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引发的寻访祖屋老宅行记

爱莎

<h3>四月十九号晚,姐姐在亲友团贴出了一张老照片,照片上,1957年年轻的我妈妈和小舅舅两人在他们南京龙潭古镇老屋屋前留了一张影,那会的他们才十几岁,妈妈当时巳经走出老屋走出龙潭,在广阔的新天地北京工作学习了,而不久照片上的小舅舅也走出龙潭走出祖传的老屋、向着他的新生活前进了,遗留给他们的祖产老屋在他们离开这里后再也没有回去。</h3><h3>1974年我妈因病去世,除了1957年回去龙潭老家老屋前留的那张照片外她沒有再回去过⋯</h3><h3>照片中站在她身旁的我小舅舅后来先读书后当兵再工作然后娶妻生子最后在南京安家落户,虽然南京和龙潭很近,但历史原因他也未曾回去、祖屋早已成历史,淹没在岁月的尘沙里⋯</h3><h3><br /></h3><h3>时光荏苒、岁月蹉跎、61年过去了,当这张老照片再度浮现在我们这些后人亲友面前,当照片中的小舅舅再次看到他小时候曾经居住过的祖屋时,我想,他肯定比我们这些从来不懂得龙潭老家的人有着更深厚的情感吧,因此,当我提出什么时候回龙潭老家去看一看的见议时应该是得到了大家的共鸣和赞成的,现在家中条件比以前也好多了,还有了自己的车可以自驾前往,加上时值五一小长假,高速公路都不收费,化上一二百元汽油费,我们决定自驾南京龙潭古镇,因此就有了这次五一回老家寻访祖屋老宅的行动,也因此有了一次寻根溯源访老家的情思!</h3> <h3>五月一号劳动节!</h3><h3>清晨六点,姐姐姐夫的车就接了我往南京方向开去,我们先要到南京的樱驼花园去接七十八高龄的舅舅还有表弟一同前往龙潭寻访祖屋</h3> <h3>舅舅居住的樱驼花园小区楼下一户人家种的芍药花开的很是漂亮</h3> <h3>芍药,我起先以为是牡丹花,后来用识花君查了一下才知是芍药</h3> <h3>我们在舅舅家和舅妈合影拍照,因为车子坐不下、也因为她有点事她不和我们去龙潭老家,那难得见面的就赶紧的拍张照吧</h3> <h3>车到龙潭了,我们下车,一瞻这座偏僻土气的古镇</h3> <h3>龙潭即今江苏南京市东北龙潭镇。</h3><h3>《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句容县:龙潭镇&quot;地有龙潭,因名。镇逼临大江。明初置巡司,兼设龙潭水马驿。建文四年燕王济江,次龙潭,是也。正统二年复建岁积仓于此,为滨江要害&quot;。清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时,曾在此设行宫。</h3><h3><br /></h3><h3>我和姐姐1976年暑期曾经来龙潭表舅家住过几天,和表舅的两儿两女四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一起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h3><h3><br /></h3><h3>龙潭古镇最有名的是定水庵现存的唯一遗迹"定水石",不管长江水位多高,遇石即止,堪称传奇。</h3><h3>此外有锥子山、龙小山、龙潭司门桥、龙潭南街炮楼、龙小山碉堡、龙潭会师亭、龙潭火车站这些百年遗迹,我们这次主要寻访祖屋老宅,因此这些遗迹未能一一探访,留待日后慢慢再去走走。</h3> <h3>由于祖屋在龙潭古镇的上街头,因此,车直接开到上街头街道,下车,步行寻找老屋</h3> <h3>民居黄颜色墙面</h3> <h3>很土的石头房</h3> <h3>水泥房</h3> <h3>街道</h3> <h3>走进有祖屋的路了</h3> <h3>一个绿植环绕的井圈引起我们的注意</h3> <h3>舅舅说老家应该就在这里</h3> <h3>井圈很古老,井水清徹可用</h3> <h3>好在老家有后人尚在,只是住在附近,我们找到他们了,这位老大妈竟然与我和姐姐同辈,该叫她嫂子而不是大妈,不过她看上去老多了</h3> <h3>舅舅是老一辈人了,他向嫂子打听我妈这辈张家的事</h3> <h3>百年前,我妈他们张家在龙潭这边属于大户人家了,祖上开私塾,房下地基埋着硕大的砚台,张家祖屋在当地算很好很大的,屋后是龙小山,有山泉两股汩汩流下,意活水,有钱,因此到我外公辈时就经商赚钱,家境中厚,他们的生意一直做到武汉,在那生活的很好。</h3><h3>可恨日本鬼子侵略中国那场战争,日冦的飞机炸弹炸沉了长江里的游轮,轮上几百中国人命丧江河、尸抛码岸,其中就有经商乘坐游轮的我外公,外婆刚产一子,瞬间失去丈夫,寻尸码头,受日本鬼子刺刀驱赶惊吓,一病不起、遂携一女三子回到龙潭老家,不久病故,一幼子亦亡,剩下我妈与两舅在老屋苦度时光,我妈十七八岁时,族人欲将我妈嫁人童养媳,我妈知道后出逃参军去了,不久,南京解放,身穿军装的我妈光荣回归故里,以后带她两弟北上读书工作生活去了,从此龙潭老家再未回去,即成历史,站在我妈曾经短暂生活过的地方,想象当年她的决绝离去、应了那句话:"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上"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如果当初她顺了命运做人童养媳,也就没有后来她的光荣入伍、做为工农兵学员保送南大、北大,和北京军事学院同为军人的我爸结婚生女,再转业江南才有我今天的平常又幸福的生活,虽然她英年早逝,也是当年在她童年少年时代受苦吃辛造成体质薄弱所致,归根结底,可恨的日本鬼子侵华战争是造成我妈张家家破人亡、流离失所之最根本原因,站在祖屋、追本溯源、虽然现在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我们骨子里决不能忘了这段血泪史家仇恨,万恶的日本侵华战争造成多少国恨家仇!决不会忘记!</h3> <h3>参观亲戚的家、院子</h3> <h3>亲戚及左邻右舍告诉我们张家祖屋的遗址,祖屋早已拆掉新建给别人子,但是我们还是走进去看了一看</h3> <h3>祖屋原址上重建的家园院子里两只新生幼小的猫咪</h3> <h3>袓屋原址</h3> <h3>小猫:为什么你这么咪咪叫着扒门?</h3> <h3>站在祖屋原址上</h3> <h3>袓屋、亲人都巳不见,唯骨子里流淌着张家的血液⋯</h3> <h3>当年我妈是不是就站在这里拍的那张老照片吧?老屋石子小路早巳没有了,唯余身后青山尚在古井留存着</h3> <h3>就在这里再留下后人的容颜</h3> <h3>这里的人们告诉我们,这里什么都拆掉了,但有一座院墙是老的,有两百年历史了、也是张家祖屋的一部分,可以说是唯一留存的历史遗迹了</h3> <h3>去看两百年的院墙</h3> <h3>就是这座</h3> <h3>看一看历史遗迹两百年的院墙</h3> <h3>龙潭老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