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听说齐贤新建了一个"渊明故里",我们不假思索便找到了陶里村。顾名思义,陶渊明故里应该在陶里。</h1><h1> 在陶里村,一花甲老人泊好宝马问我要找哪个渊明故里。"若是真的渊明住过的地方,应在陶里,而如果是新建的风景区则在光明居。"老人略加思索说:"渊明故里被光明居抢了去,你沿着大路往前走,大概还有2里路。"脸上表情有些无奈。</h1> <h1> 驱车前往渊明故里,眼前渐渐明朗起来:马路两侧"渊明路"路标的提示,一排排风格简约大方的江南民居,"小镇客厅"模样的景区的入口……顺着入口朝里望,我们笃定这个既像村庄又像景区的光明居便是传说中的"渊明故里"了!</h1> <h1>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来到这里你会发现,其实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的理想生活不过尔尔,渊明故里虽然是人工营造的,但却移步是景,处处有典:清莲池、不折亭、悠然居……村里的村民,无论是水电工还是泥瓦工,无一不是方宅十余亩、华屋八九间,且推门是庭院、放眼有清莲。过得真是世外桃源的生活啊!</h1><h1> 每户人家都标了门牌,上面还印制上这户人家的家训,彰显当地"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之耕读传家的家风,光大渊明之超脱思想。</h1><h1> 说来也是巧合,这个"光明居"建成时当还没有建设"渊明故里"这一设想,然而居然村名字面意思却暗合了"光大渊明"之意,也许是冥冥中的安排吧。</h1> <h1> 进村没多久,便偶遇了村支部书记夫人。这座88号庭院便是书记家,旁边的"悠然居"是他家开的民宿。书记夫人说,陶渊明曾在陶里一带居住过,所以才有"陶里"这一说;而光明居和陶里村当年同属于陶里大村,一个是5队,一个是2队,所以这里完全可以说是"渊明故里",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无论是从历年来村庄的治理还是经济实力或发展预期,这里都更胜一筹,所以"渊明故里"才落户光明居。</h1><h1> 确实,想想整个渊明故里建设逾一亿元,这样的大手笔如果没有相当的实力和能力很难操作。</h1><h3><br /></h3> <h1> 在书记夫人指引下,我们参观了渊明故里的主体工程陶公居。光明剧场、藕香居、乡忆馆、五柳堂书院,再到偌大的归园,建设中的陶公居虽然谈不上壮观,但无论是规划设计还是一砖一木、一树一景可谓别具匠心,足以对得住陶参军短短一年的会稽之行。</h1><h1> 乡忆馆内陈列着一块残碑,上面有黑漆描绘过的阴文"明故里"三个字,落款是"金坛于敏中"书。这一看起来有点历史的残碑是"渊明故里"最具历史感的陈设,也是"渊明故里"之谓最有力的明证。</h1> <h1> 残碑来自哪里?何以会在此地?原来的"渊明故里"又在哪里?既来之则安之,为了弄清史实,我们兜兜转转来到陶里老街。</h1> <h1> 陶里素有小香港之美称。上世纪八十年代,陶里乡凭借发达的乡镇企业而闻名遐迩,一度与柯桥齐名。绍兴及周边农村很多年轻人,到柯桥一带打工,其实真正落脚点就在齐贤陶里一带。</h1><h1> 一路上,随处可见那些先富起来的农民自建的别院,折射出当年的繁华。但真到了陶里的老街却发现当年难分伯仲的两个小镇如今已相去甚远,"小香港"的传闻也渐行渐远。只是走近这些街头的居民,他们言谈间冷不丁冒出的不甘,才让人想起其"祖上也曾风光过"。</h1><h1> 一位家住陶里老街祠堂弄的大妈,带我们参观了当地曾风华绝代的老台门。台门已经风雨飘渺,唯有门斗上若隐若现的四个大字"螽斯衍庆"仿佛在诉说当年的芳华。大妈说,老头子活着时告诉她,台门当年住的是省官,老房子有三进,她家就住在第三进。祖祖辈辈口口相传,陶渊明早年住在这个叫墙汇头的地方,而祠堂弄出口正对的一座桥就叫"渊明桥"(后来拆掉重建成了朝阳桥),弄堂靠西一侧早年还曾立有一块碑,上书"渊明故里"。</h1><h1> 这块碑正是如今陈设在新建的渊明故里景区的石碑,因文革期间损坏一截,如今只剩下"明故里"三个字的残碑。查资料可知:于敏中(1714——1780)是江苏金坛人,乾隆年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曾任浙江学政。也正是他督学浙江时,在这里立的碑。</h1><h1> 《陶渊明集》附录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记录了陶渊明会稽之行这一典故:"己亥(即公元399年东晋隆安三年)牢之(刘牢之)为前将军,东讨孙恩于会稽,渊明从之。"因陶渊明为刘牢之僚佐,海盗孙恩起义时,陶参军随刘牢之讨伐孙恩,才有了这次会稽之行。据说陶渊明一度寓居于墙汇头,从此,该村以"陶里"闻名。</h1><h1> 陶渊明喜柳,自称"五柳"先生,到一地就在当地房前屋后栽下五棵柳树。当地还有一个叫"柳树下"的地名。当地另一老人为证明此地才是正宗"渊明故里",以沿用至今的"柳树下"地名举证,称"尊重事实,不要误导了子孙后代"。</h1> <h1> 其实,陶里也好,光明居也罢,同属当年的陶里乡和后来的陶里大村,相距也不过三五里,对外地来绍的游客来说,都是同一个地方。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如今基本上外面游客也好媒体也罢,都当光明居就是渊明故里,大家都认了对五柳先生的田园生活做出的这一现代诠释。</h1><h1> 前不久的人民日报上表扬了柯桥的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从"百村一面"到"一村一品",全力挖掘特色之美。柯桥地方政府还表态:要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因村制宜,不搞千村一面"。光明居已经是绍兴生态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之一。</h1><h1> 陶里其实并无聚居的五柳堂后裔,而光明居更无陶姓。陶里村民们想开点吧:景区选址其实并没有改变史实,反正都是在陶里。当然从尊重史实的角度,建议在新建的渊明故里中对残碑的来历作一些具体的说明,就两全其美了。</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