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010101"> 2o18~o5~o5周六清晨(澳洲时间)6时从家出发来到"宏城旅游"门前,中巴将我们送到城内"宏城分社",集中了1o人改乘一日产丰田小面包車前往大洋路,开始了[十二门徒一日游]。 </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往返费用每人39澳元(周1~5每人45澳元)另需导游小费5澳元/人、餐费自理。保险费我们不用再买了,来澳前孩子已经买足签证期限费用。</font></h1> <h1>中巴将部分游客送到城内"宏城分社"。</h1> <h1><font color="#010101"> 大洋路(GreatDceanRoad)蜿蜒飘逸在南太平洋l汹湧的波涛和维多利亚州起伏山峦之间,是全世界最壮观的海边公路,堪称维多利亚州的"镇州之宝",也是游览澳洲必去的风景地。 </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它依山傍海、顺着海岸线勾勒出澳大利亚南岸的轮廓,在众多的海岸公路中,大洋路是路途最崎岖、最绮丽的奇幻之路。 </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大洋路全长大约276公里,建于悬崖峭壁中间,起点自托尔坎(Torquay),终点在亚伦斯福特(Allansford)。</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十二门徒石位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洲大洋路边上。 </font></h1><h1><font color="#010101"> 十二门徒石实际上是突出在南太平洋海面上的12块独立礁石,经过大自然鬼斧神工地雕凿使其酷似人面,表情各异、巧夺天工。因其数量和神态酷似耶稣的十二门徒,因此得美名"十二门徒石"。 </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2oo5年7月3日当时一块高达45米的大岩石突然发生崩塌,数秒钟内变成一堆碎石,坍落的碎石仍比海平面高出1o米,时至今日12座岩壁只剩下7个半。</font></h1> <h1> 路过一加油站、超市,停車十分钟,下車"方便"一下。</h1> <h1> 同是秋天牧场景致不同,这是近郊牧场。</h1> <h1>远郊牧场景致</h1> <h1><font color="#167efb"> 一路飞驰到大洋路纪念楼牌,停車15分钟。</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大洋路位于墨尔本西部,被誉为世界上风景最美的海洋公路,它的东段蜿蜒着奥特威山脉。 </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font></h1> <h1> 1919~o9~19在第一次世界大战退役的老兵为纪念一战中牺性的士兵展开了修建大洋路的漫漫工程,3ooo人为此流下了勤劳辛苦的汗水。 </h1><h1> 1932年正式开通。 </h1><h1> </h1> <h1><font color="#ff8a00"> <好山万皱无人見,都被夕阳拈出来>,大洋路的风景一路可见万籁俱静的海湾、白色浪花不断的冲击着沙滩、奥特威山脉的苍松翠柏、百年前的海滩遗址、一望无际的沿海牧场,千变万化的美景让你目不暇接,心旷神怡。</font></h1> <h1>楼牌右侧山上的房屋</h1> <h1>给我的老伴留照。在楼牌左侧。</h1> <h1><font color="#b04fbb"> 山路弯弯,車速时快时慢,路旁限速牌提醒司机注意安全。 </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在車内极目远望,湛蓝的大海天水相连、无边无沿,各种树木有着深浅不一的绿色,侧目路边,野草已经枯黄,5月是澳洲的秋末了。</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大海在行車方向的左侧</font></h1> <h1>路边的罗恩小镇</h1> <h1><font color="#b04fbb"> 穿过优雅的欧式罗恩小镇,到了阿波罗湾小镇。 </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停車一小时,午休。阿玻罗湾位于澳大利亚南部的太平详边,呈半月型,风景优美,是著名的冲浪旅游胜地。</font></h1> <h1>午饭后走二分钟便到了海边的沙滩上</h1> <h1>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今天旅游的主题景点一一十二门徒。 </h1><h1> 这幅照片是下载借用。 </h1><h1> 下幅照片是我拍的,当时太阳已经在礁石的后面。</h1> <h1><font color="#010101">游人多多,好不容易挤到栏杆前照相</font></h1> <h1>这是沿着石路向左走看到的第二个景致。</h1> <h1> 沿着有栏杆的石路前行,栏杆外即是海岸断崖。 </h1><h1> 我靠着栏杆向左前方拍照。</h1> <h1>继续向前走即可到顶点</h1> <h1> 沿着石路继续前行,左侧有二块大石头,靠近栏杆拍照。</h1> <h1>走到最高点向下拍照,游人如织,也像一条人龙乎。</h1> <h1><font color="#b04fbb">游客可以乘坐直升飞机欣赏十二门徒石全景</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 返回停車位时按约定时间已经只有十多分钟了,路上人多走不快,到达停車位时其它人都已经到了,好在按规定时间还有二分钟,司机让大家上车坐好,又前往下一个景点。</font></h1> <h1> 一日游到了最后一个停车场,这里有三个景点,下車后先去了左边的二个景点,这是一处景致。</h1> <h1>左边的第二个海景</h1> <h1> 伦敦断桥 </h1><h1> 从前这个岩石是突出海面与陆地连接的岬。 </h1><h1> 由于海浪的侵蚀冲刷形成二个园洞,正好形成双拱型,所以起名为伦敦桥。 </h1><h1> 199o年1月15日的傍晚时分与陆地连接的园洞突然塌落,与大陆脱离成现在看到的断桥。</h1> <h1><font color="#b04fbb"> 返回停車场向右行走,崖顶处有转向平台,从平台处沿着木梯下到底便踏上了海边的沙滩,这就是洛克阿德大峡谷。 </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1878年6月1日"LochArd"号英国移民船在这里触礁沉没,52人死亡、2人生还。 </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后人为纪念遇难者将这个地方起名为"LochArd"洛克阿德大峡谷。</font></h1> <h1><font color="#b04fbb">崖顶处的木梯转角平台,走下木梯就是海滩了</font></h1> <h1>向左右走都可以到达海边,我是向左走临近海边拍照。</h1> <h3>大海、沙滩、游客</h3> <h1>洛克阿德大峡谷海滩</h1> <h1><font color="#b04fbb"> 一日游的最后一张照片。 </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返程走的是另外一条通向墨尔本市的公路,我坐在司机后边的座位上,可以看見車的仪表盘,車速有时竞高达14o公里/小时,司机说景点距墨尔本市3oo公里。返程用了三个半小时。 </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司机把我们送回到"宏城旅游"门前。 </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回到家中已是晚上7点3o分(澳洲时间)。</font></h1> <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结束语 </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的美篇[墨尔本紀念]到此结束。 </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流水匆匆、时光飞逝,探亲签证^时间快要到期了,准备返程。想必我的家乡长春市已是东风吹来柳絮飞、鸟语花香阳光媚。 </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雅拉河畔无比秀丽的风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沿河岸缓步行走可以看到黑天鹅浮在水面,桥头旁平台及草地上的鸽子与人和谐相处,两岸摩登大楼与古老的建筑交相輝映,人们的河畔生活是多么的恬静悠然、丰富多彩。 </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2ooo年老儿子开始海外谋生,在日本生活七年后又来到了墨尔本,年轻的容貌变成了成熟的面孔,岁月的印痕悄悄地爬上了面侠,经过了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如今家庭和睦、生活安稳。 </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正可谓 </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千淘万漉虽辛苦 </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吹尽狂沙始到金 </span></h1><h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墨尔本 再見!</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