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雨中,我见过你——猫儿山

Ly

<h1><b>   对,我又去广西了。</b></h1><h1><b> 戊戌年的立夏,带着对漫山遍野的杜鹃花的期待,我来到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团长早已通知我们,由于下了好几天暴雨,杜鹃花已落尽,要调整好心情。但期待还是有的,前几天朋友游赏后还在圈里赋诗"深谷杜鹃红似血,高山云朵白成尘",我想,我至少能看到落红满径吧。</b></h1><h1><b> 在桂林下高铁后乘车往兴安县要三个小时,沿路断断续续下着小雨,前方的朋友说,猫儿山下暴雨了。进入猫儿山,就看到了欢快的山溪,才想起王维的"深山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果然,瀑布就在眼前了!</b></h1> <h1><b>  &nbsp;虽说立夏,但仍然是春山漠漠,春水溶溶。雨中的猫儿山,更是烟雨蒙蒙,水声响亮,神秘中透着热情,我不管前方会有什么,总之抱着散步的心情,欣欣然地冒雨探寻。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拾级而上,一捌弯,一大片的翠竹林就在眼前。"竹寒而秀,石丑而纹",经过一个严冬、一个寒春的竹子,秀气逼人,你看,悠悠竹海,葱绿青翠,柔嫩欲滴,清幽淡雅,诗意盎然!<br /></b><b> 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可见竹之清逸脱俗。但我们远道而来,并不为出尘脱俗,而是为了快乐!我们在竹林中漫步、听雨、摆拍、嬉戏,一乐也!我们爱竹,也爱肉,所以食有肉,饭有竹——竹筒饭,二乐也!竹林深处,觅得一小亭,有姜汤解寒,有小饼解馋,虽无酒,也不亚于竹林七贤,三乐也!</b></h1> <h1><b>  猫儿山主峰海拔2141.5米,在接近山顶处,有一块高山沼泽湿地,入口处有一个书有"曲径通幽"的木牌坊,司机大哥说,"这是沼泽湿地,必须沿着木板小径走,里面手机无信号,必须结队朝状元桥方向走,我在那边路口等你们,别丢队。" 此时正下着大雨,一切都被雾岚包果着,充满神秘。加上司机大哥的告诫,气温骤降,心中不勉升起点寒意。<br /></b><b> 沿着木板小径走进去,迷雾中的古树盘根错节,苔藓披挂,苍莽古朴,仿佛走入哈利波特的魔法森林。</b></h1> <h1><b>  上天真是眷顾我们,曲径通幽处,一株高山杜鹃正在雨中尽情盛放!全场欢呼!出发前就放弃了"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汇成了花的海洋"这一期待,进山前放弃了"还剩几片'深山杜鹃红似血'的花丛"的期待,雨中漫步于猫儿山时,继而放弃了"落红满径"的期待,以为,我们立夏上山,刚好错过了春天,当然也会错过杜鹃花的。谁知道,见到了花神——据说。</b></h1> <h1><b>  晚上入住山顶酒店,还是&quot;深山一夜雨&quot;。日出是看不到的了,但据介绍,猫儿山号称"五岭绝首、华南之巅",是漓江、资江、浔的发源地,连接着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是桂林山水的命根子,所以第二天早晨,我们还是走进浓雾中,在能见度三到十米间探寻。</b></h1> <h1>  有时候,一阵风过,雨雾散开一点,我们惊喜地发现红叶!当然,正值山花烂漫的季节,还发现了各种小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袁枚那首沉寂了三百多年、因一位山村教师而再度热起来的《苔》<br />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br />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h1> <h1><b>  上天继续眷顾我们,在离开猫儿山之际,送给我们一抹灿烂的阳光,让我们匆匆一瞥沿路仍在盛开的各色杜鹃!<br /></b><b> 期待,明年的春天,我们相遇在明媚的阳光里,相遇在烂漫的花海里。<br /></b><b> 再会,猫儿山!</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