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上梁中学(一)

梧桐

各位老师,同学们: <div>  先说几句:1,去年国庆长假期间,上梁中学校友群的赵忠孝,李来余等同学来看我,我曾对他们说过,上梁公社撤了,上梁中学没有了。能不能搞个上梁中学校志之类的东西,给后人留点什么。赵忠孝便开始张罗征稿,远在美国的李来余一口气连续写了几篇回忆文章,在同学中引起极大反响。我作为倡导者,应有所表示,拙文以示支持。</div><div> 2,时间过去的太久了,很多东西记不清了,尤其是数字、年代之类,多是推测,无文字记载,难免有误。这一稿虽然是根据各位群友的意见和建议修改过的,又请梧桐插了些照片,配了音乐。但也难以保证就没有错误了,还请各位继续纠正。</div><div> 3,请各位老师、同学们齐心合力,共同圆满这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功德,大家都来写点东西, 留给后人。</div><div> 梁 海 </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 一、 上 梁 印 象</h3><div> 上梁,作为乡一级行政建制,在2010年被撤销。从此,在小比例的地图上,再也找不到它了。让我们记住它:上梁位于宁夏隆德县城南直线距离16公里处,六盘山西麓群山之中的一座山梁之上,故名上梁;北纬35度,东经105度;属于中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性气候,年平均气温约5度,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00多小时,无霜期年均一百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00-600毫米;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全乡地域面积不足百平方公里,人口不过万人,人口密度192人每平方公里。土壤以灰褐土为主。土壤贫瘠,气候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平时,天高气清,舒适爽快,风景秀美。这时若站在某个山顶向四周望去,近处是荒山土坵,层层“梯田”,(只可惜没有一块是水平的 );极目远眺,四周群山起伏,山连着山,漫无边际,苍山葱岭,与云天连在一起,烟雾缭绕;冬天,常是北风怒吼,漫天飞雪,动物们都躲在洞穴里不敢出来,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人就更不用说了。那叫路断人稀,很是空旷冷清</div> <h3>  人口密度在西部地区来说,倒也不小。几乎在每个山洼的向阳处,都星罗棋布地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小四合院,随着地形高低,一排一排,层层叠叠,像坐小小的山城。院子里,向阳的多是正房(上房),两侧是伙房和杂物间,大门对着正房,朝南开的居多。院墙、房墙都是黄土夯筑,2米来高。盖房时,在四面墙上加砌胡基(土坯),后墙要加2米左右,前墙基本不加,两面山墙加成三角形,形成单面大斜坡屋顶,挂小青瓦。每间屋就10平米左右。</h3> <h3>  上梁的农作物,夏粮以小麦为主,亩产百斤左右,收获基本都交了公粮;秋粮很杂,以糜子为主,杂以燕麦、玉米、莜麦、荞麦、谷子、高梁等,豆类以豌豆为主,另有少量大豆、蚕豆、扁豆,油料作物有大麻、胡麻、油菜籽,并种有大量土豆。社员家自留地里种点白菜萝卜之类的蔬菜,偶有人家房前屋后栽两棵梨树、杏树。秋粮产量更低,平均亩产只有几十斤,有些坡度大点的地,往往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上梁人均土地面积多,少则4--5亩,多则7--8亩,地广人稀,耕作方式落后、粗放,普遍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h3> <h3>  那时是人民公社化,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社员过集体化的生活。集体出工,靠记工分年终分红。整个上梁公社,年终分红没听说过有超过1块钱的工分值,多是3--5毛钱,个别生产队能达到6--7毛钱,就很让人羡慕了。最少的听说是7分钱。也就是说,一个壮劳力,一天辛苦下来,只能挣到7分钱。多数生产队社员口粮钱都挣不够,年终何以分红?一方水土根本养活不了一方人,群众生活特别困难。社员家日常生活开销,多靠养几只鸡,变卖几个鸡蛋解决。冬天取暖更是个大问题,家里要是有个拿工资的干部或职工、老师之类,倒还罢了,才能买得起煤,屋子里生个小火炉,捣个罐罐茶,那才叫舒坦。一般社员家可没这个好事。社员家取暖多靠一盘热炕,用柴草、茅衣(发音。地面枯草连同地下草根,加一起叫茅衣)把炕煨得热热的。炕上放一条旧被,进门上炕,不一会,屁股发烫,浑身便暖和了起来。小孩子整天光屁股捂在炕上,外面太阳大了,光屁股出去玩一会儿,冷了再回来捂上。煨炕的茅衣用量很大,每家每户差不多都是全体出动,工余间都要铲茅衣带回家,就连上学的学生放学途中也得铲一背斗回家。这对植被是严重的破坏,使本已很脆弱的环境更是雪上加霜。可实实在在没办法,生存第一。</h3><div><br></div> <h3>  无论男女老幼,衣着普遍破旧褴褛。大冬天光屁股小孩随处可见。大人小孩都不太讲究卫生,实在是没有那种条件。早上起来洗脸,全家人一碗水,上学的学生先洗,男人们再洗,女人们最后洗,根本谈不上洗澡。学校每天早上检查学生个人卫生,男孩子的手和脚多是一层厚厚的黑污垢。</h3> <h3><font color="#010101">山区基本都是每天两顿饭,夏日天长,又正值农忙季节,早晨要加点干粮或土豆。机关学校都是两顿饭,上午9点左右,下午6点左右。这到底是传承了中华民族的遗传基因,还是由于粮食短缺不得已而为之?不可而知,但不可否认的是两歺制即省粮,又省时间。社员家多以各种杂粮面食和土豆为主,或干或稀,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所谓的“干”就是杂粮面馍馍,面多是不去糠皮的,嚼在咀里越嚼越多,难以下咽,配碗“洋芋”菜;“稀”的叫“糊糊”,半干半稀叫“馍糊”,再稠点的叫“搅团”。做法都一样,都是水开了往里撒杂粮面粉,边撒边搅,熟了就成,和打浆糊一样。土豆对社员来说,太重要了,在当地被称为救命蛋蛋。即可当主食、干粮,又可当菜。山里人的“洋芋菜”,只是水煮土豆条,没有油,只一把盐而已,有些人家连盐都买不起。一年中,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长面。即使这样省着吃,社员一年分的口粮,基本都不够吃。断粮户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穷富标准仅仅是其断粮时间长短而已。一些困难户,过完年就断粮了,也就是说,12个月中,有8个月断粮。断粮户全靠政府少量的救济粮维持。碰到特冷的冬天,政府还救济军大衣和棉被。人人穿着,远处望去,好像进了军营一样。</font></h3> <h3>  经济是基础,落后的经济便直对着更为落后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思维方式。不敢说“愚昧”二字,“无知”却是不可否定的。公社青少年多是文盲或半文盲,各大队的小学老师多为过去毕业的中、小学生,小学生教小学的现象,比比皆是。有固原师范的学历,就是顶尖人才了。机关干部里面,更少见有学历者。这里有个1990年隆德县的官方统计数字(请注意:是1990年而不是1970年):大学本科生0人,大学专科生8人,中专生59人,高中生187人,初中生491人,小学生1122人,总计全县具有小学以上各种文化程度总人口为1867人(可能有误,仅供参考)。但这却很能说明当时隆德县的教育水平。</h3><div> 1970年元月,国家调配5名大学生许秉龙、徐耀武、和我到刚刚创办的上梁中学任教,分配余海、王鸿瑞到上梁卫生院当医生。这是特大新闻,一下子就成了社员关注、议论的焦点。在社员眼中,这些人言谈举止、生活习惯与当地群众大相径庭,简直是另类。拿的工资比县长高,顿顿吃白面,人人有一套铺盖,一定是地主家庭出身,贫下中农哪有啊。</div> <h3>  山里群众贫穷、落后、缺少文化,但他们在祖先遗传中,却继承了忠厚善良、淳朴明理的基因。要知道,那个时候,我们这些大学生,头上都还戴着一顶“臭老九”的帽子,可当地的群众谁也没有把我们当地、富、反、坏、右一样看待。在他们的灵魂深处,好像是天然的有一种对文化人的尊重和信任。如果老师有事来家,不管家里多困难,也要想法给老师弄一碗浆水白面吃,还要滴几滴香油。要是碰到什么公务,老师们来到生产队,那就是最高规格的招待---鸡蛋长面或油饼醮蜂蜜。一次,学校组织学生去李山队帮助挖收土豆,听李山学生事先悄悄透露,生产队提前一天便开始准备了,在某某家,面都称好了云云。</h3> <h3> 做长面有两道硬工夫。一是和面,面要和得硬,硬到用手揉不动,要用专门设在面案上的杠子压,要压得硬中带柔、柔硬适中、筋道有余才行。一个壮汉,也要压个把小时才行。二是犁面。长面是犁出来的,不是切出来的。先把擀好的面叠成5-6层或7-8层或更厚,右手持刀用力,把稳了,左手按面扶刀,把握方向,双手配合,用力由怀里向正前方推去,像犁地一样,故曰犁面。犁出来的面要均匀平直、一样宽,才叫合格。梨得越细,方显水平越高。这里的人家,做饭普遍没有调味品,饭菜仅一把盐而已。好点的人家也只能买点醋。社员家平时用来调味的有一种自己制作的、叫浆水的东西,是在自留地里或者院子里开个几平米的一小块地,种点小白菜。做的时候,将小白菜洗净、切碎、发酵而成。酸甜适度、清香可口。平时除了作为面食或洋芋菜的调味料外,夏天还是一种很好的防暑饮料。</h3><div><br></div> <h3>  待客吃饭时,炕上摆小方桌,三—四人一桌,客人盘腿而坐,主人站在地下随时招呼侍候。女人一般是不进屋的,只是把饭或家什送到门口,双手递给男主人,再由男主人双手捧到客人面前。开始吃的时候,只捞面吃,不要喝汤,也不要把筷子放下,表示还要吃。直到吃饱,才把最后一碗长面连汤吃完喝光,这时,再把筷子放下,表示吃好了。主人就不再上面了。长面的样子很像现在街上卖的兰州牛肉拉面,不过和面时不放碱或卤水,汤是浆水熬制,臊子多是炒鸡蛋。和牛肉拉面相比,风格味道大不一样,长面更加清香可口。这种款待规格,仅对最尊贵的客人才有。招待公社的领导或干部,一碗浆水面足矣。更高层级的领导,一般群众见不到,也抡不到下边社员侍候。</h3><div><br></div> <h3>  学生对老师,更是尊重有加。在校就不说了,就是路上偶遇,必站定、让路,有些还鞠躬行礼。这要说清了,这不是学校的规定,而似乎是学生的一种本能。平时,学生常把自己带的炒豆子之类的小零食,或夏天上学途中揪些鲜豌豆角,悄悄地放到老师的桌子上。每天放学前,常有大点的学生主动来帮老师挑水。学校用水很困难,后沟底有眼小泉,涓涓细流,水质也不错,距学校约1、5公里,可路途大半是陡坡,中间没有一块平地可以歇脚,对我们这些人来说,挑水真是太难了。我在上梁10多年,只挑过有数的几次水,基本都是学生帮我挑。我非常感谢上梁的学生替我挑了10多年的水。(未完待续)</h3><div><br></div> <h3>  文/图 梁 海 编辑 梧 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