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暮春时节,睡梦里都是香樟树的味道了……处处是景致,绿的怡然,红的热烈,粉的妖娆。这里最适合的也许是绿萍锦池,花丛之下,一桌一席,茶香人静,慢等时光………</h3> <h3> 近了江南,才知道这里不仅仅是草长莺飞、春花烂漫,这里还是吃货的天堂。在吃货的眼里,春天是立春时分的河蚌,是桃红柳绿时的螺狮,是清明时节的河豚,或是暮春时节的小龙虾了…………</h3> <h3> 就是那样匆匆的路过,同行的人居然也没有放过南京的盐水鸭、小龙虾、鸭血粉丝汤。。。。。其实每一道美食都有自己的故事,比如说早餐的黄桥烧饼,由来于陈毅、粟裕指挥的黄桥战役,战争的号角吹响以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而得名的。我们吃的是以肉松、猪油为馅儿,椭圆形状,外撒芝麻内擦酥,吃过之后,回味有余。再配一碗鸭血粉丝汤,鸭血润滑没有腥味,碗底是白色的鸭肠和粉丝,再配以红亮的辣椒油,是很奢侈的享受了。说起鸭血粉丝汤,南京到处都有,其实追根溯底,可是地地道道安徽的特产。</h3> <h3> 同行之中有吃货,必然会为了吃而奔波。南京大排档应该是专门为外地人而设的,下午四点时已排起了长队,好容易坐下,就忙着点菜。盐水鸭、臭豆腐名头挺响亮,味道却不敢苟同;长江的白鱼却鲜嫩可口,只是清蒸之后再配以糖醋料有画蛇添足之嫌;响油鳝糊样子有点欠缺,黄鳝是符合时令的,却被酱香掩盖,味道中庸。说起来那碗桂花糯米羹却是味道香甜,桂花的香气沁人心脾,加上糯米的软糯,的确可圈可点。既然是吃货,自然知道这些佳肴配以女儿红为最佳了。</h3> <h3> 以为九月的杭州才会满城飘香,却不道,暮春之际,香樟的味道一样的迷人。古代先贤讲过:不时不食。那就别讲究了,有什么就吃什么吧。在偏僻的学区找一家像样的小馆是不容易的,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绿树掩映中,小河潺潺处,寻得一处名曰“青木”的小馆。圣女果凉拌冰草、尖椒马蹄、清炒黄秋葵、孜然羊排,片儿川。。。。。。满桌花红柳绿一般,光看着就赏心悦目。这里的尖椒如同江南的女子婉约的很,只有淡淡的清香,而寻不见那一抹辣了;羊排少了北方烹饪时的粗狂,一如尖椒的婉约,吃货们竟然舍不得下箸了。</h3> <h3> 春茶早已上市,心里想着的却是龙井虾仁。于是循着龙井的香去了狮峰。在路边的竹林处,找到了西湖莼菜,汤味道清淡如水,莼菜如小小的荷叶一般飘在水中,我喜欢的不是汤的味道,而是喜欢莼菜独有的一种意境吧。新鲜的蚕豆、肥美的西湖醋鱼、无处不点的臭豆腐,满足了一行人的味蕾,却遗憾的没有找到龙井虾仁,那就留到下次吧。</h3> <h3> 世间不会有无缘无故的相逢,每一次的遇见都是时间精心的安排,四个吃货的组合让大家不虚此行;每一次不经意的邂逅,至少需要前世五百次的回眸,与那些美食的邂逅是不是也需要数百次的回眸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