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记忆

成心

<h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亭台楼榭,飞檐斗角,弱柳扶风,画舫映水,翠竹邀月……七天的扬州培训使我对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深刻的记忆!</h3> <h3>【扬州税院】国家税务总局培训中心坐落在美丽的瘦西湖西边,与瘦西湖一衣带水,共同构成了这个5A级风景区的一部分。借用一句词来形容税院的风光,就是‘’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错杂水波环。此地即仙寰。‘’</h3> <h3><font color="#010101">【瘦西湖】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城西北,隋唐时期,瘦西湖沿岸陆续建园。及至清代,由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六度“南巡”,形成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成为扬州雍容华贵的象征。</font></h3> <h3>“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为玉带状拱桥,长二十四米,宽二点四米,围以二十四根玉石栏杆,抬级上下都是二十四级台阶。</h3> <h3>云卷千峰集;</h3><div>风驰万壑开。</div><div>——佚名题扬州瘦西湖望春楼</div> <h3>五亭桥有“中国最美的桥”之称,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五亭桥始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龙亭和十七孔桥而建的,又叫莲花桥。</h3> <h3>‘’金峰平挂西天月,玉柱什擎北塞云”</h3><h3>白塔,塔身南面设门,内置佛龛;东、西、北三面设砖雕假门;四个侧面凸雕碑形,上书佛教偈语。八个转角处作重层小塔。塔身上出三层砖檐,檐角系铜铎。檐上置塔座承覆钵形圆肚、十三天相轮。上层室内曾藏有辽清宁四年舍利石函一具和珍贵文物百余件。</h3> <h3>小金山,称长春岭,实为湖中一小岛,当时为使乾隆帝能坐船直抵平山堂,便开挖了莲花埂新河,挖出泥土堆积而成小金山。那时满岭遍植梅花,香气四溢,故曰“梅岭春深”。咸丰年间,毁于兵火。光绪年间复建。</h3> <h3>钓鱼台三面临水,各有圆门一孔。从钓鱼台前右侧看去,正中圆洞恰好收入“五亭桥”一景,左面圆洞正好收入“白塔”一景,俨然两张独幅画面,其借景手法之巧,令人钦佩。</h3> <h3>斗酒双柑,三月烟花来胜侣;</h3><div>湖光山色,四时风物待游人。</div><div>——李圣和题扬州瘦西湖徐园听鹂馆</div> <h3>锦泉花屿,初建乾隆至道光间,咸丰毁于兵燹。乾隆年《平山堂图志》载, “园分东西两岸,一水间之,水中双泉浮动,波纹粼粼”,《扬州画舫录》称“地多水石花树,有二泉”等。</h3><h3>锦泉花屿每天早上6点雾气开放,一时如入仙境。</h3> <h3>【大明寺】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h3> <h3>走进大明寺,我们仿佛走进千年悠悠历史。盘桓寺内,寻古探幽,香烛祈祷,追思前贤,浮想联翩。远古的高冈,南朝的古寺,隋朝的宝刹,唐朝的高僧,宋朝的名堂,明朝的老树,清朝的御碑,当代的玉佛……这里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有着深厚的佛学渊源与文化底蕴。一座大明寺,一座丰厚的历史宝库。</h3> <h3>平山堂,始建于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当时任扬州知府的欧阳修,极赏这里的清幽古朴,于此筑堂。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平山堂因而得名。平山堂是专供士大夫、文人吟诗作赋的场所。宋叶梦得称赞此堂壮丽为淮南第一。</h3> <h3>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锺。 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h3><h3>欧阳修手植杨柳处。</h3> <h3>栖灵塔,隋仁寿元年(601年),文帝下诏,在全国30个州建立30座供奉佛舍利的宝塔,建在大明寺的塔叫“栖灵塔”,高九层,高耸入云,极为壮观。</h3> <h3>弘法亭</h3> <h3>钟楼与鼓楼相对。宋庠有诗颂之。</h3><div>寂寞南朝寺,徘徊北顾人。</div><div>钟声含晓籁,塔相涌仙轮。</div><div>弔古千龄恨,观空万法尘。</div><div>三车何处在,归鞅欲迷津。</div> <h3>大明寺西园</h3> <h3><font color="#010101">天下第五泉</font></h3> <h3>大明寺西北,建有鉴真纪念堂。</h3> <h3>鉴真图书馆</h3> <h3>从鉴真纪念堂往东,经过中医博物院,就到了护城河。是古扬州城遗址。</h3> <h3>从扬州古城遗址往南走一条约一公里左右的护城河。</h3> <h3>护城河的南端是唐城遗址博物和观音山。</h3> <h3>观音山位于大明寺东侧,是山寺的代表,隋炀帝曾建行宫“迷楼”于此。宋以后历代建有寺院,有“第一灵山”之称。现展出很多唐代出土的文物。这里是扬州的自然制高点,远眺江淮南北,一览无余。 </h3> <h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位于观音山和大明寺之间是扬州烈士纪念碑,上有江泽民手书文字。</h3> <h3>扬州卤坊</h3> <h3>百年老店六和居</h3> <h3>【冶春茶社】茶社为古典式建筑,临河水阁数间,金色稻草为顶,木板为壁,玻璃为窗,茶肆之间,曲廊相接,相掩于清溪翠柳之中,颇为幽静。游客在此小憩,择一临窗位置,捧一杯香茗,在水雾萦绕中,眼前的“冶春”仿佛有了诗的灵气,窗外那似动非动的湖水,似山非山的丘阜,都变得朦胧起来。入水榭凭栏可望北水关桥洞嵌着的小秦淮美景和小苎萝村的树影婆娑,鸟语雀喧;低首透过脚下的板缝可偶见游鱼戏水。</h3> <h3>【长乐客栈】两年前游览扬州时曾经入住客栈,公园式的建筑,无数的历史遗迹让我们流连忘返。客栈为李长乐将军府邸,建于清同治年间。李长乐,旴眙人,历任湖南、湖北、直隶总督。长乐客栈位于扬州东关街附近,与个园相邻,是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深厚,为扬州市文物保护单位。</h3> <h3>客栈正门</h3> <h3>船坊</h3> <h3>国学馆</h3> <h3><font color="#010101">【汪氏小苑】扬州自古多宅园素有“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之誉。对于盐商来说,钱就是一把盐。汪氏小苑是江苏省的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之一。坐落在扬州市东圈门历史街区东首地官第14号,因主人姓汪,住宅为主,房屋布局规整,装饰雕琢精湛,庭园玲珑精巧,文化底蕴丰厚。</font></h3> <h3>【卢氏盐商故居】卢氏盐商住宅 是一座扬州晚清盐商最大的豪华住宅,被誉为“盐商第一楼”的卢氏盐商住宅。宅主为商界巨富卢绍绪,住宅坐落于康山文化园旁,它以绵延的建筑群落、精美的建筑风格成为诸多珍珠中最耀眼的一颗,是扬州古城文化当之无愧的新看点。</h3> <h3>【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这座清代扬州盐商宅邸私家园林,以遍植青竹而名,以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而胜。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h3> <h3>民国文人王振世《扬州览胜录》说个园“池馆清幽,水木明瑟,并种竹万竿,故号个园”。《个园记》里专门有一段话写“竹”:“主人性爱竹。盖以竹本固,君子见其本,则思树德之先沃其根;竹心虚,君子观其心,则思应用之务宏其量。”既描述竹之胜景,又借竹赞扬黄至筠的君子之风。</h3> <h3>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h3> <h3>【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h3> <h3>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br></h3> <h3>【夜游运河】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h3><h3>夜晚的运河是最美丽的。河的两边及路过的每座桥都有用各式各样和不同颜色的灯光装饰得如梦如幻。在灯光照耀下,有一种时光隧道的感觉。</h3> <h3>【何园】又名”寄啸山庄“,是一处始建于清代中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被誉为“晚清第一园“,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何园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h3> <h3>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很多。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h3> <h3>何园是清代后期扬州园林的代表作,古代文人诗词赞之甚多。集句如下:</h3><h3>去看琼台阆苑花,(宋·白玉蟾 《华阳吟三十首》)</h3><h3>淡烟霏处醉笼纱。(明·林光《赏牡丹》)</h3><div>回廊屈曲随岩阜,(宋·李质《艮岳百咏 书馆》)</div><div>片石虽顽识当家。(宋·施枢《生公讲台》)</div><div>露色点衣孤屿晓,(唐·韩翃《又题张逸人园林》)</div><div>灵山积雪赤城霞。(元末明初·丁鹤年《寄龙门禅师二首 其二》)</div><div>梅花官阁题何逊,(明·欧大任《送王僚长邦举司理瑞州因归泉州省觐》)</div><div>閒日浮舟阅岁华。(元·马祖常《钱塘潮》)</div> <h3>【漕河】关于漕河风光带里的历史,漕河风光带工程纪念碑是这样描述的:扬州佳丽之地多在北郊。康熙乾隆二帝南巡,扬州为往来驻跸之所。乙酉年(1765)乾隆帝自高桥换轻舟,沿漕河(亦称草河)逶迤前往天宁寺行宫。春风两岸,水木清华。恭设巷亭,曲折湖石,杂以花木,彩楼飞檐,龙沟凤滴。百伎杂陈,千声竞奏。商民于此,仰万乘之龙鸾,沐九天之雨露。此即久负盛名之“华祝迎恩”。</h3> <h3>【小秦淮河】小秦淮河是扬州古城唯一存留的内城河,旧称新城市河,北连北城河,南经龙头关,流入古运河,全长约2公里。 它是明清两代古城兴衰的见证。小秦淮河及两岸街区曾是清代最繁华的地段。</h3> <h3>小秦淮之名始于康熙年间。不知名字是否和明人林章的名句“不知建业秦淮水,送到扬州第几桥”有关系?当然,扬州小秦淮的水并非来自南京的秦淮河,但小秦淮的名字一定是源于南京秦淮河。正如扬州小秦淮两岸的建筑酷似南京秦淮一线两岸的建筑那样,从某种意义上看,扬州小秦淮的万种风情正是南京秦淮河风情的再现。</h3> <h3>【朱自清故居】朱自清故居始建于清代,是扬州典型的民居“三合院”建筑。</h3> <h3>【江泽民旧居】江泽民旧居,现暂未对外开放。</h3> <h3>【茱萸湾风景区】茱萸湾风景区位于扬州东首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湾头镇,湾头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运河古镇,古镇老街石拱圈门上还有清代大学士阮元题字的“古茱萸湾”石额。西汉时吴王刘濞从这里开茱萸沟通海陵仓(位于今江苏姜堰市俞垛镇境内),从此成为盐运、漕运的必经之地。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茱萸湾成为水路进入扬州的门户和重要港口,隋炀帝三下扬州必经此地。</h3> <h3><font color="#010101">公园建有华东地区一流的动物观赏区,分别有猛兽散养区、食草动物区、水禽湖。狮、虎、熊、豹、狼、梅花鹿、黄鹿、糜鹿、斑马、骆驼等开放式散养。</font></h3> <h3>环岛建有8千米的滨河风光带,中国最古老的运河风光尽收眼底,有季节特征明显的植物林带、环岛建有各类花卉观赏区。春有茱萸、春梅、桃花、樱花、牡丹、芍药、琼花;夏有荷花、紫薇、茉莉、月季;秋有桂花、红枫;冬有腊梅傲雪。</h3> <h3>【汉陵苑】又名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是于1979年发掘于高邮市高邮湖西新区神居山的一号西汉墓葬,其木梓面积比湖南马王堆汉墓大18倍,代表古代最高礼仪的葬礼“黄肠题凑”,并出土金缕玉衣残片。初步考证墓主人系西汉广陵王刘胥夫妇同茔异穴合葬墓。</h3> <h3>汉陵苑是瘦西湖蜀冈风景名胜区内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更是名胜区内的一颗流光溢彩的明珠。苑内地形起伏,建筑古朴雄浑,林木葱郁、绿草成荫,是一座融文物与园林为一体,反映扬州汉文化的展示中心。为国家AAAA级景区。</h3> <h3>【宋夹城】扬州宋代有“一地三城”之说,分别为宋大城、保祐城、宋夹城。而宋夹城在保祐城和宋大城之间,呈南部略偏东、北部略偏西的狭长方形,至今已有近800多年历史,虽然后来经历战乱等历史因素影响,但城池地貌特征依稀可见。如今的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就是在原址上复建的。</h3> <h3>宋夹城考古遗址公园的项目用地被宋夹城护城河环绕,总占地近1000亩,总投资约1.6亿元,2009年4月18日对外开放,分别承办过2010扬州烟花三月旅游经贸节、2011苏台灯会等大型活动。</h3> <h3>【琼花观】旧称蕃釐观,宋徽宗赵佶赐金字匾额题为“蕃釐观”,后称“琼花观,是一处始建于汉代的中国传统建筑。位于江苏扬州文昌中路,是扬州市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曾屡次修缮,今殿宇已圮,仅存琼花台,“蕃釐观”石匾,“玉钩洞天”井等遗迹。石额乃清代名士刘大观手书。</h3> <h3>琼花又称聚八仙、蝴蝶花,牛耳抱珠。忍冬科落叶的半常绿灌木。</h3> <h3>九出琼花一夜开,无双亭曲小徘徊。</h3><h3>琼花一般在4、5月间开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是扬州的市花。</h3> <h3>一到扬州无文化,自觉诗词不如人。最后以杜牧的一首诗结束。</h3><h3>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h3><div>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