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京都-奈良-大板之行(三)

微笑

<h3>日本🇯🇵京都-大板-奈良之行(奈良-大板)</h3> <h3>京都到大阪很近,从酒店附近坐地铁大约50分钟就到大板了,到酒店后放好东西继续做地铁去奈良</h3> <h3>奈良</h3><div>日本历史和文化发祥地之一,大唐遗风的留存,日本佛教精华在这里展现。<br></div><div>这里不同于京都的曲径通幽,更多的是开阔和高大的古树,彰显着更为古老的气质。<br></div> <h3>都说奈良是一座被鹿接管的城市,在奈良公园里随处可见的就是小鹿,在日本,人民把鹿作为神的使者。</h3> <h3>这里的小鹿比人还有礼貌,你和他点头,他也和你鞠躬,但目的是要你的仙贝😄</h3> <h3><font color="#010101">小鹿别怕,我来喂你</font></h3> <h3>喂完两只温顺的小路,合个影😄</h3> <h3>这个日本老人经常喂小鹿,和他已经是朋友了</h3> <h3><font color="#010101">奈良的标志性建筑东大寺,因在平城京东得名,很有历史沧桑感,里面的大佛殿很壮观,是现存世界上最大木造建筑,充满唐宋建筑的神韵。东大寺宏伟的气魄与京都精致的寺庙完全不同,那种强大的视觉冲击和震撼力,是广角镜头无法传达的,唯有亲聆謦欬,才能感受深刻。 </font></h3> <h3>寺庙中的哼哈二将吧,和中国的有点像</h3> <h3>东大寺</h3> <h3>东大寺大佛殿内,放置着高15米以上的大佛像——卢舍那佛。大佛殿正面宽度57米,深50米,据介绍,大佛殿两次被毁,后重建时因木料不够而在宽度上进行了相应的缩水,但仍未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筑。每到每年的8月15日和元旦,大佛殿的一扇窗户都将打开,大佛都会透过这扇窗俯视大地,普渡众生。据说佛像不能照,看着非常高大</h3> <h3>东大寺外墙</h3> <h3>大寺外面的花园,枫叶现在就红了吗😊</h3> <h3>樱花下面留下倩影</h3> <h3>在公园里散步又进入一个日本🇯🇵庭院公园,奇怪的是,买门票时服务员问我们从哪来,得知中国,不要门票,中日这么友好呀😁</h3> <h3>公园非常漂亮,各种数目,花卉</h3> <h3>休息时还遇见三个从意大利来的老人,自由行,在日本呆28天,都是65岁左右的人,身体很好,每年都出国游至少一次,还是自由行,佩服,想想以后退休有时间了也可以和伙伴们一起转转</h3> <h3>来日本一趟,一定要体验一下怀石料理,从网上查了这家评价不错,体验一下。其中的和牛真的好吃,入口即化呀😊</h3> <h3>怀石料理,最早是从日本京都的寺庙中传出来,有一批修行中的僧人,在戒规下清心少食,吃得十分简单清淡,但却有些饥饿难耐,于是想到将温暖的石头抱在怀中,以抵挡些许饥饿感,因此有了“怀石”的名称。演变到后来,怀石料理将最初简单清淡、追求食物原味精髓的精神传了下来,发展出一套精致讲究的用餐规矩,从器皿到摆盘都充满禅意及气氛。怀石料理的“不以香气诱人,更以神思为境”,更加体现了日本料理的美轮美奂。日本料理注重新鲜,其中更以怀石料理为上乘。其每一道菜都是在客人点餐后,才开始现制作的,更加体现了其料理的新鲜度和口感。</h3><h3>传统怀石必有的七点前菜(七种繁复做工的小菜)、碗盛(带有汤汁的手工料理)、生鱼片、扬物(炸的)、煮物、烧物及食事(饭或汤),一定得照顺序上菜</h3><h3><br></h3> <h3>了解了怀石料理的来源,也就不难理解先生说这么贵的怀石料理没吃饱,于是又在大板夜市吃了几个章鱼小丸子才算真正填饱他的肚子,😄</h3> <h3>吃过早餐,出发去大板城公园</h3> <h3>路上看到老师带着幼儿园小朋友出去玩</h3> <h3>大阪与京都风格截然不同,在京都确实背包的欧美人更多,之前就知道京都是西方人亚洲旅行的首选。总体上大阪是大都市,而京都是真正的日本。</h3> <h3>远看天守阁,大板城公园的象征</h3> <h3>确实大都市风格</h3> <h3>“大阪城天守阁"是日本三大名城之一,最初是战国时期由丰臣秀吉修建,高达20米且非常陡峭的城墙是用从日本各地运来的巨石修砌而成的,天守阁经历多次战火烧毁,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是二战后由大阪市民集资重建的。登上天守阁最高处第8层,可以眺望大阪的市景,城顶的八只鯱和装饰用鬼瓦以及虎状的浮雕,全部镀金而成。</h3> <h3>修建城墙的石头,这么大石头,搬起来确实不容易</h3> <h3>天守阁近影</h3> <h3>欧洲夫妻俩装扮成那个年代的武士</h3> <h3>模型,天守阁内部有很多日本的历史和绘画,还有动漫讲解,只是时间紧,粗略的看了一下</h3> <h3>从天守阁向下俯视</h3> <h3>送走先生回上海开会,路上发现,这地方附近有很多好吃的,还相对不贵,下次再吃吧😄</h3> <h3><font color="#010101">转天早上我也离开大板,结束了短短的日本之行</font></h3> <h3>唐代文化的最佳保留在日本,而最佳精华部分在京都,美丽的城市,非常喜欢。</h3><h3>有感:日本🇯🇵的整洁精致,认真,对文物的保护,人与人之间的礼貌,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和打电话,不随街吃喝,不随地吐痰真的值得国人好好学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