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年的五一小长假,我们没有留在北京,而是选择随搜酷去内蒙锡林格勒盟正蓝旗。要说三天行程中分量最重的,当属参观元上都遗址。说到元朝,就一定要提忽必烈。1251年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事,驻帐金莲川(即今正蓝旗)。1256年,忽必烈命刘秉忠在金莲川龙岗兴建都城,历经3年,1259年建成,称“开平”。依蒙古人当时的传统,皇帝继位是推举产生的。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汗突然死去,忽必烈返回草原准备参加推举可汗的大会,走到上都所在的地方,在儒者的簇拥下搞了个不够有代表性的推举大会,自立为可汗,而后开始了与他弟弟(公推的可汗阿里不哥)的战争。我们看到忽必烈演出了一幕与前朝赵匡胤黄袍加身极其相似的戏剧,这个不够光彩的起点,成了忽必烈英名之外挥之不去阴影。1260年,忽必烈接大汗位,“开平城”改为“开平府”,1263年称“上都”。这时忽必烈的统治重心已转移到中原汉地,把都城设在山后草原已嫌偏远,因此,至元元年(1264年),改燕京(今北京)为中都,九年后正式定为都城,即元大都。元朝有两都巡幸制度,冬季皇帝和大臣在大都理政,夏季皇帝和大臣在上都上班,元上都和元大都成了元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都城。由于元大都为今天的北京城奠定了基础,而北京至今依然繁华,所以更加出名。而元上都历经百年后毁于战火,后来荒草浸没,渐渐被人遗忘。在我们面前,遗址不过是一圈一圈的矮墙,被青草覆盖,或刚刚做了些简单的复原。我倒觉得,遗址的魅力不在于其样貌,在于遗址背后的各种传说散发出来的神秘力量。</h3><div><br></div><div><br></div> <h3>走在元上都遗址,乍看并没有什么特别。远远地看过去,草原上有一条长长的隆起,那是城墙无疑了。除城门附近尚可见到城墙的残垣断壁,其他完全淹没于草色之中。然而就是这个遗址,曾经有过辉煌可比紫禁城般的宫室,美丽的太液池,繁华的市场,以及官府和寺院,棋盘式的街道至今仍依稀可辨。元上都是世界上草原游牧民族建立的为数不多的几座都城之一,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充分展现了蒙古族和汉族在都城设计上交互融合的所有特征,史学家甚至称誉它可与意大利古城庞贝相媲美。</h3> <h3>据记载,元上都曾拥有11万人口。元上都城垣呈方形,周长8公里多。分为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其中宫城是整个城市的重中之重,是皇帝和后妃们夏季避暑时的居住之地,风格以自然为主。内城和外城则是官吏们的居住地,城内有官署约60所,各种寺庙堂观160余处。此外,在都城附近还有一座面积很大的御花园,有竹经楼台,大理石宫殿,奇花异卉,原本还放养了一些麋鹿等动物,以供帝王游猎。下面是沿路拍摄的翁城、外城、宫城城门的遗址现状。</h3> <h3>穆清阁基址位于内城与宫城中轴线北端的宫城北墙中部,是宫城内体量最大的建筑。穆清阁始建年代不详,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曾重修。有元一代是皇帝宴乐、议事与居住的大内宫殿,元人诗中称其为“北阙”。穆清阁遗址现存台基高约8米,台基平面呈“凹”字形,其上建有大殿与东、西两翼的配殿,呈“阙式建筑”形式。</h3> <h3>大安阁基址位于宫城中心,基址平面呈“凸”字形,基址底部转角处的外缘用规整的条形砂岩围筑。基址西南角处出土完整的汉白玉龙纹柱础,雕有精美的腾龙。大安阁建于至元三年(1266年),是忽必烈攻陷南宋汴京后,“取故宋熙春阁材于汴,稍损益之,以为此阁,名曰大安。”全阁令观者有“神营鬼构、洞心骇目”之叹,可见其曾经的雄伟与瑰丽。大安阁在元朝时为宫城的“正殿”,元朝皇帝经常在这里举行重大的朝政典礼,如皇帝登基、接见外国使者等。时过境迁,繁荣不在,如今的遗迹己成残砖碎瓦,杂草丛生。</h3><div><br></div> <h3>在元上都遗址附近,有一片水面。当我们看完穆清阁遗址往回走,正是夕阳西下之时。天边铺满了云锦般晚霞,似血的夕阳在水中留下投影,一个美得不能再完美的灿烂时光。我们停下脚步,用眼睛去观赏,用相机去记录。恍惚间,元上都的建筑遗迹与灿烂霞光重合在一起,我眼前幻化着元上都曾经的辉煌。1275年,马可·波罗随其做生意的父亲、叔叔由意大利来到元上都,在宫殿里见到了忽必烈。之后,他在这里度过了16年,回国后口述了《马可·波罗游记》,使得元上都闻名于世。我愿意时光就这样在久远与现实之间穿梭,变换,轮回。元上都、元大都、北京城,我们一步一步向前走,去争取前边更加富丽辉煌的未来。</h3> <h3>谢谢收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