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丹霞

大卫

<h3>   摄影:大卫;</h3><h3> 文字:大卫、部分来自网络;</h3><h3> 友情出演:温馨。</h3> <h3>  七彩丹霞就是张掖丹霞景区,在张掖的临泽县,也就是张艺谋《三枪》取景的地方,这个地方的丹霞以色彩见长,像调色板一样,非常好看。</h3> <h3>  张掖还有另一个丹霞是冰沟丹霞,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以形见长,颜色没有七彩丹霞漂亮,但形态万千,也非常好看。这两个丹霞虽然分属不同的县,但离的不远,大概40分钟的车程。本次行程只看了七彩丹霞。</h3> <h3>  看风景。</h3> <h3>  为方便游人观光,保养栈道的师傅。</h3> <h3>  张掖,甘肃省地级省辖市。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辖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和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属大陆性气候。全市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辖6个县区,常住人口122.42万。</h3> <h3>  观景的团友。</h3> <h3>  夏帝禹元年,张掖属《禹贡》雍州之域,西戎氏之故墟。禹封少子于西戎,世代为首领。周穆王十三年,祭公率师随穆王西征,西戎归顺。电视剧《汉武大帝》(陈宝国演的)有提到过,霍去病驱逐匈奴后设立张掖郡,同时还设立了酒泉郡和武威郡,这三座城市现在都是甘肃很重要的城市。1927年,设张掖县。1985年,设立县级张掖市。2002年,设立地级张掖市。 </h3> <h3>  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h3> <h3>  张艺谋拍《三枪》时搭的麻子面馆。</h3> <h3>  &nbsp;丝绸之路是从西安开始,一直延伸到欧洲的。从地图上看,陕西西安到新疆乌鲁木齐可以理解为就是一条线,这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一个子集。从甘肃的地图上可以看出,甘肃是一条长带,比较窄,比较长,这个路线自然就出现了,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张掖就在这么一条线上,这条线也是来西北旅游时的经典路线。</h3> <h3>  张掖可以说是甘肃乃至整个中国生态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有沙漠、有草原、有戈壁、有雪山、有林海、有湿地、有水田、有河流等等,你能想到的江南小景可以找得到,你能想到的旷野戈壁也有。</h3> <h3>  &nbsp;张掖南枕祁连山,北依 合黎山、龙首山, 黑河贯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绿洲景象。"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甘州认江南",这句诗可以帮我们更好理解这个地方吧。</h3> <h3>  马老爷子夫妇🎎。</h3> <h3>  1954年,考古学家 安志敏在张掖市 山丹县城南6公里发现距今约4000多年的四坝滩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末期的马家窑文化类型并同时发现了近千年前创立张掖的先辈的青铜象,其背部可有篆体字:扬扬张掖。</h3> <h3>  人在画中。</h3> <h3>  1984年和1987年,在张掖&quot;黑水国&quot;遗址先后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彩陶;1987年7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张掖市 民乐县六坝乡东北3公里的 东灰山遗址,发掘出土大量磨制石器、陶器、炭化粮食籽粒及猪、牛、羊、鹿的齿骨等考古资料。</h3> <h3>  由此证明,距今5000多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张掖先民已在这里从事原始农业生产和畜牧业,能用石球、石纺轮纺织、做衣服,制造彩色陶器,并开始使用青铜器。所以说,张掖,历史悠长。</h3> <h3>  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古代,除汉族以外,先后有西戎、月氏、乌孙、匈奴、羌、吐蕃、回鹘、党项等14个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用智慧和劳动,与汉族人民一起,共同创造了张掖悠久灿烂的文明。现今张掖,分布有3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有裕固、藏、回、土、蒙古、满、朝鲜、彝等民族。独具特色的裕固族是张掖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其98%的人口都居住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h3> <h3>  交通设施包括:火车站两个,张掖西站(高铁)和张掖站;汽车站三个,汽车南站(马蹄寺)、汽车西站(丹霞)、汽车东站(山丹);机场一个。</h3> <h3>  张掖有座大佛寺,寺内有亚洲最大的室内卧佛。相传忽必烈出生于此。</h3> <h3>  张掖被一些特色鲜明的文化包裹着,藏文化,蒙古文化,还有新疆维文化,还有宁夏的回文化,待久了我们会发现这个地方各种文化的影子都有,但是各种都不一样。这是个好地方,值得再来。</h3> <h3>  游览结束,上了景区的大巴车,天下起了雨。</h3> <h3>  景区门口的建筑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