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5月3号农历三月十八,古镇东阿黄石公庙会如期举行。热热闹闹的场景、琳琅满目的商品、摩肩接踵的人群,给古镇增添了喜庆的节日氛围。众百姓纷至沓来,纪念这位古代著名的军事家,近距离感受黄石公、黄石公祠等历史遗迹深厚的文化底蕴。</b></h1> <h1><b>又逢今年三一八<br /></b><b>黄石山上彩旗刮<br /></b><b>《素书》《三略》《青囊经》<br /></b><b>传至秦朝至明清<br /></b><b>兵家文化您传承<br /></b><b> 传世佳作代代夸<br /></b><b>⋯</b><b><br /></b><b>据民间传说,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是黄石公的诞辰日。所以民间就有每年这天在黄石山景区举办庙会的风俗,这一传统已延续了两千多年。</b></h1><h3><br /></h3> <h1><b>黄山亦名谷城山,位于东阿镇北,在原东阿古城东北五里许。《水经注》云:"谷有黄石台,黄石与子房期处也"。真可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了。<br /></b><b>山顶巨石高数丈,<br /></b><b>犹如仙翁坐南望;<br /></b><b>笑看谷城旗屡换,<br /></b><b>自今此山色仍黄。 </b></h1> <h1><b>再次走进古镇东阿八大景之一的黄石仙踪,除因它古老、朴素、宁静,不与世争外,还因矗立在这里的山东孙子研究会所立的一块石碑,上撰:山东孙子兵学暨黄石公兵学研究基地。每一次登山的心境都不同,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民俗民风,让你体会东阿人对古镇历史文化的崇尚与温情。</b></h1> <h1><b>黄石公为秦汉时期大兵法家,姓魏名黄又名辙,生于公元前311年,卒于公元前203年。他一生著有《三略》、《素书》等多部兵书。《史记》记载他圯桥授书给张良,被历代传为千古美谈。张良得黄石公兵书,成为帝王师,助刘邦屡出奇计灭秦除项,建立大汉王朝。近几年来,黄石公研究引起了高度重视,县里于2009年4月13(农历三月十八日)在东阿镇成立了"山东平阴黄石公研究会",撰文树碑,专门研究黄石公及其军事思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黄石公祭祀日"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予以保护,备受专家学者关注。</b></h1> <h1><b>《东阿县志》上说:"今山巅大石,方数丈如印,其色颇黄。"现在山顶上的黄石台依然如故。高20米,周围70余米,四壁石崖陡立如削,宛若云柱,指向晴空,给人以神秘感。清代诗人武全文有《谷城山黄石》诗云:"山高切石首珊珊,看石山头石拔山。草色青青松子赤,白云飞去鸟飞还。黄留四壁石参天,济北沧桑历汉年。却忆谷城山下老,错教姓字向人传。"<br /></b><b> 《泰安府志》载:"在黄石台的西北方悬崖上凿一石窟,内有依石雕刻黄石公坐像一尊,同石壁联为一体。"今在黄石台西北方6米高处仍有一石窟,深3米,高2.8米,内径3.5米,名曰:"黄石仙洞"。传说为黄石公隐居处。洞内依石壁有一黄石公摩崖造像,高1.5米,端庄肃穆,双手扶膝,左脚穿履,右脚赤光;左下为张良雕像,单膝而跪,双手捧履,面目恭敬;右下为赤松子雕像,肃然侍立。先人在洞外建盘路,以供游人通行。</b></h1> <h1><b>黄石台顶端建一座魁星阁,内塑魁星像一尊。左手挎斗,右手执笔,独占鳌头,栩栩如生。魁星是我国神话中所说的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民间有"魁星点状元"的传说。<br /></b><b> 在距黄石台不远的南端,有一座古老的庙宇,由大殿和东西厢房组成。大门门楣上书"黄山寺"三个大字,这便是闻名遐迩的黄石公祠。祠内有黄石公雕像,两边有张良、赤松子相陪。大门外还建有宽阔的阅台和错落有致的盘路,都是用精细石料砌成。黄石山顶端另一石建筑是大戏台,和黄山寺相对映。</b></h1> <h1><b>沿黄石台北行不远,还有一奇特景观,那就是"小柏树"。它虽然生长在拔地而起的石崖上,可常年枝叶茂盛,郁郁勃勃,有着一种向上的精神。更为奇怪的是在树下石崖上有小脚女人的脚印和驴蹄印,清晰可见,对此当地人众说纷纭。至于小柏树的年龄谁也说不上,只是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叫它小柏树而已。</b></h1> <h1><b>黄石公到底何许人也?千百年来一直是个谜。2009年,这个谜团终于被专家们所破解。</b><b>时任山东孙子研究会执行会长、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主任赵承凤、平阴县博物馆副馆长马文平等专家经过长时间多方考证,并仔细研究了黄石公的族谱及有关历史记载,还考察了平阴境内众多黄石公遗迹,最终确证黄石公故里就在东阿镇魏院村。且姓魏名黄又名辙,生于公元前311年,卒于公元前203年。<br /></b><b>为此就在今天,由第一书记派驻单位县委组织部等单位及本村村民共同募资建成的黄石文化广场也在黄石故里镇魏院村落成,广场的建成,既是对魏院村老百姓文化生活的一种提升,更成为了黄石公兵法文化发展强大的里程碑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场地。</b></h1> <h1><b>为保证游客玩的开心、吃的放心,镇分管领导带领食药所对庙会的食品进行现场检查和移动检测</b></h1> <h1><b>一些平时难得一见的老手艺及传统物件等也"粉墨登场",引得游客争相一睹为快</b></h1> <h1><b>在拥挤的人群中脱颖而出的一支队伍是"做"古镇"环保卫士 护身边寸土绿色"的东阿镇志愿者服务队。因庙会期间景区涌入大量游客,随之将会产生大量垃圾,这些志愿者担当起了捡拾垃圾、爱山护绿任务,也给整个山会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b></h1> <h1><b>聘请的专业剧团演出的《日月图》、《打金枝》等大型古装豫剧,更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氛围。</b></h1> <h1><b>正襟危坐的黄石公石像、石碑,静静的讲述古镇东阿历史;苍劲挺拔在石缝中的柏树,默默记录着每一个路人与古镇的相遇。目送着来来往往的过客,仿佛在诉说久远而神秘的古镇东阿悠久的历史和美妙的历史故事,及过往的辉煌与灿烂<br /></b><b>⋯<br /></b><b>再见,黄石公,明年的今天我还会来看你<br /></b><b>⋯</b></h1><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