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字:原创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片:源自网络</b></p> <h1><b style="font-size: 22px;">一九四三年农历十月初六,我出生在湖南省衡阳县一个名叫杨公塘的地方。当年这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小乡村,在这个美丽的乡村里,我度过了难忘的、长达十一年的童年时光。</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童年是坎坷的。首先我出生在国难当头的抗日战争时期。两年后抗日战争胜利,可紧接着又是三年解放战争。一九四九年十月,衡宝战役胜利结束,衡阳被解放,那时我曾亲眼目睹了国民党残兵败将狼狈串逃、和解放军战士乘胜追击的那一幕。自此以后,百姓终于安居乐业。</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我童年最大的不幸,还是我幼年时便失去了生养我的母亲。母亲去世的那年我只有两岁,少不更事,至今我对母亲没有任何印象。母亲去世后第三年,父亲再婚,于是我便有了继母。我的继母是我父亲的姑表妹,她比父亲小十一岁,比我仅大十四岁。因此,我童年不是由继母带养,而由爷爷奶奶继续抚养。我的一个堂兄和我一起,从小都是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的,直到一九五四年我们由乡下迁到衡阳市才离开。</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堂兄的名字叫均圭,他是我二伯父的儿子,比我年长三岁。均圭的命运更加坎坷,来到人世间只有一岁就父母先后去世,留下他这个孤儿由爷爷和我父亲共同来抚养。由于我与均圭都有着从小失去亲人的相似经历,再加上儿时在乡下以及后来在城市里共同生活多年,而且长大后又彼此工作和生活都在衡阳市,能经常见面和相互照顾,因此我与他虽不是同胞兄弟,但却胜似同胞。如今我们都已步入古稀之年,感情还依然如故。</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我父亲常年在衡阳市做事,一年到头难得回乡下老家两次。所以在童年时,我极少见到父亲,现在对那时的父亲也似乎没有多少记忆。但我对那时的爷爷和奶奶却始终不能忘怀,这也许是我的童年一直生活在爷爷奶奶身边的缘故吧。如今童年时光已过去六十多年,长辈们也都先后作古,那时所经历的许多事情,虽说绝大多数我早已淡忘,但也尚能记得起几件使我终生难忘、至今仍感到回味无穷的往事来。</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爷爷和奶奶都非常疼爱我们。我奶奶姓何,娘家就在离杨公塘仅半里路远的何老屋,彼此喊得应。她生于清未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是一个典型的封建时代的弱女子,虽未读过书,但从小就受到“三从四德”封建思想的熏陶,在家里几乎成为爷爷的附庸。我从未看到奶奶和爷爷吵过架,什么事都是爷爷作主,奶奶只是照着去做。她含辛茹苦地把七个子女抚养大,老了还要继续承担照顾孙子的义务。她是贤妻良母,更是慈祥的好奶奶。有这样慈祥的奶奶无微不至的关爱,我得到了温暖,因此又感到童年十分幸福。</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我爷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干农活绝对是一把好手,种庄稼和蔬菜都很有经验。特别是爷爷栽种出来的瓜果又大又好吃,在附近农村里都出了名。我至今还记得当年爷爷所种的一种瓜叫做董瓜。董瓜的形状呈椭圆形,瓜皮黄白水嫩透亮,有点像我们现在夏天常吃的香瓜,但比一般的香瓜要大许多。爷爷菜土里所长出来的董瓜最大的有菜碗那么粗,估计一个能有两、三斤重。这瓜吃起来又甜又脆,由于它水多,也很解渴。</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爷爷的辈分在杨公塘最高,大家都尊称他为爱满爷。他的性格比较孤僻,不大喜欢与人交谈,在家里跟奶奶说话也少。但是他喜欢看书,农闲时只要有机会,他都会戴着老花眼镜躺在靠背椅子上看《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解放初期共产党政策好,老百姓安居乐业。那时候我父亲跟大伯父在衡阳做卖书的小生意,生活比解放前好多了。因此他们不时有钱有物给爷爷奶奶用,爷爷就不必做更多的事,日子过得比较舒适,这些书也是父亲带回来给爷爷消遣的。爷爷简直是个书迷,书看到入胜处他会连声叫好,有时甚至连吃饭也会忘记。</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爷爷的另一个爱好是每天吃饭时都要喝一碗米酒。酒是爷爷用自家糯米蒸酿的,叫湖之酒。湖之酒醇香可口,有一种特别使人想喝的味道,但这酒虽说好喝,可喝多了也同样会醉人。我至今还记得有一天我独自在家偷喝了一大碗酒,结果我被醉倒,钻到床底下睡了一下午,直到晚饭时才被均圭发现。多年后,这事一直是儿时同伴相聚时、酒余茶后的必谈笑料。</b></h1><h1><b style="font-size:22px;">那时候,一到冬天的夜晚,我们全家都围坐在地炉旁烤火。于是爷爷趁熊熊的炉火正旺,总要在炉侧瓮坛的沸水里烫一壶米酒,酒里面放几颗红枣和枸杞,睡前喝,据说这时的的米酒既暖身,又养生保健。</b></h1> <h1><b style="font-size:22px;">虽说爷爷平时在家不多说话,但有时在我和均圭的央求下,晚上烤火时他也会一边慢慢地饮酒,一边还津津乐道地给我们讲《三国演义》或《水浒传》的故事。这些故事听起来都精彩有趣,故事中的英雄个个武艺高强,本事了得。但在这些故事当中,我们最爱听的、也是爷爷最喜欢讲的、就是武松和关公的故事。爷爷说:武松不仅是一个身材魁梧、武艺超群和嫉恶如仇的梁山好汉,而且还英雄海量,特别能喝酒。有一次武松从河北沧州回山东老家阳谷县时,路过景阳岗。景阳岗前面有一个酒店,这酒店里的酒特别醉人,一般的人喝三碗就会醉,就过不了景阳岗。可武松在这店里一连喝了十八碗酒,不但过了岗,而且还居然在景阳岗上将一只猛虎活活地打死了,真是力大无穷,英雄盖世。</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至于对关公关羽,爷爷更是赞不绝口。爷爷说关公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被人尊为武圣。又说关公骑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宝马、手提一把青龙偃月刀、有万夫莫挡之勇,能在百万敌军中大喝一声、顿时就刀劈了袁绍的一员大将华雄,只三通战鼓、立马便斩了曹操的追将蔡阳,其勇猛威武,无人能敌。爷爷所讲的故事对我影响极大。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之类的古典小说便着了迷,后来不管是连环画还是故事书,也不管是皮影戏还是电影,只要有这些英雄人物出现,我都喜欢看,而武松和关羽也自然就成为我最崇拜的英雄好汉了。</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我的老家杨公塘离县城西渡很近,只有三、四里路。爷爷喜欢到西渡街上赶集,他有时也会带我去。西渡是一九五二年才开始建衡阳县城的。建县城前和建县城初期的那些年,西渡镇的繁华店铺不是在县城的新街上,而一直都在县城西边的老街上。从县城新街向西沿公路大约走一里多路过木桥后,再从公路左边下去十多步坡路,沿蒸水河边有两里多长的店铺,这就是老街。那时老街上很热闹,做生意买卖的人很多,好像什么东西在这里都能买得到。</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爷爷赶集时一般到老街先卖掉从家里带来的鸡蛋、蔬菜瓜果等农副产品,然后再从店铺里买回油盐等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也买一些糖果给我吃,有时也会称一、两斤猪肉带回家。另外每隔几个月他还会带我一同去理发店理发。说是理发,其实就是剃光头。那时店里的理发师傅除了只给政府机关、银行、教师等公职人员理个小西装或分边头的发型外,对来店里的农民一般不用理发剪,都是用剃刀把头发剃得精光。这种剃光头的方法既传统,又省事凉快,也省钱,剃一次头要管好几个月,农民都喜欢。但是给小孩子理发,理发师傅一般不会把头发全剃光。</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我记得剛解放那一两年,师傅理发时把我前额至脑后的头发剃去一大圈,然后把剩下的长发编成一条小辫子。剛开始我觉得留小辫子蛮有趣,学校里的男孩子也大都如此。但过了一两年,学校里男生留小辫子的却越来越少了,原因之一是老师说留辫子不好,是封建的东西,再就是久而久之,我们自己也觉得小辫子确实不好看,有点像猪尾巴。大概在读三年级的那一年,我也终于把小辫子剪掉,改剃豆干子头。那就是把头顶上没剃掉的头发剪得很短,只留一丁点儿长,其形状有点像一块四四方方的豆腐干,也像屋顶上的一块瓦片,大家都戏称为豆干子头,或叫瓦片头。这种小孩子的发型在当时农村很流行。不过如今到我年老再来回忆这件事时,觉得其实小孩子留个小辫子也未尝不可。你看现在的电影或电视剧中,就经常出现穿着长袍马掛、戴着瓜皮帽子、留着一条小辫子的晚清或民国初期的小少爷,这种装束倒也是蛮有风趣的。</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爷爷和我都喜欢看皮影戏,每遇演戏,不管是在家门口或在邻村,我们都要去看。爷爷个子比较高大,有时候看戏的人很多,他怕我看不到,还会让我骑在他的肩膀上站在别人后面看。那时候乡下一有红白喜事,总要请人来唱戏图个热闹。所演的戏主要有花鼓戏、渔鼓和皮影戏。其中花鼓戏是大戏,演出费用高,有钱的大户人家才请得起,所以很难看得到。而渔鼓和皮影戏都是小戏,一般的人家都请得起,演出的机会自然就多一些。表演渔鼓最简单,一个人就能演出。演出的道具是一根直径约五寸、长为二至三尺、两端各粘牢一块猪皮的无节竹筒,这就是渔鼓。演出时表演者把渔鼓挂在腰间,用一只手拍打腰前一端的鼓皮,渔鼓便发出“咚咚咚”的响声,与此同时他嘴里还啍出声音来,这声音像是唱山歌,又像是在讲故事。对渔鼓的演唱,大人还喜欢听,但我们小孩子都觉得乏味,既不喜欢看,也不喜欢听。只有皮影戏在乡下最受欢迎,大人和小孩都喜欢看,尤其是我,只要听到那里有演皮影戏的锣鼓响声,就一定要去。</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皮影戏一般要两个人配合才能表演的,它的演技比漁鼓要高超复杂许多,演戏的道具也要多一些。不过这些道具除装有锣鼓的木架稍大外,其他的都是些小玩意。那时候,我的一个远房表叔会演皮影戏,有一次在戏开演前,他特地让我看了他帶来的道具。这些道具主要的就是用硬纸板剪成的各种纸人,另外还有一些用木头做成的各种小兵器。纸人分别由头颈、躯体及腿脚这三部分组成。纸人的头颈部剪成一个整体,它的脸面则分别塗成黃、白、黑、红、花等各种颜色。脸上嵌鑲的两个眼珠子和嘴巴都做得很巧妙,演戏时眼球会自己眨合转动,两片嘴皮也能开合,就跟真人在说话一样。纸人的躯体包括肩、手臂、手腕、手掌、胸腹及臀部,分别用细小而活动的铆丁相连,彼此都能转动自如。此外两只手臂的肘关节和手腕上面各栓上一根又牢又细的白线,白线的末端系在一根小竹棍上,演戏的人靠扯拉竹棍就能表演纸人的各种动作。那时的皮影戏几乎都是清一色演《封神榜》、《东周列国志》、《隋唐英雄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等武打动作戏。演出前,表演者先把头颈、躯体、及腿脚按要求组装成各种脸谱约一尺长的纸人,然后在这些纸人的手掌上安上刀、枪、棍之类的兵器,头上戴上头盔或者插上两根野鸡毛,就成为一个个威武的大将军或山大王了。</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表演皮影戏的戏台一般都在屋外的走廊上。走廊的屋檐下挂一块足有两扇房门大、且能透光的白细布作幕布,幕布的后面左右两边各吊一盏煤气灯。演戏的人在幕布后面用手耍弄纸人,而煤气灯光则把这些纸人的动作投影到幕布上供人观看,所以称为影子戏,也叫皮影戏。演出时,演员靠手指的灵巧动作要各耍一个纸人,而且他们的手、脚、嘴必须巧妙配合,在使纸人打斗的同时,两只脚分别踏在锣鼓架的两块踏板上,锣鼓便有节奏地响起来,嘴里也跟着不断地说唱或发出打斗的喊杀声。于是戏台上锣鼓声、打斗声、喊杀声响成一片,戏很热闹也非常好看。</b></h1> <h1><b style="font-size: 22px;">记得在三舅爷爷五十大寿的那天,爷爷奶奶把我和均圭也帶了去。生日的酒席很热闹,吃过晚宴后,晚上照例是演戏。由于得到主人的关照,我们都坐在靠戏台的前排,那天的戏看得最清楚。幕布早已挂好,煤气灯也点亮了。然而戏开演后我和均圭都很失望,原来开场演的不是皮影戏,而是我们小孩子都不喜欢听的漁鼓。这渔鼓唱的是《牛郎织女》,我们那里的农村都知道这个故事,光是奶奶就给我讲过好几遍了。幸好这段渔鼓不太长。渔鼓一结束,大坪里一下子就挤满了人,这时煤气灯开得更亮,锣鼓跟着也响了起来,原来好看的皮影戏开演了。没有报幕员,但从演戏人手中提上台的数个熟悉纸人的面孔中,我知道那晚上演的皮影戏、一定是我最喜欢看的《三国演义》。果然,幕布上的红脸关羽出现了。他提着一把青龙偃月刀连闯五关,只见一阵一阵锣鼓响起,一声一声呐喊,关羽的大刀不断举起,咔嚓咔嚓,连续六个敌将的人头应声落地。这戏比爷爷讲的“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更加精彩,更加逼真。然而最精彩的还是接下来演的刘、关、张三战呂布,真是绝了,我第一次看到戏台上演戏人同时耍四个纸人。在他们的精彩表演下,只见黃脸刘备、红脸关羽、黑脸张飞三个结拜兄弟打一个白脸呂布,他们不断用劍、大刀和长矛向呂布杀来,而武艺高強的呂布则不慌不忙地举起方天画戟沉着应战。这时锣鼓声、喊杀声震天动地,四个纸人在幕布上打来杀去,战了三百多个回合仍不分胜负,真叫人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台下观众无不拍手叫好。这是我童年时在乡下看到的一场最过瘾的戏,但同时也是我一生中所看的最后一场皮影戏,因为第二年我从乡下迁到衡阳市后,由于有了电影,皮影戏在城市里从此销声匿迹,就再也看不到它的演出了。</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