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相伴!喜报盈门来!——热烈祝贺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刘晓敏老师荣获杭州市地方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

💃🏻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教师风采</h1><h1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16px;">刘晓敏:小学高级教师,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教学处副主任。滨江区教坛新秀、滨江区优秀教师。作为老师,最大的幸福是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着、学习着、思考着!</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课堂教学</h1> <h3>  5月3日下午,2018年杭州市小学地方课程课堂教学评比在凤凰小学成功举办。共有15位来自各区的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刘晓敏老师喜获市一等奖。</h3><h3> 随着一抹红的灵动飘逸,第二分会场第一节课在万众期待中徐徐拉开帷幕。刘老师和凤凰小学402班的孩子们向老师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课——西兴竹编灯笼。</h3> <h3>  随着国宝档案的视频先导,孩子们随之走进了位于钱塘江南岸的西兴古镇,历史上的西兴曾是两浙门户,交通发达,地势险要,自古为"浙东首地,宁、绍、台之襟喉"。孩子们在视频中感受并了解西兴古镇,恰恰是为本课学习做铺垫。课堂伊始,刘老师在两盏独具风格的西兴灯笼展示中导入课题,孩子们饶有兴致地说起了自己对西兴竹编灯笼的了解,虽然对此了解的孩子屈指可数,不过没关系,刘老师还准备了介绍西兴竹编灯笼的视频带领孩子们游历灯笼的昨日,经过视频的聆听学习后,孩子们收获多多,纷纷畅言自己此刻感受到的西兴竹编灯笼,原来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显赫的地位,多样的款式,复杂的工艺,更具有广泛的用途。随后孩子们小组合作学习起了灯笼多样的款式,在灯笼种类猜猜猜的过程中,他们纷纷自信地举起了手中的灯笼牌,猜测得可谓胸有成竹,不仅猜对了灯笼的种类:香圆灯、广圆灯、四样、子孙灯……更能说出判断的根据。小小一盏竹编灯笼,其中的文化底蕴可真不少。</h3> <h3>  那么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灯笼又是如何制作的呢?顺着孩子们的兴趣,西兴竹编灯笼传承人俞梧泉老先生随着视频来到了课堂现场,通过视频孩子们进一步感受了西兴竹编灯笼在制作中的讲究工艺,也激发了他们想要尝试的兴致。随后,在悠扬的古曲中,孩子们依据各组同学的喜好偏向做起了小小西兴竹编灯笼工匠,编织灯笼、为灯笼壳糊纸、绘图,课堂里各组借助ipad 辅助正实现着孩子们对掌握西兴竹编灯笼制作技法的梦想。为了突破编织难的难题,来自西兴街道马湖社区的一位编织灯笼的传承人徐阿姨来到了课堂,对选择了编织体验的两个小组展开专业辅导。体验之后,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匠心,编织组的同学畅言着编织的不易,学的也挺认真的,看得却眼花缭乱的,觉得有些无从下手,感受到匠人之手的灵活熟练。绘图的同学也给了课堂诸多惊喜,有一位男孩通过剪辑喜字显现了子孙灯的雏形,他坦言课后要继续完善,贴上自己的姓氏,因为觉得子孙灯很有意思。糊纸的小伙伴则边展示他们所糊的灯笼,边袒露着其中的喜与忧。一盏小小的竹编灯笼,制作竟是如此的讲究与不易!</h3> <h3>  自西兴竹编灯笼申请成为2006年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它的保护现状又是如何呢?一段西兴街道综合文化站俞站长的电话访谈解答了孩子们心里的疑惑。这样独具魅力的灯笼竟然正面临着失传的发展趋势,正如一个男孩子所言,听到这,他觉得很心痛。面对失传,甚至渐渐埋没在历史之中的囧然局面,我们可以为此做些什么呢?"我们每个人学习一项制作灯笼的技术,留住这么好的灯笼,来传承住西兴竹编灯笼的制作技术。"孩子如是说道。不仅如此,放眼如今,看到行动中的社会,中国美院的学生以西兴竹编灯笼为基础,创新绘画,采取电灯照明的方式使得西兴竹编灯笼焕然一新,更有诸多设计师受西兴竹编灯笼的编织工艺启迪,设计了美轮美奂的艺术工艺品。对于这盏非遗之灯,我们能做的便是在创新中传承,如此,才将生生不息。</h3> <h3>  下午的时光异常温柔,不知不觉中四场课堂已落下帷幕,接着便是说课环节,一个多月的努力集中投射在了课堂中,而刘老师的说课环节,更是对此课研磨修行画上了圆满句点。随着刘老师的精彩说课,第一天的课堂评比圆满落幕。经历了两天的课堂展示,刘晓敏老师在此次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作为同盟军的我们一行真是波澜起伏、感动不断,我们为她感到由衷地高兴。</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磨课经历</h1> <h3>  回首我们一行的磨课之旅,可谓是痛并快乐着。从清明假期回来至4月11日,两次课堂磨课,不曾料想我们却经历了一个全盘推倒的自我否定低谷期。于是,推翻重构,从选材开始我们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磨砺期,深夜十一二点月明校区依然闪亮的灯光,便是我们最有默契的见证。每一次磨课,准备材料,提前培训等等,事无巨细,均悉心而为,冗长的材料准备,我们不觉得烦杂,只因我们心中有梦,我们相信坚持会让我们最终感到甜蜜。期间综合信息教研组的老师们,区地方课程教研组陈建刚老师、田校长、长河小学的老师们都共同为这一课献计献策,给予倾情帮助!<br /></h3> <h3>  此次评比中刘老师所执教的这一课,精彩纷呈。突破了多处教学瓶颈,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新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先是对于物的认识深入,后是由物见人的视野开拓,让西兴竹编灯笼不仅仅是灯笼或只是灯笼领域的文化,也因如此,更新了地方课的气象。展示了滨江区地方课程团队精益求精的教研风貌,给予了我们立足区域特色,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主题的诸多思考。</h3><h3><br /></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综合信息教研组</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撰稿:袁李芳</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摄影:袁李芳 申苗苗</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审稿:马颖超</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 ">2018年5月4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