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外吉市口二条小学的回忆

徐EL

<p class="ql-block">朝外吉市口二条小学鸟瞰图</p><p class="ql-block">作者:著名军旅画家王可伟先生</p> <h1><b>  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结束,那一年我到了上学的年龄,夏天,天特别的热。一天早晨吃过早饭,我哥领着我去朝外吉市口二条小学参加入学面试。我家住在吉市口头条胡同西头儿,吉市口二条小学在二条胡同中部路北,去那里大约走十分钟的路程。一路上哥哥叮嘱我:“见了老师要鞠躬说:老师好!",要好好回答老师的问题等。我一边走一边回答:“嗯,知道了,我懂”。</b></h1><h1><b>  吉市口二条小学这块地界儿,原来是建于明代的一座庙宇名叫"水月庵",又名万禄寺。《北京寺庙历史资料》1936年北平寺庙登记中记载:"水月庵,东郊一分署二条胡同33号,建于明天启六年,私庙。面积4亩,房42间, 佛像32尊、铁炉一个,钟鼓鱼罄各一个。"北平市《1947年第二次寺庙总登记》中也有水月庵的记载,时任住持名朗堃。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多次提到过一个名叫"水月庵"的尼姑小庙。王熙凤在这里受老尼姑静虚之托,收取张家三千两银子的贿赂,运用贾府的权势关系,干预张、李两家婚事的官司,结果强行拆散一桩婚姻,逼死两条人命。曹雪芹笔下的水月庵是否就是朝外吉市口二条这个水月庵,已不得而知,但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朝外水月庵这办起了吉市口二条小学这件事,却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的。</b></h1><h1><b> 吉市口二条小学存在了三十年左右,直到上世纪80年代,因为小学生人数减少,这里成为朝阳区第二教师进修学校所在地,1986年公布为"北京市朝阳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朝外大街危房改造时被拆毁。</b></h1><h1><b>  利用祠堂、庙宇大殿修建学堂是解放初期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比如朝外下三条小学就是利用了东岳庙的一块地。朝外大街南侧与吉市口胡同相对有朝外二条胡同,朝外二条以前称观音寺,观音寺胡同北口路东有喇嘛寺胡同,胡同内有三宝寺,俗称黄庙,解放后改为黄庙小学。北京第十六中学原来是明朝大太监魏忠贤的祠堂,高碑店地区的北京市第十七中学,原来也是一座古庙。</b></h1><h1><b>  吉市口二条小学校门是个门楼,没有门道,进门迎面影壁墙,向东拐一溜南房依次是学校传达室,教工食堂。东面南头是个锅炉房,依次向北伸向后院有四个教室,尽北头一间小房子是老师办公室。北面一溜四间教室,西面一溜四间教室向南伸向前院。学校中间一个大殿权作礼堂,把学校分成前后两个院落。前院南边影壁墙后由东向西有学校总务处、医务室和两个教室。西南角教室前有路,向西通向学校大操场。后院西北角教室前也有路通向大操场。操场北面东头一个教师办公室,中间是六三班教室,西头一个教师宿舍小挎院,挎院外两间西房是体育器材室。操场西南角是厕所。学校后院有两棵大国槐树,前院有一棵大国槐树,都长得枝繁叶茂。</b></h1><h1><b>  那天来参加入学面试的人还真多,大家在前院的树荫和南面教室门前排队等候面试。大约上午十点左右,听到有人叫我的名字,轮到我面试了,地点在前院西边第一个教室。我走进教室,第一排课桌后坐着两个女教师正微笑着看着我,我连忙上前鞠躬说"老师好!"。记得老师就问了我几个简单的问题,如:你叫什么名字?家在哪住,父母叫什么名字等,就通过了。</b></h1><h1><b>  母亲用一块紫色斜纹咔叽布对折两边缝好,上边窝起大约一寸,纤上边,做了个手提的布兜就是书包了,那个年月一般家里生活经济上都比较困难,胡同里的孩子上小学大多数都是提着个布兜上学。这个紫色布书兜我用了一年多,直到二年级时,我戴上了红领巾,光荣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后不久,赶上在部队的二哥探亲假回家,到东四人民市场(后改名隆福大厦)给我买了一个正式的绿帆布的书包和十二支带橡皮头的有淡淡香味儿的铅笔,我高兴极了。开学前夕,父亲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铁皮铅笔盒,铅笔盒面上是一幅杭州西湖风景画,上面题字"平湖秋月"。</b></h1><h1><b>  </b></h1><p class="ql-block"><br></p> <h3> 吉市口二条小学的老师们(一排左2美术李老师,左3杨俊老师,左5张亚姜主任,左10王连舫校长,右3李连老师,右2鲍老师,右1传达室赵大爷,二排左2王玉华老师,二排右1李春莫老师,(后来任呼家楼中学体育教师,与我同在一个学校工作。)右2王连树老师,右4余老师,三排右2李惠兰老师。(照片由王玉华老师提供)</h3> <h1><b>  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我被分到吉市口头条小学,校址在吉市口头条靠西部路北甲45号。这里原来是私人住宅,房主是吉市口头条44号北屋的陈家。解放初期,共产党兴办教育,陈姓房东响应党的号召慷慨助学,捐出西部院子开办学校,取名"东光小学",50年代后期改名为吉市口头条小学。学校临街一对灰色大木门,校园前后两重院。前院进门左边是传达室,右边是个比较宽敞的水冲厕所,其北侧有一棵两个人都合抱不过来的大槐树。与之相对,校园西侧也有一棵同样的大槐树,它们枝叶繁茂,每年五月,槐花盛开,一串串的洁白小花挂满枝头,散发着甜甜的清香。常有男孩子们趁老师不注意,忍不住用各种办法摘槐花吃,槐花的芯是甜的。校园西面的大槐树北侧是学校的柴房、煤房、锅炉房。南面传达室西侧有两间平房是学校总务室,再往西是一间教室。北面有高台阶,东西两侧各有一间教师办公室。西边办公室前靠校园西墙有一棵杨树,树下有一口水井。正中间是一个过道,通向学校后半部校园。前院中间比较宽敞,学生做课间操、上体育课、开会都在这里。北面中间过道的台阶权当就是领操台或主席台了。其上方房檐下正中间一个大电表,电表上方是校训:"诚实、勇敢、团结、活泼"。过道两边,东为校长室,校长叫王连舫,文革前夕退休。西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老师办公室。</b></h1> <h3> 吉市口头条小学六年级毕业照(孙炳坤提供)</h3><h3>第二排左起1,传达室刘大爷,5,班主任李惠兰,8,校长王连舫,12,少先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王连树。</h3> <h1><b>  校园后半部中间一条青砖铺的甬路,两边左右对称,西边前后两间向阳的教室,东边前后三间向阳的教室。每间教室前都有一片空地,是学生课间活动的地方,教室前小花池种着各色的小花草,一头有毛桃树或丁香树,甬路东中间教室前还有一个跷跷板。与东边最北边教室对应的西边是一户居民住宅,甬路北端中间一阕小门,是学校的后门。出学校后门便是吉市口二条胡同了。</b></h1><h1><b> 学校有六个年级12个教学班,实行二部制,学生上半天课,每个教室两个班上下午轮换着上课。</b></h1><p class="ql-block"><br></p> <h3>李春莫老师2017年农历丁酉年的画作&quot;盛世大吉图&quot;</h3> <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20px;">学校的每个教室大约都能安放四十来套课桌椅,教室正前方都是一大块木质黑板,黑板上方端端正正挂着毛主席像,两旁是毛主席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时的课桌椅都是全木的,比较笨重,桌面上右上角还有一个小圆形的凹槽,是放墨水瓶用的。那个年代,学生写字主要用铅笔或钢笔。钢笔笔杆是黑胶木制作的,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出现塑料的彩色笔杆,钢笔内带有橡胶的笔囊吸墨水,通过一个细管连接钢笔尖。用钢笔写字,笔囊里的墨水用完了就得把笔尖放到墨水瓶里,用手的拇指和食指一下一下捏笔囊把墨水吸进来以后才可以继续写字。常用墨水有纯蓝和蓝黑的两种。</b></p><h1><b> 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学一至三年级课程不多,就语文、算数、音乐、体育四门课。书兜里就语文、算数、音乐三本书,语文、算数课本和现在的小学生课本大小薄厚差不多,但课本纸张质量没有现在这么好,书页发黄手感比较软也没有彩页。音乐书很薄,也就是十几页的一本小册子。语文先学汉语拼音,后来才有识字课文。课文由短渐长,由浅入深,大都朗朗上口,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有歌谣如:"爷爷七岁去放羊,爸爸七岁去逃荒,今年我也七岁了,公社送我上学堂"。还有:"小河流过我门前,我请小河站一站,小河摇头不答应,急急忙忙去浇田。"还有:"柳条青,柳条湾,柳条垂在小河边,折枝柳条做柳哨,吹支小曲长春天"。还有:"春风吹,春风吹,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吹得小雨纷纷下,我们都来种蓖麻。"课文有一些寓言故事如"小马过河"讲亲自实践的重要性,"瞎子和跛子"讲应该互相帮助,"曲突徙薪"讲应该接受别人正确的批评建议。"盲人摸象"讲不要凭借自己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经验就乱加猜测做出错误的判断。课文中还有革命传统教育的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担""小铁锤""小英雄雨来""列宁同志和卫兵""连吃七个墨水瓶"等。</b></h1><h1><b> 音乐课上学的歌,很有那个时代的特征:如《我们高举小拳头》:"全世界的小朋友,齐步向前走,肩并肩来手拉手,反对美帝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我们高举小拳头!"还有:《她是下放的好干部》"小斑鸠,咕咕咕,我家来了个好姑姑,同我们吃的是一锅饭,和我们住的是一个屋。白天下地搞生产,晚上回来又喂猪。有空教我学文化,还帮妈妈做衣服。妈妈问她苦不苦?他说:不苦不苦很幸福!要问她是哪一个,她是下放的好干部!"还有《美丽的哈瓦那》、《我为公社养了一群小鸭子》、《三个娃娃种葵花》等等。上三年级时老师还叫我们学简谱,反复唱:哆来咪、米发嗦,嗦啦嗦发米来哆。还唱:哆咪来发,米嗦发啦,嗦拉西哆,西来哆。哆啦西嗦,拉法嗦米,发来米哆,来西哆。上学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乐趣,我还特别盼着考试,爱闻考试卷的油墨味儿,一般只有考试才能闻得到那种特殊的香味儿。那年代的试卷都是老师用铁笔垫着钢板刻写蜡纸,然后用手推油印机一张一张的印出来的,印出的试卷在一定时间内保留着淡淡的油墨味儿。不论语文,还是算术考试,我常常得双百分,可是我们班竟然还有不及格需要假期到学校补考的,我简直不可思议。那时学校有留级制度,补考不及格就要留级,俗称"蹲班"。当时流行的童谣是:"蹲班生,卖花生,卖不了,往家扔,吃不了,拿屁崩。"</b></h1> <h3>  吉市口头条小学和二条小学文革前夕合并,1968年毕业的学生大部分升入朝阳中学。</h3><h3>前排左起1,少先队小队长刘希祥,3,高永珠,4,郑玉芬。</h3><h3> 后排左起1,孙炳坤,3,少先队大队长李玫,4,王宝玲,他们是我同班同学。7、裴素英朝阳中学初中毕业后当了中学语文老师,和我在呼家楼中学共事了四年。如今大家都已年过花甲。</h3><h3> 本照片是2012年朝阳中学四连校友聚会时,部分二条小学同学合影。(本照片由裴素英提供)</h3> <h1><b>  二年级时,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少年先锋队,戴上了红领巾,还记得入队誓词:</b></h1><h1><b> </b><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员,我在队旗下宣誓:我决心遵照党的教导,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时刻准备着。</span></h1><h1><b>  少先队每次组织活动,都有出队旗,唱队歌的仪式。大家穿着白汗衫,蓝裤子,戴着红领巾,排列整齐。大队辅导员喊:"出队旗",一个男生举着星星火炬红旗,两个女生护旗手,绕场一周,鼓号齐鸣。然后大家高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中唱道:</b></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新中国的儿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新少年的先锋。</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学习*****,</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毛泽东。</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毛泽东新中国的太阳,</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开辟了新中国的方向。</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黑暗势力已从全中国扫荡,</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红旗招展前途无限量。</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勇敢前进前进,</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跟着共产党。</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要拥护青年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准备着参加青年团。</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我们全体要努力学习和锻炼,</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走向光辉灿烂的明天。</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战斗在民主阵营,</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最前线。</span></h1><p class="ql-block"><br></p> <h1><b>  我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住在朝外大街吉市口头条的胡同大杂院。那时能玩倒一起的小伙伴,一凑就是七八个。每天学校就上半天课,另外半天到同学家,四、五个同学组成的学习小组一起做作业。作业也不多,一会儿就做完了,接下来或听听收音机,最爱听袁阔成说的评书《烈火金刚》、《平原枪声》等,和电影录音剪辑《岸边激浪》、《秘密图纸》等等。或玩游戏,打乒乓球,几块木板一支当乒乓球案子就开打起来。等老师来巡查后,我们就自由活动了。课余时间我们常去的地方就是少年之家。我们去那里主要是看小人书(连环画)。那儿的小人书教育意义很强如:《我要读书》、《鸡毛信》、《草上飞》、《扑不灭的火焰》、《八女投江》、《黄继光》、《铁道游击队》、《夏伯阳》、《小马官和大皮靴叔叔》等。也有一些古代题材的如:《西游记》、《水浒传》、《岳飞传》等。</b></h1><h1><b> 少年之家有棋牌室、幻灯室定期对外开放。棋牌室有跳棋、军旗、象棋、飞行棋等,还有 十一种支上小方桌,四个人轮流用一米长的杆把象棋子打进四个角洞里的"克朗棋"。幻灯室里经常上演的幻灯片有《没头脑和不高兴》、《刘黑仔》、《灰姑娘》、《月球的秘密》等等。</b></h1><h1><b> 朝外大街少年之家还有几处活动站,有坛口斜对面永星斋饽饽铺,东侧天齐庙内的少年活动站,吉市口六条东口的六条庙少年活动站,东大桥农业部宿舍内的少年活动站和日坛公园内的少年活动站。几处少年之家活动站的内容大同小异。</b></h1><h1><b> 六一儿童节和新年等节日少年之家还有猜谜语、套圈、贴鼻子、打靶、钓鱼、夹豆等各种得奖游戏,奖品是练习本、铅笔、橡皮、转笔刀、尺子等学习用具。那些年,在景山还有北京市少年宫规模相当大,游戏的科技含量也很高,大多用上了声、光、电或机械传动。不要门票,参与各项活动都不收费,每年六一儿童节那里更是热闹。</b></h1> <h3>王玉华,吉市口头条小学优秀教师,四一班班主任,孟小蓉、苏占行、胡桂兰、马德川都是她们班学生。王老师退休前是朝阳区国资委干部,区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40多年后通过教育学院朝阳分院孙嘉毅老师我与王老师建立了联系。照片是2016年夏天在王老师家。</h3><h3><br /></h3><h3><br /></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原来吉市口头条小学和二条小学是分开的两个学校,1964年两校合并称吉市口二条小学。一、二、三年级在头条校址上课,四、五六年级在二条校址上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6年,我在朝阳门外吉市口二条小学上四年级。1966年春天,学校组织批判“三家村”,批判“燕山夜话”,什么意思,不甚了了。只记得学校里开始贴大字报,当年小学传唱的一个政治歌谣:“邓拓、吴晗、廖沫沙,三姓原来是一家,三家村是三害村,燕山夜话说黑话,少年儿童胆量大,天不怕来地不怕,敢向黑帮开大炮,剥开画皮斩尾巴!”,其它内容全忘了,1966年8月起“文化大革命运动”席卷全国,大、中、小学基本停课。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6年夏有一天学校门口右侧挂起了一个大木牌上书“雄鹰革命造反兵团”几个大字,五、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成立了红卫兵组织。红卫兵常在校长室、办公室搞活动,有时外出到别的学校联合活动。学校白天黑夜大敞窑开,不论什么人都能随便出入。办公室、各处室一片狼藉,教室里桌椅横七竖八。我们有时趁高年级红卫兵不在,也到学校去折腾折腾,如玩捉迷藏,抓汉奸。从这间教室,跑到那间教室,从教室门进入,爬上窗户,跳出来,玩儿"打仗"。自已跟自己打,分两拨,以不同的教室为阵地,以煤球、劈柴为武器,互相攻击。我们还这样玩过:在学校房前的地上放几个体操垫子,大家上房,挨个从房上往下面的垫子上跳,谁上了房不敢往下跳,大家就笑话他胆小。教室的瓦房太高,谁也不敢跳。我们从第二排教室东头煤堆上爬上学校院墙,再登上南边的房,走房脊向西转到学校前院西边的锅炉房的房顶。学校锅炉房是平顶,没有瓦,也比较矮,就从这往下跳。从较高的地方往下跳那种失重的感觉很好,跳一次后还想跳。后来又有一次我们班同学胡伟上一年级的弟弟胡志也跟了上来,到那又不敢跳,他哥哥就鼓励他说:"跳,没事!",结果跳下去,就崴了脚了,这个哭呀,逗得我们哈哈大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有时还在头条胡同借着大树、矮墙等物爬上房,从一个院子串到另一个院子。夏天站到房上摘大树上的槐树花,香椿芽吃,冬天偷着吃人家晾在房上的白薯干。有时在房上走动被人家发现,挨几声骂:"谁家的孩子,房都让你们踩漏了,找打呐,小丫厅的!"我们赶紧藏身溜走。有时候根本还没听到骂声,碎砖头直接就冲我们砸过来了,我们叫着"不好!",赶紧抱头鼠窜。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年多的时间,头条小学公共财产被破坏遗失殆尽。学校桌椅坏严重,门窗的玻璃逐渐全部被打碎,到最后整个学校连一块碎玻璃都没有了,可能是附近捡破烂的收走卖钱了。有的则是被胆大的拿自己家去了。文革期间,我们院南屋一家的墙上张贴着一张彩画,"鸡、鸭、鹅、猪、猫、狗"明显是一张小学教学挂图。估计是他家孩子我的同班同学"小崽儿"所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以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和胡同里的小伙伴还在社会上闲逛,在街道踢皮球,玩儿铁丝绷弓子枪、“骑马”打仗(两个人一组,一个背着另一个,分几个组,组与组之间互相碰撞,碰倒了为失败)。天热到大窑坑游野泳,去六里屯、姚家园农村野地里去逮蛐蛐。去日坛玩攻山头,有时也去北海钻山洞,划船。到朝阳门门里东城区的地界串胡同,豆芽菜胡同、豆瓣胡同,南竹竿胡同、大方家胡同、赵家楼胡同、烧酒胡同,弓匠营胡同,北门仓、海运仓、禄米仓胡同等等都串过。有时候,到朝阳门护城河边捞鱼虫,看到河对岸有孩子,就往对岸扔小石头,当时叫“打河西的”。河东的孩子,也有时遭到河西孩子的袭击。双方都发生过头破血流的事件,根本找不到凶手,谁被砸着算谁倒霉。当年东城区的孩子和朝阳区关厢一带的孩子隔着护城河对打,是一个很刺激的游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还去过位于沙滩的中宣部看大字报,看不懂,也不记得什么内容了,就是在大院里串串。在朝内大街路北文化部大灰楼前看过批斗文化部长肖望东的批斗会。1966年底到1967年初,红卫兵全国大串联,文化部还成了红卫兵接待站,里面住了很多外地红卫兵。文化部前的空地上经常有红卫兵造反派的街头辩论会,吸引着很多过往的行人围观,红卫兵还从楼顶上抛下花花绿绿的油印传单。我们还曾进到文化部大楼里,登上楼顶往下看。文革时期制造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毛主席像章,那时候人人佩戴毛主席像章,还收藏毛主席像章。很多人都想得到做工精美,样式新颖独特的毛主席像章,交换像章的场地应运而生。在文化部前常聚集着很多人交换毛主席像章,男女老少什么人都有,少则几十,多则几百。人们展示、品评、鉴赏、议论嘈嘈杂杂像个市场,热闹非凡,但是只交换不买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7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小组联合发出《关于大、中、小学校复课闹革命的通知》。这个通知发布后,自11月起,大部分中小学生陆续回到课堂,但是教学秩序非常混乱。这一年由北京香厂路小学发起成立红小兵代替少先队,得到中共中央的批准。以后北京市的小学都在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下,纷纷成立了红小兵组织。我们吉市口二条小学也成立了红小兵组织,第一批加入红小兵组织的每班有十来个同学,都是老师挑选的。加入红小兵的政治审查不那么严格,只要不是黑五类子女,文革中没被抄过家,老师选中谁,就发谁一个菱形红小兵臂章,我是第一批加入红小兵的。1967年以后小学文化课很少,经常写大字报,开批斗大会。学校墙上有很多政治标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教育必须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等等。在这样的氛围里1968年9月14日学校革命委员会发给我们每人一张印有毛主席像和“最高指示”的小学毕业证书,我们从此告别了朝外吉市口二条小学,升入了中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徐恩禄 原朝阳区政协委员 呼家楼中学高级历史教师)</span></p> <p class="ql-block">朝外吉市口二条小学六三班名录</p><p class="ql-block">班主任:李蕙兰,家住吉市口二条西巷</p><p class="ql-block">女生:</p><p class="ql-block">1、张婉芳 家住头条铁门6号</p><p class="ql-block">2、吕少丽 家住大街吉市口南口春泉理发店东侧</p><p class="ql-block">3、李玫 家住吕少丽家东</p><p class="ql-block">4、孔佩红 家住大街275号筛子胡同南口西</p><p class="ql-block">5、王彩琴 家住大街291号</p><p class="ql-block">6、郑玉芬,<span style="font-size:18px;">家住大街295号(四美堂)</span></p><p class="ql-block">7、高永珠,住址同上</p><p class="ql-block">8、芦玉华 <span style="font-size:18px;">住址同上</span></p><p class="ql-block">9、王宝玲 家住头条10号</p><p class="ql-block">10、邵霖 家住大街吉市口南口小楼</p><p class="ql-block">11、刘世媛 家在吉市口赵一鹤门诊部对面大院</p><p class="ql-block">12、李志华家在二条小学西侧</p><p class="ql-block">13、燕丽英 家住头条甲46号</p><p class="ql-block">14、张俊英 家在头条乙46号</p><p class="ql-block">15、张玉英 家在吉市口煤铺南</p><p class="ql-block">男生:</p><p class="ql-block">16、徐欣 头条乙2号</p><p class="ql-block">17、关永禄 住址同上</p><p class="ql-block">18、孙炳坤 头条3号</p><p class="ql-block">19、薛建生 头条5号</p><p class="ql-block">20、关大生 头条18号对门关大生</p><p class="ql-block">21、胡伟 头条42号</p><p class="ql-block">22、徐恩禄 头条乙45号</p><p class="ql-block">23、刘克俭 住址同上</p><p class="ql-block">24、刘江 头条乙46号</p><p class="ql-block">25、高喜贵 <span style="font-size:18px;">住址同上</span></p><p class="ql-block">26、李文柱 头条甲46号</p><p class="ql-block">27、李存友 住址同上</p><p class="ql-block">28、翟民顺 住址同上</p><p class="ql-block">29、张志勇 头条48号</p><p class="ql-block">30、马长洪</p><p class="ql-block">31、刘桂山、</p><p class="ql-block">32、苏传生、</p><p class="ql-block">33、马海泉 头条48号</p><p class="ql-block">34、刘希祥 吉市口二条把口</p><p class="ql-block">35、徐云崇 大街一元堂西侧</p><p class="ql-block">36、马德庆 大街一元堂东侧</p><p class="ql-block">37、张世奇 大街粮店西侧</p><p class="ql-block">38、马长海 大街粮店东侧</p><p class="ql-block">39、刘金荣 大街吉市口把口西侧小楼</p><p class="ql-block">40、王可中 大街吉市口把口吕少丽家东侧</p><p class="ql-block">41、马仲华 大街佟继隆布店对面</p><p class="ql-block">42、王长生 大街四美堂西和徐万水一院儿(后搬家到朝阳门竹杆胡同)</p><p class="ql-block">43、王可实 大街295号四美堂</p><p class="ql-block">44、刘宝富 新声电影院小夹道</p><p class="ql-block">(时隔久远,文中所记不准或遗漏在所难免,希望知情者帮忙补充纠正,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