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选择去以色列约旦旅行,源自于去年带队去摩洛哥突尼斯的领队推荐,她说,这两个国家非常值得去看看,很有意义。于是在以色列约旦最合适的季节四月出发了。</h3> <h3>以色列(Israel),是一个位于亚洲西部,北与黎巴嫩交界,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东面是约旦,西濒欧洲最主要也是最大的海-地中海,南连亚喀巴湾,是亚、非、欧三大洲结合处,且正好位于东半球大陆的中心。</h3><div> 以下图中红色部分就是以色列、约旦。</div> <h3>很多人听到以色列的名字就很容易同战争联系起来,因为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以色列的名字出现在各种国际争端的新闻报道之中,而浓厚的宗教色彩又给这个国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当然,2017年的12月份,特朗普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这让气氛变的更加紧张。不管情况怎么样发展,也无法阻止一颗去以色列、约旦去看看的蠢蠢欲动的心。</h3><h3>以下红色虚线是以约之旅所走过的足迹。</h3> <h3>DAY 1:上海 --- 特拉维夫</h3><h3>经过11个小时的飞行,飞机落地以色列的第二大城市特拉维夫。走下飞机的时候,阳光已经洒满了候机大厅,新的一天开始了。</h3> <h3>眼前出现的蓝天白云一扫红眼航班长途飞行的劳累。我们都迫不及待想要走进这个国家,去感受一下一定与上海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h3> <h3>凯撒利亚古城</h3> <h3>凯撒利亚是罗马帝国时的君主希律王在2千多年前,历经12年建造起来的都城。</h3> <h3>以色列的凯撒利亚是一座位于地中海东岸的古城,距离特拉维夫以北50多公里,位于特拉维夫和海法中间。也是以色列古代三大古城之一(三大古城:凯撒利亚古城、阿克古城、雅法古城)</h3> <h3>遗留下来的仅存的几件不完整的雕塑,矗立在凯撒利亚古城的入口处,仿佛在诉说着这个古城的故事。</h3> <h3>整个建筑集合了罗马和希腊风格,极尽奢华和气势恢宏。</h3> <h3>这里也是罗马帝国统治时期为巴勒斯坦最重要的港口,并曾为首府。</h3> <h3>凯撒利亚古城至今保存着城墙、防波堤、赛马场、歌剧院、澡堂和桑拿、室内游泳池等遗迹.。</h3> <h3>依然在使用中的歌剧院。</h3> <h3>虽然不是演出的时间,但是奔放的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 自娱自乐的玩的非常嗨。</h3> <h3>看台上的学生们也有节奏的呼应着, 台上台下一片热闹。</h3> <h3>曾经的赛马场,春游的学生们。</h3> <h3>曾经的浴场</h3> <h3>保存完好的浴场瓷砖</h3> <h3>厚重的墙,记录着凯撒利亚的过去</h3> <h3>凯撒利亚古城边的这片蔚蓝色的海岸甚好</h3> <h3>地中海的蓝海天一色,地中海的蓝让人愉悦!</h3> <h3>静静的坐下来,享受着迎面吹来地中海的柔和的风。</h3> <h3>巴哈伊教圣殿花园(大同教圣殿花园)</h3> <h3>建在卡梅尔山上的巴哈伊花园是巴哈伊教的中心,也是巴哈伊教的世界总部,花园面向地中海,这里也是欣赏海法这座花园城市美景最好的位置,可以看到整个海法港。</h3> <h3>海法,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以色列第三大城市。巴哈伊教圣殿花园是海法这座城市的地标性建筑。<br></h3> <h3>巴哈伊圣殿花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于2008年把她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花园建于80年代初,于2001年建成。花园内部只有教徒可以进入,非教徒只能外观。</h3> <h3>整座圣殿到处是大片绿草茵茵,鲜花朵朵,远远望去就像浮在空中的花园。导游介绍这个花园一年四季鲜花盛开。无论哪个季节来,一定会有不同的收获。</h3> <h3>花园以金色穹顶的主建筑为中心发散,形成19 级巨大的平台式阶梯,层层叠高,自山脚至山顶延绵一公里。</h3> <h3>站在山上向下望去,圣殿气势壮观,花园中草木葱葱,鲜花盛开,与蓝天白云相得益彰,远处的海港笛声传来,异国风情十分迷人。</h3> <h3>花园中间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金色圆顶巴布圣殿,也是巴哈伊教创始人的陵寝。</h3> <h3>人们赞誉它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堪比古巴比伦空中花园,这是视觉的饕餮盛宴,让人流连忘返!</h3> <h3>中午,第一次吃到了以色列餐,那是务必要记录下来的,对我来说最好吃的莫过于软软的口袋饼了,(我对饼的喜爱高于海鲜)把伴有色拉酱的蔬菜、和刚油炸过的肉类装入口袋饼中,软软的皮,爽口的蔬菜,外脆里嫩的鸡肉,这样的搭配,绝了!😍😍😍太好吃啦</h3> <h3>阿克古城</h3> <h3>阿克古城,据文献记载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它是一个有城墙的港口城市。</h3> <h3>阿克古城,也是以色列三大古城之一。位于地中海东部海岸以色列北部。</h3><h3>(三大古城:凯撒利亚古城、阿克古城、雅法古城)</h3> <h3>阿克古城,曾是十字军东征时所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的首都和最后据点。</h3> <h3>阿克最早是生活在那里的迦南人的一个部落所建,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从地中海东岸通往西亚内陆的重要商业口岸。</h3> <h3>2002年5月21日,正式挂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以色列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h3> <h3>今天的阿卡古城内仍然十分完好地保存了1000年前十字军时代的古城垣、城堡、客栈等古老遗迹。</h3> <h3>地中海见证着阿克古城的过去和现在。</h3> <h3>每一处的遗迹诉说着历史。</h3> <h3>如今的阿克古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络绎不绝,垂钓人享受着休闲的时光。</h3> <h3>在古城里转悠,看见卖食品的,全裸出售,有点像我们新疆同胞出售的食品,看着有点诱人,但是没有勇气去尝。</h3> <h3>天使报喜堂</h3> <h3>位于拿撒勒的天使报喜堂是中东最大的教堂,天使加百利现身告知圣母玛利亚怀有上帝之子耶稣的地方。</h3> <h3>据说,这个教堂是建在玛利亚曾经居住过的遗址上的,建于1966年。教堂的广场上有圣母玛利亚的雕塑。</h3> <h3>教堂青铜铸造大门上,六个雕刻图案,讲述的是耶稣从出生到被钉上十字架处死的过程。</h3> <h3>庭院和教堂中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耶稣和玛利亚的画像,我选了其中的四幅。</h3> <h3><font color="#010101">教堂中,布满了全球各地反映了圣母报喜主题的艺术作品。</font></h3> <h3>教堂顶是一朵百合花的设计,百合花是圣母玛利亚的象征。</h3> <h3>天使报喜堂里,无处不在的彩绘玻璃,上面镶嵌着传统的圣经故事。</h3> <h3>这里摘录一段圣经里的内容:</h3><h3>典出《圣经·新约·路加福音》:到了第六个月,天使加俾额尔奉天主差遣,往加里肋亚一座名叫纳匝肋的城去,到一位童贞女那里,她已与达味家族中的一个名叫若瑟的男子订了婚,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天使进去向她说:“万福!充满恩宠者,上主与你同在!在女人中你是蒙祝福的。”她却因这话惊惶不安,便思虑这样的请安有什么意思。天使对她说:“玛利亚,不要害怕,因为你在天主前获得了宠幸。看,你将怀孕生子,并要给他起名叫耶稣。他将是伟大的,并被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上主天主要把他祖先达味的御座赐给他。他要为王统治雅各伯家,直到永远;他的王权没有终结。”</h3> <h3>玛利亚便向天使说;“这事怎能成就?因为我不认识男人。”天使答复她说:“圣神要临幸于你,至高者的能力要庇荫你,因此,那要诞生的圣者,将称为天主的儿子。且看,你的亲戚依撒伯尔,她虽在老年,却怀了男胎,本月已六个月了,她原是素称不生育的,因为在天主前没有不能的事。”玛利亚说:“看,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天使便离开她去了。</h3> <h3><font color="#010101">天使报喜堂是此地建造的第五座教堂,一次一次被毁,一次一次重建。这是天使报喜堂的侧面。</font></h3> <h3>离开天使报喜堂,一个小时的车程,傍晚时分,来到了以色列的北部城市提比利亚。入住在一家可以看到加利利湖的宾馆。</h3> <h3>DAY 2:提比利亚</h3> <h3>提比利亚是加利利湖畔的一座山城,而加利利湖是传说中耶稣传道的主要场所,很多有关耶稣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因此被称为耶稣第二故乡。</h3> <h3>清晨,在酒店的阳台上,架好机位,安安心心的拍了一段加利利湖日出的延时摄影。看着太阳冉冉升起的瞬间,好美,也很感慨!</h3> <h3>当太阳高高升起,照在湖面上的一瞬间,那是美的定格。</h3> <h3>当然,那束强有力的晨光照射在酒店泳池上的瞬间,也是美的象征!</h3> <h3>八福堂</h3> <h3>八福堂是耶稣“登山训众”的纪念堂,优雅地建在加利利湖北岸的八福山顶上。</h3> <h3>教堂为1938年建造,呈八角形,用黑色玄武岩建成。</h3> <h3>周边的圆拱则是用拿撒勒的白色岩石建造,有八种颜色的玻璃窗,窗户上刻有关于八福的文字。</h3> <h3>八福堂依山傍水,院内的绿树和花草构成了极其美丽和谐的画面。</h3> <h3>耶稣向世人指明八种人是有福的:</h3><h3>虚心的人有福,因为天国是他们的;</h3><h3>哀恸的人有福,因为他们必得安慰;</h3><h3>温柔的人有福,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h3><h3>饥渴慕义的人有福,因为他们必得饱足;</h3><h3>怜恤人的人有福,因为他们必蒙怜恤;</h3><h3>清心的人有福,因为他们必得见神;</h3><h3>使人和睦的人有福,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h3><h3>为正义受逼迫的人有福,因为天国是他们的。</h3> <h3>八福堂里有这样两个对称的大理石水槽,说水槽吧,没有水龙头,里面放着一个装有水的碗,碗里还有硬币,不知道是干啥用的?🤔</h3> <h3>再给八福堂来一张远距离的全景照😃</h3> <h3>下一站,戈兰高地!(Golan Heights)</h3> <h3>插曲:行程中,有一个赠送的景点,那就是品红酒,酒庄在我们将要去的戈兰高地附近,大家戏称,那是酒壮怂人胆啊,因为下一站要去戈兰高地。</h3> <h3>虽然是一句玩笑话, 但是通过酒庄工作人员介绍, 让我了解了以色列红酒的历史 。以色列红酒的历史发展至今只有70年不到, 但是以色列的红酒已经出口很多国家, 种植葡萄的戈兰高地,天时地利都很适合葡萄的生长 。 </h3> <h3>虽然我对葡萄酒依然不懂, 也喝不出红酒的好与坏, 但是学会了怎样“一看二闻三摇晃”了 。 </h3> <h3>以色列帅哥在给我们讲解如何品红酒。这个小小插曲,也让我学到了品红酒的毛皮,值!✌</h3> <h3>这是酿造红酒的装置,第一次看到,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像制造水泥的装置呢😜</h3> <h3>戈兰高地(Golan Heights)</h3><div>此次行程中的“戈兰高地”也是我所期待的一个景点, 因为小时候一直在收音机里听到这个名字 , 对当时听到的内容已经记不得了, 但是“ 戈兰高地”这个名字还是深深的印在了脑子里的 。</div> <h3>这里是海拔1165米的戈兰高地制高点——本塔尔山Mt Bental,这里也是以色列的最北端,也是叙利亚,黎巴嫩和以色列的三国交界处。。<br></h3> <h3>此处的牌子是显示我们所在的位置离中东其他国家的距离,牌子上有巴格达,安曼, 耶路撒冷、大马士革等,这里最近的距离就是离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 只有60公里 。</h3> <h3>这是用长焦拍到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郊区的建筑。4月14日,美国、英国、法国联合起来对叙利亚进行空中军事打击,在这里可以清楚的听到炮声。</h3> <h3>这里是中东第三次(1967年)和中东第四次(1973年)战争的战场。这里原来是叙利亚的领土,现在戈兰高地属于以色列了。</h3> <h3>曾经激战时的掩体,有一人高,战争电影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掩体,那是炮火连天的场面,现在周围出现如织的游人,大家拿着手机相机在"咔嚓、咔嚓"的,感觉有点穿越。</h3> <h3>战壕的入口,我一个人摸黑走入,所看到的内部结构,同电影里看到的一模一样。因为太暗加上太激动,忘记用手机拍几张内部的照片。</h3> <h3>眼泪谷,那是1973年第四次中东之战后因战场惨不忍睹而被称为“眼泪谷”,另一层意思是为了纪念在这场战争中死去的灵魂。这场战争,以小胜大, 虽然戈兰高地没有被叙利亚夺回,但是以色列也是惨败。</h3> <h3>第四次中东战争其实就是一场坦克战, 在这场战争中,叙利亚损失1150辆坦克, 以色列损伤250辆坦克 。 1973年10月24日,叙以双方签署停火协定,第四次中东战争结束。从此以后,戈兰高地就属于以色列了。</h3> <h3>这是西部的一个以色列村庄,站在戈兰高地制高点,才意识到这戈兰高地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地方,一个天然的军事要地和天然屏障,无论谁控制了戈兰高地,谁就控制了主动权。</h3> <h3>戈兰高地被称为中东地区的“水塔”,年降水量约500~800毫米,为加利利湖提供源源不断的水源。而戈兰高地附近的水资源能为整个以色列提供40%以上的用水,可想而知,以色列怎会轻易放弃对戈兰高地的控制权。</h3> <h3>铁丝网外边是一段缓冲地带,现在有联合国管制,这里的农田有叙利亚人在种植。(东北方向)</h3> <h3>联合国安全观察人员,24小时在这里站岗观察。</h3> <h3>遇到一群以色列新兵,他们在这里接受教育。 在以色列,每个适龄青年都需要服兵役的,男孩子必须服兵役3年,女孩子2年。</h3> <h3>昔日战争时期飞机、坦克等零部件组成的可爱、搞笑的艺术作品。</h3> <h3>这像一个大型甲壳虫?还是恐龙?</h3> <h3>这是游客服务中心,也是咖啡馆兼纪念品商店,店名叫安南。据说是为了纪念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安南。在希伯来语中(以色列的语言),安南的意思是"云中咖啡屋"。</h3> <h3>以色列小镇萨法德(Safed)</h3> <h3>2013年5月21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旅游节目CNNGo网站选出全球最美丽的10个小镇,其中以色列萨法德名列第六,中国江南水乡名镇周庄名列第九。</h3> <h3>这是一个犹太人居住小镇,十五世纪末期,大批西班牙裔犹太人逃到萨法德,并在这里建立了犹太教神秘主义哲学教派。至今这里依旧是教派的中心,很多人来到这里学习犹太传统。</h3> <h3>正中午的时候,街上行人不是很多,再说这个萨法德小镇总人口也不到三万,但是,犹太人把萨法德视为与耶路撒冷、希伯伦及太巴列并列的四大圣城之一。</h3> <h3>萨法德小镇不折不扣是一座山城,海拔有987米,环城皆山,在小镇中穿行,不断需要走台阶上上下下。</h3> <h3>在小镇中穿行,不断看到有穿着黑色长袍男子走过,那是虔诚的犹太教徒,他们通常就是一身黑色的长袍,一顶黑色的礼帽,两边(鬓角处)留着长长的头发,那两边的头发是从出身开始就不允许剪掉的头发。这也是犹太人的标志。</h3> <h3>以色列的国旗有蓝白两色,萨法德小镇里,看到最多的也是除了国旗以外的蓝白装饰。</h3> <h3>连门都刷成了他们的国旗蓝。</h3> <h3>在小镇上看到一栋房子,墙上都是小洞,那是战争留下的印记。如此密集的枪眼,可想而知当时的场面是多么的激烈。现在这里已经是一所教会医院。</h3> <h3>看到个硕大的柱子体立在街边,我的好奇心又上来了,赶紧拍了张照片,问导游。大家能猜到是什么吗?</h3> <h3>口袋饼+特色烤鱼的午餐后,坐船出海喽,其实是坐船游加利利湖,鱼也是加利利湖里的鱼,味道非常好。</h3> <h3>热心的船老大为我们升起了国旗,顿时觉得作为中国人在国外是多么的自豪。</h3> <h3>加利利海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周长53千米,长约21千米,宽约13千米;总面积166平方千米,最大深度48米,低于海平面213米,是地球上海拔最低的一个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第二低的湖泊(仅高于其南侧的咸水湖死海)。加利利海其实不是一个海,只是传统上称为海。其实应该叫加利利湖。</h3> <h3>据资料,加利利湖阿拉伯人管它叫“太巴列湖”(Tiberias),因为湖的西侧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太巴列,犹太人则称它为“肯纳瑞特湖”,意为竖瑟,因湖形酷似竖瑟。而在旧约《圣经》中叫做“金奈黎得之海”。</h3> <h3>湖面上吹来了揉揉的风,湖面静静的,我们的船也开的很慢,远处蓝天白云映衬着蓝蓝的湖水。静静的坐在船舷边,任凭风吹太阳晒,心好暖!</h3> <h3>谢谢浏览🌹🌸🌷 点击以下链接浏览第二集</h3><div><br></div><div><br></div><div>相机摄影: 大奇</div><div>编辑/后期/文字 : Cora</div><div>背景音乐:Theme from Schindler's List</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