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闲书”之旅

春暖花开

<h3>读懂清风朗月,自然恬淡;读懂花鸟虫鱼,自然悠闲;读懂风花雪月,自然浪漫;读懂豁达善良,自然心宽;读懂酸甜苦辣,自然香甜;读懂奋斗坚持,自然辉煌灿烂;读懂聚散离合,自然随遇而安。</h3><h3> </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大家好,我是莽卡中心学校的教师江波,每当不由自主的回忆起以前的时光,总有一种莫名的情感从心底流淌,至今我所读过的每一本书仍历历在目,是“他们”伴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青春懵懂的花季,那段经历虽然现在谈起来似乎轻描淡写,在当时可谓是险相环生,因为在父母、老师看来读闲书是没有出息的标志,大有“不务正业”之嫌,若被发现,甚至会有“就地正法”的危险,所以那段时光是提心吊胆的!</h3> <h3>记得中学时,面对着升学的压力,我竟然偷偷的看起古龙、金庸的武侠小说,当然吸引我的不只是刀光剑影,爱恨情仇;还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以及作者出神入化的语言功底。</h3> <h3>在中师读书的几年里,我们师范女生几乎把琼瑶的所有作品全部读完,用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来形容还真不为过。</h3> <h3>在《巴黎圣母院》中,面容丑陋,内心善良的神秘敲钟人,反叛而美丽的吉普赛少女,使我知道了何为真善美,认识了人性的本质!</h3> <h3>《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的人生,润叶和田晓霞的命运时时牵动着我的心弦,我和他们一起感受喜怒哀乐,悲欢离合。</h3> <h3>毕业了,步入了繁忙的工作岗位,走进了生活的油盐酱醋,已经没有时间去读书了,不,确切的说是没有那种心境了,似乎只有工作生活才是我们的主旋律,最近几年,学校大力提倡读书活动,我也读了几本教育读物,李镇西的的《做最好的老师》,窦桂梅的《玫瑰与教育》,可我似乎还是热衷于读“闲书”,每天睡觉前打开手机微信的慈怀读书会,里面的推荐的读物都是我喜欢的,如《奥黛丽赫本》《林徽因转》……我会一直读到睡眼朦胧……</h3> <h3>  来生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中清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从不骄傲,从不寻找。</h3><div> </div><div> 初次了解三毛源于这句名言,每次在微信上看的这句话时,心头为之一振,是谁能有如此别样的感悟呢?是谁能写出如此有哲理又有赋有诗意的文字呢?一次偶然,看到作者是三毛时,我心里对她的神秘感愈加强烈,情不自禁的关注起拾句图书馆这个栏目,走进三毛……</div> <h3>  一提起三毛大家可能会想起她和荷西之间纯真的爱情,和西部歌王王洛宾的纠葛与牵绊,很少有人知道她是台湾最时髦的女作家,更是一位孤独的灵魂旅者。她奋斗过,辉煌过,可最终却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她的人生到底经历了什么?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他的求学生涯……</h3> <h3>  青春,本应如雨季,潮湿着,却也美丽着。然而,三毛的青春却是黑白的,只是搁浅着,痛着。或许,是因为年幼的三毛还没有学会装,她只会用一颗纯真的心,一种真诚的态度,去面对这个世界。</h3><div> 十二岁,她考入台北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和很多刚刚步入初中的孩子一样,偏科困扰着三毛,在数学老师眼里,三毛就是一个低能儿。好强的三毛不甘心就这样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漠视,她渐渐发现,老师出的考题都是课本后的习题。于是,记忆力超群的三毛开始苦背习题,直到将习题烂熟于心。最后的结果也没有让三毛失望,连续六次考试,她都得了满分。</div><div> 不幸的是,数学老师面对这样的孩子,并没有去正确地引导,相反的,只是一味地想拆穿她的谎言。一天,老师把三毛叫到办公室,给了她一张初中三年级的卷子,题目也并不简单,让三毛十分钟完成。可想而知,三毛一道题也没有答出来。可是,这件事情并没有结束,在全班同学面前,老师用墨汁在三毛眼框四周涂了两个大圆饼,墨汁留下来,渗到了三毛的嘴巴里。老师不仅逼迫三毛转过身,用那张被墨汁画花的脸面对全班同学,竟然还逼她去走廊,迎接全校同学的围观。 同学们在笑,对他们来说,这只是枯燥学习生活中的调味剂。老师也在笑,对他来说,她终于在这个初二女生面前找回了智商上的优越感。三毛的整个人生,仿佛就在那一瞬间,停滞了。甚至,这场突如其来的羞辱,差点让三毛彻底放弃这个世界。幸好,三毛还是那个好强的、倔强的三毛,她没有将这次羞辱告诉任何一个人,包括父母,她选择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但是,那天晚上放学后,三毛还是忍不住在自己的床上哭得声嘶力竭。</div><div> 第二天清早,三毛恢复了平静,她像往常一样上学,尽管仍有嘲讽的目光投向她,但三毛已完全不在意。原以为一切都会被时间湮没,但是,幼小的三毛终是无法承受这心灵的重担。</div><div> 一天清晨,三毛突然晕倒了,甚至在后来的日子里,晕倒成了三毛生活的常态。但是,倔强的三毛还是选择不告诉父母,她选择逃离这让人窒息的环境。</div><div> 在三毛看来,死者的世界,才最让人心安,那里没有嘲讽和背叛。于是,大大小小的墓园,都留下了三毛的足迹。除了墓园,陪伴三毛的还有文字,文字的世界,也让三毛流连忘返。逃学的三毛终究还是被学校发现,学校通知了三毛的父亲。父母并没有责备三毛,而是选择让她休学。后来的三毛又辗转了其他学校,但是她仍然逃学,或许是因为,这个世界,已经让三毛彻底失望了。 无奈的父母只好再次为三毛办理了休学,这一休,就是七年。</div> <h3>  三毛曾经深深爱着这个世界,可是,这个世界却彻底背叛了她。十三岁的三毛只能选择逃避,她把自己紧紧地锁在心灵的囚牢里。三毛,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孩子,才刚刚踏入尘世,却被伤害得体无完肤。如此,不如归去。像很多曾经拥有灿烂人生的伟人一样。</h3><div> 终于,在那个台风呼啸的夜晚,三毛选择了割腕。是父母唤醒了她,最后,她的腕上被缝了28针。在三毛睁开眼的那一刻,她看见了父母仿佛一夜老去的容颜,她猛然间意识到,这个世界,还是没有彻底地抛弃她。</div><div> 即使只为了父母,她,也必须活下去……</div> <h3>后来三毛遇见了恩师顾福生,那是始终自闭着的三毛,鼓起勇气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第一声叹问。</h3><div> 前三个月,顾福生教给三毛基本素描技法,但是三毛与绘画却终究有缘无分。</div><div> 顾福生,是一位真正的老师,他是真的为自己学生的未来着想,既然绘画没有天分,那学会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也是好的。</div><div> 三毛似乎也能感受到顾福生的用心,她的灵魂,在老师爱的滋润下,慢慢复苏。</div><div> 第二周,她已经沉浸在顾福生推荐的文学作品中,无法自拔。</div><div> 第三周顾福生再见到的三毛,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话也多了起来,迫切地和老师分享她在文字中收获到的美好和爱,在顾福生的引导下,尝试着创作自己的文字。</div><div> 就这样,三毛内心的坚冰,终于开始渐渐消融,或许,只需要一个契机,就能彻底瓦解。</div><div> 这个契机,同样是顾福生给她的。</div><div> 顾福生把三毛的作品送到《现代文学》月刊主编白先勇那里,便决定在一个月后刊出。</div><div> 当他平静地把这个消息告诉三毛的时候,三毛惊呆了。</div><div> 1962年12月,《现代文学》刊出三毛的处女作《惑》。</div><div> 终于,三毛走出了自己的小世界,也在多年之后,自信、骄傲地走遍这大世界。</div><div> 或许,所有年华在记忆中显现时,都能成就一份完美,不论这年华,究竟是对、还是错。</div><div> 更何况,这年华里,还有顾福生,那个“一见便是钟情”的男子。</div> <h3>  读到三毛童年的经历,我不禁感叹:我们一生会遇到无数位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可以影响我们的一生,顾福生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他打开了三毛的心门,让三毛重拾真正的自我。</h3><h3> 作为老师的我又不禁扪心自问:是否因为自己的一个字眼,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刺痛了孩子们脆弱的心灵呢?希望我们都努力做一位给学生以温暖与真情的好老师,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位合格的灵魂工程师!</h3> <h3>  “闲书”也许不能给我们所急需的知识,却能给我一丝慰藉,一点感悟,一些思索!</h3><h3> 最后,以三毛的话与大家共勉: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h3><div> </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