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过来的人都知道,那时真好。 </h3><div><br></div><div> 1957年,曾发生过这么一件小事:有一位福建连江的年轻女技工,在吉林某地工作。她不幸患病去世后,留下了一个九岁的孤儿。怎样把这个孤儿送回到女技工福建连江的老家去呢?厂方委托铁道部门设法转送。于是铁路局方面就像接力赛那样,一段一段地把他转送回去。这孩子胸前就挂上了那只放着四百五十元人民币的布袋,每一段的站长替他拿出额定的车费,就在备忘的单子上记了一笔。这样,把这个孤儿接送到了江西上饶,再換上公路汽车,又这样一段一段地把孩子送到了连江老家,这孩子一点也没碰到什么意外。那一份钱,也结算得清清楚楚,完全交到他的家中了。</div> <h3> 这个故事是港报记者曹聚仁在一篇采访记录中所提到的。曹聚仁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记者和作家,早年间曾任教于暨南大学、复旦大学等校。抗战时任战地记者,曾报道淞沪战役、台儿庄之捷。后任港报记者。解放后,多次回内地采访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客观公正地报道了新中国的真实面貌。</h3> <h3> 采访记录讲完转送孩子这个故事后,感慨地说:“我们且想想:这是怎么一种世界?要不是路政弄得十分上轨道,城市乡村的治安绝无问题,这样的客运可以做得到吗?”</h3> <h3> 作为一个港报记者,他对自己从香港过来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写道:一过了深圳,大家都有着安全感;从那儿起,不会有失落衣物的担忧,不会有做大乡里,被车夫或店员欺骗的忧虑。市无二价,路不拾遗。这样的理想社会,已经在人间出现了。</h3> <h3> 这样的感想,不单是记者采访所写,经历过新旧社会两重天的过来人,都有同感。</h3><div><br></div><div> 社会是发展的,无论其形式是波浪式、罗旋式或是跳跃式的,总是一次否定,一次否定之否定,再否定,再肯定,直至未来,终归是进步的!</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