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原本不能出游的五一,有点小遗憾。突然来一份惊喜,相邀家人29号下午出发,时间关系,准备去探访黔东南雷山县的一些古村苗寨,拒绝了在西江开旅店的家乡人的邀请,我们往朗德走。可当我们赶到朗德时,雨大了,售票厅已关门,无从打听,无处可去,老三说去西江算了,路遇高速堵车,我们从山路一路颠簸,终于到了西江,拥堵、停车场爆满、酒店爆满……后来在干荣找到一民宿,安顿好家人住下。</h3> <h3> 旅行与人生一样,不仅有快乐,还有那一份在未知世界里无法预计的变化,也许就是这一未知的变数才让旅行更有意义。</h3> <h3> 第二天,花开两朵,咱们各表一枝。老三一家带着妈妈进西江,去领略这个已经很商业化了的繁华苗寨,我们一家三口则因为到过了几次,选择去探访其他的古村小寨。</h3> <h3> 2016年,与同事们一起到的西江。</h3> <h3> 2011年,我们一家三口到的西江。人不变,旅游的心境不变,时光在变,西江也在变。</h3> <h3> 那时,我们从凯里搭汽车进西江,汽车经过北门,绕上山顶,绕下山脚,途径西门买票,(如今的西门离高速入口近,已经建的很雄伟了)汽车驶进村头田间边的汽车站。</h3> <h3> 当时的西江游人并不多,夜景的观景台上站立的大部分是摄影师们,小酒吧里客人寥寥无几,甚是安静。我们转了一圈,就在表演场里看苗语版的《举起手来》。融进西江,用鞋子作为板凳,或拿一张硬壳纸垫着,席地而坐,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妙……</h3> <h3> 离西江不远,雷公山的另一面的开觉苗寨是我们到的第一个苗寨,开觉网上素有“住在西江,玩在开觉”的美称,也有人说是西江的后花园,等我们驱车前往,发现确实有很多老房子,没有开发,就连一家粉馆都没有,我们沿着盘山公路往上走,看到了开觉的全景,开觉就是三山而围的一个小盆地,缺口处便是开觉的大门,地形倒是挺特别的,怪不得古代也是富豪之村。</h3> <h3>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h3> <h3> 好生奇怪,没有开发的苗寨都有这样一个表演场。</h3> <h3>倾斜的小阁楼</h3> <h3> 离开开觉,我们沿雷山往榕江的公路行至大塘乡,来到新桥苗寨,探秘短裙苗。</h3> <h3> 短裙苗第一村让我们感觉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在这个两岸青山的夹缝中有一舒缓的地带,一条小河缓缓而过,短裙苗便居住在此,房屋的木质结构与其他的地方类似,木屋吊脚楼式样沿山而建,正屋有美人靠,风俗吗,随着雷山县的旅游开发,歌舞表演中看过,大体相同,小伙爱吹芦笙,女孩能歌善舞。</h3> <h3> 唯一不同的是,短裙苗,顾名思义,女性的衣着无论春夏秋冬均是超短百褶裙式样,层数不等,样子如锦鸡,也被称为锦鸡苗。小时候曾听大人们说,短裙苗的选媳标准是大腿黑、屁股黑的的姑娘更易被选中,结合他们的服饰,再联系生活实际,不无道理,勤劳善良是任何时代的永恒话题,虽然这样的习俗无从考究,我们匆忙而过,没有时间住下来,慢下来,也就无从知道。但短裙苗确实也是苗族里最为神秘的一个支系,怪不得,一个还没有收费,一切的旅游开发还没到位的隐居之地,外国人却络绎不绝,或许,他们的好奇心并不亚于我们,听卖粉的短裙苗大姐说,这些外国人,特别是欧洲国家的这些人,来粉店吃粉,只要粉、弄一点汤,加一点盐就可以了,其他什么都不要,她的话语里透着惊奇,而我们想到的则是,这些老外是怕我们国家的食品有安全问题?</h3> <h3> 短裙苗的芦笙舞,也被称之为锦鸡舞。</h3> <h3> 水上粮仓是新桥短裙苗寨子的独有特色,在一片绿莹莹的水塘之上,是一座座木质的吊脚楼,楼蹲是刚好露出水面的青石条,楼底与水面有着近一米的距离,独特而美丽。不过这屋不是用来住人的,而是用来储藏粮食的。这种建筑分布在黔东南州的雷山、从江、榕江等县的苗族、侗族村寨,据考证这独特的建筑至今已600多年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水上粮仓。整个水上粮仓在寨子中央,四周都是民居,粮仓有防盗、防火灾、防鼠患、防虫蚁等妙用,绕着水上粮仓转几圈,那古朴的建筑和精妙的设计,真真的使人为之着迷,叹为观止,苗族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h3> <h3> 在寨子边,有一座苗家大院,我们赶到的时候发现之前的想法是偏颇的,苗家大院其实是一个姓苗的爱上苗乡文化的杭州画家苗耀升经营的。</h3> <h3> 来到苗乡的汉族苗庄主与苗族人民一样淳朴好客,和他交谈知道,原来他喜欢这里淳朴的民风,怡人的气候,独特的绘画素材,所以花41万元每亩的价格买下了近二十亩的土地,把户口迁到了这里,花钱到大山里的村村寨寨收集许多原来的老木房材料,农耕、生活等七七八八的用品,重新在自己的庄园里组装,庄园里有住宿、苗族博物馆,餐馆、画室……</h3> <h3> 苗庄里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都是细腻的、巨心独运的,随处能看到他的作品,我们在不大的苗家大院里待了整整两个小时,离开时,我在想,下次来贵州,一定还要来这里。</h3> <h3>画室</h3> <h3>装饰独特的住宿楼</h3> <h3>博物馆</h3> <h3> 博物馆楼上陈列的各种农具、苗族服饰、生活用品等</h3> <h3> 下午4点,我们在朗德苗寨汇合。朗德苗寨,如有西江千户苗寨的票,此地只需门票20元每张,否则,60元每张。</h3> <h3> 来朗德就为寻找奥运之火的走过的地方。</h3> <h3> 时间刚好合适,我们看了斗羊,喝了牛角杯装的拦门酒,欣赏了表演。</h3> <h3>斗羊</h3> <h3> 走进村寨,只见稀稀落落的游客。一阵广播声后,寨子里的男女老少纷纷出动,一会儿功夫,村路上站满了身着民族盛装的苗族儿女。</h3> <h3> 拦门酒,苗族欢迎仪式里的盛典。</h3> <h3> 就是这样的一种服饰,就是这样的一层又一层百褶裙,又勾起小时候的回忆。小时家里很穷,凯里这边的苗族人应该更穷,每年都会有很多人拖儿带女到外面乞讨,就为了能混一口饭吃,善良的父母总是会收留来乞讨的人在家里过夜,有时她们带的饭菜馊了,父母帮她们重新煮过,晚上家里没有多余的被子,扯几捆稻草铺在地上,破洞的棉絮一盖,她们留下的都是感激的泪,小时的我总是好奇这些戴大耳环、穿一层层百褶裙的人儿,冬天不怕冷吗?还是同样的服饰,同样的百褶裙,如果父亲还在,他的感觉应该和我一样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