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五一节的前一天,打开日程安排。五一要回故乡吃小学同学的儿子的结婚酒,一定不能忘记。因为老同学在4月初就发信息来提醒。</h3> <h3>五一节这天,本来想和同学们约好早上就到同学家吃酒。但是,有的同学加班,有的同学外出旅游,要到下午才赶来吃酒。于是,我和张同学决定先到美丽乡村去走一走,顺便拍照。下午再和老同学们会合。</h3> <h3>早上8:00.我和张同学坐着公交车出发了,首先我们要去的目的地是“旧州詹家屯小学”。今天,是为了满足张同学的心愿而来。因为张同学自从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詹家屯小学”(第二故乡),扎根10年。如今调离“詹家屯小学”已经18年,很想回到自己芳华时期工作生活的地方来看看,寻找18年前的印迹。</h3> <h3>我和张同学从安顺坐公交车来到旧州公交车站台,下公交车来,看到路旁的一个姨妈卖的清明粑,3元一个,一个清明粑可以做安顺卖的清明粑两个,每当我看到清明粑,就会想到乡愁,回想起小时候外婆做的清明粑,是那么的柔软、香甜。我俩买清明粑来坐着吃,顺便问一下卖清明粑的姨妈,前往“詹家屯”有车去没有?是坐什么车?</h3> <h3>这时走来一个买清明粑的女士,看去似曾相识?心里暗想……在哪里见过?大家对视一阵,还是这位女士的记性好!微笑着对我说:你不认识我吗?我还找你给我办过一个电话套餐,还是你帮忙找人安装的呢。与此同时,张同学也认出来买清明粑的女士,耶!你不是我原来“詹家屯学校”的邻居建萍吗?彼此都喊出了对方的名字!真是缘份啊!建萍原来是10年前安装电话套餐时认识的。!张同学和建萍是18年前学校里的邻居。</h3> <h3>“有缘千里来相会”!大家聊起话来,滔滔不绝。张同学和建萍的爱人是在“詹家屯小学”相处10年的同事。建萍得知我俩要去“詹家屯小学”,非常热情的回家喊起爱人开车来,陪同我们一道前往“詹家屯”,两位老师故地重游。</h3> <h3><font color="#010101">来到曾经工作的学校,张老师感概万千,18年后的学校,如今变化太大,旧颜换新貌。自己的女儿曾经在这里度过了幼儿时代。</font></h3> <h3>记忆中的青翠挺拔的小树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大树。</h3> <h3>18年了!这棵古老的杨柳树依然偎依着这栋曾经的教师宿舍楼!</h3> <h3>建萍夫妇站在20年前结婚的新房旁留影,怀旧满怀。</h3> <h3>建萍再一次朝窗户里张望,曾经熟悉的温馨小屋。</h3> <h3>长长的走廊,开间短小的宿舍楼,留下了回忆中欢乐的旧时光。</h3> <h3>建萍夫妇和这栋宿舍楼合影,对这片故土怀有深情的眷恋!</h3> <h3>我们几个在校园里到处穿行,这时,遇到了张同学原来的同事来学校加班,搞“精准扶贫工作”。带领我们在学校里参观,一边讲解。</h3> <h3>现在的校园今非昔比,新增了教学楼,学生宿舍楼。虽然是小学,但是,住宿的学生多,因为现在乡村学校存在一个普遍现象,留守儿童居多,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也不错。</h3><h3><br></h3> <h3>这栋楼是教师办公室和学生教室。</h3> <h3>这栋楼是学生宿舍。</h3> <h3>这位年轻的帅哥老师,五一节还在学校加班搞“精准扶贫工作”。查看手机里刚拍照来的调查图片,做好记录。张老师看到这里,想起了自己以前在这里上班,那个时候要求对每村每户进行普及文化知识,进行扫盲工作。张老师说当时自己下班之后,是骑着自行车每村每户去走访,调查,统一培训,持续一个月的加班加点。</h3> <h3>热情的年轻老师看见我们来,急忙泡茶招待我们。</h3> <h3>本次“旧州詹家屯小学”之行,不忘和热情的建萍留影。</h3> <h3>我们三个姐妹在五一这天,不约而同的偶遇重相逢,开心合影。合影完毕,穿着高跟鞋的建萍一不小心摔倒,踢下三道台阶滚到地面。吓得我们赶忙上前扶住,幸好没有摔伤。建萍说:你们不要担心,没有伤着。这段时间我正在练瑜伽减肥,身体还算灵活。马上从地上爬起来走路。</h3> <h3><font color="#010101">我们从“詹家屯小学”返回到旧州,此时已经是午饭时分,建萍夫妇热情招待我们吃饭,让我俩心诚感谢!建萍退休之后,女儿上了大学,建萍就从安顺回到旧州古镇,爱人没有退休,陪伴爱人居住在这宁静、慢节奏的古镇。</font></h3> <h3>建萍在这自然恬静的小镇,生活就像水里快活的小鱼,每天过得悠闲自在。</h3> <h3>吃过午饭,我们和建萍夫妇道一声再见之后,再游旧州古镇,主要再游具有代表意义的旧州西街。这时,我的同学(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同学),刚忙完五一节一天的精准扶贫工作,开车来接我们一道去吃酒。大家一起漫步西街。由于时间紧迫,我们两个女同学执迷于游览摄影。否则,可以到“旧州时光”里小坐,要一杯手磨咖啡,听听音乐,听听鸟鸣,慢慢品味时光的味道!</h3> <h3>这里是茶叶手工作坊加工业,旧州下九溪有名的煤山茶(绿茶)。无论走到哪里,也忘不了家乡的绿茶,甘甜爽口,回味无穷。</h3> <h3>老同学专注看着这配钥匙的雕塑老人。莫非是想配一把心灵的钥匙🔑,打开心锁🔒之门。😅</h3> <h3>这口老井,一年四季,永不停息的流淌,清凉爽心。</h3> <h3>古镇的街道干净,建筑古朴。</h3> <h3>西街是商业街,这是“辣子鸡作坊”</h3> <h3>在小镇居住的居民三五成群,坐着聊家常,过路的行人悠闲自在的漫步。</h3> <h3>古朴宁静的小镇,有许多民俗客栈,住宿环境不错。</h3> <h3>鲁氏会馆,结合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是鲁先生和赵小姐曾经居住的地方。现在,引入了西餐厅,使这栋闲置多久的建筑重新恢复了生机。</h3> <h3>走进旧州西街,可以观赏到许多品种不同的鲜花在初夏的五月,已经绽放。</h3> <h3>蔷薇花盛开,一片火红。</h3> <h3>洁白的刺梨花。</h3> <h3>木茼蒿</h3> <h3>金叶女贞</h3> <h3>石竹</h3> <h3>香叶天竺葵</h3> <h3>娇艳的天竺葵</h3> <h3>盛开的山茶花</h3> <h3>粉红的月季花</h3> <h3>嫩黄色的金雀儿</h3> <h3>紫色和白色混合的鸳鸯茉莉</h3> <h3>今天委屈了我的同桌,坐在烈日下暴晒许久,等待两个花痴的女同学😂,不厌其烦的到处拍照花花草草。</h3> <h3>等游完旧州古镇,我们又急忙赶往下九溪,拍照山水。</h3> <h3>看到下九溪这一片养眼的煤山茶叶,三同学又回想起年少时熟悉的一首屯堡山歌😬:茶叶蓬脚开桂花,小妹爱哥哥爱妹,小妹爱哥十八岁,哥爱小妹来当家。</h3> <h3>乡村原野,清澈的小河边鱼翁垂钓,牛马🐴在山坡上自由自在吃草,河边柳树成荫,真是一幅和谐的田园风光山水画。</h3> <h3>睡莲</h3> <h3>美丽月见草</h3> <h3>看到孩童洗澡,看到这钢琴桥,仿佛在弹奏岁月流淌的歌声,似乎又把我们带到了童年时代。</h3> <h3>春天到,鸭先知。夏天来到,孩童先知。看到小孩在河里嘻戏,不知不觉中,夏天已经来临。</h3> <h3>同桌说:你还记得不?我们读三年级的时候,在炎热的夏天,有一次班主任老师生病,我们班全体同学去看望老师。我说:当然记得,还记得当时每个同学“斗”2元钱,买东西去看望生病😷的班主任老师。</h3> <h3>同桌还说:我们去看老师回来时经过清澈的小河,男生和女生以小河转弯处的两蓬刺梨花为界限,男生和女生各一边,脱光衣服就跳进河里去洗澡,现在的小孩在露天坝头洗澡还穿裤衩,以前我们那个年代是不穿裤衩的。我说:我不大记得洗澡的事情啦。</h3> <h3>河边摆放的水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同时水车的发明为劳动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奠定了基础。</h3> <h3>河边的古树树枝盘旋曲折,苍劲有力,绿叶茂密。</h3> <h3>曲折蜿蜒的古树在清澈的河水里的倒影,宛如一幅水墨画。</h3> <h3><font color="#010101">今天吃同学儿子的结婚酒,两个分别35年的老同学初相逢,俩同学干一杯!</font></h3> <h3>自从初中毕业,离开初中学校30多年,今天吃酒偶遇初中一年级的老师,这个五一,有幸和同学、老师同坐一桌吃酒,得知老师已经退休5年,老师还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平时老师喜欢唱歌,喝点小酒。看来今天不陪老师和同学们喝几杯小酒是不行的啦。</h3> <h3>三个女同学在一起玩自拍合照,后面的男同学已进入了角色。</h3> <h3>吃完酒走出家乡村口的路上,身体还有点飘,突然耳边传来亲切的喊声:姐,快来我家坐哈,很多年没有见你。</h3><h3>哦!我想起来啦,原来是37年前同坐一个四合院里的邻家小妹,时隔这么多年,差点认不出来,真是让我感动。</h3> <h3>五一节傍晚,带着一丝醉意,回到家里,冲一个澡,准备上床睡觉,因为今天觉得累。这时,听到雷声震耳,窗外下起了大雨。</h3> <h3>在半梦半醒中,我不知道安顺的周边下起了大冰雹。特别是多彩万象旅游城一带,更为严重,冰雹封路。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冰雹给安顺带来了自然灾害。我是浏览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看到微信群,朋友圈晒满了安顺下冰雹的图片、视频、温馨提示!</h3> <h3>2018年的五一节,</h3><h3>忙碌的五一!</h3><h3>罕见的五一!</h3><h3>难忘的五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