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赞互粉,为习作增亮一一海澄中心小学《以微信为平台 创新作文评改模式》课题实验札记

玉笛飞声

<h3>  时光荏苒,转眼间课题实验又历经半个学期。孩子们与老师一起在锻炼着,成长着。但是,实施过程中,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三位老师探讨后,认为最值得反思的就是如何调动与保持家长与孩子参与的积极性。</h3><h3> 黄惠敏老师将孩子们的习作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美篇,在课堂上引导如何在美篇下进行互赞互粉,互评互改。全班习作一目了然,更有可比性,更加直观。以前小组只能看见本组习作,学习范例很局限,现在扩大到全班,无论是写,还是评,孩子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h3> <h3>  这是抓住校园活动一一科技节进行观察作文,并制成美篇,上传在家长群,朋友圈,令孩子们的习作有了更大的交流平台。</h3> <h3>王幼字老师则在指导微信互评的基础上,设立最佳小评论员,最佳小组,进行小组与小组互评竞赛 ,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h3> <h3>王老师将孩子们的习作发表在微信公众号,让交流范围进一步扩大</h3> <h3>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互评难度大一些,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因此,黄海燕老师紧紧抓住家长感兴趣的话题与爱晒娃的心理特点,让孩子做一项家务,并记录过程,拍图上传。家长们很乐意,一方面锻炼孩子动手能力,体会父母工作的艰辛,一方面又能将孩子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看,因此非常积极,效果较好。</h3> <h3>而老师在微信上及时点评,反馈快捷,又给后面的同学起引导作用。</h3> <h3>我们课题组《月港拾贝》作文报4月刊也出版了!</h3> <h3>课题实验行进中难免有障碍,只要我们学会反思,群策群力,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h3> <h3>文字图片:黄惠敏 王幼字</h3><h3>撰 稿:黄海燕</h3>

习作

孩子

互评

老师

家长

微信

小组

作文

互赞

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