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茶文化名山——象山的名人名茶缘】

曹裕强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象山山脉地形图</h3> <h1><b>【象山概述】</b></h1><h3><br></h3><h3> 古代象山,位于古县城之东南,在湄潭一些文献中曾有记载,按当时之疆域,其所领之区境,似乎有些狭小。</h3><h3> 清康熙二十六年平越军民府湄潭县知县杨玉柱重修《湄潭县志》,其《县界》中记载:“象山,本县面山也。百里奔洪。逶逆而上,其形如象鼻卷水,外有青山华表,耸峙于前,捍御水口。”《城池方向》中记载:“湄潭县城池来自东方卯龙县衙方向,乃癸山丁也。城内东有回龙山,城外南有象山,西有朝阳山,北有狮子山,后有玉屏山。”清光绪二十五年平越直隶州湄潭县知县吴宗周续修、欧阳曙纂《湄潭县志》,其《山川》中记载:“象山,县治之左障也,百里逶迤而来,形如象鼻。(录旧志)”《庙坛(附寺观)》中记载:“奎星阁,在城南象山顶上。”并在《县城图》中标注:“象山下建水府祠、万寿宫”,“文昌阁今废,魁星楼今移建象山上,名奎阁。”且在《古迹·八景图》中的“玉山凤起”图上标注了“象山”和“象鼻”位置。清光绪三十三年瞿鸿锡修、贺绪藩纂《平越直隶州志》,也有记载:“象山,在县治左,形如象鼻。”</h3>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世纪90年代象山</div>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画家笔下的象山</h3> <h3>  现代象山,特别是现当代,已是一个山脉的名称,仍位于现代湄潭县城东南面,其所领之区域,自然比古代要宽泛得多。</h3><h3> 现代象山北起自县城北部东面(老县城东南)的象山半岛,以新老湄水桥与旧县城区相连,以枫香湾湄江大桥与新城区相通;南至高台集镇与其所辖金塘村之间的金盆水一带。地跨湄江镇、兴隆镇、高台镇、黄家坝镇,有观音洞、高山、红坪、大庙场、梁桥、大芦、金塘、台江、窑上、春光、牛场、大寨、沙坝、协育、兰江、湄江等村环绕。地形地势总体呈三角状分布,南北走向,总占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境内海拔高度达1200米的山峰就有云贵山(1209.3米)、黑神庙(1275.7米)、大庙无名峰(1242米)、猪嘴巴(1334.5米)、虚峰岩(1408.5买米)、大鹰岩(1340米)、平阳无名峰(1322.5米)等。原象山山脉也曾被划入望乡台山脉,地处其北部。</h3><h3> 整个象山山脉,是湄江河、牛场河、湄水河、金塘河的分水岭。西北面湄江河流经县城湄江镇和黄家坝镇后,呈蜿蜒跌宕之势,最后注入湘江、乌江;东面有湄水沟、大溪沟、彭溪沟汇入湄水河,在象山半岛湄水桥处注入湄江河,形成“二水颠倒流”景观和“寒潭映月”景致;西面有牛场河由张长沟经牛场、大寨、沙坝,在黄家坝清塘寺注入湄江河;南面有金塘河,经陶仪坝注入陶泥河。因此,象山山脉四面环水,峰峦叠嶂,自然山水风光十分秀丽。</h3>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清光绪《湄潭县志》</div> <h3>  从古至今,象山山脉尤其盛产名优茶叶,在历代相关文献中也有所记载。现在其境内打鼓坡、石家坡、五马槽、许家坡、麻子坡、云贵山、湄水沟、贺家沟、大面坡、客溪、白筠山、晒经坡等,还保存着上万丛古茶树,拥有生态茶园达5000多亩。</h3>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大庙场客溪古茶树</div> <h1><b>【名人与象山】</b></h1><h3><b><br></b></h3><h3> 大凡名山,皆与名人有关,象山也不例外。通过梳理,我们得以发现:在湄潭有史记载的400多年时间里,与象山结缘的知名人士非常之多,可谓成百上千。犹其是在近现当代,有多位大师级的茶人在象山种茶、加工茶、研究茶,有50多位院士,以及众多的各界著名人士与象山结下了特殊的茶缘。这在中国近现代茶叶史上,无出其右者。他们中有地方历史名人,有贵州省乃至全国名人,还有世界名人。</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胡钦华著《求野录》(一卷)记载客溪事宜</h3> <h3><b>〖明清时期〗</b></h3><h3><br></h3><h3> 南明时期,乱象纷纭,有众多明廷遗臣隐居湄潭,栽花莳竹,躬耕授徒,品茗赋诗,掀起湄潭文化第一次高潮。</h3><h3> 象山东面客楼屯客溪(当时属余庆县)一带,因产好茶,有南明永历年间宾州知州、佥都御史、湖广巡抚胡钦华(字凫安,山西山阴人)在此隐居种茶,建茅屋十余间,取名“茗柯堂”。常邀约同时期隐居在西来庵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四川巡抚钱邦芑(江苏丹徒人)和隐居其他各地的广东高州府推官、礼部精善司郎中郑之珖(四川广安人),兵部尚书程源(四川江津人),云贵总督兼贵州巡抚范鑛(四川富顺人),云南阿迷州知州、曲靖知府吴之甲(贵州湄潭人),河北威县知县李之华等,时时相聚,品茗吟诗。胡钦华在此写下《客溪山庄记》,其父亲武康伯胡执恭也在此写下《平播州颂序》后,不久病故。</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清康熙《湄潭县志》</h3> <h3>  清光绪年间,湄潭知县吴宗周、镇远府训导欧阳曙修纂《湄潭县志》记载:清康熙年间,湄潭知县杨玉柱邀本地文人游城南湄水桥,面对象山,有雅士韩应时当即吟出“两岸踏歌声,士女采茶工且艳”的诗句。</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湄潭县志》载李廷瑛诗词</h3> <h3>  在象山半岛西面,湄江河弯环如眉,与湄水河“二水颠倒流”,汇为深潭,形成清康熙版《湄潭县志》记载的古代“先贤古迹·八景”之一的“寒潭映月”。后有清光绪版《湄潭县志》记载的清同治甲戌科三甲进士、云贵总督帮办、云南厘金总办安盘金(号石谷老人,湄潭天城塘人),同治丁卯科举人李廷瑛(名鼎调,号瑞堂,湄潭宝洞人),光绪乙亥科举人欧阳曙(号六泉居士,湄潭永兴人),光绪庚子年恩贡生陈燎(字莲皆,湄潭永兴三岔河人),湄潭驰名刀笔师冯景渊(字碧潭,湄潭宝洞人)等写下的七律、七绝、五绝等若干诗词。</h3><h3> 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湄潭县城修建圣宫——湄潭文庙后,又在象山脚下修建文昌塔、魁星楼,供县学童生朝拜。清咸、同年间,号军起事,魁星楼被焚毁,后湄水书院主讲李廷瑛倡议重建于象山北面山顶,称为“奎阁”或“奎星阁”。每到秋天晴日,五十里可见。1941年塌毁。期间,文人雅士及寒门学子,登象山朝拜奎星者络绎不绝。县学童生进入奎星阁,在一阵击鼓声中,摆上供品,焚香化钱,跪拜奎星神像,祈祷乡试一举成名。奎星阁内外,由此鼓声不断,城中百姓便将象山此坡称为“打鼓坡”。</h3><h3> 奎星阁重修时,李廷瑛曾写下七律诗《重修奎星阁(二首)》记载(此诗载清光绪《湄潭县志》卷八《诗》):</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雕栏画栋耸云端,旧址依然壮大观。</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上出重霄红日近,下临二水碧潭寒。</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钩心斗角工师巧,历井扪参道路难。</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客登高能作赋,朱衣应肯点头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危楼压顶势崔嵬,凭眺时间四望开。</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溪水潆纡环郭去,奎光闪烁照城来。</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垂霞彩辉金碧,地拥峦头奠石台。</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翘首青云欣有路,象山顶上是蓬莱。</h3>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民国象山规模化种植示范茶园</div> <h3><b>〖民国时期〗</b></h3><h3><br></h3><h3> 中华民国抗日战争时期,为发展茶叶经济,支援抗战,由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公司联合在西南选址并确定湄潭筹建了中央实验茶场,并在象山开垦种植示范茶园,因此就有更多的大师级名人与中央实验茶场和象山茶园结下了深厚的情缘。</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刘淦芝</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李联标</h3> <h3>  1939年9月,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后改属农林部)派遣其人事课长王涛和技士张天福(上海人,后来成为著名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中国近现代十大茶人)、李联标(江苏六合人)、朱源林(浙江金华人),中国茶叶公司派遣技士金阳镐(金陵大学学士)等选址在湄潭筹建中央实验茶场。首任场长、著名昆虫学家、中国近现代十大茶人刘淦芝(河南商城人),第二任场长、中国近代茶叶科学奠基人、著名茶学家李联标等一代茶叶大师,在此以象山半岛的义泉万寿宫、水府祠为办公、科研、加工场地,在象山打鼓坡一带开垦555.586亩连片茶园,开启茶叶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示范种植先河,打开中国近现代茶业发展的第一扇大门,奠定了湄潭茶叶在中国现代和贵州当代的基础性地位。</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贵州省立湄潭实用职业学校旧址冯家院子</h3> <h3>  1943年,中央实验茶场又与西迁来湄潭的浙江大学联合创办中国西南最早的中等职业学校——贵州省立湄潭实用职业学校,为湄潭乃至贵州全省培养了一大批茶叶专业人才。该校最先设在象山半岛对面的冯家院子(今天壶国际大酒店),校舍建成后又迁到象山脚下的土坝。</h3>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央实验茶场职员名单</div>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朱源林</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徐国桢</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刘其志</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王正容</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牟应书</h3> <h3>  期间,有著名油桐专家、茶学家朱源林,著名经济林学家、油桐专家林刚(浙江平阳人)先后担任场长。著名真菌学家、茶学家徐国桢(江苏苏州人)和著名茶学专家叶知水(复旦大学学士)、寿宇(浙大农经系毕业)等,以及实用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著名茶叶专家刘其志、王正容、祝敬奇、牟应书等在中央茶场工作和生活,并在象山示范茶园进行科研。除此以外,另有30名茶叶、昆虫、农艺、农经、森林、植保、特作等专家在此工作和生活过。</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竺可桢</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苏步青</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王淦昌</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贝时璋</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谈家桢</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 ">涂长望</h3> <h3>  这一时期,有浙江大学校长、著名地理气象学家、教育家竺可桢(浙江上虞人)和理学院院长、著名化学史家和分析化学家王季梁(名琎,浙江黄岩人),浙大理学院数学系主任、著名微分几何学家苏步青(浙江平阳人),浙大理学院物理系主任、著名核物理学家王淦昌(新中国两弹一星功勋,江苏常熟人);浙大农学院院长、著名昆虫学家、教育家蔡邦华(江苏溧阳人),浙大农学院生物学系主任、著名实验胚胎、细胞学家贝时璋(浙江镇海人),浙大农学院生物系教授、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浙江慈溪人),浙大农学院园艺系主任、著名园艺学家吴耕民(浙江慈溪人)等教授,以及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著名职业教育家江恒源(字问渔,又号蕴愚,江苏灌云人)参政员,浙大史地系气象学教授、著名气象学家涂长望(湖北武汉人)等和50多位在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学界精英和很多浙大师生,经常到中央实验茶场、象山茶园等地参观、考察、研究和品茗。</h3> <h3>  另外,还有浙大“湄江吟社”成员苏步青、江问渔、王季梁、祝廉先(名文白,浙江衢县人,浙大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钱宝琮(字琢如,浙江嘉兴人,浙大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著名数学史家、数学教育家)、胡哲敷(安徽合肥人,浙大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张鸿谟(江苏泗阳人,浙大农学院教授兼农场场厂)、郑晓沧(名宗海,号粟庐,浙大外文系主任兼研究院院长,著名教育学家)和中央茶场场长刘淦芝(浙大客座教授)等,到中央实验茶场、象山茶园等参观、品茗、赋诗,创作了60多首堪称经典的茶诗词。</h3>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央实验茶场《茶情》</div> <h3>  1941年4月,中国茶叶公司技士袁慕羽来湄潭,在总务主任寿宇的陪同引导下,参观中央实验茶场各部制茶情形和象山茶园。</h3> <h3>  1944年10月,国际知名科学家、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李约瑟(英国人)携夫人来湄潭考察浙江大学,也曾到中央实验茶场和象山茶园等参观考察。</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黄炎培</h3> <h3>  1946年,中国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文学家,中国民主同盟主要发起人之一黄炎培(号楚南,字任之,笔名抱一,江苏川沙人),到中央实验茶场和象山茶园等参观,并赋诗一首。</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沈宗翰与妻子沈骊英、儿子沈君山</h3> <h3>  1947年秋,民国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所长谢家声(浙江上虞人)、副所长沈宗翰博士(浙江余姚人)来湄潭视察中央实验茶场和象山茶园。</h3> <h3><b>〖共和国时期〗</b></h3><h3><br></h3><h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实验茶场先后改名为湄潭桐茶实验场、湄潭实验茶场、湄潭茶叶试验站;1960年扩建为湄潭茶业科学研究所和湄潭茶场;1973年所、场分离;1980年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更名为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夏怀恩</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吴子铭、孙继海、张其生</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魏国雄(右一)在农场指导</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汪桓武(左)</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冯绍隆(左二)</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王复</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林蒙嘉</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郑文佳、陈流光</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陈正武</h3> <h3>  期间,均在象山半岛和象山上开展茶叶科研、种植、加工。其中部分著名人物如朱源林、刘其志、王正容、牟应书等继续留任工作外,又涌现出一批如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的熊世香、夏怀恩、邓乃朋、陈纪明、李明瑶、纪德录、张其生、王复、孙继海、王庆余、申学华、安永政、冯绍隆、吴子铭、郑茂材、戴彩云、林蒙嘉、刘君素、魏国雄、汪桓武、赵翠英、黄建国、何国昌、陈流光、郑文佳、何光全、陈正武、刘晓霞(按参加工作时间排序)和贵州省湄潭茶场的臧宝贵、吴贤才、林廷茂、胡友定、李开文,以及刘小华、周开迅等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茶叶和茶文化专家学者。他们扎根象山,依托象山,守望象山,从事茶叶和茶文化研究,并取得不少的重大成果。</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周林题字</h3> <h3>  1953年5月,贵州省省长周林(贵州仁怀人)到湄潭桐茶实验场和象山茶园视察调研,并建议将“湄潭龙井”改名为“湄江茶”。</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侯光炯(左)</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丁俊之</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陈兴琰</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刘祖生</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陈椽</h3> <h3>  此后,先后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西南农学院教授、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又名侯翼如,上海金山人),国家农业部部长沙风,印度尼西亚友人明登女士,华南农大教授丁俊之(江苏灌云人),安徽农学院茶叶系副主任江光辉,著名茶树育种专家、湖南农学院教授陈兴琰(广东三水人)、教授王建国,浙江农业大学刘祖生(湖南安化人),著名茶学家、制茶专家、世界科技名人、安徽农业大学教授陈椽(又名陈愧三,福建惠安人),以及著名茶学家、茶叶生物化学专家阮宇成(上海人)教授等,曾到湄潭茶试站、湄潭茶科所、湄潭茶场和象山茶园参观、考察、调研和指导工作、作学术报告等。</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陈宗懋</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谈家桢夫妇在湄潭</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徐采栋</h3> <h3>  1984年以后,又先后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茶学专家陈宗懋,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浙江慈溪人),冶金物理化学家、有色冶金专家徐采栋(江西奉新人)等,曾到贵州省茶科所和象山茶园参观、考察、调研和指导工作、并作学术报告等。</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龙志毅一行在打鼓坡分场密植免耕茶园视察</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安徽茶科研人员考察湄潭象山密植免耕茶园</h3> <h3>象山2.2亩密植免耕茶园</h3> <h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茶叶专家冯绍隆、吴子铭、李明瑶主持在象山茶园开展系统研究而提出的“密植免耕快速高产栽培技术”,是我国茶树栽培制度上的重大革新。全国先后有16个产茶省(区)3万余人次的专家学者到湄潭考察、参观和交流学习,14个省区茶园应用推广达百万亩以上。后来,由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茶叶专家冯绍隆、吴子铭、孙继海、何光全、崔晓明又在象山茶园研究的茶树组合密植研究项目,属国内首创,荣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中国国家分部1992年度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姚国坤</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王旭烽</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权启爱</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王岳飞</h3> <h3>  21世纪,象山的影响日盛,引起了全国著名茶叶和茶文化专家姚国坤(浙江余姚人)、王旭烽(浙江平湖人)、权启爱(江苏徐州人)、王岳飞(浙江天台人)等的关注,纷纷前来参观、考察和调研,撰写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还参加了2016年4月在象山举办的“中国现代茶业从这里走来”高峰论坛。</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象山老茶园</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象山五马槽茶园</h3> <h1><b>【象山与名茶】</b></h1><h3><b><br></b></h3><h3> 象山之上,种茶历史悠久,除了古今众多名人与之关联,更是盛产名优茶,使象山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茶文化名山。</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民国《贵州通志》</h3> <h3><b>〖明清时期〗</b></h3><h3><br></h3><h3> 象山山脉,属唐代茶圣陆羽《茶经》记载的夷州古茶区的古老茶山,至明、清时期,山上就有古老茶园存在。至今,象山山脉一带仍然生长着上万丛古茶树——国家级良种湄潭苔茶(华茶35号)。</h3><h3> 据民国《贵州通志》记载;“石阡茶、湄潭眉尖茶,昔皆为贡品。”这里所讲的“湄潭眉尖茶”,就产自于象山山脉的云贵山一带。这是以象山相关联的也是湄潭有文献记载的历史名茶。</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中央实验茶场《茶情》</h3> <h3><b>〖民国时期〗</b></h3><h3><br></h3><h3> 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秋天,象山翻开了其最重要的历史新篇,民国中央实验茶场落户湄潭,不仅在此开垦555.586亩规模化种植示范茶园,还充分利用云贵山、大庙场一带的古老茶树资源,设点收购茶青,开始新茶品的研制。从这里采摘的茶青,在刘淦芝、李联标等著名茶学家的指导下,通过中国茶叶公司调任的杭州制茶师傅邬锡德、郭顺曹和云南顺宁实验茶厂技佐祁曾培等的努力,研制出了外销功夫红茶湄红、炒青绿茶湄绿、扁形绿茶湄潭龙井,以及玉露、桂花、珍眉等品牌名茶。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名优茶,是中国茶人参与抗战的特殊的代表性作品,同时也开启了中国茶业的复兴之路。</h3> <h3><b>〖共和国时期〗</b></h3><h3><br></h3><h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湄潭象山更是焕发生机,茶园面积从民国中央实验茶场的500多亩,增加到2000多亩,使象山成为中国八大茶叶出口基地之一的湄潭茶场的一个重要原料基地。从这里采摘的茶青,被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的茶叶科技人员和贵州省湄潭茶场的茶叶加工师傅们,研制成著名的湄江茶、湄潭红碎茶、湄江翠片、黔红、贵州绿茶、贵州红茶、中国红茶、遵义毛峰、红茶、绿茶、夜郎茶、茉莉花茶等名优茶,享誉全国。</h3> <h3>  改革开放以来,湄潭茶叶迎来大发展的机遇,象山生态茶园迅速发展到5000多亩。今天的湄潭翠芽茶、遵义红茶等,传承历史的基因,成长为全国知名品牌,也占据了贵州省重点打造的“三绿一红”的半壁江山。</h3><h3> 象山,不仅香了湄潭,也香了贵州,香了中国,还将香了世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