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日,受绛县人民政府的邀请北京知识青年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第二故乡。2018年4月24日我们一行8人自驾前往,住宿在新绛波音大酒店。</h3> <h3>当年县武装部部长乔喜全同志代表全县人民到北京接来了上万名知识青年,如今亲自设宴款待并合影留念。</h3> <h3>马兴旺是我在山里遇到的第一个人,问过路后他一直跟踪了我20里地,着实吓坏了我。那时他还是一个放学的孩子。</h3> <h3>出发</h3> <h3>兵分两路:一路去了葫芦泉,一路向吊山沟挺进。</h3> <h3>野生的牡丹花经摄影师处理后异常美丽动人。</h3> <h3>祭祖大槐树告慰先人。放鞭热烈欢迎知情凤还巢。</h3> <h3>任劳任怨的小路,提着大家捐赠的扶贫物资跟在后面照顾着我。</h3> <h3>1968年12月八一学校的6名可教育子女被分到了全县最艰苦的仅有3户人家的吊山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h3> <h3>窑洞内已无人居住,退耕还林人们都下山了,只剩下牧羊人石头。</h3> <h3>我身后的这两个窑洞就是当时的男女生宿舍</h3> <h3>出窑洞不到2米宽就是悬崖,当年小路就不甚掉下去过。</h3> <h3>场院和滚子</h3> <h3>翻过山梁取水的路已被荆棘覆盖</h3> <h3>打听知青的老乡</h3> <h3>在续鲁峪公社召开的知情座谈会</h3>