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第一山 _仙境灵通岩

金枫晚霞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游灵通岩</font></b></h1><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 林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层峰迭迭石千寻, 老树寒藤隔翠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烟雾中分天上下, 洞门斜映日浮沉。</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直从鸟道闻清梵, 可忆蝉声似古琴。</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寄语空山旧猿鹤, 何年相共守空林。</h3><h3><br></h3> <h3>  灵通山史称大峰山, 位于平和县西南部的大溪和安厚镇境内,距漳州市110公里, 景区方圆37平方公里, 最高海拔1281米, 是一亿三千万年前火山多次爆发沉积形成的曲型火山峰丛地貌。明大学士黄道周为大峰山题下“灵应感通”四字后, 人们开始称大峰山为灵通山。</h3> <h3> 灵通岩景区以自然景观中的险峰、奇石、飘云、清泉为四大特色,险奇称绝,扬名天下,素有“小黄山”美誉。灵通岩由七个主要山峰连成,千姿百态。崖壁峭立,峰峦叠翠,洞壑绵亘,钩梯悬绝,雄伟壮丽,形成了七峰、十寺(岩)、十八景诸景观。七峰并峙曰:狮子峰、紫云峰、石屏峰、楼云峰、擎天峰、大帽峰、小帽峰。十寺(即岩)曰:白花寺、朝天寺、碧桦寺、青云寺、修舆寺、狮子寺、狮子岩、灵通岩、旭日岩、天中岩、紫云岩。十八景是菊花引路,三虫游斗、仙人聚会、三童戏狮、画眉跳架、巨石擎天、七星排井、珠帘化雨、玉洞回风、云梯取月、石蝉饮露、猛虎守峡、九牛拉车、和尚背妮、五鲤朝天、神碑庇航、击鼓惊天、灵峰海。此外尚有许多巧石奇洞点缀其间,如仙盆、仙池、仙蹄、龙泉、风洞、云洞、雨洞、猿洞、猴洞、蛇洞、蟑螂洞、蝴蝶洞、蝙蝠洞等,奇幻莫测。</h3><h3><br></h3> <h3> 灵通山有着悠久的文化,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就在灵通岩的狮子峰上设置过巡逻台,后来,陈元光也把其父陈政的墓冢从云霄的将军山,迁葬在狮子峰巅;明朝著名的历史人物大学士黄道周,大理寺正卿陈扬美、太常寺少卿陈天定等人未仕时,都曾在灵通岩中读书过,留下了大量的石刻和胜迹。 </h3> <h3> 其中黄道周在二十岁时,就在灵岩的山崖之间,隐居读了二年的书,后来,还写下了著名的《梁峰二山赋》,在描述到灵通岩时,他写道,灵通岩的的奇秀,"一一与黄山相似,当无不及,或有过之。" 三年后,黄道周还邀请了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同游灵通山,成了一段旅游史上的佳话。 </h3> <h3> 登陟灵通山径, 路旁野菊怒放, 长约数里, 幽香沁人, 秀色可餐。过去诗人墨客曾留下“诗欲留题吟向佛, 菊能引路景如仙”的佳句。</h3> <h3>  游览灵通山, 必谒灵通寺。上灵通寺, 从前攀石依壁而登, 胆战心惊; 如今钢梯扶持, 上下安然无恙。</h3> <h3> 站在“云梯取月”的观赏台上, 淋浴着从天而降迷人的“珠帘化雨”,仿佛在感受着观音大士的祝福,飘洒柔亲着你的肌肤,痒痒的、酥酥的、麻麻的,似有胜无,似无又有,此感觉如入仙境,飘然如醉,欲罢不能。</h3> <h3>  灵通佛寺建在最大石峰半腰的狭长石廊上, 极为简朴, 但香火很盛。寺前筑有石栏, 下临深谷。背负摩天石壁, 覆盖如瓦。明朝黄道周曾题有七律一首云:<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行行衫袖白云卷, 一入灵通气不炎。</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仞摩天开石壁, 半空喷雪挂珠帘。</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层梯雨过苔痕滑, 幽谷烟深鸟语潜。</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惆怅崖边遗旧址, 尚存古佛独庄严。</h3><h3><br></h3></h3> <h3>  灵通岩位于大峰山“大帽峰”之半山腰,寺院“座东朝西”,紧依山洞重建的“大雄宝殿”面积约有一百多平方米。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左右站立迦叶、阿难尊者;“三宝”像前供奉观音、弥勒及善财、龙女;南北两侧供奉十八罗汉。灵通寺自建成后,香火日益鼎盛。大殿前南北两侧分别有林少丹手书“东山”、许沙络手书“灵通圣境”(庚午冬月书)。 </h3> <h3>  石峰之间, 有一巨洞, 深邃陰暗, 疾風迴旋, 呼呼作響, 天陰則聞。这是八景之一的“玉洞旋风”。</h3> <h3>  灵通岩左侧石壁上有一石穴, 清泉汩汩, 时有云雾蒸腾, 被称为八景之一的“龙涎吐雾”。灵通岩右边石峰, 有一巨石酷肖张口向天的蟾蜍, 这是八景的“石蟾饮露”。</h3> <h3> 灵通寺上是凸出的摩天石壁, 倾斜覆盖, 不受雨淋,颜色斑斓, 燕子筑巢其间, 燕窝累累, 燕语呢喃, 穿云掠雾, 来来去去, 满天飞剪, 为古老安静的石岩增添了不少生趣。这是八景之一的“秋燕栖烟”。</h3> <h3>  灵通寺岩顶, 有股清泉,穿流于崎岖突兀的石崖间, 几经激溅,散作无数水珠, 从空洒下, 如珠帘垂挂。这是八景之一的“珠帘化雨”。</h3> <h3> 从灵通寺往东走数十公尺, 有七口天然古井, 排列有序, 如七星映照山寺, 称之“七井排星”。泉水从海拔一千二百多公尺的大帽峰岩石隙缝中泄出, 是灵通山最纯的矿泉水, 民间称之“仙水”。有题诗日:“ 仙家赐来玉泉凡间求, 神水驱邪福寿世人愿。”</h3> <h3>  以前寺僧和游人都靠这泉水食用, 据说再多的游人都可保证供用无虞。黄道周在此读书, 就饮用这清泉, 也被冠以八景之一的“七井排星”的美誉。</h3> <h3>  沿石级西行, 经“画眉跳架”, 擎天峰映人眼帘, 位于灵通至青云岩中间崖壁上有乡贤张理吾题刻“擎天”二字, 字体长达七尺, 笔力苍劲, 气势不凡。</h3> <h3>  往前走即可见到十分醒目的“靈”字,此字落款为:“大丰曾济美题”。此石刻“靈”字,高2.5米,宽1.3米,深3公分,并在繁体的“靈”字上半部“雨”字正中嵌上“巨”字,其整体字的结构蕴含着“巨灵”之意,二字合一的书法艺术,令人拍手叫绝!</h3> <h3>  曾济美,名秀荣,号济美。生于清.文宗咸丰八年(即公元1858戊午年)。出生地在平和县九峰镇大丰(霞北村)之下坝。据考,曾济美一生无嗣。他乃当时颇有名气的地理风水先生, 精通天文地理知识,其门下有众多的徒弟。曾济美先生遍游了祖国江南十几个省的名山大川,但唯对灵通的山山水水情有独钟,并为自己死后在灵通山寻找了“归宿”之地。</h3> <h3>  这“通”字为近代题刻。</h3> <h3> 站在岩顶, 极目远眺, 云飞雾绕, 海天一色,恍若置身仙境。 脚下, 山岚重重, 田园村落, 历历在目。清代平和知县王相有诗道:</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奇峰十七接青霄, 海涌明霞入望遥,</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旭目岩边花带露, 珍珠帘下水生潮”。</h3>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本篇图 / 同安 庄国庆</h5><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文/ 参考摘录有关资料整理</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