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山核桃是天目山独有的物产,主要分布在浙江临安.淳安和安徽宁国境内,其中宁国种植面积约40万亩,产值14亿元左右,是宁国近10万林农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h3> <h3> 1996年, 他大学毕业分配到宁国时,第一次见到山核桃树,从此与它结下不解之缘,现在乡镇干部称他专家,林农们尊称他吴老师或老吴,周边产区的同行们称他为山核桃首席专家!</h3> <h3> 别看他眼睛小,又近视,就是这双眼睛在无数次黄板诱虫试验中,敏锐地捕捉到山核桃花蕾蛆防治“窗口”,错过了这3到5天的窗口,就错过了一年!从此林农们用药更加经济.精准.有效!</h3> <h3> 这位林农因外出错过“窗口”,急匆匆地找吴老师讨教补救措施。</h3> <h3> 别看他年龄不大,头发却已花白,他是省人社厅专家组成员,更重要的是,种了一辈子树的林农们打心眼里信服他!</h3> <h3> 南极乡小漕,宁国的“高山族”,最后完成“村村通”的自然村,世外桃源,生态良好!但近年来,正值丰产期的山核桃树“莫名其妙”地成块状或点状死亡,在原处想重新补植山核桃也无法成活!</h3> <h3> 其实多年前他就告诫林农:急功近利,不科学施肥用药,后患无穷!管理和采摘方式出了问题,不是自然落果,长期不能还蒲于山,造成土壤退化,就会导致溃疡病.根腐病等多种问题发生,此类现象主产区已普遍存在,并有蔓延趋势!</h3><h3> 山下脱蒲由于污水直排,加之处理上尚无成熟技术可用,带来的生态问题和后果也不容小视!</h3> <h3><font color="#010101">他呼吁:要以推行“林长制”为契机,更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发展混交林和林下经济,加快林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长期坚持生态修复,加强林间基础建设,推进地方立法或出台规范性文件强化科学施肥,规范用药,大力推广自然落果,结网采摘,还蒲于山。谋划好产业链的顶层设计和保障措施,实现山核桃产业的转型升级!让其真正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font></h3> <h3> 他有一副古道心肠,也记不清多少次为林农免费举办种植培训班,他的技术服务博客坚持了十年,现在又开通了微信众号,总点击了达30万次,他的手机成了林农“求助热线”,常年为林农义务提供技术服务,有问必答,有求必应!</h3> <h3> 小漕的山核桃种植大户赵礼友,按照老吴指导的方法,改进了施肥用药,当然有效,看着茁壮成长的果树,想到丰收在望,老赵笑得嘴都合不上!</h3> <h3> 他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林业科技工作者,他凭着责任和良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h3> <h3><font color="#010101"> 松材线虫病是由线虫引起的,以松褐天牛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松树病害,该病害具有蔓延迅速.致死速度快.除治困难等特点,有“松林艾滋病”之称。他发现过去对患病树木进行集中烧毁,在运输搬运的过程中,有加剧传播的风险,通过摸索并发明了网罩法,就地进行物理隔离除治,这种全新的无公害方法,将病死树罩住,把主要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的幼虫封闭在网内,待其羽化后3天内就饿死在网内,就地处理,不打药,不需长输运输,省工省力,除治成本可节约一半以上,目前这种除治方法已在全省推广。</font></h3> <h3> 他主持省级以上科研及推广项目十余项,包括《山核桃主要有害生物发生规律与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排名第1)、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山核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排名第2)、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宁国山核桃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和《山核桃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推广与示范》(排名第1)等。他先后获得省级科技成果3项,获2011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持制定的《山核桃有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国家行业标准和安徽省地方标准各1项(排名第1),主持、参加制修订其他省级以上标准8项。他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29篇学术论文。获安徽省第七届、第八届自然科学论文三等奖各1项。<br></h3><div>他先后荣获:第三届“宣城市十佳科技工作者”、第三届“宣城市先进工作者”、全国首届“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先进个人、第十五届“安徽青年科技奖”、“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div> <h3> “我没有太多的奢望,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多干点自已喜欢的事,多为林农解决些实际问题......”他就是现任宁国市林业局林业技术服务中心副主任,中国科协“九大”安徽省代表,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宣城市劳模,民盟盟员,正高级工程师吴志辉!</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