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分层教研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民族幼儿园青年教师区域活动竞赛

<h3>  2018年4月26日石林县民族幼儿园利用“分层教研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组织了青年教师区域活动竞赛,以下是为期三天的27位青年教师的区域活动剪影。<br></h3> <h3>《吹出来的怪兽》孩子们通过观看步骤图进行实验,做出了自己心爱的玩具,初步感知了空气压力的存在。</h3> <h3>《万里长城》幼儿通过排列、组合、连接等技能搭建“长城”。</h3> <h3>《串珠子》小班的宝贝们棒棒哒,都能独立串出漂亮的手链,项链。</h3> <h3>《小鱼吹泡泡》老师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多种多样的材料,宝贝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进行操作。</h3> <h3>《神奇的镜子》幼儿通过把玩探索,最终利用镜子看到了自己的后脑勺。</h3> <h3>4月26日上午的区域活动结束,青年教师们进行了自我评价和反思,金老师和晏老师根据每位老师的活动给予了专业化的指导建议。</h3> <h3>下午2点30分又开始了有趣的活动,《立交桥》的搭建幼儿们综合运用架空、垒高等方法完成。</h3> <h3>《我家乡的高楼》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搭建。</h3> <h3>《美丽的青花瓷瓶》幼儿选择了卡纸、废旧瓶子、百变泥等材料制作了各种各样的青花瓷。</h3> <h3>《小兔吹泡泡》幼儿通过观察初步能够按照瓶盖颜色的特征进行规律排序。</h3> <h3>第一天的活动结束了,老师们集中在一起进行了活动反思和总结。</h3> <h3>4月27日一早活动又紧锣密布的开始了,《瓶子娃娃》幼儿运用毛线对瓶子进行装饰绘画。</h3> <h3>《多彩的纸巾》幼儿尝试运用渲染的方法装饰纸巾。</h3> <h3>《好玩的小棍》幼儿运用小棍进行自由拼搭,并且记录拼搭图案。</h3> <h3>《我给小鱼穿花衣》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装饰、粘贴小鱼。</h3> <h3>《好朋友》每个人心中的好朋友都不一样,小朋友们选择了不同的材料表现制作了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的形象。</h3> <h3>又到了教研总结的时候了,专业化骨干教师们关于指导,青年教师们虚心求教,共同进步。</h3> <h3>下午的活动以中国元素《旗袍秀》开始,幼儿大胆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设计创作,做出了很漂亮的旗袍。</h3> <h3>《甜甜的棒棒糖》孩子们的最爱,幼儿们都很认真的在制作属于自己的棒棒糖。</h3> <h3>《给宝宝吃豆子》幼儿动手能力都很不错,努力认真的在剥豆子,然后小心翼翼的去给宝宝喂豆子,棒棒哒!</h3> <h3>《密码锁里的宝藏》幼儿们变身小侦探,一步步探索解锁答案,最终都找到了自己宝箱里的宝藏。</h3> <h3>4月27日区域活动结束,老师们认真反思总结,交流学习。</h3> <h3>28日一大早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继续开展,《我要找妈妈》孩子们认真的把每一个干果宝宝都送到了“妈妈”的怀抱里。</h3> <h3>《帮水宝宝搬家》幼儿探索用不同的工具运水,体验玩水的乐趣。</h3> <h3>《漂亮的房子》幼儿运用各种各样的图形进行粘贴、添画房子。</h3> <h3>《纸盘变变变》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制作“太阳”,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h3> <h3>《小小砌墙师》幼儿初步学习垒高的建构技能,积极参与活动。</h3> <h3>教研活动中骨干教师们对各位青年老师组织的区域活动给予了认真的指导评价,从教案的书写规范、活动的组织流程等方面都给予了专业化的指导。</h3> <h3>《漂亮的梅花》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梅花的制作。</h3> <h3>《彝族包头》大班的宝贝们真棒,都能有序排队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并且有条不紊的制作自己的彝族包头。</h3> <h3>《蛋糕坊》幼儿运用百变泥和一些辅助材料制作装饰蛋糕。</h3> <h3>《花儿朵朵》幼儿利用雪花片拼插各种各样的花儿。</h3> <h3>  为期三天的区域活动圆满结束,本次区域活动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取自由度的区角,让每个幼儿有机会自由选取,用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h3> <h3>  通过本次竞赛让教师们更加注意到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更多地体现在幼儿园环境对幼儿发展的推动作用上。幼儿最初的认识是凭借自身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对周围事物的认知的,学龄前儿童对环境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可以说,幼儿园环境对幼儿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