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野中收获力量——2018年石家庄野人挑战赛小记

金丝熊

即使你没有野心,也要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更要时刻保持好奇和敬畏,勇敢和坚韧,期待和向往。 <div> ——跑友黑猫 <div><br></div><div> 人生的首个越野赛大胆选择了位于西太行山的石家庄野人100挑战赛,因为石野100目前已成为国内路跑行业的巅峰赛事、行业内影响巨大,被《跑者世界》杂志称为当年国内最虐、最野、最残酷的百公里越野赛,跑友心目中“最纯粹的越野”。该赛事已获得国际越野协会ITRA和环勃朗峰UTMB 双重认证,其中52公里组累计爬升3355米、累计下降3247米,14小时关门,完成比赛能够获得3个认证积分。</div></div> <h3>  回想起报名时的初心,一是体验生活,二是挑战自己。生活不仅有朝八晚六,还有山野和远方。</h3> <h3>  4月29日,我和苹子几乎在同样的时间到达石家庄站,珍贵的机缘让我们再次相遇并携手前行,两个人叽叽喳喳聊到很晚,一度忘了明天还有比赛。</h3> <h3>  4月30日凌晨,摆渡车5点准时出发,顶着尚未消失的夜色前往起点封龙山起点。最后一排高举起手的就是苹子和我,前晚只睡了不到5小时,两个人既兴奋又迷糊。</h3> <h3>  由于90%的山路未经人工雕琢,各种野生动物均可能出没,出于安全考虑,组委员提供了蛇药且强制要求选手使用,赛道之难,从一开始就能感受到。</h3> <h3>  当天的我穿着五颜六色,看起来好似一道彩虹,每个装备都有独特的作用;袖套和腿套是压缩肌肉,减缓疲劳;手套是减少摩擦防止摔跤受伤;髌骨带为膝盖提供支撑;登山杖是第三条腿,上下山使用上半身力量支撑;蓝色的是肌能贴,减少大肌群的颤动,减少疲劳感……要是没这些专业装备,只怕后面我得累死在半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h3> <h3>  早晨6点多的山间温度很低,为了保暖穿上一次性雨衣。但现场选手热情可以将微凉的寒风一扫而去。</h3> <h3>  集体照中深藏许多民间高手,不要以为越野是“年轻人的运动”,恰恰相反,由于越野对人的体力毅力的极大考验,真正的强手往往是貌不惊人的中年人。例如,连续5年完赛石野100公里的3位大神,一位是42岁的大姐,职业是单位会计,另两位分别已经60岁和63岁,都已退休,但不得不服,你大爷就是你大爷。</h3> <h3>  7点30鸣枪,我们愉快的出发了,但挑战才刚刚开始。</h3> <h3>  从起点开始没多远就面对赛道的下马威,迅速爬升至海拔800米高度,期间一路都是荒野石岭根本没有路,脚边就是悬崖峭壁让人不敢多看一眼,沿路酸枣枝上3厘米的长刺让人防不及防,腿上被划开若干道口子无暇顾及。什么叫太行山上打鬼子,这种感受一辈子都忘不了。第一个打卡点在15公里处,关门时间11点30分,我一路颠簸在11点27分到达,在补给站不敢逗留,匆忙塞下一个包子三片西瓜灌满电解质水迅速上路,身后约20人在此处全部被关,强制退赛。</h3> <h3>  15至26公里依然是连续海拔落差600米的急剧爬升和下降,山上六级狂风把人吹的透凉,疲惫但不敢停留,怕身体失温更危险,鼻涕如关不住的水龙头的往下流。所谓山路,大部分是由怪石林立的山涧,被山水冲出的水道和坑坑洼洼的羊肠道组成,这样的野虐的赛道,一座连一座看不到尽头的山峰,让人汗水止不住,眼泪流不出。</h3> <h3>  照片中的我刚在桥上摔了一跤,却顾不得身上的疼痛和尘土,立即爬起来跌跌撞撞的冲向打卡点,第二个打卡点在26公里处,关门时间14点,我在13点54分到达。5分钟内吃完一碗泡面一杯可乐一碗绿豆汤一根香蕉两碗小米粥,灌满水袋立即出站踏上征程。身体想休息但现实不允许,一旦停下就会出局。</h3> <h3>  横幅上的话激励着每一个路过的野人,是啊,哪有那么容易就成功的事情。</h3> <h3>  26至37公里期间,身体疲劳感愈来愈强烈,赛程过半,身体撞墙难以避免。由于山路陡峭,实际步行距离大于官方公布的GPS位移距离,多少次我都想仰天问“这真的是地图上写的**公里吗”?第三个打卡点在37公里处,关门时间16点30分,我在16点24分到达,面对着无休无止的爬升和各种奇葩道路的下降,还有随时可能被关的风险,内心真是一万个煎熬。</h3> <h3>  将军垴是本次线路中最最虐人的一段,海拔高达1000米,全程碎石路无任何树荫,急剧爬升一度让我怀疑人生,爬的人气急败坏,爬的我内心一万个崩溃。</h3> <h3>  42公里时遇到一个工作人员和他家孩子,小朋友特别可爱,陪我跑了200米,嘴里喊着“美女加油,再有10公里就到了啊”,顿时又有力量了。</h3> <h3>  45公里时终于达到了第四个打卡点西山翠谷,回头远望的成就感,目之所及的艰难,在这个风景绝佳的村落路口忍不住拍照留念。照片中另一位帅哥“漠岩”是52公里项目的关门兔,我和他前后脚了很久,因为一看到他就意味着我即将被关,但他一直鼓励我,带着我登上了一座差点要放弃的高山,真的要谢谢他。</h3><div> 第四个打卡点关门时间19点,我在18点44分到达,看着时间略微富余就坐下吃了两桶泡面,却没有意识到我的少许懈怠给最后一段路程造成更多的时间压力。</div> <h3>  再次出发后天色渐暗,山上一天黑气温迅速下降,靠着头灯的亮光照着夜光标的路,往前看已看不到人,往后看只有星星点点的灯光显示各人方位。从未在这么晚还独自在荒山上攀爬,偶遇的跑友都没了太多力气说话,只在漆黑里默默关注自己的呼吸,默默赶路。</h3><div> 20点45分到达最后一个指引点,只剩45分钟的时间却还有4公里的距离,时间确实不够但实在不甘心放弃,在黑暗中爆发小宇宙的一路狂奔,此时的苹子早我15分钟到达,她一直担心我被关掉,在终点处焦急的张望,当看到我在关门时间的最后一分钟出现在终点时,她激动的尖叫声差点刺破了我的耳膜。</div><div> 恍惚间,这一路的酸痛和煎熬,委屈和无奈,坚持和付出,恐惧和挑战,孤独和怀疑,一下子涌到眼前,组委会特意为我拉起条幅,殷勤敬业的摄影师咔咔按下快门,让我体验到英雄凯旋般的冲线荣耀。</div> <h3>  捧着来之不易的奖牌真想大哭一场,但身体已没有多余的盐分来制造泪水。回想这一整天,每一次爬升、每一次下降都是在山野中对自己的暴力拆解,重新认识自己、深有浴火重生之感。付出自己全部努力后,是否完赛已经不重要了,奖牌也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最重要的是享受比赛的艰辛过程,欣赏沿途的绝佳风景,感谢一路相助的朋友,认识一个历经磨难仍坚持到底的自己。</h3> <h3>  根据官方通报,此次52公里组完赛率为48%,我排名女子组第七。能在关门时间内和苹子一起惊险完赛并且均未受伤,实在是幸莫大焉。</h3><div><br></div><div> 此文形成之时恰逢儿子三岁生日,我用连续14小时不停歇的奔跑收获的1斤重大奖牌做为送给孩子的生日礼物,希望孩子以后能懂得,牛逼的背后都是苦逼的坚持,人生很长又很短,有高峰也有低谷,开始我们无法领先也不够出众,在向上攀登时不放弃、向下滑坡时稳住节奏、坚持初心的信念,早晚都会到达期望的目标。</div><div><br></div><div> 最后要感谢一直支持我的家人,你们才是我前进最大的动力。</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