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水库两个村庄(作者:郑庆霆)

雨廷

<h3><br></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 有这么一座水库,它独处一偶,静默如画,安然地躺卧在山环抱碧的深山冷坞间。只有当人们在偶然提及时,才唤醒这个曾被遗忘的角落,一座沉睡了半个多世纪的小水库――洪塘坝水库渐渐掀开了妩媚的面纱。</div><div><br></div><div><br></div> <h3><br></h3><div><br></div><div>这个水库“一脚踏两县”,名不见经传。它座落于柯城区华墅乡的西南面,受地理环境和区域划分的影响,水库的源头隶属江山市四都镇管辖;而水库的坝体则座落于华墅乡上墅村的境内。</div><div> </div> <h3><br></h3><div> 水库水面不宽,东西走向延伸。极目远眺,一泓清水碧波涟涟,两岸青山倒映在水面上,犹如美丽的少女闪动妩媚的身姿,忽隐忽现,撩人心弦。闲暇时日,我喜欢独自一人在此转悠,任凭思绪伴着湖光山色的静谧,静静的遐想。倘若此时斟满一杯老酒和着葫芦丝的小调,边赏景边品酒岂不乐哉。</div><div> </div> <h3><br></h3><div> 水库的南面有条通往上游村落的简易公路,山抱着路;路环着水,迂回曲折,似一条金色的玉带镶嵌在翠绿欲滴的山水间,令我心醉、令我心驰神往。</div><div> </div> <h3><br></h3><div> 水库的尽头,竹林深处隐约散落着几户人家,不时传来鸡鸣犬吠声,在幽深的山谷中回荡不绝于耳。溯流而上,山涧小沟流水潺潺。外篷、柿树坞、黄家坞等村落一览无垠,因这些村落大多遍布于整个山谷的山腰间或山沟边,故统称为山坑村。</div><div> </div> <h3><br></h3><div> 山坑村林木资源丰富,三十年前农民生火烧饭依赖于柴禾作为唯一的燃料。这个村得天独厚就地取材,因而成为那个年代挺受外界乡民羡慕的一个村庄。</div><div> </div> <h3><font color="#010101">山外人家有米无柴下不了锅,迫于生计,他们只能把山坑村作靠山来解决烧饭的大问题。那时我还年少,几乎每天都能目睹邻村的乡民,成群结队通过我的家门,到山坑村砍柴。后来我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亲历砍柴的艰辛。记得有一次,我与上墅村的一个同伴,在一个土名叫“横坑”的山上砍柴,刚捆绑好柴禾准备挑下山时,不料被一个叫杨西生的守禁人发现。他个头不高,铁骨的瘦像个窜天猴,他一下窜到我的跟前,只听得嗖嗖两下就把柴禾松绑了。我耸拉着脑袋瑟瑟发抖,偷偷瞟了一眼,心里直犯嘀咕……当我定了定神一看,只见柴杄、柴绳、镰刀早已落在他的手上了,心想,这家伙手脚真够利索的,足以看出他吃守禁这碗饭的老道干练。“你们两位哪个村的”此时,杨西生扳着脸耸眉瞪眼的,嗓门直震耳膜。“我是上墅人”,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同伴抢先自报家门。“上墅的小鬼先走,你留下。”我哭丧着脸直楞楞地在一旁站着,“你这小鬼瞧你就是个老实的样,你哪个村的”。我捏了把鼻涕,喉咙里挤出来似蚊子叫,声音弱弱的。“我父亲是做裁缝的”,在这个节骨眼,我灵机一动,没直接说是哪个村的,而是把父亲的大名给抬了出来。“哦,你原来是后王坂村的,你父亲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裁缝,我身上穿的衣服就是你父亲做的”。这时,我瞧他的脸似乎比之前松驰多了,接着他走到我的跟前,让我把手伸过去,他捏住我的手。我暗想,耍什么花招,你一个守禁的还想充当江湖郎中把脉。他一边仔细端详着我的手心;一边直勾勾地看着我的脸色。我故作镇定,岂料手心一阵发热,一只粗糙的手重重地落下。“小鬼,你不是干活的料,细皮嫩肉的,是个嫩手,没准是第一次砍柴,这次就让你一回吧。”说来也怪,最后我不但没缴械,杨西生反而还帮我绑好柴禾。临走时抛下一句话,“回去转告你父亲,过阵子到你家吃饭讨喝一杯酒”。我一阵窃喜,没想到父亲的名望能让我“逃过一劫”,更能换来弥足珍贵的一担柴禾。抚今思昔,当年砍柴的经历刻骨铭心。后来我才晓得,那时上墅村的同伴为何能放过一马,能享有这尊贵的礼遇?因为上墅村是山坑村村民走出山外的必经之地,下游的上墅村村民淳朴厚道、热情好客;上游的山民碍于情面礼让砍柴,当然是在情理之中了。</font></h3> <h3><br></h3><div> 一座水库跨两县。山水相连、田地相连的两个村庄,同饮一库水,共处一田畈;洪塘坝水库更是牵系上下游两个村庄一条情意绵绵的纽带。</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