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的怀念 —— 小龙、小蓝

方木

<p><br></p><p>五月十三日是母亲节!当无数孩子庆祝这个伟大节日的时候,我俩又想起了自己亲爱的妈妈,想起了八年前她离开我们时的情景:</p><p>那天凌晨三点,当无锡四院的值班医生通知我们赶到医院时,母亲已昏迷进入濒危状态。按她之前清醒时的一再嘱咐,我俩赶紧叫救护车带她回家。</p><p>母亲当时双目紧闭,任凭我们兄妹再三呼唤也毫无知觉。可当我俩依偎在她身边,唱起“世上只有妈妈好”时,奇迹出现了:母亲睁开了眼睛,双手紧紧握住了我俩的手。</p><p><br></p> <p><br></p><p>当白发苍苍的父亲唱起他俩最喜欢的《夜半歌声》时,母亲竟然一字一句与父亲一起吟唱起来,那凄婉的场景那么深情感染,催人泪下。</p><p>见此情景尽管我们稍许宽慰,可三天后母亲还是离开了我们。</p><p>今天,当我们再次哼起“世上只有妈妈好……”,多想让母亲在天之灵能重返眼前,那恬静慈祥的笑脸,那唠唠叨叨的嘱咐……</p><p><br></p> <p><br></p><p>母亲名叫江慧觉,出身于锡城名门大户,是江家的三小姐。</p><p>江家在早年颇有社会名望,太舅公(母亲的爷爷)在无锡北门内打铁桥街经营一家名为“松茂祥”的鞋帽店。</p><p>他生有六男三女,其中在民国建筑史上人称“江氏三杰”的江应麟、江祥麟和江一麟,是母亲的四叔、五叔和六叔。</p><p><br></p><p><br></p> <p><br></p><p>无锡素有“小上海”之称,建筑业起步较早。</p><p>上世纪二十年代就已出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仅比大上海晚了不到20年。而其中的不少建筑如:</p><p>南门的基督教堂,火车站前的“大洋桥”(工运桥),以及三阳广场的“世泰盛布庄”等都是“江氏三杰”的杰作。</p><p><br></p><p><br></p> <p><br></p><p>特别是他们设计的唐文治故居“茹经堂”,梁溪饭店的“红洋房”(一号招待所)和新生路7号的“缪公馆”等一批知名老建筑,经历近百年风雨沧桑,至今保存完好,展示了当初高超的建筑设计水平。</p><p><br></p><p><br></p> <p><br></p><p>我舅公(姥爷)江中麟是家中老大,毕业于北京大学。</p><p>陈独秀、李大钊等老一辈共产党人都曾给他上过课,他还认识当年在北大图书馆当馆员的毛泽东呢,这些都是小时候我们从母亲口中得知的。</p><p>舅公毕业后回到家乡,担任过无锡一所小学的校长。</p><p>按说,作为长房老大,又是高知身份,舅公在家族中应该很有地位。</p><p>而舅婆(姥姥)虽说是家庭主妇,但也是大户人家出身,中规中矩家教甚严。</p><p>可是,按当时的封建习俗,就因为他们只生养了四个闺女,没有一个男丁,所以在家族中的地位硬是“出不了头”。</p><p><br></p><p><br></p> <p><br></p><p>实际上,舅婆也曾生养过两个男孩。</p><p>只不过一个从小聪明伶俐,却不幸在三岁时生病夭折了。</p><p>而另一个还在襁褓中,就因噎奶早逝了。</p><p>因此,舅婆感到在人面前抬不起头来,一直忧郁寡欢,很早就去世了。</p><p>舅公由于没有子嗣,常因亲戚们看不起而压力重重。</p><p>再加早年在北大读书时被人骗走一大笔钱,精神曾受过刺激,所以身体一直不太好。</p><p>回来后,校长没做多久就闲赋在家,靠出租门面房过日子。</p><p><br></p> <p><br></p><p>那门面房就在无锡当年最繁华的中山路上,沿街的铺面上下好大一幢两层楼房。</p><p>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山路扩建,整个街面当中一长溜建筑全部被拆除,成了如今宽阔热闹的中山路了。</p><p>以上罗罗嗦嗦说了一大段母亲的家族史,是要证明她为何养成了倔强不服输和乐意助人的品性。</p><p><br></p> <p><br></p><p>母亲在家中排行老三。</p><p>大姐二姐早早就出嫁了,分别与无锡望族的高家(丈夫的兄弟是无锡缫丝业的奠基人,解放后曾担任市政协副主席。另一个兄弟是无锡第一人民医院的首任院长,后来移居美国,是华盛顿无锡同乡会的理事长)和须家(资本家,开办了无锡协丰纱厂)联姻。</p><p>而四妹当时刚从学校毕业,在无锡振新子弟学校教书。</p><p><br></p> <p><br></p><p>眼看家中父病母逝,无男儿撑门掌户。</p><p>母亲早早踏入社会,17岁高中没毕业就来到上海保丰纺织厂做工。</p><p>母亲经常给我们说,因娘家没有男孩,被其他几房亲戚瞧不起。</p><p>邻里间也“嚼舌头”,说两个男孩都因她剋死的(正好在她出生的一前一后年夭折了)。</p><p>为了“傲比气”(争气),证明女子也能当家立户挑大梁,母亲从纺织厂的练习生做起,先后在上海和无锡的多家纺织厂做过领班,书记生(统计员)和检验主管,是一位资深的纺织界职员。</p><p><br></p> <p><br></p><p>母亲脾气耿直,学历又高(当时女孩子读高中的很少),所以眼界也高,一般男性根本不在眼里,一直过了30岁还没成家。</p><p>她独立要强的个性,不仅贯穿了她的一生,也深深影响了我们子女。</p><p>特别是她与父亲的结合,更让人看到了她坚定执着、不畏人言的性格。</p><p><br></p><p><br></p> <p><br></p><p>那时的封建习俗很深,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p><p>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追求西方文明的风气已经开始传播,稍有觉悟的青年都追求自由恋爱,崇尚婚姻自主,徐志摩和陆小曼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p><p>当年母亲与父亲在上海同一家纺织厂工作,也许大家都是同乡,口音相同习俗相仿;也许母亲喜欢父亲深得新文化的熏陶,言谈举止不同于一般人;更也许是父亲擅唱情歌,一曲《夜半歌声》早已深深打动母亲的心。</p><p>他们双方情投意合,如胶似漆,经常结伴冶(读ya)游。</p><p>黄浦江边,西子湖畔,留下他俩无数多情的脚印。</p><p><br></p> <p><br></p><p>多年后,成长中的我俩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每当面对生气的母亲,父亲总是和颜兑色地唱起这首《夜半歌声》,母亲顿时神色霏转,眉开眼笑了。</p><p>特别当母亲弥留之际,父亲俯身凑近她耳边,断断续续地哼唱着这首歌时,两位老人白头披霜、皱纹满脸地偎依一起,看得实在让人心悸泪流。</p><p><br></p><p><br></p> <p><br></p><p>按理讲他俩的结合应该不会太困难,双方的地位和经济实力都很相配。</p><p>可当亲娘(奶奶)知晓后,却遭到她的坚决反对。</p><p>亲娘认为母亲出身城里的大户人家,而自家却是乡下农民家庭,双方的门第实在悬殊。</p><p>由于亲娘的严词阻挠,讲究孝道的父亲无奈屈服,以至酿成了他第一次婚姻的悲剧。</p><p><br></p><p><br></p> <p><br></p><p>父亲当年被迫离开上海回无锡后,由人推荐给唐老板,作为照顾故人之子进了无锡庆丰纺织厂(爷爷曾当过唐老板的汽轮驾驶员)。</p><p>不久,他就按照长辈的意愿,老老实实与一位店主之女结了婚。</p><p>没过几年,母亲也碾转来到无锡庆丰厂工作。</p><p>再次的相遇让父亲旧情复发,更加不顾一切的追求母亲,尽管此时的他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了。</p><p><br></p> <p><br></p><p>父亲给母亲写了许多情书,内容肯定是火辣辣的。</p><p>其中有一封被他前妻从口袋里搜出来,结果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更成为他坚决要求离婚的导火索了。</p><p>也许,母亲一直不能忘情于父亲,尽管他已为人父。</p><p>否则凭她的相貌和门第,为何一直不恋爱结婚呢?</p><p>母亲宁可牺牲青春,甘做“剩女”,一直苦等父亲,直等到32岁才如愿以偿与父亲结合。</p><p>这在当年的舆论环境下,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p><p><br></p>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母亲认真执着的性格同样表现在工作中:凭着多年在纺织行业的工作经验,母亲一直负责工厂织部的产品检验和试验工作。</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在无锡二棉纺织厂(公私合营后庆丰纺织厂改名),她是出了名的严格顶真试验组长,任何一块疵布甭想混过她的眼睛。</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为了顶住领导急于完成任务,硬要让不符要求的产品出厂的压力。她严词力拒,不惜红脸相向,哪怕父亲(当时担任织部车间副主任)出面也绝不通融。 </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br></p><p>“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那个年代,为了“放卫星”(生产业绩创指标),她和父亲天天早出晚归,家中一切事包括幼小的我俩都托付给保姆,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p><p>有一次她下班晚了,骑自行车看不清路,从吉祥桥上一直冲到河里。</p><p>受此惊吓母亲从此再不骑车,每天坚持步行十多里上下班,加班加点从不迟到早退。</p><p><br></p><p><br></p> <p><br></p><p>母亲去世后我们整理她的遗物,发现箱子底下藏有她二本厚厚的笔记本。</p><p>上面抄写了“织布工艺规格”、“浆料检验记录”等技术资料,上万个数据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足以显示她日常工作的细心,行为做事的执着认真。</p><p><br></p><p><br></p> <p><br></p><p>文革后期全家下放苏北农村,她被乡亲们推选为不拿工分的记工员(当时干部带薪下放农村)。</p><p>尽管不用下地干活,母亲还是每天早上跟生产队按时出工,记录当天的人头任务。</p><p>傍晚收工,又仔细查点完工的业绩,认真记录在案。</p><p>乡亲们都信赖她的工分账记得清楚明白,毫无瑕疵,热情称呼她是公正无私的江“会计”。</p><p><br></p><p><br></p> <p><br></p><p>母亲坚韧要强的性格同样表现在家庭生活中:</p><p>母亲虽出身于名门望族,但为了追求爱情幸福,敢于破除封建礼教,顶着世俗目光,勇敢地和再婚的父亲结合。</p><p>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无论顺风逆境还是富裕贫寒,母亲一直荣辱不惊,对父亲感情挚深,堪称家庭的顶梁柱。</p><p><br></p> <p><br></p><p>父亲因家中长子不仅要承担长辈的赡养,支持弟妹的经济,还因离婚净身出户,每月需要承担前妻子女的生活费。</p><p>母亲通情达理、从不计较,家中的日用支出除房租外全由她自己工资开销。</p><p>母亲常说,作为男子汉虽不能给家庭购置房产,但给家庭有个窝还是必须的,所以仅要求房租必须由父亲承担(父母当时均有自己祖传的房产,但已全部奉献给国家了)。</p><p>从此,每天无论多晚,都会看到母亲在灯下认认真真的记流水帐,一笔一笔清清楚楚,这个勤俭持家的好习惯也传给了我们子女。</p><p><br></p><p><br></p><p><br></p> <p><br></p><p>三年困难时期,物质匮乏有钱也买不到东西。</p><p>母亲辞退了多年的保姆,妥善的安排好日常生活,让已入学的我们衣食无忧。</p><p>除了偶尔喝过酱油汤外,我们的饭菜一直荤素有加,没有一天过上苦日子。</p><p><br></p><p><br></p> <p><br></p><p>文革中造反派批斗父亲,家财抄没,存款冻结,每月仅发最低的生活补贴。</p><p>母亲忍辱负重,精打细算,陪伴父亲,照顾家庭,甘愿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苦日子。</p><p>不仅如此,她还帮衬同样落难的亲友。</p><p>大姨家的小表姐因父母早逝,被她接来家中抚养。二姨家因姨夫批斗关入“牛棚”,二姨是家庭妇女,家中囊涩,母亲悄悄拿出钱款来救济贴补。</p><p><br></p><p><br></p> <p><br></p><p>我们全家被赶到苏北响水农村后,住进土坯草房,喝起泥塘浑水,母亲照样神态自若。不仅很快适应了农村艰苦环境,还与乡亲们打成一片。</p><p>面对缺衣少食的贫苦人家,母亲善心大发。</p><p>由于父母存款解冻、工资补发(当时下乡的先决条件)。所以,谁家有了困难母亲都慷慨解囊。</p><p>后来,全村几乎家家都受过她的恩惠,甚至大队和公社上都有许多人受过她的接济。</p><p><br></p><p><br></p> <p><br></p><p>晚年父亲双目失明,两耳近聋,生活无法自理。</p><p>母亲始终细心照料,问寒嘘暖,成为街坊邻居人人称颂的模范夫妻。</p><p>就在住院期间,重病的母亲开朗随和的性格依然感染了周围。</p><p>她给因病伤疼的病友唱歌,教正在康复的病友练操,连那些年轻的护士小姐都夸她是位给人带来欢乐的“老顽童”。</p><p><br></p> <p><br></p><p>母亲的一生虽没有轰轰烈烈,但平平淡淡的日子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本分。</p><p>在与父亲婚后近六十年的风风雨雨中,他俩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不离不弃,让我们子女看到了爱情的伟大和家庭的珍贵。</p><p><br></p><p><br></p> <p><br></p><p>母亲一生将钱财看得很淡,对自己从不追求奢华,对子女从小教育朴素克俭。</p><p>可她对落难的亲友,对困境中的乡邻,却充满了同情和爱心。</p><p>记得从农村调回城市,临行前面对乡邻们数千元的借条(上世纪七十年代可是一笔巨款),母亲一句话:“全撕了吧”,以还报乡亲们当初对城市落难家庭的慷慨接纳。</p><p><br></p> <p><br></p><p>至于对亲友们的爱心,可用武汉大姨家的大表哥高兰生在母亲追悼会上的一首诗来表达:</p><p> 《谢三阿姨》</p><p>漏屋偏逢雨雪狂, 慈父早逝母又亡。</p><p>寒天黑夜见曙光, 幸得阿姨全家帮。</p><p>同处逆境经风霜, 苦尽甘来享安康。</p><p>长辈教诲记心上, 此番恩情永不忘。</p><p><br></p> <p><br></p><p>今年的母亲节来临,我俩采用美篇形式怀念自己敬爱的母亲,更想让她的优秀品德得到传承。</p><p>这是留给子女后代最大的财富,这是我们家族永久的缅怀。</p><p>我们一定要像母亲那样:</p><p>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做事。</p><p>无愧于良心,无愧于教诲!</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