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祖先的摇篮》是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散文诗。这篇课文用儿童的眼光去追想古老的原始森林,将深邃的思想融入活泼的词句之中,历史文明教育与语言文字学习有机结合,成为小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最好凭借。</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读懂“诗歌”</b></h1> <h3> 诗歌用“爷爷说:”三个字开启,创设了良好的故事情境,而“听故事”也正是二年级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形式。爷爷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引起“我”的极大兴趣:“真有意思,这该是多大的摇篮哪!”由此,“我”全身心地聚焦在原始森林上——那遮天蔽日的浓绿,曾经是地球上陆地生态的主体;人类的祖先在绿色的拥抱中繁衍生息,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h3><div> “我”产生了许多的想象,而这些想象又都源于真实的童年生活,这构成了诗歌中间部分的内容。“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儿吗?”这些充满童趣的幻想、优美的语言,构筑起一个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景象,把我们的思绪一直引向遥远而神秘的远古时代。</div><div> 诗歌最后一节,树叶沙沙作响,“我”的思绪又回到现实中来,并且发出深深的慨叹: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从情感上看,是一种汇聚式的喷发,从结构上看,首尾照应,又落脚于“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二、读懂“教材”</b></h1> <h3> 《祖先的摇篮》一旦进入语文教材,就不仅仅是一首诗歌了,它还承担起了“语言文字的实践与运用”的责任,所以,我们还得读懂编者意图,这就是读懂“教材”。</h3><div> 首先,要把课文放到“课程标准”之中来理解。一二年级段阅读要求是“阅读儿童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识字写字要求是“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等等;另外还要注意学习使用逗号、句号和问号。《祖先的摇篮》也是用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关心人类历史、关心人类文明的素材。</div><div> 其次,要把课文放到“单元”之中来理解。第八单元一共安排了《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3 篇课文,体裁各异、内容各异,但都是探究文明的发端,使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敬畏和热爱,进而热爱生活。《祖先的摇篮》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既要把握好单元主题特点,又要突出诗歌教学的特点,关注朗读和想象的训练。</div><div> 最后,还要特别关注“助学系统”的理解。课后设置的练习,是“助学系统”的主要内容。一共有三个:“朗读课文,注意读好2-3小节中的问句。”“想象一下,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2小节或3小节说一说。”分别指向朗读实践与想象训练。“读一读,注意加点的词语。”要求我们关注到“摘野果、采蘑菇、挖野菜”这样的词组形式,能理解、能积累、能在生活中运用。</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读懂“教学”</b></h1> <h3> 如果说读懂“诗歌”和读懂“教材”都属于认识阶段,那么认识最终要付诸行动,就是“教学”。<br></h3><div> 兴趣先导。远古文明是一个广博而深邃的课题,二年级的小学生学习《祖先的摇篮》,一定要注意难易得当,兴趣先导。如他们对“摇篮”的理解并不深入,可以结合动画和生活加深认识,初步理解具体意义上的引申意义,感受到“摇篮”是生命的发祥之地;他们对“原始森林”可能没有正确或全面的感知,那么我们就借助网络视频或相关的动画片,将学生带入情境。</div><div> 学为中心。把阅读空间与机会要大胆让给学生,组织他们反复朗读诗歌。让学生在与文字的亲密接触中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语文课上的德育渗透一定不能用生硬说教或者灌输的方式。尤其要在2、3小结的教学中,只有基于学生、尊重学生,他们的想象才能插上翅膀,才会有个性而精彩的语言表达。</div><div> 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具体到任教班级和学生,大家对《祖先的摇篮》这一课感觉是不一样的,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当下的学生对大自然缺乏深入的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生活积累与诗歌内容的关联不一定很强。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都要注意因地制宜、因人而异。</div>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010101">四、读懂“语文”</font></b></h1> <h3> 人们都说语文课要上得有“语文味儿”,这个味道就体现在字词句的品味与运用中。</h3><div> 品语言。“这是多大的摇篮啊!”到底有多“大”?诗歌中说“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怎样的浓绿、怎样的一望无际、怎样的遮住天空,你想到的是一个什么场景?这个“大”怎样读出来? 在指导的过程中又会遇到“感叹号”以及语气词“啊”,都应该予以悉心指导和反复朗读。</div><div> 品标点。“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词语之间,怎么停顿,更容易读出问号的语气?问号变成句号行不行?放在一起读一读,什么感觉?“也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捉、逮”都是动作,有何异同,这句话为什么读起来活泼有趣又色彩鲜明?</div><div> 展开想象。“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 ,掏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 ,看蘑菇 ?”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认为最有趣的事情,填进去。在初步学会语言格式的基础上,能不能创作出自己的诗歌?“那回忆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这省略了的一定很多很多,如果让你想下去,你还能想到什么?</div><div> 识好字、读好书。这不仅是教《祖先的摇篮》的建议,也是一二年级段乃至整个语文教学应该把握的宗旨。本课要求会认“祖、掏”等7个字,要求掌握“祖、浓、啊”等9个字,识字写字要与阅读结合起来,以读促识、以识促读。写字也是一样的。</div> <h3> 如果由以上四个“读懂”做基础,《祖先的摇篮》一课的教学质量基本就能保证了。当然,教师不同、学生不同,环境与条件也不同,具体的教学策略也定然不尽相同。</h3> <h3> <font color="#808080">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我们一样,在努力学习,在慢慢长大……</font></h3><h3><br></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167efb">祖先的摇篮</font></b></div><div><br></div><div>爷爷说:</div><div>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div><div>真有意思,</div><div>这是多大的摇篮啊!</div><div>那浓绿的树荫</div><div>一望无边,</div><div>遮住了蓝天。</div><div><br></div><div>我想——</div><div>我们的祖先,</div><div>可曾在这些大树上</div><div>摘野果,掏鹊蛋?</div><div>可曾在那片草地上</div><div>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div><div><br></div><div>那时候,</div><div>孩子们也在这里</div><div>逗小松鼠,</div><div>采野蔷薇吗?</div><div>也曾在这里捉红蜻蜓,</div><div>逮绿蝈蝈吗?</div><div><br></div><div>风儿吹动树叶</div><div>“沙沙,沙沙!”</div><div>那回忆</div><div>多么美好,</div><div>又那么遥远......</div><div>啊!</div><div>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div><div>我们祖先的摇篮!</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u><font color="#808080">思接千载会古人</font></u></i></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u><font color="#808080">视通万里游八荒</font></u></i></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