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本文作者王明:生于1957年,重庆云阳县云安镇人。毕业后奉职于四川省攀枝花市七中。2004年被攀枝花市人民政府评为攀枝花市劳动模范,2009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首批正高级教师,现退休在万州侍奉老母。用他自己的话说:四十年聚会,四十年乡情。四月十七日云阳行的三地,我是第一次去。在云阳移民新县城,每次探亲都是来去匆匆,虽说退休回万一年整,但侍奉老母寸步未离。这次随同学会出行,感受装了整胸腔。真是一言不能尽!</h1><h3><br></h3> 《云阳开州记游(一)》 毕业四十年后的大学同学再相聚,那份激动,欣喜,仅用开会,座谈,或握手,拥抱,比看泪眼,指点霜鬓,又怎能把四十年的别情诉完,吐尽,捋干?组委会的同学脑瓜还是四十年前的,好用--——竞然就决定把大家放逐在大自然中去,让春余夏初的惠风去抆卌年相思的泪,让和徐温馨的春光去抚卌年离别的情!于是,有公元二O一八年四月十七日十八日云阳开州行。 <h1 style="text-align: left;"> 云阳云顶广场:四月十七日,辰时。五十人的兴奋把林间莺歌压住;五十人的兴致把四月春光搅浓;五十人的凭栏把江山指点分明;五十人的倩影把美景处处填满……</h1> <h1> 到云阳,磨盘寨必须看。理由有二 : 文革期间,“武斗”九县一市打云阳,磨盘寨成为攻守之焦点,其故事,在白发人的口中还时有流传;登上磨盘,放眼远望,你会将一切看“转”。(注,民间传说人运不济时,在磨盘上去转一遭,啥子都看得醒豁了。)</h1> <h1> 的确站在云阳的制高点上,在今天这明亮的光影下,可以看很远。但,我却选择去了三峡文物园——南熏门。</h1> <h1> 文物园内有从云安(我云安人)搬过来的许多实物。首先看见的是“牮(jian)楼”。儿时朝夕相闻的钟声是从楼顶的那口约三人合抱的铜铸钟内的钟芯撞击钟页所发出来的。现站在楼下,耳畔的钟声隐去,耳膜回响的是大家在说牮楼这个牮字的读音。牮楼的入口紧闭,闲人免进的牌子把视线粘住,但心灵早已遛了进去,钻入楼内,在三层楼的内旋梯上犹如儿时躲猫猫一样轻脚轻手上上下下。佇立良时,竞生依依别情,迈不开脚步。</h1> <h1> 再来到文昌宫。这里是云安中学的所在地。我在此读初中高中,共五年。跨进正门,心,悄然地提到嗓子口;脚,也是不自觉地前掌轻轻地触地。教室还在,窗花依旧,阳光仍然从容不迫地从楼沿的天口井进来,院内的街沿的破缺、地坝的潮湿、楼梯上扶手旧漆的剥落……全是旧时模样。人们来到院里,声气自然柔和下来,语音也轻轻的了,犹如那时上课的铃声响后。悬在正屋屋檐的“文昌宫”三个金色大字去掉了所有的浮嚣。正屋内供着偶像。其实1969年十二岁的我来到这里时,是没有字像的。文革除四旧早已铲除殆尽。但是,凡云安人是晓得九宫十八庙中文昌宫的大名的。倒不是宗教信仰的特殊,而是此地承载了“辅成中学”“云安中学”的历史。云安镇八个居民二万余人的子女大部分在这里接受初级高级的中学教育。</h1> <h1> 三峡大坝的逥水使云安人成了移民。云安古镇永远沉了成了云安人的记忆。镇内两千多年积淀下来的文物,部分进了南熏门。文昌宫是按原样寸木寸石地移迁来了。但是原址的梧桐树没有来,月季花也没有来。新栽的树不飘絮,如飘絮也飘不进教室去,门窗都紧紧地闭着;新植的花没着蕾,即使有骨朵也锁不住魂,心灵都漫游在了远方。文昌宫两个院落只迁来了“中院”,“西院”没来。我的青春故事有二分之一还浸存在宝珠山下的水里。同学们在这里分享了我的故乡的景致,分享了我逻辑不大连贯的呢喃。我则恍惚在我的心里承载了那时故事的秋千上荡漾。</h1> <h1> 出得门来,巧遇在攀枝花工作退休了回故乡,也是参加同学聚会的黄再苹大哥大嫂一家,真是喜上加喜,天涯何处不相逢!于是在攀的云阳同学卢万品和我家俩口再苹两口及她哥家一行在云顶广场留下珍贵合影。春日迟迟,笑脸盈盈,长天辽阔,大地生辉。</h1> <h1> 未时申时,在“酒溯同学情,饭填相思口”之后,一行人先后来到滨江大道边的“在水一方”和“月光草坪”这两处云阳搬迁后名播遐迩的景观。</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水一方</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蒹葭苍苍,白露为霜。</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所谓伊人,在水一方。</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1><br></h1><h1> 春深阳光炽热,助长了额外的激情。五十人逶迤在: 在水一方,三三两两,伊人执手,绿装素朴,黄装婉约;</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图为卢万品拍摄</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此图为骏马拍摄</h1> <h1> 月光草坪,光影斑斑,春风骀荡,纱巾温柔,舞姿浪漫。五十人中,有文艺天才的角儿们,把吊大的青春片的镜头重新敷陈到这诗意盎然的时空。秒回放,四十年前的作品、作为、作法,那些个片断,细节,全部复活,折迭飞来。站,坐;柳眉,桃腮;小蛮腰,单凤眼;浑名玩笑,掌故段子;善意恶作剧,喜谑悄悄话;西窗同学梨花后,东邻女伴燕子飞……你,我,他……重重叠叠,翩翩而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云阳张飞庙</h1> <h1> 浩浩峡江,水面如镜,白云倒映,青山倒映。亭阁楼榭,韵流余绪。凭栏眺望,宽阔江对岸,不辩牛马。心中存有的“江上风清”的张飞庙也是随云阳人民搬迁到了江的对岸的。自然也就忆起了那首吊古的词。</h1><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念奴娇 汉恒侯庙怀古》</b></h1><h1><b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豹头寰眼,看人世、爱恨多少人物。</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袨服搦矛,立渝东,环顾蒼崖翠壁。</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淋漓秋风,滂沱夏雨,脚踏冬春雪。</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忠肝义胆,诚服历代英杰。 </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象藻染山川,四月狐魅,春与人相发。</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故柳乡桃入胸意,心花时明时灭。</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国遥远,躬身虔拜,抚平冲冠髮。</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枝荫啼鴂,分明示意花月。</h1><h3><br></h3><h1> (未完待续)</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本文作者:重庆云阳云安镇六居委</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