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4月10日我们乘坐19:21在大庆西站到北京的T48列车</b></h1> <h1><b>提前来到车站,取完票后上了候车室,我们共分4组,我是第一组,组长叫快乐,每组27人</b></h1> <h1><b>这是和我一起同行的沙漠胡杨姐</b></h1> <h1><b>上了火车把行李安顿好换上睡衣</b></h1> <h1><b>自拍了两张,感觉不像我</b></h1> <h1><b>准备美美睡一觉,明天早上到北京</b></h1> <h1><b>第二天早晨八点多,火车要进北京站了,北京的树都绿了,花也开了,真是应了一首诗:忽闻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b></h1> <h1><b>地接社有大巴接我们去北京西站,坐下午13:05发的北京西站到西宁的列车</b></h1> <h1><b>看着路边的绿树和鲜花,半年没见到绿色的我非常兴奋</b></h1> <h1><b>好几年没看到天安门广场和人民大会堂了</b></h1> <h1><b>北京西站到了,离开车还有近两个多小时,我们就在候车室吃了点带的食物,等待上车了</b></h1> <h1><b>去西宁的车快发了</b></h1> <h1><b>途经这些站,第二天也就是4月12号10:41到西宁</b></h1> <h1><b>过了河北,就进到太原,路上黄土高坡就呈现在路两旁,从绵连起伏的山峦中仿佛传来一阵阵民谣,,</b></h1> <h1><b>这是我在车上录的视频,由于车速较快,看着有点虚,但依稀能看见远处的黄土高坡,天渐渐黑了,黑的只能看到山的轮廓了。。。</b></h1> <h1><b>在车上用手机拍得,不是很清楚</b></h1> <h1><b>一觉醒来,天亮了,列车行驶到兰州,停二十分钟,我们下去放放风,目前已经过五个省</b></h1> <h1><b>4月12号上午十点41分到达西宁,西宁海拔两千多米</b></h1> <h1><b>最闻名的旅游景点是青海湖,塔尔寺</b></h1> <h1><b>到了西宁火车站才得知,由于人多,去拉萨分批走,我是第一批近20人,胡杨姐也去不了而且还和我分开走,她是第二批的,先后差两个小时的车。其他八十人去了青海湖,因为行程原本不包括青海湖,所以只能自己想开点,留个小遗憾,以后再来吧,发一个他们去的照片看看吧</b></h1> <h1>于是我自己孤独的坐上了去拉萨的火车</h1> <h1><b>这是开放式氧气口,因为要过唐古拉山口,海拔五千多米,要缺氧的</b></h1> <h1><b>从西宁上车后,景色又和山西有所不同,我用手机拍的视频制成短片记录了这一段的风景</b></h1> <h1><b>西宁到拉萨全程1960公里</b></h1> <h1><b>外面感觉越来越冷了,远望山上已被白雪覆盖,能看到的草地上也有少量的冰雪,现在是逐步往青藏高原进发了,这条路线途经昆仑山口,沱沱河,唐古拉山和可可西里无人区</b></h1> <h1><b>蓝天白云是那样的透亮,清澈</b></h1> <h1><b>就像一幅水墨画</b></h1> <h1><b>绿中嵌着白色,黄色,灰白的山峦上一片片云覆盖,浑然一体,大自然真的是太神奇,雪域高原真是太美了</b></h1> <h1><b>格尔木到了,时间是12号晚上九点,格尔木属于青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区,是和西藏交界之处,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就修到这里,青藏铁路始于1958年,从兰州和西宁同时修建,进入60年代国民经济困难,青藏铁路一度停建,70年代中期又开始施工修建,直到1981年第一期工程完工。2001年国务院批准建设青藏铁路,二期工程为格尔木到拉萨,经历了高海拔及冻土地段,又经过唐古拉山口,历经艰险投资160亿,把青藏铁路建造成世界海拔最高和最长的高原铁路,并采用了我国研制的世界首列高原高寒动车。并配有高原供氧系统和急救设施。</b></h1> <h1><b>我坐的这趟车是晚上经过可可西里无人区,从拉萨回来是白天经过的。这是坐晚班火车的一个队友录了一段珍贵的视频,我给保存了下来</b></h1> <h1><b>这是可可西里白天的照片,它位于西藏东北部及青海西南部,是昆仑山脉南支,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长年有冻土分布,高处有少许永久性积雪与冰川,除北侧有淡水湖外,其余均为咸水湖,草原稀疏,人烟与畜群均少。</b></h1> <h1><b>可可西里成为我国51个自然保护区,是全球最大的藏羚羊保护区,几乎所有藏羚羊都在可可西里繁衍下一代。可可西里的冰川最为壮观,</b></h1> <h1><b>这是可可西里最大乌兰乌拉湖,是青海的第四大湖,青海湖第一也是中国最大的湖。</b></h1> <h1><b>可可西里的野驴,这是在网上的照片</b></h1> <h1><b>这是在网上找的藏羚羊图片</b></h1> <h1><b>一直以来对可可西里无人区充满好奇,这次经过就查了许多资料,以满足我的好奇心</b></h1> <h1><b>这是用视频做得唐古拉山短片</b></h1> <h1><b>这是那曲,它位于西藏北部,与新疆和青海交界。南接拉萨,林芝,日喀则,西与阿里相连,藏族人口占98%,那曲藏族是黑河,整个地区在唐古拉山脉,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藏北仅有的农作物产区。是青藏公路的必经之路,每年8月份举办的赛马节闻名各地,在一望无际的无人区生长着野牦牛,藏羚羊,野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纳木错湖就位于当雄和那曲之间,每年都有来转湖的游客和信徒。这里高寒缺氧,气候干燥。</b></h1> <h1><b>当雄县属于拉萨市,在唐古拉山脉中,是藏南藏北的交界地带,平均海拔4200多米,最高海拔达到7200米,8级以上大风数月之久。当雄藏语意思是挑选的草场,公元627年,松赞干布统一吐蕃,设置成为军政区域,境内著名景点有纳木错湖和藏北八塔</b></h1> <h1><b>像粉笔画不?我对窗外的景色是看也看不够,回来精心挑选了一些照片,有的做了后期处理,因为毕竟拍得不是那么清晰</b></h1> <h1><b>这一段一段拍的照片太多了,都有点捋不出都是哪的了,但都是从西宁到拉萨这一段的,同时我也存了些他们拍的好照片,以便观赏</b></h1> <h1>像油画吧</h1> <h1><b>过了唐古拉山口我就有点头疼了,恶心,我以为没睡好头疼的,因为在家我就爱这样。进藏火车是开放性供氧,所以我以为一直在吸氧,等快下车才知道想吸氧得找列车员花30元钱买吸管吸氧。到了拉萨的晚上我去诊所才知道我这是高反了,而且还很严重,</b></h1> <h1><b>4月13日中午11点多,我终于到拉萨了,出了车站找到了我们第一批来藏的十几个人,又去退票口办理了一些旅行社没做好的一些事物,我是强打精神在那排队,同行的队友看见我这么难受,让我到边上歇着,这是我第一次开始感受到素不相识的队友的关心,心里不再那么孤独无助了,在这里感谢我的队友们,他们有几个睡上铺的也不太舒服,只是没有我厉害,看来来西藏还是能买下铺就买下铺,上铺一会冷一会儿热的。车站里也没椅子,我索性把披巾放地下坐下来,哎!人难受也不顾样子了,也没精神拍照片了(拉萨火车站属于军事管辖也不允许拍)办完了导游说再等下批坐火车的来了一起走,于是我们出了站口往旅游车那走,停车场离火车站还有一段距离,大家东西拿的都很多,也顾不了别人,我拽着行李箱磕磕绊绊的往前拉,说到了拉萨还不能用力,不能快走,我是肯定快走不了了,遇到阶梯,总有一个人放下他的行李箱帮我抬一下,后来我才知道他叫杨学杰,是我们一组的,谢谢学杰弟弟了,在车上等到快五点才跟下一批去旅馆,我和胡杨姐一个房间,到了那我就躺下了,后来胡杨姐去外面看见一个诊所,非得让我去看看,我便起来跟着去了,医生用测血氧夹一测便说是严重高反,得吸两个小时氧,于是我就躺着开始吸氧了,胡杨姐因要去车站接她家姐夫和姑娘{他们是去青海湖坐晚上火车的}她又拜托一个队友来陪我,一直到十点才吸完,当时也没感觉好些,还是难受,又买了一盒高原安65元,吸两小时氧80元,租了一个氧气瓶150元,这个队员一直陪我回到旅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兄弟也是我们一车组,是小梁子,他和媳妇一起来的,怀着歉意谢谢这位弟弟了,把媳妇一个人在旅馆里</b></h1> <h1><b>这是我租的那个氧气瓶,建议来西藏的自己准备一个氧气袋,在卖氧气那充一次10元钱。</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