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埃及:体验大河文明的繁华与沧桑(下)

一鸣

<p class="ql-block">天圆地阔生如梦</p><p class="ql-block">长河历史语尽荒</p><p class="ql-block">坐爱霞光唯一缕</p><p class="ql-block">抬身惊悟在他乡</p><p class="ql-block">落日余晖下的尼罗河,一直绵延到远方那无法探知的奥秘,静静的从埃塞俄比亚高原一路走来,最后到达埃及。6670公里的流程,穿越撤哈拉大漠(602万平方公里)那广阔无垠的高原与深谷,那种一望无际的辽阔与寂寞,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留在心中的只有震撼和感动!</p> <h3>我们来到尼罗河上乘舟,身临其境感受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巴比伦文明,作为世界文明四大主源文明之一的埃及文明的丰富内涵,加深理解四大文明和而不同,碰撞交融,共存共荣,一系多元的前世今生。</h3> <p class="ql-block">沿着这条古老的河流去寻觅那些已经被滚滚黄沙与无情岁月湮没的足迹。去看看中王朝法老时期的帝王谷;去看看《尼罗河惨案》电影中的卡纳克神庙群;去看看《埃及艳后》电影中,在帝王谷出土的众神和壁画;去看看位于亚历山大港弯中,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灯塔和埃及第一高的庞贝石柱,去体验一下6000年文明古国的繁华与沧桑!</p> <h3>埃及是一个长时期处于同一王朝统治下的统一的大河流域的国家,与尼罗河的恩赐有着直接的关系。</h3> <h3>尼罗河流域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恒河(印度河)流域,以及我国的黄河流域不同。它三面环沙一面进海:西临利比里亚沙漠,东濒阿拉伯沙漠,南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北是河口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地中海)。</h3> <h3>这些自然的屏障使它受到了特别好的保护,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可以自由自在地安排自己的命运,没有引起万花筒般的帝国间的更换。</h3> <h3>尼罗河像一条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平稳的水流使北上的航行极为容易,而盛行的北风,西北风又使返航毫不费力。这样,埃及人就拥有了宝贵手段进行可靠的交通运输。</h3> <h3><font color="#010101">大河的潮起潮落又给两岸淤积了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源,仅河口三角洲地区就养育了埃及96%的人口。埃及地跨非、亚两洲,大部位于非洲东北部,只有苏伊士运河以东的西奈半岛位于亚洲西南角。北濒地中海,东临红海。国土面积96%是沙漠,4%是河谷。农业与人口主要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经济主要依赖农业、石油、旅游和侨汇。埃及主要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官方语言为阿拉伯语。</font></h3> <p class="ql-block">尼罗河孕育了美丽的埃及,在公元前3150多年以前,在现在开罗城南20几公里的地方,就建立起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叫孟斐斯(现在的吉萨)。这一王朝称为古埃及的老王国,这一王国可以说是古埃及最富足最强大的时期,大约经历了1200年左右,最标志性的建筑就是沿都城孟斐斯尼罗河沿岸一带现存于世的80余座金字塔。</p> <h3>金字塔当属老王朝法老的登峰造极之作,但金字塔是法老数学与几何学卓绝智慧的杰出代表,至今仍是世界无解的迷题。(金字塔的祥情上篇已述)</h3>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尼罗河一路北上,距离开罗城700公里,穿越埃及7个省区的千里土色和万古苍原的撤哈拉沙漠,来到了古埃及中王国和新王国的故都底比斯(卢克索)。</p> <h3>这个时期标志性建筑之一就是神庙,作为法老朝拜和玄耀功德的场所被大批的建造起来。</h3> <h3>中王国起始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都城由孟斐斯迁至底比斯。接下来是新王国时期,始于公元前1539年左右。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古埃及最繁华与鼎盛时期,出现了著名的法老雅赫摩斯一世、图特摩斯三世、哈采普苏特女王、阿肯那顿、少年国王图坦卡蒙、拉美西斯二世和三世等等功名盖世的法老。尤其是在公元前1279年左右,拉美西斯二世继位,开始了近70年的统治。</h3> <h3>第二个标志性建筑就是在卢克索尼罗河西岸7公里处的法老墓葬地一帝王谷。</h3> <h3>在诸多神庙群中首屈一指的是卡纳克(太阳神)神庙群,让我们熟知是从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中那成排的公羊石雕。</h3> <h3>让人晕眩的石柱林,石柱阵顶端的神密落石……!</h3> <h3>卡纳克神庙建筑总面积达100公顷,十进大门,包括寺庙和礼堂25座。经历了长达1300多年的建造和扩展过程,是专为朝拜一些神灵而修建,其中主要用于朝拜埃及的天神阿蒙(Amun)。</h3> <h3>圣殿,方尖碑及成群的圆柱均记录了法老们的英雄事迹,有30位法老的事迹雕刻在石柱上。其规模,复杂程度以及多样性为世界罕见!</h3> <h3>世界各地的人们千辛万苦来到埃及只为见它,也有来到埃及不见太阳神庙群等于没来埃及一说。</h3> <h3>一条两旁布满了公羊头狮身人面像的大道将我们引至壮丽的第一座塔门前。动物的爪子中都握有一尊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这种雕像象征着天空之神阿蒙。</h3> <h3>第一座塔门的原始高度为43米,直至今日,这一遗迹仍然令人震惊和钦佩。</h3> <h3>第二座塔门的建造开始于霍伦赫布法老,但直到塞提一世(最富有的法老)在位期间仍然没有完成。塞提一世的儿子拉美西斯二世完成了修建並建造了两尊巨大的自己雕像分立门的两侧。</h3> <h3>拉美西斯二世的狮身人面像。拉美西斯二世名震整部埃及历史,除了他的木乃伊保存在埃及博物馆外,其它地方也有很多他的雕像。他一生政绩和战功都十分出色,当政近70年,活到90多岁,娶过34位妻子(现在埃及法律也允许娶4位妻子),生了100多个儿女,生命力很是旺盛!</h3> <h3>通过第二个塔门的入口处后便是多柱厅,置身于134座巨型圆柱之间,我们不得不为这个地方的宏伟壮观和富丽堂皇而感到深深的震撼!中间的12座圆柱高21米,含有露天式纸莎草状柱头,据说上面能站百人,一个圆柱需12个人合围方能合拢。</h3> <h3>剩下的的122座圆柱高15米,柱头也为封闭式。</h3> <h3>第三座塔门是由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而成。方尖碑则是图特摩斯一世建造的。从第三座塔门向东而行就能见到神庙较为古老的部分,始建于第十八王朝的初期。</h3> <h3>古老部分的遗址面积十分广阔。</h3> <h3>图特摩斯三世的一对方尖碑一个依然伫立,另一个的基座依然完好无损。</h3> <h3>哈采普苏特女王建造的两座红色方尖碑,目前仅有一座仍存于世,而另一座方尖碑的顶部则静静地横卧在圣湖附近。</h3> <h3>圣湖风光是这里的必看景点,人们在圣湖下面发掘出了祭司宫殿的遗址。我们在岸边小息了10分钟,然后回返。</h3> <p class="ql-block">阿普霍特普三世建造的巨型圣甲虫雕像,由花岗岩建造而成,象征着古埃及的幸运神。它也是当时埃及法老王朝的避邪之宝,全国只有两座,另一座在亚历山大港庞贝石柱的下方。</p> <h3>史载,3000多年前,每一位法老上任,都到太阳神庙来朝拜。然后毕其一生在这里留下自己的拓展,如此代代相续,神庙修建延续了1300多年,30位法老的业绩。奇怪的是修建过程如此之长,前期和晚期都没有明显的区别?只能说明埃及古文明的整体风貌一来就成熟,临走还如此!</h3> <h3>每个石柱上都刻满了象形文字,全是一个个具体的物像:鸟,虫,魚,人,十分写实。但把这些人人都能辨识的图像连到一起,却谁也不知意义!</h3> <h3>这是一种把世间万物召唤在一起进行神秘吟唱的话语体系,这种体系印刻在石柱上,直接与上天沟通。每个石柱都承载着巨量信息,站在朝阳夕辉中,与它相比,希腊和罗马的廊柱是否是太小了?更不用说我们的殿柱和庙柱了!</h3> <h3>站在这巨型石柱和方尖碑面前,很难想象当年这些上百吨的巨石是如何从200多公里以外的阿斯旺运到这里,采用什么方法立起的石柱林?而在现实中,卡纳克神庙的传奇在一点点地被毁灭,过度的旅游开发,无序的经营管理,利益超越文明成为人们心中的渴望。然而,自然却给予人类无止境的贪欲一次又一次的惩罚,古迹风化,土地沙化,人为消化……,这四千多年的古迹也会慢慢消失在历史的记忆中!或许再过百年,只有尼罗河水,才会想起卡纳克曾经有过的繁华!</h3> <h3>从卡纳克神庙出来我们坐上卢克索特色交通工具准备过河前往帝王谷。</h3> <p class="ql-block">在登船码头旁我们见到了卢克索神庙。这座神庙是拉美西斯法老一家领地,虽然不是参观项目,拍几张远景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神庙的大门坐东朝西,下几级台阶就能见到巨大的塔门。塔门高21米,是由拉美西斯二世亲历建造而成。塔门前有六尊法老的雕像,但经岁月的磨砺,只剩下三尊法老的雕像和一个原是一对的巨型方尖碑。另外的一座方尖碑现在矗立在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上,去年在巴黎已见到它的尊容。</p> <h3>坐马车来码头的路上,见到了从卡纳克神庙通往卢克索神庙的古驿道,大道全长6华里,两侧的古雕像栩栩如生。</h3> <h3>坐上三栀杆帆船从尼罗河东岸前往尼罗河的西岸,看着渐行渐远的神庙群心情仍旧无法平静下来!</h3> <h3>船上船手唱着古老又欢快的民谣气氛顿然活跃起来!</h3> <h3>埃及人能歌善舞,肢体语言非常丰富,对中国也非常友好!</h3> <h3>过了尼罗河不久就进入了浩瀚的沙漠,这便是阿拉伯沙漠。刚刚还在古迹中感叹人类文明的恢宏久远,没几步就跨入了杳无人烟的荒原。在离卢克索7公里的地方就是闻名于世的帝王谷。</h3> <h3>老王朝的法老们修建高大的金字塔作为自已的陵墓,可是已发现的80余座金字塔无一幸免全都被盗。中王朝和新王朝的法老们就在深谷中挖掘自己的陵墓,在帝王谷就发现了64座帝王的墓穴,但也同样遭到被盗的命运!</h3> <h3>可喜的是在1922年被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最后发现的,少年国王图坦卡蒙的陵墓保存完好无损。出土了1700多件奇世珍宝,包括纯金面罩,七层套棺,金床金椅金坐驾等,填补了许多古埃及文明的空白。出土文物在开罗埃及博物馆的二楼几乎占据了3/4的空间,金面罩成了震馆之宝。</h3> <h3>图坦卡蒙八岁登基,18岁离世,在位只有不到10年时间(公元前1341~1323年),可想而知,那些在位数十年的法老陵墓如果没有被盗!奇珍异宝应该是多少?</h3> <h3><font color="#010101">墓穴中法老将自己喜欢的故事和功德雕刻在石壁上,虽经历了几千年,画面却熠熠生辉,真是人间奇迹!</font></h3> <h3>卢克索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名不虚传,见其实貌只剩心灵的震撼,语言已显苍白无力!</h3><h3>尼罗河将古城分成东西两部分,因信仰所为,认为人的生命同太阳一样,自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因而在河的东岸是雄伟壮观的神庙和居民区,西岸却是法老和贵族的陵墓。生者之城与死者之城隔河相望,形成了两个世界循环往复的永恒!</h3> <p class="ql-block">在返回开罗距开罗老城近百里的地方,一座新的开罗城正在建设中。这是中国援建的项目,是习近平访问埃及时签定的,时间为10年,新城长约五十华里。</p> <h3>有的建筑已见雏形</h3> <h3>典型的中国元素</h3> <h3>开罗城尼罗河两岸无论新城区的政府办公区域,还是商业街的购物区域卫生状况实在是差,拉圾随处可见,没有见到一位环卫人员打扫,可能埃及没有这个工种,只能让拉圾随风而逝。天气永远是一层黄褐色的沙雾,无论什么时间都是如此,所以拍出的照片也是沙雾蒙蒙,很有特点!</h3> <h3>老城区的住宅区更有特点,房屋95%不封顶。</h3> <h3>盖一层先住着,等需要时再接着往上盖。</h3> <h3>墙面全是裸露着,窗户用床单遮挡着,不上玻璃。</h3> <h3>阳台永远是彩旗飘飘,五颜六色很是艳丽!</h3> <h3>这可不是在建小区,而是完全的居民住宅。</h3> <h3>地导介绍,在埃及房产永久归个人,只要不封顶,政府不收一分钱的税,加之常年无雨,所以家家不封顶。</h3> <h3>如果你在街边吸烟,会有很多人光顾要烟同你分享!在大金字塔下,无数的孩童伸着小手,嘴中说着生硬的good.china,good.china!只要给一美元,她们的小脸会露出灿烂的微笑!在返程开罗途经休息站时,大巴车门前会有很多不同年龄的孩子索要吃的,那怕是一块糖或一个小面包,都能满足她们的需求!这种现象并不感到奇怪,在欧洲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但环境卫生问题确是人力所能及的!!!</h3> <h3>我们从开罗坐车北上,3个小时就来到了地中海的港口城市亚历山大。</h3> <h3>波澜壮阔的地中海拥抱着亚历山大港,宜人的气侯赢得了地中海新娘的美誉。是一座古老与现代相交合,传统的伊斯兰习俗与西方现代文明交织在一起的城市,游人如织,风景秀丽!</h3> <h3>公元前332年,埃及被马其顿帝国所征服,马其顿帝国皇帝亚历山大将这里命名为亚历山大港。它是埃及第二大城市,也是第一大港口与外贸进出口中心。</h3> <h3>60公里的滨海大道紧贴地中海美丽而宽阔。</h3> <h3>岸边白伞如繁星点掇在百里海提非常养眼。</h3> <h3>游艇象海鸥栖息在平静的海面上十分壮观。</h3> <h3>海湾大桥静静地座落在港湾上秀丽而庄重。</h3> <h3>不时有特色交通工具在现代的大道上慢慢驶过,会给你带来一丝久远的回忆。</h3> <h3>蒙塔扎皇家公园座落在地中海的岸边,硕大的沙枣树排列有序十分壮观。\</h3> <h3>蒙塔扎皇宫坐落在小丘之上,原是国王行宫,现在已是埃及国宾馆。</h3> <h3>王宫正门直面地中海。</h3> <h3>蒙塔扎皇宫花园在1925年以前一直是皇室家族的消夏避暑地。现在已向游人和垂钓者开放,成为消遣时光极佳胜地!</h3> <h3>美丽的皇家园林与地中海连在一起,秀美无限。</h3> <h3>花园一角</h3> <h3>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遗址在亚历山大城边的法罗斯岛上,灯塔约在公元前280~278年建成,巍然圪立在亚历山大港外1500年。因在两次地震中极度受损,于I480年完全沉入海底。</h3> <h3>法罗斯灯塔是世界上所有灯塔的原型,灯塔的光由顶端一个火炉产生,建筑材料是石灰岩块,高150米原有16层。灯塔毁于地震后残留的石块砌成如此恢宏的城堡,可想而知当时的灯塔会有多么宏大壮观!</h3> <h3>海滨一侧,白帆(伞)如画!</h3> <h3><font color="#010101">亚历山大最著名的古迹之一庞贝石柱,高29米,是埃及第一高石柱,属于红色花岗岩材质,立于公元298年,是为纪念古罗马皇帝戴克里先而立的纪念碑。(典故上篇已叙)</font></h3> <h3>庞贝石柱前立有两尊拉美西斯二世的狮身人面像。</h3> <h3>排名第二位的圣甲虫雕塑,第一位在卡纳克神庙的圣湖岸边。</h3> <h3>海滨建筑鳞次栉比古今交错。</h3> <h3>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建于马其顿帝国统治时期,是托勒密王室的王家图书馆,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时期曾毁于火灾,罗马时期重建。公元前47年,凯撒大帝攻占埃及时将图书馆内70万卷图书付之一炬,其中包括那部有名的《埃及史》。后来由于两次地震图书馆沉入海中,我们见到的是在原址上重新建造的现代化的建筑。</h3> <h3>座落在图书馆对面地中海岸边三座白色的纪念碑仿佛在向人类控诉着侵略者断送古埃及文脉的滔天罪行!</h3> <h3>图书馆外围正在扩建没有开放,非常遗憾!</h3> <h3>罗马人做的第二件事更坏,公元390年,罗马皇帝禁异教,驱散了惟一能读古代文字的埃及祭司阶层,结果所有的古迹,古碑很快就没有人能解读了。</h3> <h3>沙枣树是非洲特有的热带树种,非常耐热而闻名。</h3> <h3>如果把埃及的历史划定为五千多年,那么,起初的三千多年可以说是法老时代,中心在孟斐斯,后在底比斯,即现在的卢克索。接下来的一千年可以说是希腊,罗马时代,中心在亚历山大港。最后的一千年可以说是阿拉伯时代,中心在开罗。</h3> <h3>我们要感谢拿破仑,是他在金字塔下发现了(罗塞塔)石碑。我们也要感谢法国考古学家商博良,是他的破译让我们知道了老王朝的故都在孟斐斯,在5100多年前就已是统一的奴隶制国家。</h3> <h3>我们还要感谢英国考古学家卡特和少年法老图坦卡蒙,是他在帝王谷的发掘,让少年法老的陵墓得以展现在世人面前,1700多件奇世珍宝让我们知晓了三千五百年前后古埃及的繁华与昌盛。</h3> <h3>世事沧桑,潮起潮落。古老的埃及文明历经了三千多年的辉煌与繁华,走到后来先后被外族侵扰或占领开始走向了末落。</h3> <h3>公元前525年古埃及曾一度被波斯人征服;公元前332年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公元前305年埃及总督托勒密宣布自己为埃及的国王(亚历山大的部将),开始了托勒密王朝的统制;公元前30年埃及被罗马帝国占领,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个省。《埃及艳后》描述的就是这段时期发生的故事。</h3> <h3>《埃及艳后》指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王克里奥帕特拉(前69~前30年在位),相传美艳绝伦。她父亲去世时,遗命让18岁的她和弟弟共同执政,但姐弟俩都想独享王位,便开始了残酷的王位之争。她利用美色赢得了罗马执政官恺撤大帝的帮助,夺得了最后的胜利。</h3> <h3>公元前44年,恺撤被暗杀。她又投入新执政官安东尼的怀抱,公元前37年安东尼抛弃自己的妻子(屋大维的妹妹),正式与埃及艳后结婚。屋大维于是对安东尼发动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海战,战争进行到白热化时,艳后突然将自己的舰队撒走,痴情的安东尼也丢下正在浴血奋战的队伍,追随她到了埃及。</h3> <h3>为了保证古埃及的安全,她向屋大维表示臣服。屋大维回复她:只要她杀了安东尼,他就保证不入侵埃及。最后,安东尼举剑自尽,艳后用埋葬国王的仪式举行了葬礼,然后吸蛇毒自杀身亡。她的死标志着古埃及王朝的结束,埃及从此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省。这不是电影故事,而确实是一段真实的史实!</h3> <h3>公元641年,阿拉伯人成为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埃及文化开始与阿拉伯文化交融,并逐步开始伊斯兰化和阿拉伯化,这就是埃及为什么现在是阿拉伯世界一员的始因</h3><h3>1517年埃及又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省。</h3><h3><br></h3><h3>1798法国拿破仑统治埃及3年。</h3><h3>1882年英国控制埃及,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1922年埃及独立,1953年成立埃及共和国,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h3> <h3>埃及历经强盛与繁华,无愧于人类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称胃!在公元元年前后开始衰落,相继被不同国家所统治。在外来统治的过程中,古埃及文明逐渐被阿拉伯文明,古希腊文明,罗马文明同化分割,失去了原有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连自己创造的象形文字都无法解读!原住民已不复存在。</h3> <h3>今天,我们只能从金字塔、神庙、帝王谷、博物馆中来寻觅古埃及辉煌灿烂的古文明,真是让人感概万千!可慰的是我们中华文明虽晚于古埃及文明若干年,却完整的延续下来,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断层的伟大文明而感到骄傲和自豪!</h3> <p class="ql-block">天圆地阔生如梦</p><p class="ql-block">长河历史语尽荒</p><p class="ql-block">坐爱霞光唯一缕</p><p class="ql-block">抬身惊悟在他乡</p> <p class="ql-block">风停沙落世浇凉</p><p class="ql-block">伫立塔边伴夕阳</p><p class="ql-block">勿念故人音恍惚</p><p class="ql-block">才知新友影苍茫</p> <h3>虽然我们也同样遭受外族的入侵和内族的战乱,但中华文明以强大的包容力和延续力支撑着我们上下5千年那不变的灵魂和肉体。同属一脉相承的中华儿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熠熠生辉,纯净久远!!</h3> <h3>埃及一周的寻觅之旅,虽然是走马观花,但那灿烂的古文明之树和埃及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花浸人肺腹,芳香永存!</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