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一次自驾游,2018年4月7日-4月22日,游玩了贵州26个景点,最难忘的是到中洞苗寨,从路边到洞口走了整整2个半小时,但也看到了最原始的风貌。 <h3>天台山伍龙寺是屯堡古寺庙建筑的典范,它雄峙于一峰独秀的天台山上,四周城墙怀抱,是军事功能和宗教功能合一的建筑。</h3> <h3>天龙屯堡古镇位于贵州省西部平坝县,喀斯特地貌大山深处,有天台山、龙眼山两山脉,距贵阳市72公里。这里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其中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就在天龙屯堡。在元代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顺元古驿道上的重要驿站,名"饭笼驿"。明初时,朱元璋调北镇南,在这里大量屯兵,兵来自江浙汉族,本世纪初被当地儒士改名为"天龙屯堡"。</h3> <h3>屯堡人的服饰,主要表现在妇女身上,她们的装束通常是宽衣大袖,外面的大挂,衣长及膝下。领口、袖口、前襟边缘皆镶有宽的绣花的滚边,腰间以两端垂于膝弯部的织锦丝带系扎。长发挽成圆髻用网罩挽于脑后,圆髻上插有玉簪、银链等首饰。妇女婚否的区别在于:未婚少女梳长独辫;已婚者则除了挽髻外,尚须剃额修眉。妇女装束中往往还配有耳坠、手镯、戒指、手笼、长圆裙以及用绣、补、镂、镶、滚等方法制作的高帮单勾凤头布鞋。</h3> <h3>中洞苗寨位于贵州省紫云县格凸河畔水塘镇格井村,离紫云县城约30公里,距贵阳161公里。中洞苗寨被冠以“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的名号,这个100多米宽、200多米深的洞穴里,住着中国最后的穴居“部落”―18户人家共73个苗族人,他们的祖辈当年为躲避战乱而迁到山里,之后定居洞中。</h3> <h3>山洞中的蓄水池</h3> <h3>山民们在山上挖的树根,放在洞中供游客赏玩和购买。</h3> <h3>75岁的老奶奶在地里劳作了一上午,回来时也不忘捎上一捆柴。</h3> <h3>女主人家里开了家餐馆,山里人真纯朴,一碗菜汤肉丝面只要了我们六元钱。</h3> <h3>安龙博物馆位于安龙县新安镇大同路,馆舍为中国传统宫殿式仿古建筑,是根据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移居安龙、建立陪都之史实复建,因此老百姓也称这里为"皇宫"、"永历行宫"等。</h3> <h3>"明十八先生墓"在贵州省安龙县城天榜山下,为南明永历朝臣贞毓等18人殉难处。墓区约4000余平方米,由墓区、祠堂、摩崖三个部分组成,依次渐高,四面高墙围护。墓园依山势逐级向上。墓前是一座4米高,6米宽的大石坊四柱三门,坊上刻有"岿然千古"、左右分刻"成仁"、"取义"8个大字,系贵州省著名书法家陈恒安先生补书,坊上镌刻松、梅、竹、兰花卉浮雕。墓前有小石坊一座树于大石坊之后,上刻"明十八先生之墓"7字,坊柱、坊幅上刻云龙、狮子,刻工精细,形态生动。坊后即墓,以细砖块石镶砌成圆形,直径2米,封土高2.5米。</h3> <h3>马岭河峡谷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境内,集雄、奇、险、秀为一体,东北距贵阳334公里,西距昆明321公里,总面积344平方公里。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缝,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两岸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千姿百态。万峰林景区东峰林层峦叠嶂、西峰林山寨田园交相辉映。万峰湖景区则有上万个岛屿。如今,马岭河峡谷漂流则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被誉为"地球上一道美丽的疤痕"。</h3> <h3>万峰林景区位于贵州省兴义市东南部,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形态奇特,整体造型秀美,是国内最大、最具典型性的喀斯特峰林。</h3><h3></h3><h3>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过万峰林,赞叹:"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处峰成林"。根据峰林的形态,分为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叠帽峰林等五大类型。每一类都各具特色,既独立成趣,又与其他类型的峰林相辅相成,组成雄奇浩瀚的景观。万峰林旅游景区先后获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等称号。</h3> <h3> 万峰湖位于贵州省黔西南自治州首府兴义市东南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兴义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享有 " 万峰之湖,西南之最,山水画卷 " 之美誉。</h3><h3> 万峰湖相当于2个大理洱海,17个清镇红枫湖,76个杭州西湖, 万峰湖蓄水108亿立方米,水面达816平方公里,位居全国五大淡水湖之列,是 " 珠江三角 " 经济区的重要水源。</h3><h3> 万峰湖是国家重点水电工程--天生桥高坝电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淡水湖,水面烟波浩淼,湖光潋滟,主航道 128 公里、湖面平均宽度超过 4 公里,湖内岛屿与半岛 80 余个。万峰湖美景天成,鱼肥水美,钓者云集,被誉为"野钓者的乐园",湖内全岛、半岛、港湾、内湖交错,四季可游。</h3> <h3>南龙布衣古寨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巴结镇的万峰湖畔。全寨共148户800余人。</h3><h3></h3><h3><br></h3> <h3>村民全为布依族,至今仍保持男耕女织的生活习俗,织布机、石碓、石磨等生活用品一应俱全,人们身穿衣物均是妇女自编自织、自染自缝的土布,古色古香。村民居住在结构严谨的干栏式建筑群里,瓦屋、吊脚楼等古式民居保存完好。据建筑专家考证,这是典型的布依古建筑群,估计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对研究民族古建筑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考古价值。</h3> <h3>布洛陀,上古时期人物,百越僚人(今壮族)的始祖。"布洛陀"是壮语的译音,指"山里的头人"、"山里的老人"或 "无事不知晓的老人"等意思,也可以引伸为"始祖公"。是壮族先民口头文学中的神话人物,是创世神和道德神。 布洛陀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中国专家和学者学者一致认为,布洛陀产生与新石器时代和人类开始进入父系氏族的时期,因为有关布洛陀的传说很多和新石器有关,如布洛陀创造精致的石锄、石犁、石斧、石铲、石刀等。新石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从穴居转为屋居,从靠打猎摘野果维持生活向稻作文化发展。在有关布洛陀的传说中,残留着不少这种影子,如布洛陀造屋、造桥、造稻种等。另外,布洛陀是男子,他在壮族先民中享有崇高的地位,这足以说明布洛陀所处的时代是父系氏族时代。</h3> <h3>兴义何应钦故居,位于兴义市泥凼镇街上和风坡湾。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75年),有正厅、伙房、柴房、碾米房、酿酒房、染布房,后扩建东厢房、西厢房、榨油房以及花园、鱼池、山门、围墙;正厅及西厢建筑整体向上升高过2次。街上故居现存正厅、西厢房,碾米房、养禽房,主体概貌还在,已残破。风坡湾现存正厅,山门主体概貌还在。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313平方米。主体建筑均为二楼一底穿斗木结构,门窗、柱础、家具等采用地方传统雕刻工艺,是清末到民国初年南方典型的三合院建筑。</h3> 蒋介石为何应钦八十大寿题写的寿字 <h3>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古称"鸦关",雄、奇、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h3><h3></h3><h3><br></h3> <h3>黄果树是以当地的一种常见的植物,"黄果树"而得名。以其雄奇壮阔的大瀑布、连环密布的瀑布群而闻名于海内外,十分壮丽。并享有"中华第一瀑"之盛誉。黄果树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安顺市西南45公里处,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 东北距贵州省会贵阳市150公里,有滇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黄果树机场、320国道、贵(阳)黄(果树)高等级公路贯通全境,新建的清(镇)黄(果树)高速路直达景区。景区以黄果树瀑布为中心,以瀑布、溶洞、地下湖为主体。</h3> <h3>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是贵州第一胜景,中国第一大瀑布,也是世界最阔大壮观的 瀑布之一。景区内以黄果树大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为中心,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等科学手段,测得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大瀑布的实际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分布着雄、奇、险、秀风格各异的大小18个瀑布,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被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为世界上最大的瀑布群,列入世界基尼斯记录。黄果树大瀑布是黄果树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h3> <h3>百里杜鹃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中部,隶属毕节市百里杜鹃管理区,总面积600平方公里。 </h3><h3> 百里杜鹃天然原始林带宽1~3千米,绵延50余千米,总面积125平方公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2013年成功晋升为5A级景区。初步查明公园内有马缨杜鹃、露珠杜鹃、团花杜鹃等41个品种,囊括了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的全部。这里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享有“地球彩带、世界花园”之美誉。暮春3月下旬至5月各种杜鹃花竞相怒放,漫山遍野,千姿百态,铺山盖岭,五彩缤纷。</h3> <h3>位于川南黔北结合部,距合江37公里、泸州22公里、赤水27尧坝古镇公里。全镇幅员面积64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个社区,人口3万。集镇面积1. 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00人。四川省文化先进乡镇,泸州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文化模范地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古镇汇集了川、黔两省的浓厚历史文化和古风民俗,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西部川黔古镇,是享誉川黔的文化名镇、影视基地、佛教圣地。</h3> <h3>大同古镇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赤水市赤水河畔,贵州省遵义市明末、清初的川黔边境内由旱路而来的各种土特产、生熟药材均在此交货转,木材竹筏浮江东北重镇。古街、古码头、古井里,是一个经历昔日的繁荣而衰败了的码头。</h3> <h3>四洞沟风景区是以大同四洞沟瀑布群及其附近的天生桥、渡仙桥、清代节孝石坊为主,包括两岔河秀色、华平瀑布、大水沟瀑布、石鼎山奇石、方碑云海、大同竹溪、大同古镇等景观。被誉为:"万竹之园,小家碧玉,没有败笔的景区。"</h3><h3></h3><h3>四洞沟原名闽溪,因溪中四级瀑布,瀑后确穴而称通,后俗称为四洞沟。离赤水城17公里,距大同镇5公里,在景区4公里的河道上,均分布的4幅情神各异的瀑布,两旁沟谷近20个山涧流泉,飞珠展玉,河谷万竹拥溪,奇石峰俊,奇花异草,形成一个仪态万千的瀑布群落。</h3> <h3>丙安古镇位于赤水市中南部,东与葫市镇接壤;南与两河口乡相连;西与复兴镇共界;北与旺隆镇相邻,赤水河依畔而下,习赤公路至东向西穿境而过,是赤水联接黔中各地的必经之路。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 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地之一,以丙安古镇为中心的丙安风景名胜区是赤水八大景区之一。</h3><h3></h3><h3>丙安古镇自古以来为川盐入黔著名驿站和商品集散地,被专家学者誉为"明清建筑与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千年军商古城堡"之美誉。</h3> <h3>赤水大瀑布景区(又名十丈洞景区)位于贵州省赤水市南部,赤水河支流风溪河上游,离赤水城区三十余公里,是国家AAAA级景区,赤水国家级风景区名胜区的重点组成部分。赤水大瀑布景区是"赤水丹霞"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h3> <h3>赤水大瀑布景区拥有十丈洞大瀑布 、中洞瀑布、奇兵古道、转石奇观、香溪湖、百亩茶花、石笋峰、亿年灵芝、会水寺摩岩造像、红军标语等自然人文景观。</h3><h3></h3><h3>十丈洞大瀑布高76米,宽80米,是我国丹霞地貌上最大的瀑布,也是我国长江流域上最大的瀑布。</h3> <h3>土城古镇位于贵州遵义习水县的土城古镇,是一个因航运而兴的古镇,因四渡赤水而驰名的土城。土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古镇文化,红色文化交织于此。2014年被评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镇”,2017年土城被评为国家级4A级景区。</h3> <h3>镇上90多岁的老人在讲解土城的历史。</h3> <h3>太平古镇,位于四川省古蔺县西北部的太平镇,古蔺河与赤水河在此处交汇,距县城古蔺35公里;与贵州省习水市醒民乡隔河相望,为古蔺出川入黔的东大门。古镇有积淀深厚的红色文化。1935年四渡赤水,中国工农红军在古蔺县境内转战54天,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红色遗迹和革命文物。景区是川南独有的山地古镇。现存建筑多为明清时期房屋,采用古代干阑式和吊脚楼等建筑构架,呈现台、吊、错、挑、梭、靠特色。景区地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其文化特征体现了地区与民族特色的大融合。太平古镇是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十大最宜业街巷、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h3> <h3>赤水河对面是四川的郎酒厂,这面是贵州的习酒厂。</h3> <h3>茅台镇,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下辖镇。位于赤水河畔,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地处贵州高原西北部,大类山脉西段北侧,北靠遵义,南临川南。在郁郁葱葱的河滨地带,建有"红军烈士陵园"和"红军渡河纪念碑"。 赤水河航运贯穿全境,仁蔺、茅丹、茅习、遵茅公路汇聚于此,是连接川黔的重要枢纽和连接历史名城遵义和国家级风景区赤水的通道。</h3><h3>茅台镇历来是黔北名镇,古有"川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的写照,茅台镇是中国酱酒圣地,域内白酒业兴盛,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茅台四渡赤水。茅台镇集古盐文化、长征文化和酒文化于一体,被誉为"中国第一酒镇"。</h3><h3>2016年10月14日,茅台镇被列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7年11月,茅台镇获评"2017年度中国十大品质休闲基地"。 2017年11月,茅台镇获评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h3> <h3>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公里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其行政区划属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海龙屯村双龙组。</h3><h3>屯上最高海拔1354米,屯下海拔974米,相对高差300-400米左右。屯顶平阔,面积约1.59平方公里。屯上建有九关,屯前六关:铜柱关、铁柱关、飞虎关、飞龙关、朝天关、飞凤关;屯后三关:万安关、二道关、头道关。</h3><h3>海龙屯于198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晋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7月4日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三十六步古道,又称天梯,是上下必经的唯一通道,是一组由三十六步高大的踏步组成的状如天梯的台阶,每级阶梯约60-80厘米高,全长52米,坡度30°,上接飞虎关。</h3> <h3>娄山关亦称太平关,又被称为黔北第一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古称天险。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据《明史纪事本末》载,万历年间,总兵刘与播州土司杨朝栋曾激战于此。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h3> <h3>忆秦娥</h3><h3>作者:毛泽东 </h3><h3>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h3><h3>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h3><h3>苍山如海,残阳如血。</h3> <h3>遵义会议会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老城红旗路(原子尹路)80号,老地名叫琵琶桥。会址原系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h3><h3></h3><h3>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司部与一局(负责作点)即驻在这幢楼房里。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h3><h3></h3><h3>1961年,遵义会议会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h3> <h3>青岩古镇,贵州四大古镇之一,位于贵阳市南郊,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为军事要塞 。古镇内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交错密布,寺庙、楼阁画栋雕梁、飞角重檐相间。镇人文荟萃,有历史名人周渔璜、清末状元赵以炯(贵州历史上第一个文状元)。镇内有近代史上震惊中外的青岩教案遗址、赵状元府第、平刚先生故居、红军长征作战指挥部等历史文物。</h3> <h3>安顺地戏是古老的传统戏剧,其显著特点是演出时"跳神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