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自从去年十月额济纳归来,便想着要放慢脚步,学会做个安静的看客。半年多以来,外出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了。</h3><h3><br></h3><h3>五一小长假,女儿选择出游长沙而不回宜,我也乐得轻松,原本打算足不出户,乖乖地在家享受我的小女人生活,假期第一天,先美美地睡到自然醒,想想就幸福满满的。</h3><h3><br></h3><h3>可是,家有与大自然无限链接的丈夫,清晨六点便接到同样热爱大自然的老友电话邀请,临时兴起,欲自驾保康二日行。</h3><h3><br></h3><h3>然后,然后就是老公邀我同行的各种说辞与我的种种推辞,从六点到十一点五个小时的磨蹭,终是拗不过老朋友们的盛情,开始了我的保康之行。</h3><h3><br></h3><h3>一路上晴空万里,蓝天白云相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G59并不拥堵。</h3> <h3>(此片片为本人手机在车上随拍,为了不影响大师的水平,特此说明。〉</h3> <h3>大约两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歇马镇接近九路寨景区的一个小村庄,吃了农家乐午餐,下午两点四十分左右,进入九路寨景区游玩。</h3> <h3>景区门票并不便宜,提前两小时网上订票有优惠,我们是在吃午饭时才想起来查看的,根本来不及,我们买了198元的全票(含上下索道票和景区区间观光车票)。</h3><h3><br></h3><div>游客中心的这颗老树,头顶蓝天枝衔白云,张开双臂优雅地揽我们入怀。</div> <h3>进入景区,需要换乘景区的观光车,也许是因为下午错峰了的缘故,游客并不多,观光车有中巴和类似于电瓶车的那种敞篷车两种车型,分别负责不同的路段交通。</h3><h3><br></h3><h3>第一程是中巴车,送我们到第一站楚王峰。车上有优美的音乐流动,仔细听来,貌似是景区的区歌,后来跟工作人员求证属实,歌名叫最美九路寨,说景区官网上可以下载,可是我没能找到。</h3> <h3>楚王峰,一座伟岸的孤峰,如一名雄壮的男子,它脚踏万壑千山,目光炯炯,如昔日楚王身披战袍,威严的注视着蓝天白云下的这片神奇的土地。</h3><div><br></div><div>因时间关系,工作人员建议我们远眺,来不及亲密接触。</div><div><br></div> <h3>离开楚王峰,我们换乘景区敞篷车前往第二站,位于谷底的黄龙洞。</h3><h3><br></h3><h3>景区道路很窄,山道弯弯,基本只能容一辆敞篷车行驶,驾驶员的对讲机叫个不停,常常要在专门的会车地带等候逆行车辆通过。公路边悬崖峭壁,感觉暴雨天气随时都会有落石的可能。</h3><h3><br></h3><h3>到达谷底停车场,有一条小河流名叫霸王河,沿霸王河信步上行,尽头便是黄龙洞了。<br></h3> <h3>黄龙洞,洞高约30米,洞中涌出的流水层层叠叠形成高约10多米、宽约8米的六叠大瀑布,岩壁和洞口的树就像龙须,巨大的洞口俨然像一个巨大的龙嘴,十分壮观。</h3> <h3>洞内道路崎岖,怪石嶙峋,洞中还安装了五彩缤纷的小灯,一路走进去观赏真是美极了!走到尽头一潭湖水500米长的绳索都探不到底,相传曾有黄龙在此居住故得此名。</h3> <h3>下面这张片片也是本人手机随拍,弥补一下大师漏拍的空缺,特此说明。</h3> <h3>返回停车场,前往第三站的方式有两种选择,要么走人行步道沿霸王河下行,要么坐车返回山腰的索道上站,然后坐索道下行到霸王河的下游参观两河口风光。</h3><h3><br></h3><h3>景区换乘车辆有限,需要等侯半小时才有车来,而步行至索道下站大约需要四十分钟,我们一行也只有我们一行选择了步行,一路上健步如飞,都是平时户外练就的好身手。</h3> <h3>在索道下站,我们遇到了坐车返回然后坐索道下山来的同批游客,为我们竖起了大拇指。他们并没有走到两河口就放弃前行了,只有我们坚持到了目的地,居然还有一个工作人员在那里孤独的等候游人的到来。</h3><h3><br></h3><h3>在这荒无人烟的谷底,路的尽头,有一座小小的拱桥,我们看到了两条河的交汇,我们以为就可以折返了。工作人员,一个年轻不轻的小伙子听见了我们的声音,跑步过来快乐地告诉我们,前面还有个观景平台可以拍照。</h3><h3><br></h3><h3>于是,我们拍了小小的合影,远远地,我们看到了前方半山腰的那座红色索桥,心,怦怦地跳,天色已晚,我第一个折返身子就往回跑,怕来不及奔向此行的第四站,走走那玻璃索桥。</h3> <h3>来到索道下站乘坐索道上山,工作人员用对讲机告知前方,还有几名游客要去索桥,让不要关闭通道。</h3><div><br></div><div>出了缆车,一路飞奔索桥而去,老公还不忘抓拍夕阳下的沟壑群山,用镜头记录来不及仔细品味的风景。</div> <h3>踏上索桥,远远地看到桥的中央立着三个人,在那里悠闲的聊天。走到近旁,才发现都是等候我们最后一批游客的工作人员,他们给了我们十分钟时间体验。</h3><div><br></div><div>说是玻璃索桥,那是我们错误的理解,其实只在桥的中央有十二米的玻璃桥面。第一次体验在高空的玻璃上行走,这段距离也足够了,还好,我步履从容,波澜不惊。</div> <h3>下面这张帅锅照以及及视频为本人手机随拍,特此说明。</h3> <h3>一路上,我们还远眺了蜡烛峰、像鼻峰等精华景观,只是时间太仓促,来不及拍到满意的片片,这两张片片来自网络。</h3> <h3>在工作人员的一再催促下,我们离开索桥,来到索道上站,与最后离开景区的工作人员搭乘同一辆观光车摸黑撤出景区,结束今天的行程。</h3><h3><br></h3><h3>车上,工作人员说景区还有二号线三号线,是在山顶看风景,还可以拍落日景观,门票是全含进去了的,而且次日有效。</h3><h3><br></h3><h3>可惜,因为我上午迟迟不肯动身的缘故,也因景区周边所有宾馆旅社民宿均已爆满,我们不得不遗憾地挥手作别了。</h3><h3><br></h3><h3>月儿已在树梢,匆匆再见,美丽的九路寨。</h3><h3><br></h3><h3>我们驱车夜行,来到歇马镇,宾馆基本也是爆满,餐馆基本都打烊了。还好运气不差,晚十点后,我们顺利进餐,然后安寝。</h3> <h3><br></h3><h3>4月30日的日头已经升起,昨夜无眠,只因晚餐时不小心喝了绿茶。熬到天亮,便在网上商议今天的行程,大家一直同意返程途中顺道前往五道峽游玩。</h3><h3><br></h3><h3>退房,吃罢早餐,驱车赶往目的地,已近十点,车停景区附近的农家乐,点好午餐的菜,然后买票游玩,票价120元,景区观光车单程10元和玻璃索桥40元以及其他游玩项目均需要单独买票,没有硬性规定,可自行选择。</h3> <h3>五道峡风景区位于保康县北部,由五个峡谷段构成。</h3><h3><br></h3><h3>峡长约5公里,峡内山峰一溪相连,平峙多姿,溪流清澈,四季奔腾,山、林、洞、瀑、水、天、鸟、兽,与历史遗迹、民间传说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奇、险、雄、幽浑然一体的天然画卷。</h3> <h3>景区内入口不远处的公路,有木有挂壁公路的味道?</h3> <h3>走进第一道峡,因为身体困乏,游兴不高,人很多,拥挤不堪。峡谷里水并不清澈,不知是否刚刚下过暴雨。对于在家乡放眼就是绿水青山的宜昌人来说,这水似乎少了一些灵气。</h3> <h3>一道峡里有个溶洞,相比于九路寨黄龙洞的大家闺秀,则如小家碧玉一般。</h3><h3><br></h3><h3>该溶洞是不走回头路的,出口离入口的直线距离并不远,出口处设有空中滑索,是要收费体验的,我们选择步行,沿途不断听到各种尖叫声。</h3> <h3>一道峡的瀑布,在拥有三峡大瀑布的宜昌人的眼里,也是小巫见大巫,没了拍照留影的兴致。</h3><h3><br></h3><h3>随后,激励我走过二道峡、三道峡乃至四道峡的动力,来自于五道峽以及玻璃索桥的魅力。</h3><h3><br></h3> <h3>毕竟,在五道峽,我们邂逅了难得一见的彩虹。</h3> <h3>毕竟,在玻璃索桥,我们体验了不一样的生命感知。</h3><h3><br></h3><h3>玻璃索桥上分批准入,必须套上鞋套方可放行。人多音杂,来不及仔细体会,感觉大家都是好样的,挑战自我,临危不惧。</h3><h3><br></h3> <h3>出了索桥,设有下山的水泥滑道,弯弯曲曲,也是需要收费的。我们依旧选择步行下山,林荫下比较轻松,不一会儿便到了景区区间车搭乘点,候车的人很多,排队的长廊九曲十八弯,车很多,并没有那种焦急的等候。</h3><h3><br></h3><h3>下午两点前,我们乘坐景区区间观光车返回,车辆与行人共道,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感觉有些乱糟糟的。出了大门,农家乐的午餐已经恭候我们多时了。</h3><h3><br></h3> <h3>下午两点半左右,我们准备打道回府。通往景区的公路车满为患,远道而来的游客为了一睹五道峽的芳容,必须赶在四点半以前进入景区。<br></h3><div><br></div><div>因为拥堵,公路中间也成了大家的临时停车场,一些车主直接锁车走人,导致道路塞车绵延数公里的壮观景象,警察叔叔阿姨也只能拿起手机拍车牌,口里不断抱怨外地来的游客存在素质问题。</div><div><br></div><div>而在宜昌,节假日各大景区的交通则是秩序井然的,经验值得保康人民借鉴。</div><div><br></div><div>我们的车队,也刚好被堵在了队伍中间,差不多两小时后才顺利返程。G59依然车辆不多,到了G42上,车辆明显多起来,只是不拥堵,晚上七点后安全到家。</div><h3><br></h3><h3>相逢是首歌,歌手是你和我。这一路,是歌手们与鄂西北大好河山累并快乐着的相逢。感谢老朋友们的盛情相邀、一路关照。很开心一起共度假期,不虚此行。</h3><h3><br></h3><h3>谨以此篇作为记录此行的流水账,献给同行的朋友们,聊作纪念。</h3> <h3><br></h3><h3>图片:大卫</h3><h3>编辑:红叶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