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丽水枫坪,实践红色革命--”小吉欢迎您! 聆听红色故事

阿圆 👯 💝 美家园超市🏪

<p class="ql-block"> 古木蔽日</p><p class="ql-block"> de</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高山小桃源</p> <h3>小吉的故事和红色遗迹古木蔽日</h3> <h3>小吉村因初建村时,为求小地方吉祥,取名小吉,距乡政府所在地23公里。</h3> <p class="ql-block"> 高山蔬菜</p> <h3>1946年属枫亭乡,1952年属高吉乡,1956年属枫坪乡,1958年建为卫星公社枫坪大队小吉生产队,1959年改为玉岩公社枫坪管理区小吉生产队,1961年改为枫坪公社小吉大队,1984年设村委会。</h3><div><br></div><div><br></div><h3><br></h3> <h3>小吉村是革命老区,著名的“小吉会议”就在此召开,会上成立了浙西南特委、浙西南军分区、挺进师第15支队,松遂龙游击大队和浙西南地方政治工作团。</h3> <h3>1935年5月上旬,刘英、粟裕率领挺进师迅速挺进浙西南,在以小吉、安岱后、枫坪、玉岩为中心的松遂龙边界地区活动,与当地进步农民组织——“青帮”联合。5月11日到达枫坪乡斗潭村,松阳“青帮”首领率众热烈欢迎,使挺进师有了群众依托,迅速站稳阵脚。接着,挺进师分兵出击,镇反除霸、攻打重镇。地方政治工作团深入发动群众,横扫管区内的敌对势力。到6月初,松遂龙革命根据地初步成型。浙西南游击根据地中心区域的各项建设很快就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挺进师的革命斗争出现了可喜的局面</h3> <h3>6月5日至8日,挺进师各部500多人纷纷汇集于小吉村,在小吉村的翁光道老屋和翁氏宗祠召开了挺进师“政委会”会议,即“小吉会议”。会议由刘英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师政委会全体成员。师直各部门首长、各纵队队长和“松遂龙”地方武装的负责人等列席了会议。</h3> <h3>村,位于海拔1200多米的小双岘峰下的山坳内,周围重峦叠嶂,林木葱郁,在村外山顶远眺,松、遂、龙三县尽收眼底,此处地势十分险要,是红军的理想驻地。</h3> <h3>会期三天。会议主要内容:一是总结挺进师进入浙西南开辟根据地的进展情况;二是成立有关党政领导机构,确定新的部队建制。包括浙西南特委、军分区、地方工作团的成立和干部任命以及挺进师第15支队、松遂龙游击大队的组建与首长任命;三是部署下阶段作战计划与根据地建设任务</h3> <h3>小吉会议以后,各部队任务明确,士气大振。主力部队分线出击,取得节节胜利,党和红军更得到穷苦人民拥护,横百余里的浙西南根据地,浙西南革命斗争进入鼎盛时期。</h3> <h3>目前,翁光道老屋因火灾被烧毁,翁氏宗祠尚保存完好。</h3> <h3> 小吉红军标语</h3><div><br></div><div>在小吉村兴义社内墙上,共4幅红军标语。标语字迹尚可辨认,东首第一幅内容为:“工农群众们来组织游击队,消灭地主武装势力!”第二幅:“只有苏维埃才能救中国,工农要不受军阀压迫,只有拥护苏维埃政府!”西首第一幅内容为:“白军来了,赶快登山,不要受白军的压迫。”第二幅:“工农群众们,你们要把母妻保护好,他们受着国民党军阀的……”</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h3><br></h3> <h3>该标语为挺进师政治委员会小吉会议期间由红军宣传员书写。因长年累月潮湿侵蚀,墙体剥落日益严重,其中后三幅字迹受损严重。</h3> <h3> 小吉乡党总支、乡苏维埃政府旧址</h3><div><br></div><h3>旧址在小吉村村头,原为翁关登、翁枝根兄弟老屋,现吴张深居住。1935年5月,挺进师黄富武、地方工作团朱干及陈凤生、卢子敬等人首先在小吉、安岱后、斗潭等地发展建立地方党、政、军事组织,小吉村翁光道等一批骨干迅速加入中国共产党及红军、游击队等组织。6月,中共小吉乡总支成立,翁光道任书记。7月,乡苏维埃政府成立,翁兼任主席;政府组成人员:吴郑根(兼秘书)、翁兆盛、翁廷泽、吴林宝、李允焕。下辖龙泉县绵安、下乾等5个村党支部、苏维埃政府或分田委员会,隶属中共玉岩区委、区苏维埃政府领导。6月上旬,挺进师集结小吉村,召开师政委会会议期间,小吉乡党政组织及农民游击队全力配合做好部队的食宿安排和站岗放哨等后勤保卫工作。</h3> <h3>7月起,乡党总支、苏维埃政府着手丈量土地、分田分青苗,并制作过土地证,正要发放时,因国民党军来“清剿”而未果。该乡党政组织及农民游击队均遭破坏,翁光道被捕押解龙泉,10月英勇就义。</h3> <h3>旧址二层土木结构,因年久失修已相当破旧,占地约150平方米。</h3> <h3> 四个岗哨</h3><div><br></div><h3>红军在小吉村活动期间,特别是在召开“小吉会议”期间,为保证红军挺进师首长的安全,在小吉村四周视野开阔的山岗上,设立东南西北四个岗哨,由游击队员和党员干部进行站岗放哨。</h3> <h3>上面的这几个大字是1985年温州人翁肖圆的老公张立军写的👍👍</h3> <h3>走进枫坪小吉村,</h3><div>聆听红色故事,传承革命薪火。</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