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民艺

薛三川

<h3>人民的民艺,这是来自谷雨平台的一句话。谷雨当家人叶萌说,在一些研讨场合,他老是"唱反调""不合拍",观点常与众不同。我倒觉得,不同的腔调,有时就是超常感知力,是一种觉醒。4月27、28日,我们在第十三届中国(义乌)文交会浙江非遗生活馆专题展上,举办了两回对话沙龙。叶萌是第一回对话的主持,也是第二回对话的嘉宾。沙龙对话嘉宾还有非遗传承人、设计师、民艺游戏转化运营者等。这是我们第一次请一线同仁主持对话。<br /></h3><h3><br /></h3><h3>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些问题:传统工艺那么惊奇,为什么买单的人少?传统工艺那么精湛,为什么传习的人少?传统工艺那么惊艳,可是传统工艺为什么那么老?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状况还不是很好的问题。要回答这些问题,涉及面太广了。一门手艺就是一种生存方式,就是一种生产技术,不仅事关技艺,还事关经济,事关民生。至于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国际化对传统工艺的冲击,导致其青黄不接,甚至难以为继,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太宏观,我们要聚焦难点,分析热点,才能言之有物,破难创新。</h3><h3><br /></h3><h3>天竺筷传承人王连道老先生,他的观点很新潮,话里话外强调的都是非遗传承要与时俱进,要融入当下。说到传承,他觉得还不够到位,应该要用"革新"。亦即在传承过程之中,传递和承接还不够,还要革除旧的,创造新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让人感触良多。</h3><h3><br /></h3><h3>那天的沙龙对话临近十二点,场馆里的人大多吃过饭了。有朋友和我说,台下观众都没有了,你们还在台上对什么话呢?我觉得,这种台上的对话不需要观众,台上几个能聊起来就好。有时候不是没人听就不需要发声。我们的展览也是这样。前几年有人说,展览展开展去还是那些东西,还是老面孔的都西,没什么意义。我觉得有意义。提供交流,促使碰撞,本身就有十分特殊的意义。而且,近年来,展示内容也已经不再是那些老面孔,有新面孔、新气象。有些事情不是没人做就不要做,不是不容易做就不去做。知易行难,行胜于言。</h3><h3><br /></h3><h3>匠心不死,传承不息。传承也有可能熄灭。一门手艺没人做了,就要熄灭。没人学了,就可能人亡艺绝,一个大师傅的离世就代表一门手艺的消失。具体到一个项目上说,传承发展的路上遇到的问题同样特别具体。</h3><h3><br /></h3><h3>所有的扶持都是为了传承与发展,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以从艺者为主体,去开展传习,发展生产。正如年轻的竹编艺人钱利淮所思考的那样:"从事竹编以来,由于自身的修为不够,一直都在拒绝竹编艺术化。反反复复这么几年时间,看到艺人一个个的离去,竹编的艺术表现越来越乏善可陈。心告诉我,该放下些东西去,用竹编表达些自己的见解了。"</h3><h3><br /></h3><h3>传承以多样化的形式推进与融合发展。代表性传承人代表着一种经典,如果不少人乐于学他的技艺,那么这门技艺可以比较顺利的传下去,如果没有人学,可能就要失传。或许,已经有从事艺术、文化创意、技艺的年轻一代采集了传统技艺与元素,进行了转化与重新设计。比如设计师张雷设计的竹纸椅子,它的设计灵感来自纸伞,但肯定不是对竹伞技艺的传承,而是一种全新的创新创造。</h3><h3><br /></h3><h3>传承是多维度的。竹伞的现实意义和使用功能已经微乎其微,但是它的存在依然为另外一种传承创造了可能。我们通过各种方式,促进传统工艺项目的传承与革新,同时也在为更多新生代从业者创造学习、接触传统工艺的机会。</h3><h3><br /></h3><h3>这种努力类似于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赛,在大家手中传递的就是文化、技艺与记忆。所有的努力,也是一次次横跨两岸的过程,我们要做摆渡人,这个过渡,就是非遗在之前逐渐脱离生活,到现在重新回归生活的过程。不论是创造还是使用,之所以称为"人民的民艺",是因为只有融入生活,具有日常使用基础,才能得到最好的传承与发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