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018年4月28日,在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召开的“第六批河南老字号、第五批中原贡品授牌仪式会议”上,林州红旗渠酒(张家酒坊)被授予河南老字号。红旗渠酒(张家酒坊),原为唐古贡酒,始于盛唐时期,至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为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做大做强红旗渠品牌,振兴林州经济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唐古贡酒改名为红旗渠酒,沿用至今。</b></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据林州(原林县)五龙镇(原泽下乡)唐家岗村《重修佛堂碑》记载:唐家岗古井始掘于唐高祖武德八年(公元625年),系修建大佛堂时挖掘而成。是时,此乃太行佳处,民居图画间,五材俱美,唯水为难得···屡掘井而不得水,后经一道人指点,始掘此井。井水清冷甘冽,甜而无锈,适饮濯灌溉之宜。远近村农皆以古井为源,常饮此水者,皆无顽疾,体健而寿延。旱而不加涸。雨不加溢。若有神守。故曰:古井神泉。村民张德用此井水酿酒,香飘十里。唐贞观年间(一说贞观九年公元635)太宗北巡由洛至殷,沿途百姓夹道相迎,鲜果美酒纷纷呈上,以慰其劳。上饮张德佳酿,龙颜大悦。盛赞:好酒也,好酒。遂御旨:“大唐贡酒”。延续数百余载。后人皆以“唐古贡酒”相传。</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大佛堂年久失修,颓废荒芜,至解放前已倒塌无存。《重修佛堂碑》亦在文革之破四旧中毁于一旦,无觅其迹。村人有记之者,口口相传至今。唯古井尚存,虽多次坍塌又多次复修如新,泉涌如初,千年不断。经中国地质科学院等科研机构连续数年的水样分析和国家卫生防疫部门化验,古井水中含有锶、钙、锌等60余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属优良水源(国内罕见的优质地下矿泉水),符合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水质酸碱度平衡,是酿酒业不可多得的水资源。经过唐古井水酿造的酒,格外莹彻透明,入口绵甜,芳香浓郁,水之效也。</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张德酿酒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目前已由知名剧作家傅玉生创编整理成书,并被录入林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自从张德用‘古井神泉’酿酒开始,历经一千三百余年光阴,师徒相授,口口相传,在山清水秀的唐家岗村从未间断。酒的品牌也从《张氏烧坊》、《唐古贡酒》到如今的《红旗渠酒》。一脉相传,延续千年。</b></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俗话说:“千年老窖万年糟”。红旗渠酒酿酒基地,拥有不间断发酵的陈年老窖。窖池中栖息着300多种微生物,形成了大量的有益物质和活力分子,给予了红旗渠酒独特的浓厚香醇。在酿酒过程中,红旗渠酒秉承古传唐代《张氏秘方》的酿造技艺,运用现代科技创新手段,采用分层起糟,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级并坛,分级贮存的固态发酵生产工艺。优中选优,方酿得原浆美酒。装入被称为“会呼吸”的特制陶坛后,运进常年恒温在18°——22°之间的地下酒库贮藏。适宜的温湿度环境,对酒的微生物群形成和对酒的有机酯化生香起到稳定醇熟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精华慢慢沉淀,酒体中的各种微量成分比例更加协调,因而红旗渠酒得以吸天地之灵气,返璞归真,效法自然,酒质更为细腻,丰满,醇香。</b></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林州是红旗渠精神的发源地。十万大军出太行,孕育培养了无数大国工匠,他们始终坚持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神州大地乃至世界各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为世人所瞩目。红旗渠人对匠心的坚守,对精神的追求,是一种对文化和技艺的坚守。在红旗渠酒的晶莹酒液里,始终流淌着一种传统而珍贵的“工匠精神”和红旗渠精神。与每一种被传承的深厚技艺一样,一培土,一滴水,一颗高粱种子,都是有生命的,经过传承酿艺的精琢与塑造,终成一件完美的艺术珍品,美仑美奂。工匠精神所承载的不单单是一种传承,更重要的是推动一种技艺的成熟、发展与升华。然而没有深厚的积累,无以为创新。对于红旗渠酒业人来说,产品层面的价值在于精益求精,对匠心的坚守,对酒的品质的追求,其利虽微,却能长久造福于世。</b></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u>红旗渠酒业有限公司</u></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