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雕塑公园随拍。

冯学范

<h1>  这张片子是,是雕塑公园一张主题纪念碑。首先我采用了中规中距构图。后期利用双色调,用蓝天白云衬托出这个雕塑的雄伟,利用一点红的风筝使画面有了一定的动感。</h1> <h1>  这组片子是五一劳动节拍的,那天天气不好,一会儿还刮黄土。好在天气一会儿太阳出来一会儿被云遮住,我用的是徕卡114数码一体机。这张是远调,后期重作蓝天,精细化加锐树干的纹理,突出质感。</h1> <h1>  片子采用了,柔焦模式拍的,因为雕塑很粗糙,如果清晰那么美女就变成水泥人了,由于周围绿植非常好,那么后期正好反过来,加锐绿植柔化雕塑,给美女产生一种朦朦胧胧仙女般的意境。关键就是白色一定还原。</h1> <h1>  这是一张利用哈哈镜的变形,使镜内外的变化,形成了对比,前期按住快门,然后移动身子找到变形的最佳状态。后期锐化镜架,将主题的刚柔对比更有神韵。</h1> <h1> 拍这张片子我等了半天由于雕塑是一个半身女像,来这里的人们驻足观看美女。我选的这个角度面对游人总感觉不舒服。正好有两个美女背对着我。感觉时机已到拍下了这张。题目就叫比美。</h1> <h1>  片子拍时正赶着天昏地暗,可它是雕塑公园唯一的一组建筑,逆光,天空一片惨白,加上白棚顶,边界很难曝光。我采用了单色柔焦模式,拍完感觉还不错,后期索性,把它变成高调,再用白色遮罩,虚掉多余的部分,感觉,还不错。</h1> <h1>  这张是利用了雕塑的背面,小区楼房当陪体。使画面自然产生了纵深感。后期利用颜色对比,使雕塑金属的颜色在阳光反射下,更加强烈。</h1> <h1>  这张是一张少数民族的人像浮雕,利用背景的石头和绿植形成了一个框式构图,后期重点是要强调它的细节,可以分几次锐化。最后在柔化周边,突出主题。</h1> <h1>  这张拍时就用了单色柔光,重点曝光一定要准确,基本就是原片稍加锐化就可以了。黑白层次比较分明,更显得浮雕的魅力。</h1> <h1>  这张采用长焦,抓拍用柔光模式,后期从造天空,使蓝绿色协调。周边加强柔化,给人一种朦胧的美。</h1> <h1>  天气不好,又刮黄土,所以前期用单色柔光滤镜,半按快门,捕捉抓拍到,柳树被风刮到最好的位置。后期重点是如何柔化周边,形成高调。技术关键点,是不能用画笔去抹,而必须用蒙版渐变的形式处理。</h1> <h1>  前期就是注意抓拍,利用哈哈镜和人物的关系,后期重点是颜色的恢复和人物面色的调整。做普通锐化就可以了。</h1> <h1>  前期是考虑侧逆光的运用,使人雕塑的轮廓清晰,和右下侧的透气点的位置。人物前方要留一定的空间。后期主要是对雕塑铜的颜色还原。强调雕塑轮廓光,把阴影处死黑的地方恢复出来。</h1> <h1>  拍摄时用长焦。尽量充实画面。注意曝光,不准确就会发灰。后期重点是。精细化锐化突出雕塑的细节。柔化周边制造浅景深。重点雕塑的颜色一定不能发灰</h1> <h1>  此片对角线构图,利用建筑的弧形。落点在游船上,抓拍时注意柳树被风吹起的飘逸感,后期处理天和水的关系。</h1> <h1> 利用古建围墙造型和颜色。这组雕塑后背景非常理想,加上前面的绿草做前景。这样它的立体感就更加突出,后期最关键的还是白墙一定不能变灰。</h1> <h1>  这张片子是一种抽象派的表现,利用了两块青石板,中间的夹缝和石板顶的镜面对地面的倒影形成了物体反向的断层。后期的重点是要把模糊的部分锐化出来。给观看着一种悬念。</h1> <h1>  由于雕塑是两根黑乎乎的木头,拍时利用角度找到光影最佳的反差点。后期先根据,光影效果制造最佳反差,再利用蒙版做选区,把雕塑单独处理。提亮后加精细化锐化,使得雕琢的纹理清晰。关键是选区过渡一定要自然,不能留痕迹。</h1> <h1>  拍时长焦拉近,营造浅景深。后期重点对铜的颜色进行细化处理。利用加深减淡锐化处理,最后再次虚化周边,突出铜盆的质感。</h1> <h1> 拍时用广角,重点在后期,一是要改变天的蓝色需要精细化处理,二是要把广告牌子的红颜色调亮,处理前景树叶上的杂物。</h1> <h1>  由于天气不太好,所以这张我又选择了单色柔焦模式,后期重点,先加锐然后在柔化。给人一种既朦胧又清晰,既清晰又朦胧的一种神秘的感觉。</h1> <h1>  拍时中规中距,由于松树茂盛的绿色,主雕塑金属的质感,已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期主要是加强颜色的反差,以及注意金属质感光泽。片子就已经感觉很舒服了。</h1> <h1> 拍时用单色柔光滤镜把金属雕塑的光感部分反映出来。后期进行对片子锐化和柔化的处理。营造出一种刚性和柔性的美。</h1> <h1> 选择对角线构图。左下角留白,后期强化树叶红的颜色和绿的反差,重点还是白墙,一定不能变灰。</h1> <h1>  这张是利用特写,把哈哈镜中照出绿色植物的变形,怎样演绎得惟妙惟肖。后期重点是对镜中绿色植物亮度和颜色艳丽的调整。</h1> <h1>  这张是用柔光滤镜拍摄,后期主要是围绕颜色和对比色的调整,最后,先锐化,再柔化。</h1> <h1>  拍这张哈哈镜,为什么出现第三张,一般我的片子很少重样,除非另有特色。这张便是,我利用了拍哈哈镜的角度拍出镜中那种变形和金属花边的质感鲜明的对比,将给观者带来视觉的冲击。</h1> <h1>  拍摄时,我已经注意到后背景的颜色非常艳丽。对主体雕塑石头的纹理是一张非常好的陪衬。需要注意的是右上角,我特意留了个透气窗。感觉恰到好处。后期常规调色,重点是雕塑石头的纹理要精细化锐化。</h1> <h1>  利用单色滤镜直接拍摄,后期加锐,再柔化处理。</h1> <h1> 青铜器的雕塑特写。尽量制造浅景深,后期主要找铜的颜色和光的作用,利用加深减淡精细处理。</h1> <h1>  天不好,所以就不要天了,做一个木雕塑的特写。后期要锐化木雕突出它的细节,再利用光的明暗,用加深减淡手段强调光影效果。</h1> <h1> 拍摄时,尽量往前贴,利用前面树干,自然虚化前景。曝光一定要准确。后期一定要对白墙颜色处理好。再对周边柔化,突出仿古围墙的清秀。</h1> <h1>  这张片子大家在上面可能看到了竖版。为什么还要出现一张横版。想告诉大家的就是,这个雕塑比较失败,虽然是美女,但是做得非常粗糙但就是看到了它后边在光影下的一堆淡绿色的植被。这种深浅颜色跳跃,光影关系是我非常喜欢。作为一种练习,不妨可以试试。</h1> <h1>  发现一个外国人的轮廓光非常漂亮。正好后面有一个红色物体做陪衬,用长焦迅速抓拍到这一瞬间。后期注意人物的肤色,一定要调好。</h1> <h1>  拍时注意角度,光影的位置,怎样能突出主雕塑的雄伟,天没办法发白只能用后期解决,蓝绿颜色深浅的搭配,这就要看你后期的功底。注意千万不要把天弄得太蓝。</h1> <h1> 这张主要是凡拓简的一种练习。画面看着很乱,但它有一定自己内在的规律。后期重点对绿色和红色两个颜色的加强。这张片子我有一个纠结点是有边上一棵树杆,到底是去掉了呢?还是留着我现在没外理,希望大家多提意见。</h1> <h1>  用不同角度和光影背面色差,来构图完成这张雕塑。后期重点是对铜雕塑的颜色怎么进行量化处理。</h1> <h1>  拍时关键在于角度,围着主题雕塑我转了一圈,找到了曲线与直线交错的这一个最佳位置,在我按快门的一瞬间,已经感觉到这是一张好片。后期重点,协调他们颜色之间的关系,精细化锐化金属部分,再柔化周边突出主题。</h1> <h1>  这张在拍摄直接用单色滤镜,重点在后期。首精细化锐化,处理好灰黑白灰的关系柔化周边,尽可能的减少树的干扰。</h1> <h1>  这是北京国际雕塑公园最有标志性纪念物,总想在它身上多做文章。最后我用数码变焦快拉到极限,利用近距仰视角度单色拍到这张。后期重点在创意,利用软件多次曝光营造一种动感的视觉冲击,关键点是,一定要用蒙版把主体的清晰度弄出来,而且一定要过渡自然,不能有断层。我想用这张片子给大家留下一个更深刻的对北京雕塑公园的印象。希望我的朋友们喜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