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州古城

中也

<h1>  据《袁州府志》载:汉高帝五年首创豫章郡(治今南昌),令大将军灌婴筑豫章城,翌年置宜春县(前201),为豫章郡当时最早的十八县之一,朝廷诏告天下郡县皆筑城池,宜春城也就是在这一年修建而成。据《水经注》记述,宜春城相传也是颍阴侯灌婴所筑。立县近800年后,也就是在隋灭陈的第三年,即隋开皇十一年(591),安成郡(治今安福)土人文盛聚众造反,对抗朝廷,于是废安成郡置袁州,辖宜春、萍乡、新渝三县。从此宜春城又称袁州城,成为州府一级地方政府所在地,从未间断,从建县到现在已历时2200多年之久。</h1><h1><br></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袁州古城历朝演变情况</h3> <h1>  设州后不久,即唐武德四年(621)九月安抚使李大亮在袁州城四周修筑城墙,城墙高二丈,周围四百八十四步,东南西三面开挖有壕沟,宽七丈,北面以秀江为壕。城墙外面砌砖,墙内填土。长寿二年(693),刺史魏元表迁州城向东北移出二百步,位置大约在今棋盘巷、王子巷一带。房琯任袁州刺史期间,以城基低洼潮湿为由,欲迁州城于江北袁山脚下,观察使认为劳民伤财不予批准。房琯于是在原来城市的基础上向南拓展二百余步,把城移至地势较高的地方。乾宁二年(895),刺史揭镇修筑罗城一千五百余丈,同时增筑外城,疏浚壕堑。其后,刺史彭彦章向东南方向扩伸,在城外建房屋一千二百七十二间与旧城相连。<br>  五代十国吴杨乾贞二年(928),知州顿金在四郭城门外设置栅栏罗城,以备守御之需。大和五年(933),知州韦建又在罗城周围修建房屋二百余间,疏通壕沟五百余丈。南唐保大元年(943),知州刘仁赡全部采用砖石加固东南面的子城。<br>  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袁州城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修建扩充,《图经》曰:袁州城建好后,周围长七里零二十步,城墙高三丈八尺;子城周围长一里一百二十步,墙高三丈七尺;州城北枕秀江,东西南三面开凿有护城河,壕堑深四丈。南宋建炎初年(1127),金人南侵,朝廷诏敕“城池楼橹务要坚险”,鼓励富商豪户捐资兴修城堡要津以抵御外侮,知州汪希旦藉此对袁州城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扩张建设,“革旧城,一新之”,即废除旧基,重建新城。新建后的城池周围长三千三百一十五步,城墙高增置二丈,修筑女墙三千五百垛,敌楼战栅五十总计六百五十间。至此奠定了袁州城的基本格局,城区规模逐成定式,直到民国为止的800多年间,整体结构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宋以后的几个朝代,只是对袁州城进行一些加固完善和整治修葺。开禧年间(1205-1207),知州罗克开进行了一次增高加固。南宋后来的几任知州李观民、郑自诚、方岳都对袁州城进行过整治维修。<br>  元朝统治时间不长,因陋就简,袁州城“承袭宋旧”。<br>  明洪武四年(1371),知府刘伯起增修城堞,疏通壕河,并于四门城楼门外增修月城。从此,袁州城四门每门有内外两个城门,中间为月城,内外城门上分别建有城楼,月城墙顶盖有串房,间以箭楼。洪武十年(1377),袁州城四门遇有毁坏倒塌,根据旧有惯例由四县负责修复。分工职责为东门分宜县,西门萍乡县,南门宜春县,北门万载县。在明朝的天顺七年,宏治六年,正德七年、九年、十五年,嘉靖中,万历初,崇祯庚午至辛未年间、丁丑年、乙酉年都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葺。</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明正德九年(1514)袁州府城图</h3> <h1>  清顺治三年(1646),镇将郭天才拆除城门四周的民房,建置瓮城,增修敌楼。九年因连年战火和洪水灾害,州城东西北三向濒临袁河一带城墙倒塌,知府吴南岱、推官王延裪修建恢复。康熙三年(1664),北门城墙被洪水冲毁三十八丈,守道施閠章、知府李芳春主持修复,并重修四门城楼及城墙垛口,耗时一年才告竣工,据知府李春芳记载,当时的总督张朝遴、巡抚兼都御史董卫国、布政使余应魁、右布政使陈宏业、按察使苏铣、守道施閠章、协镇许壮猷、知府李芳春、同知孙席庆、推官郑鼎、都司董正己、知县董义行等捐资共襄盛举。三十四年(1695),大风暴雨吹倒外罗城楼,损毁严重,宜春知县江为龙请示袁州知府要求依照惯例,分派四县维修,仍旧为东分宜,西萍乡,南宜春,北万载。这次维修城墙砖印刻四县名称字样,保证质量,以为凭据,永载历史。自此之后,分宜知县黄之凤修东城楼一次;萍乡知县程世经修西城楼一次;宜春知县胡巴修南城楼一次;万载知县何锡命修北城楼一次。四十一年(1705),东西南北四门共倒塌城垛口六十一个,知府胡应麟着令四县修理。四十四年,洪水冲毁北面城墙十余丈,万载知县孙国柱及时修补损毁工程。乾隆十一年(1746),知府程文华重修东西南三面城墙,但北城墙年久失修,损坏坍塌严重,工程量特别巨大,无力修复。直到二十四年(1759),知府陈廷枚奉命亲自主持袁州城修复工程,倡议各方捐助,鼓励士民富商出资出力。饬令宜春知县郭人杰专门负责州城修复项目,典史吴恩德负责工程质量监督,整个袁州城修葺一新。并对四大城门重新命名题字,改东门“安仁门”为“宜阳门”;西门“萍实门”仍旧为原名;改南门“神通门”为“大仰门”;改北门“拱辰门”为“袁山门”。乾隆四十九年(1784)秀江石拱桥被洪水冲毁,南北交通阻塞,次二年(丙午),于北城墙秀江桥下游的王子巷北段开一小北门,曰:锦春门,小北门未修建城楼。为方便居民南北往来,在小北门口的秀江河上修造了一座浮桥。道光十七年(1837),因年久失修,位于秀江南岸的北城墙,崩塌损毁特别严重,知府熊象阶、知县崔凤皋共同督促四县修复,其中宜春县单独负责北城墙、北门二城楼及护城河岸的修筑,百姓和官吏踊跃捐资,第二年竣工,总计新筑城墙一千六百二十九丈,高二丈,厚一丈四尺,垛口九百九十六个。二十九年,北城墙坍塌十四丈,知县曾猷沛补修。同治元年(1862),北城墙毁坏七丈,知府盛元、知县马长康补修。六年,知府骆敏修、知县林祖寿新修大北门城楼。八年,北城墙沉陷十余丈,知县林祖寿修复,花费缗钱一千六百余串。</h1><h3><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清道光三年(1823)宜春县城图</h3> <h1>  民国十二年(1923)和二十五年(1936),北城墙分别倒塌两次,都由县府拨公款修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了防止红军攻城,坚固防御功能,在城墙四周加建了春化、宜仁、定西、安赣等五座碉楼。抗日战争时期,日军飞机时常轰炸宜春城,为便于疏散人员,民国二十八年(1939)下令拆毁城墙,仅存北城沿河一段300多米长城墙及“袁山”“锦春”两城门,千年古城废于一旦,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旧城改造和建设袁州大桥,这一点点遗留也被全部拆除。</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民国二十八年(1939)宜春县城图</h3> <h1>  根据对《正德袁州府志》《康熙袁州府志》《同治袁州府志》《道光宜春县志》《民国宜春县志》等不同时期绘制的府城(县城)图比较,其范围大小基本一致,位址较为固定,整个城市处于袁河南面,依水而建,东西稍长,南北较窄,略成长方形。袁州古城整个区域范围东至现在的明月南路;南到平安路;西临宜春南路;北旁秀江。面积大约1.5平方公里。袁州古城“崇墉深壕,最称坚险”素有“铜袁铁赣”之称。<br>  从民国二十八年(1939)《宜春县志》绘制的《宜春县城街市图》来看,整个古城保存完好,东南西北开有四座城门,另外在北城墙王子巷北端开有一小北门,城门之上都盖有城楼。城内主要街道有九街十八巷。九街:东大街(中山中路东段)、县前街(中山中路西段)、卫前街(鼓楼路东段)、西门正街(鼓楼路西段)、下街(青龙前面)、上街(东风大街北段)、南正街(东风大街南段)、青石街(朝阳路)、卢祝街等。十八巷:观音巷、灵官巷、沙子巷、王子巷、大坪巷、上棋盘巷、下棋盘巷、二符巷(孚通巷)、判官巷(崇儒巷)、旗纛巷、茭池巷(天符巷)、石神巷、杨家巷、彭家巷、肖家巷、登云巷(摇篮井巷)、当铺巷、颜家岭巷等。<br>  历代主要街坊有:擢秀坊、熙春坊、奖廉坊、三贤坊、尊贤坊、宜阳坊、懋仙坊、桂枝坊、三登坊、桂仙坊、儒林坊、丛桂坊、疏泉坊、论思坊、集仙坊、重光坊、逍遥坊、集庆坊、状元坊、阜通坊、相儒坊、文明坊、澄清坊、进士坊、都宪坊、世恩坊、解元坊、二杰坊、三元坊、凤鸣坊、保爱坊、达尊坊、崇儒坊、高真坊等街坊。<br>  城内主要建筑重点集中在三大区域:一是中山路以北的青龙商厦至东门明月路区域。东门内有府城隍庙、县城隍庙、报恩寺、火神庙、青莲寺、小校场、府公馆等,王子巷(大坪巷)一带有千总署、城守营、王子庙、卢祝庙等,同时也是袁州城的主要商业街市。<br>  二是宜春台区域。袁州古城主要名胜古迹集中这一区域,宜春台为西汉长沙定王刘发之子宜春侯刘成所建,刘成在宜春期间(前129-前112),立宜春台、凤凰台、仙女台等“五台”。至今硕果仅存的为宜春台,宜春台为“五台”之中“最胜者”。历代建有 “凭虚”“积翠”石坊 ,“总宜楼”“宜阳第一峰亭”“种桃亭” “万景亭”“春风亭”“沩山阁”等亭台楼阁,以及水星鼎、避火图、上谕碑、庆丰堂记碑、慈禧御笔“宜春”碑等碑碣古存。还有官署机构都司府、协镇署、兵备道署(提督学政行署)、上谕亭、军器局、昌黎书院、考棚等。名人祠堂有宜春侯祠、韩文公祠、三先生祠、袁忠毅公祠、名宦乡贤祠、郡王庙等。自唐以来宜春台禅道繁盛,春台周边历朝建有乾明寺、妙明寺、胜因寺、隆化寺、栖隐寺、保赤寺、治平院、普济院、瑶金庵、高真观(长兴道院)、澄心观(庵)、北极行宫、仰山行祠(孚惠二王行祠)等。</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宜春台</h3> <h1>  三是袁州府和宜春县署同处州城西北区域,以现在的中山路为邻,两衙相邻,袁州府衙在南,宜春县署在北。根据《道光三年宜春县志》县城图的标注,袁州府署具体位置在原袁州区政府大院内,北至中山中路,南至鼓楼路,而且1000多年一直未变。府衙东边至东风大街依次为同知署、经历司署、照磨署、府学、教谕署、训导署、文昌阁、魁星楼、土地祠。历史上还有过察院行台、通判厅、湖西道、袁州卫、检校廨、永积库等公廨。在府治南面(鼓楼路南)有谯楼、布政分司、推官厅、司狱司、知事廨、阴阳学、医学、城南仓等府衙署。府治西至宜春南路有司府参军厅、宣化楼、文昌宫、龙亭库、常平仓等。<br>  宜春县署及各衙门在袁州府衙北面,即现在的宜春日报社、一小至秀江宾馆、步步高广场一带,紧邻袁河。《道光三年宜春县志》记载:“县署在府治北,南向,初在东城内,隋大业三年(607)移于州之东七里,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知县胡安老徙于城内之善政坊,元季兵毁。明洪武三年(1370),知县仲时举以旧址狭隘迁于府治北之开元寺废基上,即今治”。县署具体地点是在重桂路地段,即现在的步步高广场西边位置。主要有县府署、县丞廨、主簿廨、捕厅、涧富司、延宾馆、申明庭、旌善亭等县署机构。在宜春县治以西有水月寺、万寿宫、关帝庙、太尉庙、严嵩府(忠弼堂)、三官殿、宜阳书院、永丰仓等。</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清同治十三年(1874)袁州府署图</h3> <h1>  在袁州城内还有一条横贯东西的水渠,开凿于唐元和四年(809年),袁州刺史李将顺深感宜春城里多火灾,居民饮水洗涤困难,城区附近田土常遭干早,影响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故引淸沥江水入城,在宜春城廓挖掘了一条人工河,即李渠。李渠城内全长1965丈(清道光三年程国光《李渠志》)。水源来自城西南6公里湖田乡坪田村的鲤鱼山,拦住清沥江水做一石陂——即龙王官陂,傍河东岸修一渠道引水,经龙王庙,紧贴狮子山、凤凰山山麓曲折前行,过沙陂桥,朝东北方向沿官圳舷上进入黄颇路,直达城西萍实门(鼓楼路西口),入城到摇篮井巷口,折向北流经文昌宫(原区政府内西),进入中山路后东折流经宜春县衙前,然后返回崇儒巷,再经鼓楼路到东风大街,又向东北转向工商银行北端,拐入箭道里,出春台公园巷口,插向中山路,笔直到一中门口,分二两支流,一支入原市粮食局加工厂流入秀江河。一支流入东湖后折向东南方向临铁路下,合南池清流(珠泉河),经赖家潭水,过湛郎桥(赤板桥),到电杆厂东侧,落入两河口,汇入秀江坐石潭。水渠宽3米余,“可使通舟”。渠水可灌溉城郊田土。后人因感其德,名之曰“李渠”。并建祠镌碑纪念,碑上阴刻楷书“古李渠”三字。碑刻有二处:&nbsp;一嵌于市政府院内墙上(原区政府),一嵌在崇儒巷内墙上,惜皆丢失。<br>  宜春不仅因泉水得名,也因泉水建城,不但有纵贯城区千年的李渠,泉池水井遍布大街小巷,湖河交映,泉井相辉,一派江南水乡景象。泉水冬暖夏凉,清澄若镜,莹媚如春,饮之宜人。历史上曾有“两湖三泉、四池五井”之称。两湖:东湖、西湖;三泉:灵泉、珠泉、孚惠圣泉;四池:防虞池、茭池、天池、洗墨池;五井(旧名龟井):双清井、杨清井、澄清井、东明井、西明井。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有灵泉、珠泉、五眼井、七眼井、胡家井、黄家井、巫家井、王家井、昌黎巷井、泉井头井、东山角井、黄泥塘井等等 </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灵泉池</h3> <h3>明洪武十年城墙砖:长42cm,宽30cm,厚12cm,侧立面刻有“袁州府萍乡县提调官县丞唐季静司吏何立之,烧砖人李胜轻,人户魏辛详,洪武十年 月 日”字样</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清道光十六年城墙砖:长40cm,宽20cm,厚12cm,侧立面刻有“道光十六年万载县绅民捐修”字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