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慈母(一)在母亲节间,特地把慈母当年仙逝的悼文发出来,希望天下所有的母亲幸福快乐!

朱生视界

<h3>痛悼慈母(一)</h3><div>春节,是亿万中国人纷纷团聚的最好佳节,是中国流传几千年万家享受天伦之乐的最美时期。可今年春节是我最心痛、最悲哀的时节。因为我心中,不,是我们父几姊妹全家及儿女们最牵挂\最心爱的母亲,竟然在所有人猝防不及时刻,撒手离开了我们而到了蓬莱遥池。天哪……</div><div>说来也怪,年前二十几时,我决定带着妻子在离家九年之际同父母过上一个团圆之年。也就打电话告诉两个妹妹,说准备在春节回家陪伴父母。虽说车票非常难买,也就商量在大年初一或者初二乘火车回那阔别九年的湖南老家。但是我不敢打电话告诉父母,一则是回程日期不能完全确定,原因是还有一单生意合同还未最后签字盖章;二则是怕让父母准备过多的年货,那样就会劳累他们。可那合同直到大年三十日才最后定夺.这样,我也就在腊月二十七决定不回老家过年了。同时也就将父母、晚辈的红包、孩子的学费以及参考书、吃的东西\看的影碟等物品一并寄回老家。谁知妹妹将这消息告诉父母时,他们犹如冷水淋头——大所失望!我可以想象出,他们当时的心情是多么地失落、多么地凄凉!现在回想起来,不禁要咒骂自己当时是多么糊涂、多么粗心、多么愚笨。钱能赚得完么?九年时间,只有一次上老家看望二老.还有一次是母亲拖着病体、载着华发千里遥遥地赶到深圳来看这个不孝之子!这些,是我永远不能原谅的地方,是自己一辈子的后悔,是自己一生的遗憾!</div><div>前几十年自己为了服侍二老,放弃了远游、放弃了外出闯世界的机会,也可以说是尽了一份心,尽了一份孝。母亲牙齿不好,也尽量买些软食让她老人家吃;父亲喜爱烟酒,每月也都定期购买三十斤酒、几条烟尽量让他老人家过得舒适些。过年过节也全都是在家购买节日物品,陪伴父母安享晚年!尽管自己有些粗心、有些直爽,但总体还是让父母感到宽心,让左邻右舍多有称道。因为我们四姊妹团结向上、尊敬孝敬老人都是在左邻右舍小有“名气”的。但是,自从自己于九年前外出打工以来,就给父母心头压上无穷的牵挂,添上无限的思念。也可以说是我的外出给母亲的离去添上一丝的不可饶恕的罪过。不然,母亲绝对不会在七十一岁生日前夕匆匆离开我们。因为,在大年初一我向母亲电话拜年时,母亲还中气很足,声音还是很宏亮,思维还是很清晰。……可仅在初一下午,母样就病倒休克,就在初六被送到医院抢救。接到妹妹告急电话,我就马不停蹄地携同妻子打的赶到火车站,就跑步走出火车站,就飞快坐上的士车就“哚\哚 ”不停地拖着行李车就飞也似地跑进病房。老天真是没长眼睛,映入我眼帘的竟然是母亲灰色的头发更加杂乱,憔悴的面孔更加苍老,混浊的眼珠让人不忍目睹。特别是那张开出气的嘴唇,压上塑料管的鼻孔,扎着两根几寸长穿剌的脖颈,一下子就令我酸泪夺眶而出!这是我亲爱的、慈祥的、善良的、无私的、伟大的母亲吗?妹妹告诉我,老妈于初六下午送到附一医院时,医生在作完相关检查时就当场开具“痛危通知单”。紧接着推进重症室进行抢救。医生虽然是出于治病需要,但都太无“人道”,老母四肢被绑在抢救台上,亲人被赶到门外。可以想象,老母的心是多么绝望、同时又是多么悲伤、多么痛苦、甚至还有无比的愤怒。只是她老人家身陷重症的泥潭,任凭医生的“穿墙打洞”,四肢血管扎不进针头就只好往脖子上的胫动脉上穿剌.妹妹哭诉说,初七一早,老妈醒来后,见到妹妹说:“你们不能不要我,……我……我要住到你家去……我不要住到医院里……。”两个妹妹无奈,为了抢救慈母的生命也就咬牙在医生医治疗案上签字同意穿剌。在医生将那五六寸长的塑料管往老母脖子上穿剌前几秒钟妈妈绝望地说:“你硬要把我放到这里穿山打洞……。”然后眼睛一闭,然后发出嘶心裂肺的惨叫。……</div><div>古语曰:屋漏偏遭连夜雨,船破又遇当头浪。想来老妈遇上这次大灾难也是应了这一预兆。因腊月二十三我自从没说准能否回家过年的一事来。所有不好的“邪门”事情都凑到一起来了。以往我不在家的时候,小妹妹都会同姐姐约好大年初二向父母拜年的(家乡都有初一崽初二郎之说);要是这样母亲初一病倒也就不会拖到初六送医院抢救。可这次小妹的家婆生病需要她一家人前往广州过年;以往我姐在我外出九年期间,都会在初二给父母拜年,并且会承担很多家务,以此来减轻父母的家务劳累的。可母亲在年前就叮嘱姐姐不要单独过来拜年了。目的是为了减轻姐姐“送礼”的负担。而是要姐姐同两个妹妹约好初七上门拜年。我本来约好初二乘火车回家给父母“拜晚年”。可我因为那生意合同等“闲事”给耽误了。不然,……我真混账!</div><div>当然,母亲的离去,还与我们做晚辈的大意有关。早年母亲中年操劳过度:少年八岁时就失去母亲,十一来岁时就外出谋生。为了拉扯我们四姊妹的长大,同时又能学习好,也就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含辛茹苦地相夫教子,孝敬父母及公公。七十年代初期,是我们全家生活负担最重的时期。父母加起来的工资正好八十元(父亲49.50元,30.50元),每月给爷爷零花钱五元。然后精打细算地负责全家“柴米油盐酱醋茶”。重要的还是我们四姊妹的学费开支:高中8.50元/期;初中5.00元/期;小学3.7元/期。我们四人每年学费要达40元而且还要穿衣、购文具等开支。为了不让我们饿肚上学,母亲在工厂四周利用业余时间开荒种菜、种红薯、芋子等,甚至还种芝麻黑豆等作物。清晨我们还在睡梦中时,母亲早已到菜地里挑水浇菜了。接着打早火做饭,让我们吃早餐上学。自己经常是吃红薯、芋子加咸菜。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母亲重点照顾的对象。因为父亲是炼钢工人,每天要高温作业。而且父亲又几次受到工伤打击,身体不是太好,于是母亲从牙缝里挤出开支,每天早上一个鸡蛋,一碗米汤加酒糟地让父亲滋补身体。十几年如一日,这样我们四姊妹才得顺利地上完小学和初中、高中(只是姐姐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只是在高中未毕业时就参加工作。这样也就为她后来生活艰辛埋下种子,也让老母为大姐一家的生活增加不少牵挂。当然,也会在自己微薄的退休工资里拿出一些予以补贴)。同时也能让父亲晚年有一副硬朗、健康的身子。可以说这些美好的结果都是母亲用自己的艰辛、奉献、善良、勤劳及生命换取来的。要是母亲有一丝私心,有一半顾及自己的念头,母亲都不会这样凄惨地离开我们。都不会在后二十年生活中处于病痛的折磨之中。早在四十岁时候,母亲就因生活重压,中年得上心脏病,经常气喘,经常在早晚挖土种菜时汗流浃背。同时还要在晚上为我们四姊妹打鞋底做鞋子、补衣服。记得自己在上初中前所穿的鞋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做的布鞋或轮胎皮凉鞋。就是塑料拖鞋坏了,也是母亲用锯片烫修\胶水补好的。更令我永生不忘的是母亲常常饿着肚子去上班的。有时饭、菜馊了,母亲一个人偷偷吃到肚子,一则为了省钱;二则不能让我们影响身体。</div><div>母亲虽然节俭,但也很好强。在工作上,母亲绝不轻易服输,早上就是不吃饭,或者匆匆扒上几口饭,或者拿上一两个红薯、芋子边吃边快步上班,也不愿意迟到,更不用说有早退、旷工的现象了。就是在平凡缝补工作中(给全厂职工缝补工作服)。也是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奋力争先。虽然母亲不识字,但她也是尽力争取.记得在文革初期,母亲也在家里学习识字,还用描红本练习写字,学背“老三篇”;在二十几年工作中,几乎没有什么早退和旷工现象,就是因病迟到也是少之又少。还得了不少先进工作者奖品(毛巾、杯子之类。)也正是因为母亲一辈子吃了没文化的苦头,所以也就倾尽心血让我们几姊妹努力上学,从没有让我们交学费时打欠条。就是穿着也是干净、得体。虽说大的穿了给小的穿,也是没有破烂现象,母亲告诫我们:人要勤劳、要精打细算(别人是笑烂不笑补的)、要多做善事好事、要孝敬老人(屋檐水代接代:滴在现地方,你不孝敬父母,将来你儿孙也会不孝敬你自己)、要和睦相处、要努力工作、要尊敬老师、上级领导,要互相帮助、要不怕吃苦……因此也就会常常告诉我们一些民间谚语:“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好一世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井水挑不尽,力气用不完”这些不起眼的片言只语,对我们几姊妹键康成长、勤奋学习、团结友爱、互相支持起到非常重要的启蒙教育作用!</div><div>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可难就难在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而我老母亲,就是典型的而又平凡的好人。在她心目中,只有父母、丈夫、儿女及亲戚,从没有考虑过自己;在她的操劳关怀中,也只有别人.哪怕就是不认识的遇难人员、乞丐、逃荒者,她都会从自家米缸、饭锅及口袋中拿出米、饭、钱物等予以支助。同时,就是看到自来水管漏水,土路不平等事也会上去关好笼头、也会用锄头、铁铲予以填好。就是家里的所有亲戚,也是她老人家所关怀的对象。对自己的父亲、母亲那是无微不至的关怀;对于自己的后母几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妹妹也像半个母亲般地关照。就在他们未成年之际,也尽力一个又一个地接他们过来学裁缝。为他们有一技之长地步入社会成家立业打下一定基础;对于我父亲这边的亲戚,也是尽力接他们到家里来跟我父亲学手艺,就是自己的堂弟等人,也是一视同仁地帮助、支持!这些不说那是在过去经济很紧张的情况下,就是处在如今经济很好的今天,要一个又一个地无私帮助一帮人也确是非常难得的事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