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胸中有丘壑 神笔自然来</h1><h1>——“统编本”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师培训随记</h1><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left;"> 4月27日,鄂托克旗教体局特邀担任人教社国家级培训义务教育统编教材的南京专家团队的三位老师,在棋盘井中学对全旗语文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培训。“胸中有丘壑,神笔自然来”的专家们采用“上课示范+理论讲座+现场交流”的模式,为一线教师传经送宝,指点迷津。这里就两天的学习感悟做一小结。</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 为有钻研启新路 教论说文覆传统</h1><h1>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李紫燕老师讲授示范课《最苦与最乐》,李老师以“什么叫道理——怎样讲道理——循着结构找道理——变成自己的人生道理”为中心授课,颠覆了论说性文本传统的“分析论点、论据、论证”的教学模式。并做了《学会说点道理一一统编教材背景下,论说文课堂教学里应该发生什么?》的讲座。 </h1> <h1> 听李老师示范课和讲座有如下收获</h1><h1> 一是理清议论文教学备课思路完全可以颠覆传统,从标题、结构、内容、主题等方面把握其条理美、思想美等。也可由学习课文到了解作者生平事迹的“深度潜水行。”二是以课标为纲领,深挖课本内容,联系学生实际为切入点进行思想教育。三是课堂点评学生回答指导有方:得体、准确、表扬、赞美为主。四是教师课堂归纳总结高屋建瓴,切中要害,言简意赅。五是自读课文旁批的处理,方法得当,尤其仿批注的学法和另拟标题打乱重组阅读文章的做法。 </h1> <h1> 反思与感悟 </h1><h1> 一是自己教授议论文过于重文体,理结构,而挖掘文本的“美点”少,对学以致用,渗透思想教育过于肤浅。二是对学生的激趣不够,应该引导学生油然而生学习一篇课文激发其了解作家其人其事,做到延伸阅读。三是学以致用,效仿“真心话冒险”“学习苦呀”等说话启迪方式,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课文的感悟能力。四是在小组合作使用方面有同感,适机而用,不是每节课都用。</h1> <h1> 创新与改进的启示</h1><h1> 一是可仿效专家的方法,尝试进行自读课旁批仿写与另拟标题打乱重组阅读对比文章。二是多读书,读好书,读专家推荐的书。“腹中贮书一万卷”,由读课文到读作家有关的文章,从而增大阅读面和对作家全方位的了解。三是备课应围绕文体知识,多联系学生生活,让学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见解和感悟。</h1> <h1> 学习后的成果转化与未来行动计划 </h1><h1> 一是让学生背诵《论语》(节选),就应对孔子的生平事迹有了解。二是学生学习有关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就让学生读他的作品。三是自读课文的上法应有针对性的改进,做到有的放矢。四是上课时多鼓励学生,尤其表扬那些发言有见地的学生。 </h1> <h1> 深挖教材显真功 砥砺吾辈向前进 </h1><h1>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徐海燕老师执讲《壶口瀑布》教读示范课。课后亦做“'统编本'背景下的初中教读课教学”专题讲座。徐老师给合讲课情况,就教读课文的备课应重视课本的单元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应从“素读”入手,分析文本特质,再借用相关资料“助读”“研读”,并为语文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进指明了方向。 </h1> <h1> 听徐老师教读示范课及讲座的收获 </h1><h1> 一是遵循语文教学规律,要更有效地提高语文素养。二是南京教师的讲授功底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炉火纯青,能精准把握统编教材理念,并高屋建瓴的归纳关键词以点带面的制定教学策略,有的放矢的实施教学,且教无定法。如针对单元目标要求,另辟蹊径精准确定与众不同的单元目标关键词,并标新立异的确定教学策略,做到了切中要害、别具一格。</h1> <h1> 如“紧扣单元目标和助学系统设计单篇阅读教学”依据教学策略,寻找教学支点,撬动阅读活动”的突出的方法有“精读深思”:一是用“相关”去精思,以《阿长〈山海经〉》为例,引导学生去把握“吃福橘”“说‘长毛’”这两件事,以及那些“麻烦的礼节”。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从当代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些事情,还要从一个没有文化,不幸的农村女人和关爱“我”的保姆的角度来理解,读出荒诞可笑背后的苦难和希冀。</h1> <h1> 二是用相反去“精思”,以《老王》为例,确定旨在批判性教学活动。以课文的结尾句为核心,从作者的“愧怍”反观“我”对老王的态度,从“同情”到“愧怍”的变化。由此理解“我”与老王交往的实质。反思那种居高临下,缺乏真正尊重的同情,感受作者真正的自我批判精神,并触及“老王眼中的‘我’”,被文本所遮蔽的内容。</h1> <h1> 三是用质疑去精思。以《卖油翁》最后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质疑文本。这种深挖研读教材的方法,更是给我启迪深之所在之处。 </h1><h1> 反思与感悟 </h1><h1> 一是备课可采用“素读”的方法,不借助任何参考资料,提升对统编教材的自我领悟能力。二是游记散文的教学应把握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所至,即作者的游踪,这好比游记的骨架。 所见(所闻),即游览过程中目睹(耳闻)的风貌,这好比游记的血肉。 所感,即由见闻引发的思想、感受,这好比游记的灵魂。好的游记应该是三者的有机结合。 </h1><h1> 创新与改进的启示 </h1><h1> 一是讲授游记文章,把握游记三要素,并写下水作文。二是采用“素读”的方法,更精准,迅速的深入课文,理解课文, 有自己独特的感悟,独到的见解和主张。三是挖掘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文章 ,让学生敢于质疑。 </h1> <h1> 学习成果转化与未来行动计划 </h1><h1> 一是以自己拙作《张家界旅行记》在圈内引起的微澜为动力,继续实践常写常新,陶冶性情示范引领两相悦。二是教学时,上出文体的特点来,因文而异,有自己的独特感受。 </h1> <h1> 手有“金钢钻” 就揽写作活</h1><h1> 全国中语会“教改新星”、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王生福老师,进行了作文教学示范课,与“统编教材背景下基于写作视域的教学”专题讲座,指导老师们构建“教写、自写、课外写作”三位一体的写作模式。图片展示的学生习作引人入胜,叹为观止,有“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之妙。 </h1> <h1> 听王老师作文示范课的收获</h1><h1> 一是写作引导中要多结合自身经历,讲奇闻轶事、见闻感受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如王老师结合图片讲他去新疆的雨中穿峡谷的经历。二是引领学生在课文中归纳写作方法,学以致用。如《邓稼先》一文中,王老师引导学生更换小标题,对比说出更换标题的理由,学生真正明白了小标题的妙处。之后趁热打铁要求学生用三个小标题来写本单元作文,可谓是”艨艟巨舰一毛轻”。三是在课堂作文教学中,王老师以自己的作文《内蒙行》,让学生提修改意见,引导学生的写作游记思路。此举有“一叶落知天下秋”一语惊醒梦中人之感。四是教师应多写日记、下水作文引领学生写作。五是文章不厌百回改,让学生一文多写。作文批改一个单元一个标准,五分为一个档次,全批全改,用适当符号代替,提倡分批次面批辅导学生。六是教材在手,活学活用。 </h1> <h1> 反思与感悟 </h1><h1> 一是深挖课本,理解作家的写作思路,归纳总结写作技巧,引领学生写作。二是开展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三是继续开展对联和猜谜等创作。四是变幻花样让学生写作,即微写作,大文章。特别是讲座中展示的学生微作文,使人深受启发。五是继续写作在路上。</h1> <h1> 创新与改进的启示</h1><h1> 一是对于学生的优秀习作,不吝表扬,多夸赞。二是变幻花样让学生习作。三是做一个有心人,让学生写日记,观生活,抒真情。四是自己继续写美文,发美篇。 </h1><h1><br></h1> <h1> 学习成果转化与未来行动计划 </h1><h1> 一是改变作文引导思路,多向课文取经。二是风景在路上,需要用心观察、体悟,多写“路书。”三是开展校园风情活动。 </h1> <h1> 本文按照教研中心布置的要求从收获、反思与感悟、创新与改进启示、学习成果转化与未来行动计划等方面谈了自己的想法。愚以为:学习永远在路上,只有用“千淘万漉虽辛苦 , 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精神,才能取得专家“ 胸中有丘壑,神笔自然来”的真经 。相信与会的老师们以专家的点津为方向,以自身的担当为重任,齐心合力开启阳光明媚,繁花似锦的“鄂托克语文之春。”</h1><h1> 2018年5月5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