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西塘,古名斜塘。明代建市镇,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南六大古镇之一,为吴地方文化的千年水乡古镇。2003年10月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h3> <p class="ql-block">由凤鸣倡议组织,若明、志仁鼎力相助,老同学一行九人于2018年5月3日至4日第一次出市前往西塘旅行。西塘----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古朴而淡雅,宁静而温婉,朦胧而闲适,不经意间,便让我们心醉不已。它是一个你看一眼就会掳走你的心,你待一晚就会牵住你一生的千年古镇。</p> <h3>若明网上预定了临河水玲珑印象客栈,让我们真正体验了水乡边上的听着水声入梦的味道。</h3> <h3>踏入古镇,每个人脸上都洋溢青春活力,好像都回到当年读书时的岁月。这次选择”五·四”去西塘旅行意义就在此。</h3> <h3>德环第一个要求在五福桥留影纪念。为何?据说是有出处的:五福即福、禧、寿、禄、善终,这是民间对人生的五大追求和祈愿,用在桥上是造桥人对过桥人的祝福,希望此桥能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方便,而且还有每个人所希望的种种吉利。</h3> <h3>这次西塘行女同学只有三位,但给我们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常言道:”男女出行玩起不累”,确实,让我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h3> <h3>这是我们进入古镇的烟雨长廊和远眺五福桥。</h3> <h3>这里喝茶赏景不错呀。</h3> <h3>你看:就是哪里。</h3> <h3>怎么样,还不老吧!</h3> <h3>不知那位同学买了土匪烟,让烟瘾们过过瘾。</h3> <h3>你看:这就是醉园,初建于明代,原有五进院落,是西塘望族王氏塔湾街宅院之偏厅,现存四进。醉园由王宅的“醉经堂”而得名,“醉经堂”的“经”是读书的意思,为清朝光熙修建,王代是乾隆年间的书画家,园内至今还留有他的墨迹。现园内正厅“艺香斋”辟有王氏父子王亨、王小峥“水乡风韵”版画系列作品,描写的都是西塘的水乡风光,可谓是古镇美景的缩影。</h3> <h3>同学们:我在这里欢迎你们。</h3> <h3>走在西塘烟雨长廊来一张。烟雨长廊是贯彻几乎整个西塘核心景区的商业街兼景观街,百年的木质长廊还原了古代的模样,虽然进驻的商业五花八门,但基本上没有太破坏原来的风貌。</h3> <h3>在古镇上还有不少小作坊推陈出新,将西塘产的杜鹃,玫瑰等花卉做成食品与香水,吸引了不少爱好者。</h3> <h3>臭豆腐来一块。</h3> <h3>闻着酒香,醉了……</h3> <h3>在古镇迈着猫步,感觉不一样吧。</h3> <h3>这倒不错……。</h3> <h3>切磋交流感悟……</h3> <h3>做了长辈总不忘给孩子们带点礼物。</h3> <h3>试试当年民兵的枪法。</h3> <h3>边喝茶边和镇上老人聊着过去的往事。</h3> <h3>一组用无人机航拍的西塘古镇的景区。</h3> <h3>夜幕降临,我们到歌厅酒吧体验了年轻人的喜爱,好开心……</h3> <h3>到西塘旅行一定要观赏西塘的夜景,西塘的夜,味道不同于其它古镇,它会让你着迷----“倚楼听琴远,伴夜闻花香”……。</h3> <h3>群主这次为了让我们吃好,专门上网搜索西塘好吃的饭店,“七张桌”名副其实,十多只菜几乎只只光盘,尤其是那个鱼头菜---汤都喝光了……</h3> <h3>西塘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光阴的故事,寻常巷陌,最宜怀念,白墙黛瓦,一眼万年……</h3> <h3>送子来凤桥据《西塘镇志》记载,建于明崇桢十年(公元1637年),清代两度重修。相传当初造桥时,适有一鸟飞来,市人以为祥瑞,遂取名“送子来凤桥”。1988年改建为单孔钢筋混凝土拱片桥。1998年重建,采用古典园林中“复廊”的形式,中有隔墙花窗,两边通道。据称凡新婚情侣过此桥,男左女右,可卜贵子。</h3> <h3>在西塘古镇122条长短不一的弄中,石皮弄最窄,宽仅一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由216块石铺成,弄深而窄,石薄如皮,故名石皮弄。看石皮弄,想象那庭院深深锁春秋的年代。</h3> <h3>短短的二天游览旅行,给我们每个人都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若明总结了:晨拍、日拍、夜拍加航拍,西塘美景俱拍;酒瘾、赌瘾、瘾瘾过瘾,迪吧聊发少年狂!妙哉妙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