残。</h3><h3>&nbsp; &nbsp;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nbsp;潘建荣:黄泛淹没了河流,他的交通地位丧失,经济开始衰败,后来呢就是金朝以后,金元明清四代,基本上是黄泛、饥饿、造反、平叛,周而复始。</h3><h3>&nbsp; &nbsp;到了宋朝时期,菏泽经济文化却出现了一时的繁荣?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当时菏泽临近宋朝都城开封,再加上广济河的开通,运道又经过菏泽全境,交通优势又一次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h3><h3>&nbsp; &nbsp;古沉船的发现反映了宋元之后的水运通达,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交通带来的繁荣也是昙花一现,很快被黄泛和战乱所淹没。</h3><h3>&nbsp; &nbsp;自上古至两汉的数千年间,菏泽逐渐成为天下之中,可是,因为后期的衰落,一些人却不知道菏泽过去还曾有过灿烂的文明?其中的原因又是什么呢?</h3><h3>&nbsp; &nbsp;菏泽市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nbsp;潘建荣:大量的文物掩埋在地下,尤其唐宋以后呢,当时的建筑,这些房子都没存在,被黄泛都冲倒啦。宋代最为繁荣,出现了100多个。</h3><h3>&nbsp; &nbsp;黄泛和战乱的原因,导致菏泽先民迁徙各地,并逐渐把伏羲、炎黄、蚩尤、尧舜禹汤之事传播在外地,久而久之,迁徙地被误认为了历史发生地。黄泛还一度使菏泽大地荡然无存,行政建制多次被撤销,再加上迁入菏泽移民数量增加,多种因素导致菏泽灿烂文明不被认知。</h3><h3>&nbsp; &nbsp;近几十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菏泽人民过上了亘古未有的幸福生活。菏泽也成为著名的牡丹之都、武术之乡、戏曲之乡、书画之乡和国家森林城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菏泽历史文化厚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好的发掘、梳理菏泽的文明发祥史,对于树立文化自信,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h3> <h3>  以上资料均是我收集整理的,都是作者作品原文,照片都是我实景所拍,没有加入我个人观点。因我没有训古基础,历史孤陋寡闻,目的是抛砖引玉,希望成氏宗亲有志之士,有能之人,还历史一真实面目,慰藉先祖之阴灵!</h3><h3><b>(所有照片都是本人亲自拍的,没有采用别人的)</b></h3><h3> 山东菏泽二十世成昭新叩谢各位宗亲参与讨论</h3><h3> 2019.01.16</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