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巴铃,来过便不曾离开

wang

<h3><font color="#010101">转眼三十年过去,数不完的童年趣事,诉不尽的快乐回忆,童年时光,在贵州兴仁的一个叫巴铃小镇度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巴铃位于兴仁县城东北部, 距县城15公里, 属山区农业镇, 低纬度高原性中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巴铃,这里居住着汉、布依、苗、彝、回、仡佬等9个民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就这一个平静的小镇,几乎承载着我整个童年,少年的成长经历和美好记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多少次梦回家乡,梦里的家乡已经没有三十年前的模样, 变化早也翻天覆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儿时的玩伴已为人父母,再也没有那稚嫩的脸庞。记忆里,小伙伴的声音犹响在耳边.循着熟悉的童音,我又一次回到了童年的家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记得这桥,还有一半印下我的汗水。那年中考失败后的惩罚,就在这桥的一砖一石之间,也就在那一刻,我痛彻心扉,决心走出大山,走出家乡!触物思人,如今的慈父已然千古,每当看见远处模糊的桥墩,眼前总能浮现他的样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诗乡的墨迹,不知道多少辈人的努力! 行走在家乡的小道,不经意间,听到一个久违的、熟悉而又亲切的声音,四顾徘徊,那声音,又魔幻般的消失,仿佛它就从来没来过一样,静默了许久,才如梦初醒般,原来我多久没有回来了。不爱家,何来爱自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每年的三四月间,是家乡最美的季节,没有志摩笔下的轻柳,河水也有点黄,可是这是家乡的味道,雨后的云彩,略带一点原味,治理的河水卓有成效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就在河畔的流走,无意之中,听到一段熟悉的旋律,轻快,韵律的音乐声,原来是对岸民居散发的歌声,一种家乡人生活的向往,一种熟悉的感觉, 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我的记忆,小镇它就像一个饱经风霜淬炼的老人,慈祥的包容着一切,淡看着云卷云舒、花开花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记忆里的巴铃,在我们的童年时代,曾经是那么的热闹,繁荣。今天,城市化浪潮使这里显得更加城市化,城镇化,现代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你瞧,这是家乡的一个公社的房子,如此历史的建筑,在现代化的今天,你还能找到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你瞧,小镇的派出所,供销社,文化站、卫生院,粮库,电影院……改建的改建,撤掉的撤掉,连个门牌都没有。印象,只能滞留在这一代人的记忆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瓦房,是当年的特色,如今正在慢慢消失,一些简陋的小商铺,甚至连个店名都没有,就这样消失在时代的变迁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化龙桥,斩龙刀,巴铃小镇一个经典的传说! 不知道它的由来,就不必说是巴铃人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其实,当年的抱负好简单,就是为了走出大山,走出小镇去……<br /><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现在想来,行走了那么多年,就是为了摆脱当年的贫穷、离开的家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蓝天白云,下里巴人!打鱼凼库区,如诗如画的美景让你流连忘返。</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镜头里的打鱼凼大坝, 位于泥浆河打鱼凼伏流入口上游400m处,水库总库容6060万立方米, 是一个集发电、灌溉及供水等综合利用的水利工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花坝梯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巴铃,有一个叫营盘山的地方,又叫裸倮营, 一个载有民族历史的地方,海拔1700多米,兴仁海拔最高的山峰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母亲还居住在这个小镇上,农家小院挤满了悠悠往事,多少回劝她离开怎么也不愿意,她喜欢这里熟悉的空气,喜欢这里纯朴的阳光,喜欢这里的乡亲父老,喜欢这里的瓜果蔬菜,更喜欢这里的故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宁静,早已成为小镇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这里终于可以体会到“柴门闻犬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每次回来,经常回来也关不上思念的大门,经常和儿时伙伴为这份醇香拼过横七竖八,醉留三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没有乡愁,感情却记忆如诗, 赶乡场是儿时的美好回忆,也是乐此不彼的爱好……</font></h3> <h3>童年的乡愁,换下一千根烦恼丝!路边的椅子,就是我们最好的美容美发。小平头、中分、凳装,节奏永远跟着“四大天王”与“小虎队”……</h3> <h3><font color="#010101">劳动,善良勤劳的巴铃人民。男耕女织,一直是故乡人民保留的生活习惯,多少年了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的很多传统的东西注定会消失或遗忘,因为那些走入历史深处的人和事,再也难以轻易地被掠过村庄的晨风唤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三十年了,每一次离开,总以为随时可以回家。可是,有一天,当自己再回到魂牵梦萦的家乡时,发现它不再是那个童年的巴铃,生息相通、肌肤相亲过的家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好熟悉,好连贯的一串动作:<br />“酒在杯子头”<br />“哥两好”<br />“一定好”<br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那句广告语说得好,还是家乡的味道……现在终于想明白了,家乡早已不是你儿时的家乡,又或者,心早已变了,家乡,在你转身离开的瞬间,已无法抵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巴铃,记忆里的家乡<br />巴铃,一个来过不想离开的小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2016年4月12日 夜抒</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