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李家鄢是泽州县金村镇的一个行政村,原属铺头乡管辖,南与下辛安相连,东与上辛安接壤,北与西蜀毗邻,西与西南蜀搭界,是一个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村落。最近,我翻看清光绪年间的《鳳臺縣續志》,发现一个奇怪的事,这个村可能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因此我特意走进了这个村子。</h3> <h3> 这是村南的一座庙门向北开的古庙,在解放后曾作过多年的学校,直到公元2004年李家鄢村委在村东新建李家鄢小学,才废弃不用。十几年过去了,无人修补,香火不盛,门前杂物堆放,门庭破损严重,看起来挺伤心的。</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门的门额上书有“普陀巌”三个大字,从“陀”字即可知应是佛寺,头陀是指僧之高行者也。</font></h3> <h3> 在庙门西边,并列建有一座阁楼。在朝向南的门洞上方自左向右写有“聳雲漢”,尽管阁楼不高,但志向是高远的。</h3> <h3> 这是村西新建的一庙。光建了大殿,没有东西厢房,没有庙门。在大殿的门匾上直接书有“玉皇庙”,我才知道了庙名。此处是旧庙焚毁重建,还是择地新建,不得而知。</h3> <h3> 村里的不少老房子已是锁门闭户,顶陷墙倾。好像塌坏的比其他村子的要厉害一些,可看起来也不是有几百年了,只能猜想当时建造匆忙,质量较差所致。</h3> <h3> 在2016年初冬时,我在邻村东庄的三教堂观音殿的西侧墙上看到一块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古碑,上面列有为重修观音殿的施谷豆的社,主要有铺头,上下石家街,寨则,田庄甘朋底,北桑坪,下辛安,西街头,东西贺家凹,谷堆,南桑坪,将军头,申家门,岭东,崔家窑,大庄,焦河,寺北庄,郭壁,东蜀,上下胡村,辛安,龙华,金村,青莲寺。其中贺洼过去应叫贺家凹,申门应叫申家门,不知崔家窑是现在的范谷堆,还是李家鄢?这两个村都有崔姓,其中范谷堆的可能性更大些。</h3><h3> 当时我觉得很奇怪,李家鄢村离东庄这么近,周围的村子都有施舍,为什么李家鄢没有呢?是关系不好?还是建村较迟?</h3> <h3> 在清光绪八年(1882年)编成的《鳳臺縣續志》補圖中,明显看到:李家墕、岳匠、霍秀属霍秀里管辖。</h3><h3> 当时铺头里下辖15庄:铺头、西南蜀,下辛安、上辛安、南桑坪、杨家山、西街头、横岭、谷堆、祁匠、寨上、后窑、十家街、赵圈、射门。</h3><h3> 青莲里下辖35庄:郭壁、东庄、范圪塔(即范谷堆)、杆棚、田庄、岭东、东峡、西峡、大庄、小庄、焦庄、长老山、坂头、土坡、小井湾、南掌、南村、寺北庄、西焦河、河东、青莲寺、寺南窑、寺南庄、后老窑、南峪、珏山、郭峪、石涧、七杆栈、后河、影寺、沙雍河、双庙、坡头岭、土岭。</h3><h3> 长阴柳泉里下辖23庄:东长阴、东蜀、山阳沟(即西蜀)、神南、上柳泉、上胡、下胡、神南洼、张峪窑、黄背窑、宫岭、牛家庄、长畛洼、酸枣圪坨(即东窑上)、东村、砖垛岭、安立、西长阴、西山、大会、沟北、小会、南坡。</h3><h3> 另东贺洼、孟掌、石青、谷堆窑、许谷堆、西贺洼属贤子冶头里管辖。</h3><h3> 北桑坪属建圣里管辖(还管南田社、西田社、金匠)。</h3><h3>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家鄢四周的村没有属霍秀里管辖的,而霍秀里跳过龙华村、湛谷坨、东蜀村、西蜀村而管辖李家鄢,不合常理。</h3><h3> 根据李家鄢村当时的行政区划,我们可大胆猜测,至少在清光绪八年(1882年),李家鄢村还在霍秀村和岳匠村之间的地域。</h3> <h3> 在《晋城县志》(1999年第1版)卷二建置第151页“村名古今变异考”表中,李家鄢的古名是“离家鄢”,并非是因村民为李姓族人而得名。</h3><h3> 我曾经听李家鄢村的一位朋友说,传说李家鄢村是连夜搬来的,当时村在沟里,正逢雨季, 县令怕出事,强令搬出。听了朋友的话,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我们这一带称呼李家鄢村为“连夜村”,我还以为是“李鄢”的简称呢!</h3><h3> 只是不明白,怎么不就近搬迁,而是跨过好几个村,搬到现在的位置呢?</h3> <h3> 从村内修建的老房子看,大多为晚清样式,从新旧程度分析,也要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李家鄢村应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后至民国初年(1912年)前新建的。</h3><h3> 村里主要姓氏应有崔、赵、贾、常等。这从《晋城县志》(1999版)上的“烈士英名录”上可见一斑。</h3><h3> 崔东孩(1924_1947),李家鄢村人,五团排长,在河南修武县战斗中牺牲。</h3><h3> 赵安才(1927_1948),李家鄢村人,战士,在陕西瓦子街战斗中牺牲。</h3><h3> 崔国义(1930_1947),李家鄢村人,十八兵团战士,在太原战斗中牺牲。</h3><div> 贾廷珍(1930_1947),李家鄢村人,十旅二十九团战士,在曲村战斗中牺牲。</div> <h3> 斗转星移, 岁月蹉跎,辛勤耕耘,繁衍生息,李家鄢村不断发展壮大。据有关资料知,李家鄢村在1984年时,有170户,704人,耕地1668亩,人口数居原铺头乡第三位(大庄917,铺头836)。</h3> <h3> 李家鄢村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村庄。它是我们这一带地势最平,布局最好,设施最全,发展最快的新型农村。</h3><h3> 让我们祝福李家鄢村走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一代更比一代强吧!</h3><h3>(以上所言为一家之言,没有严格考据,大家权当故事听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